張立萍
我們時常會見到周末的大街上常有背著書包,背著樂器或是拿著運動器材的孩子們在忙碌地奔走著。他們大多是在完成父母給他們布置的任務,只有極少數的家長能夠根據學生自身的興趣讓他們選擇自己所喜歡做的事情。
在學習上,我們的孩子又何嘗不是這樣呢?每天繁重的課業(yè)讓學生幾乎沒有喘氣的機會,又有幾門功課是他們真正感興趣
的呢?
我時常在尋找英語這門功課的魅力所在,我們所面對的對象是學生,只有他們對英語感興趣,才能把英語這門功課學好。下面是本人結合這幾年的教學經驗,總結出來的一點關于學習英語的膚淺見識。
一、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我們要時刻記得我們所面臨的對象的特征:他們是一群正處于青春期的孩子,他們有自己獨立的想法,他們青春、活潑,充滿朝氣,枯燥無味的課堂內容,“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會讓他們產生抵觸心理。由于英語這門課程的特殊性,更要求教師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因此培養(yǎng)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就變得至關重要。因此每次我們一起學習故事性很強的課文時,我都會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來分角色表演,通過這種小組合作,互幫互助的形式調動他們學習的熱情,便于他們能更好更快地掌握課文內容。
二、豐富課堂內容
想要讓一節(jié)英語課變得生動起來,就需要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上豐富起來,充分調動學生的熱情。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身邊現有的教學條件,例如,可以多媒體教學,實物、圖片或教師豐富的形體語言等各種各樣的形式來激發(fā)學生的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例如,在學習英文字母的時候教師可以用自己的肢體語言把字母形象化,然后讓學生模仿動作,在游戲的過程當中輕松地記憶學習內容,為枯燥的學習增添一點樂趣。而且也通過這種方式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寓教于樂,學生的參與性不僅高,而且效果也是相當的理想,在玩的過程中就輕松地掌握了知識點,收獲頗豐。
學習新單詞的時候又何嘗不是這樣呢?面對著一長串枯燥的字母,學生的興趣頓時就削減了一半。如果再一味地死記硬背,更是讓學生無從下手。這時就需要教師換一種方式來調動學生。例如,學習family這個單詞的時候,可以把這個單詞看成是一句比較有深意的話“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 每個單詞首字母所構成的一句話。不僅幫助學生輕松地記住了單詞,而且一箭雙雕,情感價值觀也得到了升華。當然這只是其中的一種學習方法,教師也可以通過讓學生提前自學,以小組合作的形式用自己的方式來記憶單詞,然后在課上和其他同學一起分享,學生更樂于接受和自己同齡人的方法。
無論是哪種方法都需要老師帶領學生一起去開發(fā)、挖掘。而不僅僅是把重點的句型羅列在黑板上讓學生死記硬背,這樣就失去了教育的意義。因此,教師在設計每一節(jié)課的時候不僅要備教材,更要備學生,如果教師在設計課堂時只是備教材,記憶知識,那學生就只能是被動地接受這種“填鴨式”的教學,反之,如果教師課堂知識把握得不夠透徹,即使學生的熱情調動得再好也無濟于事,因此,二者缺一不可。
一堂英語課上,無論是字母、單詞,還是句型的教學,只有設計出各種有趣的教學活動,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才能調動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因此我們教師首先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繼而要不斷地鉆研所教學科,設計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游戲,運用學生感興趣的方法幫助課堂教學,激活課堂。
三、讓課外作業(yè)也成為一種樂趣
有的學生課堂上學得激情澎湃,熱情滿滿,但是一到課后面對這成堆的枯燥的課外作業(yè),積極性一下子就打消了。如何才能使學生把知識掌握牢固了,又能快樂地把作業(yè)完成,其實是一項比較艱巨的任務。讓學生喜歡的、樂意完成的課外作業(yè),不僅能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還能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這就要求教師設計的課外作業(yè)形式要多變,不能只拘泥于一種形式,最好是能夠設計出讓學生在作業(yè)中玩耍,在作業(yè)中學習,甚至在作業(yè)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的作業(yè)。我想只有每個學生對英語這門課程感興趣了,才會使我們的英語課堂更加美麗地綻放。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英語這門課程的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們的日積月累,這就需要我們有恒心。我們不是課堂的主體,我們只是學生的領路人,在漫長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激活學生的學習,讓學生帶著興趣快樂地去學習英語,那樣他們無窮的智慧才會折射出燦爛的火花。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