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嵐嵐
摘? 要:《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是我院學生必修的公共基礎課。通過分析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授課現(xiàn)狀,提出了以項目式任務驅動教學的設計,并以板報排版為例介紹了項目式教學的設計。
關鍵詞:《計算機基礎教學》;項目式任務驅動教學法;教學目標;板報排版
中圖分類號:G4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35(2014)23-0110-02
1? 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現(xiàn)狀
《計算機應用基礎》的課程內容主要分為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兩大部分,理論知識部分包括信息技術基礎、網(wǎng)絡通信基礎、計算機軟硬件基礎、多媒體技術基礎和數(shù)據(jù)庫基礎等領域的基礎知識;實踐操作部分包括計算機基礎操作、Word文檔制作、Excel電子表格制作、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FrontPage網(wǎng)頁制作和Access數(shù)據(jù)庫應用等軟件的具體操作。該課程的培養(yǎng)目標是要求學生不僅能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和Office軟件的基本操作技能,還應該初步具備利用計算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為學生終身學習和未來更好地使用計算機及相關技術解決本專業(yè)領域或生活中的問題奠定基礎。
《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在實現(xiàn)職業(yè)教學目標的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具體表現(xiàn)為以下三點:①計算機不僅為解決專業(yè)領域問題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手段,還提供了一種獨特的處理問題的思維方式;②計算機和互聯(lián)網(wǎng)有極其豐富的信息和知識資源,為終身學習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它是一種比較好的學習工具;③善于使用互聯(lián)網(wǎng)和辦公軟件是學生未來進入工作的重要基礎。
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為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奠定了基礎,不僅承載著優(yōu)化大學生知識結構的使命,也是培養(yǎng)大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重要課程載體。
2? 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設計
《計算機應用基礎》作為大學生的公共基礎課,其教學方式多種多樣,如何選擇有效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是教師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队嬎銠C應用基礎》課程的應用性很強,需要學生轉變學習方法,以提升自己的操作技能為主。該門課程要求學生要掌握基本的計算機操作技能,能夠在實際操作中熟練運用所學的技能。但是,由于《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方法比較多,什么樣的方法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能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總體思想,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和實踐能力,一直是高職院校中《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的研究課題之一。而項目式任務驅動型教學模式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既要獨立自主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還要與其他同學合作學習,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完全符合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要求。通過梳理《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使用項目式任務驅動型教學法的理論依據(jù),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分析教學所需的環(huán)境,設定更符合高職學生特點的任務,調整教學過程,構建適合現(xiàn)代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的方法和模式,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強化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操作實踐部分由6個項目組成,每個項目又由若干個小項目組成,以項目二——Word文檔制作為例,它分別由板報排版、畢業(yè)論文排版和傳真文檔制作3個項目案例組成。每個項目案例包含若干個知識點,讓學生在完成項目案例的過程中學習、掌握知識。每個項目案例都是按照“學習目標→學習案例→學習任務→學習知識→學習小結→自我練習”的線路逐步開展的。
在實際項目案例設計中,要求項目案例的制訂具有適應性、開放性、整體性和可操作性,要保證學生能夠按時完成任務。同時,在此過程中也要考慮學習的漸進性和延伸性,要考慮學生的能力水平和知識起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強化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以能夠構建自身的知識技能體系為最終目的。
以Word教學為例,設計此項任務的目的是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提高自己對Word問題的處理能力和排版能力,使用Word的相關技巧等,逐步提高學生對Word的操作技能,形成良好的操作習慣。在實際的任務設計過程中,把Word內容設計為一個項目案例,然后再將項目分解為一個個小任務,由學生逐步完成。
3? 以“板報排版”為例
3.1? 學習目標
掌握字體、段落、頁面、分欄、邊框和底紋等設置;掌握文本框、藝術字、自選圖形等的插入和設置;掌握圖文混排的編輯處理;掌握Word表格的創(chuàng)建和使用。
3.2? 學習案例
2012-04-22是第43個“世界地球日”,在其到來之前,江蘇商學院信息學院的宣傳干事小王接到了學院分團委布置的一項任務,即制作一期有關環(huán)境保護的電子板報,以配合“世界地球日”這一世界性的環(huán)境保護活動,要求主題突出,圖文并茂,布局美觀、大方。
3.3? 學習任務
該任務主要包括以下4個小任務:①設計整體布局。該任務要求設計電子板報的整體布局,利用頁面設置功能將紙張大小設置為寬42 cm、高29.7 cm,上邊距設置為1.5 cm、下邊距設置為1 cm、左右邊距均設置為1 cm;再利用分欄命令將頁面設置為等寬的兩欄,即將頁面分成左右兩個部分。②設計報頭。該任務要求先插入一個刊首圖片文件,然后再將電子板報的名稱設計為“環(huán)保園地”,并設置字體,接著利用文本框編輯出版單位或出版人、刊號、出版日期等,最后在報頭下方加1條橫線,用來分隔報頭和報刊正文。③設計左側版面。在設計時,可以利用文本框布局,使整個版面整潔、文字排列整齊,還要用藝術字和圖片美化版面。在該任務中,要求插入藝術字、橫排文本框、豎排文本框、圖片和云形標注,可以參考范文對各對象進行格式設置。④設計右側版面。在設計時,仍然使用文本框布局,然后在其中插入相應的正文。在該任務中,要求設置文字的中文版式、插入豎排藝術字,并利用首字下沉、邊框和底紋等美化版面,最后再加上一些表格數(shù)據(jù),設置表格格式并簡單處理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
3.4? 學習知識
在這項任務中,學生要學的知識點包括:認識Word 2003窗口、文本錄入、選擇文本的方法、字體的設置、字號的設置、字形的設置、使用字體對話框對字符排版、字體的幾種設置方式、報刊常見的排版方式和文本框的鏈接等。
學生通過對此案例的學習,既掌握了學習目標中所列的知識點,同時也完成了1個板報排版作品,從而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完成學習。
4? 總結
在計算機課堂教學中,釆用項目式任務驅動教學法,能夠明顯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編輯:白潔〕
Discussion University Teaching Basic Computer Programs
Cai Lanlan
Abstract: “Computer Application Foundation” teaching our students is compulsory public basic course. By analyzing the status university teaching basic computer course, and put forward a project-based task-driven teaching design and typography poster describes the project as an example of design teaching.
Key words: “Basic Computer Teaching”; project-based task-driven teaching; teaching objectives; poster typeset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