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是由包括師生雙方的共同活動和諸多要素組成,正視并處理好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加強師生之間的情感溝通是搞好教育教學工作的關鍵,是推進素質教育的必要手段。
關鍵詞:師生情感;和諧課堂;氛圍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心理意義上的教學是人心靈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觸。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取得優(yōu)良教學成果的保證。正視并處理好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加強師生之間的情感溝通是搞好教育教學工作的關鍵,是推進素質教育的必要手段。
在多年的一線教學實踐中,我深深地體會到:師生情感融洽,老師真誠表揚,學生認為是鼓勵;老師的善意批評,學生會認為是愛護,恰當?shù)谋頁P和批評在融洽的師生感情中則成為學生前進的動力。如果師生關系緊張,表揚,學生認為是哄人;批評,學生認為是整人,在這里批評和表揚就成了教育的障礙。所以,只有從真正的愛生之情出發(fā),教育才能是有效的。為此,在歷史教學中就要恰當使用師生情感。
一、愛字當頭,以愛施教
馬斯洛在需要層次理論中所指出的:人們在滿足了生理、安全需要之后,繼而產(chǎn)生一種愛和被尊重的需要。教師的愛是教師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礎和前提,是教師高尚的職業(yè)道德情感的體現(xiàn)。教師對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的愛如“潤物細無聲”的三春甘霖,學生從教師的辛勤耕耘中體會、感受到了教師的愛,就會表現(xiàn)出積極的尊師情感。其次,師生間的積極情感不但滿足了學生身上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需要,而且對教師也是一種心理上的回報與激勵。對于歷史教師而言,歷史課堂教學是其職業(yè)生活的最基本構成,每一堂課都是教師生命活動的構成。課堂教學不只是為學生的成長而付出,也不僅僅是完成別人交付的任務,它同時也是自己生命價值的體現(xiàn)和自身發(fā)展的組成。
二、尊重、信任和賞識學生
教師與學生作為一個獨立的社會個體,在價值和尊嚴上是平等的。這種平等是衡量和規(guī)范師生交往活動的至上準則,更是認識和處理師生關系的基點。要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真正使學生成為“主體”,就必須把學生真正納入一種平等、理解、雙向的師生關系之中。在這種關系中,學生可以既作為人,又作為學習者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也能在與教師的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發(fā)展自己,獲得成就與價值體驗,并感受到人格的自主和尊嚴,也才能真正表現(xiàn)出自身的主體行為特征。
尊重學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信任學生。信任本身就是一種力量。對于青春期的中學生,模范班主任任小艾說得好:“有這方面的想法才是正常的,而沒有才是不正常的?!彼脑捳Z充滿著理解與信任,所以學生愿意向她吐露心聲。
老師的賞識可以增加學生的自信心。老師要經(jīng)常有意識地真誠地贊美學生,即使他們的進步只有一點點。教師的責任在于挖掘學生的潛力。教育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運用方法和手段,發(fā)展學生的優(yōu)勢并鼓勵他們發(fā)展個性,完善自我。
三、營造具有親和力和感染力的感情氛圍
教育者必須人性豐滿,情感豐富,善于用自己的情感滋養(yǎng)學生的心靈。教師要善于表露自己的情感,拒絕消極情緒進入課堂,以飽滿的熱情和良好的心態(tài)出現(xiàn)在課堂上。有老師曾對所教的若干個班級進行問卷調(diào)查,結果表明100%的學生喜歡老師微笑著走進教室,面帶笑容講課,他們說老師的微笑像陽光讓人感覺溫暖。教師的親和力是一種友善的態(tài)度,具有強烈的魔力。她可以打開學生的心扉,拉近師生間的距離,以點燃學生學習的熱情,使課堂氣氛活躍,使學生處于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使教學活動別開生面,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側耳傾聽,以理解和寬容促進溝通,促進和諧
教學中如果缺乏溝通,或溝通不暢,則學生的“心事”教師不明白,教師的“好心”學生不領情,其結果就是雙方相互抱怨,感情漸漸疏遠,導致師生關系緊張,嚴重影響教育教學,更勿談思維對話,和諧高效課堂。
真誠地對待學生,以尊重為前提,傾聽學生的心聲,進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青春期的學生更渴望朋友,渴望和他人交流,渴望理解。有時,他們只是需要一個傾聽者。
五、從學生立場出發(fā),善于運用教育機智與教育技巧,改變批評方式,針對不同層次的、類型的學生,合理引導,區(qū)別對待
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要經(jīng)常進行“心理換位”,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要從青少年的心理發(fā)展特點出發(fā),理解他們的要求和想法,理解他們的幼稚、天真和苦惱。反抗和叛逆是年輕人正常的心理現(xiàn)象,作為教師,應當因勢利導,以親密朋友的姿態(tài)平等地和學生交往。認同他們,肯定他們,順著他們的思路讓他們看到挫折和危機,幫助他們找到行之有效的解決問題的辦法。站在學生的立場讓學生學會換位思考,體會尊重和友誼。要允許學生表露自己的情感,并且要“接受”這些不管是令人高興的,還是令人不快的表露,不能盲目地去批評他。然后,設身處地地為他著想,幫助他們分析,從而幫助其找出一條正確的路徑來。
教育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科學。新課程提出了教學的三維目標,并將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和知識與技能的傳授融為一體,我們在教學中通過新型師生情感關系這一因素的推動,藝術地開啟師生交流的綠色通道,那么我們所期待和向往的和諧互動的師生情感關系一定能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從而使師生共享世界,從而使我們的生命敞亮起來。
作者簡介:劉明暉,女,1972年9月出生,本科,就職學校:山東省萊陽市職業(yè)中等專業(yè)學校,研究方向:高中歷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