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明玉
摘 要:著名數學教育家波利亞曾說過:“問題是數學的心臟?!币虼耍處熢谡n堂上如何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去解決問題并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讓學生主動地去探索、去解決,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熱情,從而主動地去學習,這是需要研究的問題。
關鍵詞:數學課堂;問題;激勵
一、提出怎樣的問題
1.封閉式問題與開放式問題
許多教師對數學課堂的提問沒有進行研究和探索,讓課堂提問流于形式,表面上,學生熱情高漲地齊答問題,但更多的是不經過大腦思考,混水摸魚,而且教師本身都并沒有察覺自己傾向于用“能不能”“是不是”“會不會”一類的詞開始提問。這種行為其實是教師從自己的學習經歷中習得的,通過草率提問的習慣得到鞏固的一種不自覺的習慣。
而開放式問題允許學生給出多種答案、結論,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由“什么”“怎樣”“為什么”或“以什么方式”等開始的問題,打開了學生的思考之窗,它們將引導學生留意回答問題時的語言應用問題。它們能激發(fā)學生的思想,肯定學生的理解和認知操作。
2.有思維含量的問題
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往往都是從產生疑問開始的。一個含有吸引力的問題往往能讓學生自發(fā)地去思考“為什么”。一些含有思維思考、趣味性問題,既能促進學生動腦筋進行回憶、理解、應用、分析等一系列思維能力的鍛煉,也利于教師了解學生對學習的掌握程度。
二、怎樣激勵學生
課堂問題的回答可以看做是課堂學習的產品,當學生傾聽問題,利用等待時間(3~5秒),讓學生思考一番自己的表達方式,大聲地說出來,學生回答的質量和參與的人數相應的都有所提高。教師對待學生的態(tài)度應該要有耐心,表示相信學生有這樣的能力,肯定對方,課堂中,學生就會暢所欲言。
三、怎樣積極傾聽
通過眼神接觸、面部表情、適當的距離,讓學生保持積極認真的態(tài)度,當學生發(fā)言的時候,保持沉默——不要打斷,在學生停止回答后,等待一段時間;最后適當地總結,學生充滿自信,積極性一步一步地提升。
課堂提問看似簡單,但實施起來卻往往有相當的難度。它既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課堂環(huán)境的變化莫測,使實際的課堂提問活動表現(xiàn)出更多的獨特性和難預料性。我們在進行教學時,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讓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促使每個學生積極參與到充滿智慧的數學課堂中,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體作用,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最優(yōu)化。
參考文獻:
王曉東.數學有效提問:本真課堂教學的深層追問[J].數學與管理,2009(10).
編輯 郭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