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焱
【摘 要】新課改以來,對每門課程都進行了改革,初中語文也不例外。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方面也有了新的要求,其要求語文教師在每節(jié)課完成更多的任務教學,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課堂效率教學的提高,不僅是對教師能力的肯定,也有利于學生輕松地學到更多的知識。本文主要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意義、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不足、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這三方面入手,講解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相關情況。
【關鍵詞】初中語文 課堂教學 教學效率 初中教師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5.139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大部分語文教師把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作為當前比較重要的任務。語文課堂效率的提高,不僅對語文教師的專業(yè)能力的發(fā)展,還對學生自我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綜合能力的發(fā)展起到有益的作用。課堂上的學習,是初中生獲取知識、獲得信息的一個重要途徑,也是知識能力轉換的必要環(huán)節(jié)。初中生需要利用好語文課堂的時間獲得更多的知識,教師也需要注重各方面素質和教學方法的完善,這才能利于課程教學效率的提高。杜威認為:教育應當把兒童及活動作為起點、目的和中心。如果想要獲得知識,需要在活動中主動體驗、嘗試、改造,進而去做。所以,初中語文教師要讓學生在原有的認知水平上進行學習活動,并且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意義
首先,為了適應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要求而提高課堂效率。第一,語文課堂效率的提高是為了適應新課改的發(fā)展。這有利于更好地貫徹新課改理念,有助于節(jié)約學生的一些時間用來開拓自己的課外知識。第二,語文課堂效率的提高可以為初中生提供更多的時間發(fā)展素質教育。葉圣陶先生認為,教學的“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初中生處于青春發(fā)育期,語文教師在知識傳授的同時,還需要有意識地給學生灌輸素質教育。高效率的語文課程教學需要不斷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其學習語文的興趣,讓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文的學習中,培養(yǎng)其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鼓勵其素質教育早日實現(xiàn)。
其次,語文課堂教學高效率有助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語文是一門人文性濃厚的科目,培養(yǎng)初中生的語文素養(yǎng)不但是教育自身的發(fā)展趨勢所在,更是語文課堂教學的現(xiàn)實要求。語文課堂上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有意無意的思維指導,對一些優(yōu)美的文章進行解釋,闡述文學美的所在,讓初中生抱有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體會豐富多樣的人文美。語文素養(yǎng)又叫人文素養(yǎng),包括語文知識、能力、思維、情感、習慣與方法、態(tài)度及審美等。因此,培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要與現(xiàn)實生活相聯(lián)系,加上教師的正確引導,學生在課堂上的配合,這有利于語文課堂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有利于學生積極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塑造。
再者,有利于教師專業(yè)化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教學課堂,都過分強調教師的重要性。因而教師在課堂上的講解比學生自我反思的時間更多,課后作業(yè)也很多,加大初中生的學習壓力,在很大程度沒有留足夠的時間給學生思考,進而影響了語文課堂教學效率。而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有利于教師工作負擔的減輕,也有利于教師在教學中的反思。因為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可以為教師提供充足的時間去加強自我完善,語文教師需要的不只是教育學、心理學及專業(yè)知識。還要具備語文相關科目的知識,不斷超越自我,完善教學經(jīng)驗、教學行為,更改教學思路,實現(xiàn)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
二、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不足
第一,“少慢差費”的現(xiàn)象,效率低。新課改以后,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已成為教育界關注的一個熱點。首先,教學課堂導入過程偏形式。大部分語文教師為了引起學生學習語文的注意力、激發(fā)其學習的興趣,在上課之前用不同的方式吸引學生的眼球,花掉的這些時間與課堂聯(lián)系不大,在一定程度上浪費了課堂時間,影響了學生學習語文的效率。其次,語文教師對學生的自學能力認識不夠。教師總認為學生自學態(tài)度與能力不夠好,講解課文時總要講解完,不留時間給學生思考。本來學生自己可以解答的問題,教師卻花很多時間在課堂上反復解釋,這既浪費了時間,也讓學生產(chǎn)生了厭煩心理,讓學生無心集中精力學習。
第二,課堂上講解內(nèi)容過多,學生反應力轉換不過來。新課改以來語文教師為了跟上教學進度,每節(jié)課加緊講解,每個細節(jié)詳細講解并努力做到環(huán)環(huán)相扣,因而導致講解知識量過大,讓學生感覺壓力山大,學得精疲力竭,真正學到肚子的知識又沒有多少。還有的語文教師的講解知識無重點,讓學生感覺很混亂,無心靜心學習。
第三,語文課堂傳授知識偏枯燥。大部分語文教師講授的知識都是按照編委會專家挑選的課本進行講解,而這些知識正是初中生所厭物的。語文教師為了教知識忽視了學生這種厭煩心理,把原本美感的東西用到不對的地方,進而影響了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第四,語文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不顯著。新課改以來,教師改變了陳舊的教學方式,讓課堂活躍,并引導初中生進行討論,積極主動配合學習。但是大多情況都是在走形式化,真正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學到語文知識很少,初中生都為了去玩而忘記了學習。從而影響了語文課程教學的進度和課堂秩序,沒有從根本上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初中生學到語文知識,效果不佳。
三、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
第一,明確目標,充分利用每節(jié)語文課。語文教材內(nèi)容豐富,不同的語文教師對相同的課文講解是不同的。無論這個語文教師怎么講解課文,要明確一個目標:那就是熟悉教學目標、熟悉教材、對教材內(nèi)容深入研究,結合教師自身情況、學生具體情況、合理安排教學進度與教學內(nèi)容,達到每節(jié)語文課能夠突破重難點,讓初中生能夠在課堂上反應快并高效率完成語文課堂任務。
第二,教師要學會傾聽學生的意見,給學生思考的時間。語文教師要學會和學生打成一片,真正了解學生需要什么樣的語文課堂文化,怎么樣結合學生的需求將語文課堂高效率的完成。這個交心的過程可以拉近學生與教師的距離,更利于教師完善課堂教學,進而實現(xiàn)高效率的課堂教學。
第三,語文教師提問要有藝術,深化課外內(nèi)涵。語文教師要綜合自己的素養(yǎng),提一些有用的人文性問題,讓初中生在有效的時間內(nèi)學到很多知識。
第四,關注學生的情感。語文課堂上,教師要隨時關注初中生的動態(tài),使用趣味性教學,讓學生主動思考,讓語文課上得不僅有用還有效率。
第五,課堂上的活躍要有度。語文課堂上,活躍氣氛的同時,要讓學生從中有效率地學到語文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