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荔 楊素文 譚惠平
摘 要: 功能高分子材料是我校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yè)的專業(yè)選修課,其內容大多屬于多學科交叉結合的邊緣研究領域、具有前沿性、內容繁多等特點。本文結合我校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yè)功能高分子材料課程的基本特點,以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培養(yǎng)適應社會高速發(fā)展的高素質人才為目標,對功能高分子材料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 功能高分子材料 課程教學 教學探索
功能高分子材料是建立在高分子化學和高分子物理基礎上,并與物理學、醫(yī)學甚至生物學密切聯系的一門綜合性課程,在培養(yǎng)高分子材料專業(yè)人才過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功能高分子材料課程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涵蓋功能高分子的主體內容,如反應型高分子材料、導電高分子材料、液晶高分子材料、光敏高分子材料、吸附性高分子材料、醫(yī)用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功能膜材料等。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認識高分子學科與相關學科的交叉、滲透,以及相輔相成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夯實高分子專業(yè)的知識基礎。該課程教學質量的優(yōu)劣決定了學生能否深入了解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備、表征和應用,對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綜合能力非常重要。
我校功能高分子材料課程是在大三的下學期開設,考慮到這個階段的學生面臨考研復習、實習及為未來就業(yè)做各種準備等問題,較難靜下心來對課程進行深入學習,而且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難以達到滿意的教學效果。針對這些現象,結合我校高分子材料專業(yè)的實際教學情況,我們對功能高分子材料課程的教學方式和手段、教學方法、考核體系等進行了探索和改革,以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1.講好緒論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功能高分子材料主要研究的是新的制備方法、性能表征、構效關系、應用開發(fā)等,其教學內容具有多、雜、廣、深的特點,要使學生在32個學時中,學習并掌握其全部內容確實存在困難。因此,有必要精選授課內容,認真講好緒論課,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我們在緒論課上從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發(fā)展歷史講起,著重介紹課程特點、課程主要內容及學習方法,特別突出學科的新興前沿和不斷完善,說明本課程所涵蓋的研究領域,讓學生認識到該課程的重要地位,明確學習本課程的目的、任務、意義及要求,通過緒論課的學習對本課程產生興趣,從而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課程,為后續(xù)章節(jié)的教學奠定基礎。
2.增加新穎和實用的教學內容
功能高分子材料是高分子材料中發(fā)展最快的領域,每隔一段時間都有新的研究成果誕生。從事功能高分子材料教學工作的教師更要把握時代脈搏,了解最先進、最前沿的技術,不斷調整、豐富和更新教學內容,利用多媒體教學及時地把最新的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成果介紹給學生,擴大學生的功能高分子材料知識面,增強學習意義。此外,我們還注意課程內容與社會熱點問題相結合,通過學習讓學生了解功能高分子材料在日常生活、軍事、航空航天等領域具有的一些不可替代的作用,加深學生對功能高分子材料實用性的認識。
3.鼓勵學生利用互聯網資源學習
在計算機應用技術高度發(fā)達的今天,互聯網上的各種資源取之不盡,名師在線、網絡課堂、精品課程等學習平臺如果不加以利用,實為一種資源浪費。我們在進行課堂教學時,經常鼓勵學生通過互聯網學習,并教會學生利用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等查詢學習資料。學生可以在數據庫檢索到自己關注的專業(yè)知識,并了解與功能高分子材料相關的最前沿的科研動態(tài)。
除此之外,鼓勵學生瀏覽科學網(http://www.sciencenet.cn)、小木蟲論壇(http://emuch.net)等門戶論壇網站,在以高分子材料為主題的論壇社區(qū)上提出各種問題,某些會員會給出答案。論壇上的會員可能是專家、學者、教師,甚至是學生,大家集思廣益,從而拓展思路,解決難題。實踐表明,這些是比較有效的方式,能引導學生利用網絡進行學習。
4.互動式教學,讓學生做專題報告
針對功能高分子材料課程涵蓋領域多的特點,從熱門的領域中選擇幾個作為報告題目,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各小組成員通過教材、網絡和圖書館查找資料,寫出報告講稿。而后適當地拿出一部分課堂時間,讓小組代表上臺做“學術報告”,老師也和其他同學一起對所介紹的內容進行提問。這種方式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對功能高分子材料的興趣,而且讓學生由被動聽講變成主動學,自主學習能力得以增強。這種互動式教學提高了學生查閱、整理文獻的能力,增強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5.舉辦功能高分子材料知識競賽
功能高分子材料課程的知識內容十分豐富,要求學生掌握的內容較多,在每章內容講授結束時舉辦功能高分子材料知識競賽,是在緊密結合課堂教學的基礎上,考查學生對教材理論知識掌握程度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比賽。競賽設置了獎勵分值的詳細規(guī)則,并作為課程考核的一個組成部分,因而能大大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起到調動學生學習和掌握專業(yè)知識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在功能高分子材料領域中運用基礎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作用。開展功能高分子材料知識競賽活躍了課程的學習氛圍,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促進良好學風的形成,是一種有益的教學方式。
6.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評價體系
傳統的理論課程的綜合成績以期末考試成績?yōu)橹?,這種單一的考評方式存在較多缺陷,不能全面反映學生的真實學習情況。功能高分子材料課程的考核既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能力,又要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對學生的考核中,總成績的評定采用“平時成績+考試成績”的模式,平時成績占60%,考試成績占40%,更加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平時成績主要考查學生的學習狀況,由出勤率、課堂提問、小組討論、專題報告、知識競賽和完成作業(yè)組成。這種多元化的考核評價體系避免了由期末考試決定學習成績的弊端,鼓勵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不做考前突擊,不搞死記硬背,有利于學風和考風建設。
7.結語
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考核體系的探索和實踐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授課教師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知識水平,及時總結教學經驗,不斷學習和嘗試新的教學手段,才能為社會培養(yǎng)出高素質人才。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上,通過增加學習過程的評價,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綜合素質,這方面的教學探索是有益的。但如何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需要繼續(xù)努力、認真思考和完善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促進自身教學水平的提高,從而為我校的功能高分子材料課程教學作出積極貢獻。
參考文獻:
[1]齊民華.功能高分子材料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J].廣東化工,2011,38(5):267.
[2]周立,孫榮欣.《功能高分子材料》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J].高校講壇,2010,21:151.
[3]苗蔚,程文喜.《功能高分子》教學實踐與體會[J].廣州化工,2011,39(18):172-173.
[4]于清波.《功能高分子》教學體會[J].化學工程與裝備,2008,3:146-147.
[5]鄒勇進.《功能高分子材料》課程教學的探討與實踐[J].高校講壇,2012,11:234.
[6]張新荔,羅衛(wèi)華,陳建山.《聚合反應工程》課程的教學探索和改進[J].廣東化工,2012,39(7):216-217.
[7]劉冰.“儀器分析”課程教學探索和實踐[J].新鄉(xiāng)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2:149-151.
[8]王艷麗,譚德新,徐初陽,徐田野.整合多種教學手段,提升教學質量—《高分子化學》課程教學的幾點經驗[J].考試周刊,2009,32:146-147.
基金項目: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教學改革研究項目;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引進人才項目(104-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