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翠萍++++劉春燕
摘 要: 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是從1987年開始的,由教育部高教司主持實施的,以考查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為目的的標準化測試,其已先后經(jīng)歷了幾次題型調(diào)整。2013年12月的新題型考試之后,作者就民族院校學生對此次考試新題型的適應度做了一次調(diào)查,以期探討最適合民族院校學生的大學英語教學方法。
關(guān)鍵詞: 四六級考試 新題型適應度 民族院校
一、引言
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是從1987年開始由教育部高教司主持實施的,以考查在校大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規(guī)模最大、涉及學生人數(shù)最多、社會影響力最強的標準化考試。其先后經(jīng)歷了幾次題型調(diào)整:首先是在1997年,添加了“簡短回答問題”、“短句翻譯”、“復合式聽寫”等題型。2005年2月,教育部公布了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試行方案,并開始在部分院校進行試點,于2007年1月開始在全國高校全面鋪開,進行了題型及計分體制的巨大變革,由以前的百分制變成了710分總分制。首先,增大了聽力題型的比重,由20%增加到了35%,其中增加了長對話題型,把原有的選考項段落理解和復合式聽寫變成了必考項;減少了深度閱讀的比重,由40%降到了35%,增加了快速閱讀題型,以典型的任務型閱讀幾種題型進行考查,即判斷正誤,多項選擇,理解填空,簡短回答問題及英譯漢。2013年8月14日,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宣布,自2013年12月起,四六級考試題型再次調(diào)整:變聽力部分的復合式聽寫為單詞、短語聽寫,變快速閱讀題型為閱讀理解信息匹配,去掉完形填空題型,變短句翻譯為段落漢譯英,考試時間由一貫的120分鐘延長至130鐘。
在2013年12月四六級考試結(jié)束之后,筆者就所帶六級強化班學生對此次考試新題型的適應度及難易度對比做了一次調(diào)查,以便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調(diào)整教學策略及改善題型處理技巧,更好地指導后期的教學,適應全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要求。
二、試驗設計和實施
本次調(diào)查對象為200人,全部為已經(jīng)通過大學英語四級的大學二年級學生,具有較深厚的英語語言基礎(chǔ),先后經(jīng)歷了2013年6月的舊題型測試和2013年12月的新題型的測試。問卷從學生民族、籍貫、性別三個維度對新題型的難易度分別進行了調(diào)查,作答時間為考試結(jié)束的第三天,學生對新題型印象深刻,對新舊題型的變化感觸最清晰,因此可以有效保證數(shù)據(jù)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三、新題型適應度調(diào)查問卷結(jié)論
1.學生對新題型考試的總體印象
從上面可以看出,學生中有86人認為此次考試有點難,占總?cè)藬?shù)的43%;54人認為難度一般,占27%;52人認為非常難,占26%,此三項之和占總?cè)藬?shù)的96%;只有1人認為非常容易,僅占0.5%。因此,總體來說,學生普遍認為此次考試比較難。
漢族和少數(shù)民族學生的分項結(jié)論如下:
不同籍貫學生的分項結(jié)論如下:
不同性別學生的分項結(jié)論如下:
2.學生對新題型改革中三個新增加題型的適應度分析
(1)學生對新題型中聽力部分sectionC(單詞和短語聽寫填空)的總體印象
從上面可以看出,學生中有93人認為此項考題有點難,占總?cè)藬?shù)的46.5%;72人認為非常難,占36%,兩項合計占總?cè)藬?shù)的82.5%;只有6人認為容易,占3%;0人認為非常容易。因此,總體來說,學生認為此題型難度較大。
漢族和少數(shù)民族學生的分項結(jié)論如下:
不同籍貫學生的分項結(jié)論如下:
不同性別學生的分項結(jié)論如下:
(2)學生對新題型中閱讀部分sectionB(閱讀段落與信息對應填空)的總體印象
從上面可以看出,學生中有94人認為此題型難度一般,占總?cè)藬?shù)的47%;71人認為有點難,占35.5%,兩項合計占總?cè)藬?shù)的82.5%;只有4人認為非常容易,占2%。因此,總體來說,學生認為此題型難度中等偏難。
漢族和少數(shù)民族學生的分項結(jié)論如下:
不同籍貫學生的分項結(jié)論如下:
不同性別學生的分項結(jié)論如下:
(3) 學生對新題型中翻譯部分(段落漢譯英) 的總體印象
從上面可以看出,學生中有72人認為此題型難度一般,占總?cè)藬?shù)的36%;69人認為有點難,占34.5%;43人認為非常難,占總?cè)藬?shù)的21.5%,此三項合計占總?cè)藬?shù)的92%;只有1人認為非常容易,占0.5%。因此,總體來說,學生認為此題型偏難。
漢族和少數(shù)民族學生的分項結(jié)論如下:
不同籍貫學生的分項結(jié)論如下:
不同性別學生的分項結(jié)論如下:
四、結(jié)語
2013年的新題型的調(diào)整,整體難度較大,對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考查要求較以前有所提高。新調(diào)整的三個題型,集中體現(xiàn)在對學生聽、讀、譯能力的綜合要求。對于不同民族、不同籍貫、不同性別的學生,新題型難易度程度略有差異。其中,漢族學生明顯較少數(shù)民族學生占優(yōu)勢,中部和東部省份學生普遍較西部學生占優(yōu)勢,男生和女生差別不是太明顯,體現(xiàn)了民族院校學生在語言基礎(chǔ)、理解能力、表達能力和文化理念方面存在較明顯的差異。由此,民族院校學生在題型適應和對應語言技能方面還有待提高。
參考文獻:
[1]大學英語四六級題型調(diào)整說明[S].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2013.
[2]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S].教育部辦公廳,2007.
[3]金艷.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思路與未來展望[J].中國大學教育,2005(5):49-53.
[4]楊惠中.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十五年回顧[J].外國語,2003(3):21-29.
[5]謝玉嬌.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回顧與前瞻[J].教育與考試,2008(4):62-64.
摘 要: 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是從1987年開始的,由教育部高教司主持實施的,以考查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為目的的標準化測試,其已先后經(jīng)歷了幾次題型調(diào)整。2013年12月的新題型考試之后,作者就民族院校學生對此次考試新題型的適應度做了一次調(diào)查,以期探討最適合民族院校學生的大學英語教學方法。
關(guān)鍵詞: 四六級考試 新題型適應度 民族院校
一、引言
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是從1987年開始由教育部高教司主持實施的,以考查在校大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規(guī)模最大、涉及學生人數(shù)最多、社會影響力最強的標準化考試。其先后經(jīng)歷了幾次題型調(diào)整:首先是在1997年,添加了“簡短回答問題”、“短句翻譯”、“復合式聽寫”等題型。2005年2月,教育部公布了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試行方案,并開始在部分院校進行試點,于2007年1月開始在全國高校全面鋪開,進行了題型及計分體制的巨大變革,由以前的百分制變成了710分總分制。首先,增大了聽力題型的比重,由20%增加到了35%,其中增加了長對話題型,把原有的選考項段落理解和復合式聽寫變成了必考項;減少了深度閱讀的比重,由40%降到了35%,增加了快速閱讀題型,以典型的任務型閱讀幾種題型進行考查,即判斷正誤,多項選擇,理解填空,簡短回答問題及英譯漢。2013年8月14日,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宣布,自2013年12月起,四六級考試題型再次調(diào)整:變聽力部分的復合式聽寫為單詞、短語聽寫,變快速閱讀題型為閱讀理解信息匹配,去掉完形填空題型,變短句翻譯為段落漢譯英,考試時間由一貫的120分鐘延長至130鐘。
在2013年12月四六級考試結(jié)束之后,筆者就所帶六級強化班學生對此次考試新題型的適應度及難易度對比做了一次調(diào)查,以便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調(diào)整教學策略及改善題型處理技巧,更好地指導后期的教學,適應全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要求。
二、試驗設計和實施
本次調(diào)查對象為200人,全部為已經(jīng)通過大學英語四級的大學二年級學生,具有較深厚的英語語言基礎(chǔ),先后經(jīng)歷了2013年6月的舊題型測試和2013年12月的新題型的測試。問卷從學生民族、籍貫、性別三個維度對新題型的難易度分別進行了調(diào)查,作答時間為考試結(jié)束的第三天,學生對新題型印象深刻,對新舊題型的變化感觸最清晰,因此可以有效保證數(shù)據(jù)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三、新題型適應度調(diào)查問卷結(jié)論
1.學生對新題型考試的總體印象
從上面可以看出,學生中有86人認為此次考試有點難,占總?cè)藬?shù)的43%;54人認為難度一般,占27%;52人認為非常難,占26%,此三項之和占總?cè)藬?shù)的96%;只有1人認為非常容易,僅占0.5%。因此,總體來說,學生普遍認為此次考試比較難。
漢族和少數(shù)民族學生的分項結(jié)論如下:
不同籍貫學生的分項結(jié)論如下:
不同性別學生的分項結(jié)論如下:
2.學生對新題型改革中三個新增加題型的適應度分析
(1)學生對新題型中聽力部分sectionC(單詞和短語聽寫填空)的總體印象
從上面可以看出,學生中有93人認為此項考題有點難,占總?cè)藬?shù)的46.5%;72人認為非常難,占36%,兩項合計占總?cè)藬?shù)的82.5%;只有6人認為容易,占3%;0人認為非常容易。因此,總體來說,學生認為此題型難度較大。
漢族和少數(shù)民族學生的分項結(jié)論如下:
不同籍貫學生的分項結(jié)論如下:
不同性別學生的分項結(jié)論如下:
(2)學生對新題型中閱讀部分sectionB(閱讀段落與信息對應填空)的總體印象
從上面可以看出,學生中有94人認為此題型難度一般,占總?cè)藬?shù)的47%;71人認為有點難,占35.5%,兩項合計占總?cè)藬?shù)的82.5%;只有4人認為非常容易,占2%。因此,總體來說,學生認為此題型難度中等偏難。
漢族和少數(shù)民族學生的分項結(jié)論如下:
不同籍貫學生的分項結(jié)論如下:
不同性別學生的分項結(jié)論如下:
(3) 學生對新題型中翻譯部分(段落漢譯英) 的總體印象
從上面可以看出,學生中有72人認為此題型難度一般,占總?cè)藬?shù)的36%;69人認為有點難,占34.5%;43人認為非常難,占總?cè)藬?shù)的21.5%,此三項合計占總?cè)藬?shù)的92%;只有1人認為非常容易,占0.5%。因此,總體來說,學生認為此題型偏難。
漢族和少數(shù)民族學生的分項結(jié)論如下:
不同籍貫學生的分項結(jié)論如下:
不同性別學生的分項結(jié)論如下:
四、結(jié)語
2013年的新題型的調(diào)整,整體難度較大,對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考查要求較以前有所提高。新調(diào)整的三個題型,集中體現(xiàn)在對學生聽、讀、譯能力的綜合要求。對于不同民族、不同籍貫、不同性別的學生,新題型難易度程度略有差異。其中,漢族學生明顯較少數(shù)民族學生占優(yōu)勢,中部和東部省份學生普遍較西部學生占優(yōu)勢,男生和女生差別不是太明顯,體現(xiàn)了民族院校學生在語言基礎(chǔ)、理解能力、表達能力和文化理念方面存在較明顯的差異。由此,民族院校學生在題型適應和對應語言技能方面還有待提高。
參考文獻:
[1]大學英語四六級題型調(diào)整說明[S].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2013.
[2]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S].教育部辦公廳,2007.
[3]金艷.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思路與未來展望[J].中國大學教育,2005(5):49-53.
[4]楊惠中.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十五年回顧[J].外國語,2003(3):21-29.
[5]謝玉嬌.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回顧與前瞻[J].教育與考試,2008(4):62-64.
摘 要: 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是從1987年開始的,由教育部高教司主持實施的,以考查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為目的的標準化測試,其已先后經(jīng)歷了幾次題型調(diào)整。2013年12月的新題型考試之后,作者就民族院校學生對此次考試新題型的適應度做了一次調(diào)查,以期探討最適合民族院校學生的大學英語教學方法。
關(guān)鍵詞: 四六級考試 新題型適應度 民族院校
一、引言
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是從1987年開始由教育部高教司主持實施的,以考查在校大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規(guī)模最大、涉及學生人數(shù)最多、社會影響力最強的標準化考試。其先后經(jīng)歷了幾次題型調(diào)整:首先是在1997年,添加了“簡短回答問題”、“短句翻譯”、“復合式聽寫”等題型。2005年2月,教育部公布了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試行方案,并開始在部分院校進行試點,于2007年1月開始在全國高校全面鋪開,進行了題型及計分體制的巨大變革,由以前的百分制變成了710分總分制。首先,增大了聽力題型的比重,由20%增加到了35%,其中增加了長對話題型,把原有的選考項段落理解和復合式聽寫變成了必考項;減少了深度閱讀的比重,由40%降到了35%,增加了快速閱讀題型,以典型的任務型閱讀幾種題型進行考查,即判斷正誤,多項選擇,理解填空,簡短回答問題及英譯漢。2013年8月14日,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宣布,自2013年12月起,四六級考試題型再次調(diào)整:變聽力部分的復合式聽寫為單詞、短語聽寫,變快速閱讀題型為閱讀理解信息匹配,去掉完形填空題型,變短句翻譯為段落漢譯英,考試時間由一貫的120分鐘延長至130鐘。
在2013年12月四六級考試結(jié)束之后,筆者就所帶六級強化班學生對此次考試新題型的適應度及難易度對比做了一次調(diào)查,以便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調(diào)整教學策略及改善題型處理技巧,更好地指導后期的教學,適應全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要求。
二、試驗設計和實施
本次調(diào)查對象為200人,全部為已經(jīng)通過大學英語四級的大學二年級學生,具有較深厚的英語語言基礎(chǔ),先后經(jīng)歷了2013年6月的舊題型測試和2013年12月的新題型的測試。問卷從學生民族、籍貫、性別三個維度對新題型的難易度分別進行了調(diào)查,作答時間為考試結(jié)束的第三天,學生對新題型印象深刻,對新舊題型的變化感觸最清晰,因此可以有效保證數(shù)據(jù)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三、新題型適應度調(diào)查問卷結(jié)論
1.學生對新題型考試的總體印象
從上面可以看出,學生中有86人認為此次考試有點難,占總?cè)藬?shù)的43%;54人認為難度一般,占27%;52人認為非常難,占26%,此三項之和占總?cè)藬?shù)的96%;只有1人認為非常容易,僅占0.5%。因此,總體來說,學生普遍認為此次考試比較難。
漢族和少數(shù)民族學生的分項結(jié)論如下:
不同籍貫學生的分項結(jié)論如下:
不同性別學生的分項結(jié)論如下:
2.學生對新題型改革中三個新增加題型的適應度分析
(1)學生對新題型中聽力部分sectionC(單詞和短語聽寫填空)的總體印象
從上面可以看出,學生中有93人認為此項考題有點難,占總?cè)藬?shù)的46.5%;72人認為非常難,占36%,兩項合計占總?cè)藬?shù)的82.5%;只有6人認為容易,占3%;0人認為非常容易。因此,總體來說,學生認為此題型難度較大。
漢族和少數(shù)民族學生的分項結(jié)論如下:
不同籍貫學生的分項結(jié)論如下:
不同性別學生的分項結(jié)論如下:
(2)學生對新題型中閱讀部分sectionB(閱讀段落與信息對應填空)的總體印象
從上面可以看出,學生中有94人認為此題型難度一般,占總?cè)藬?shù)的47%;71人認為有點難,占35.5%,兩項合計占總?cè)藬?shù)的82.5%;只有4人認為非常容易,占2%。因此,總體來說,學生認為此題型難度中等偏難。
漢族和少數(shù)民族學生的分項結(jié)論如下:
不同籍貫學生的分項結(jié)論如下:
不同性別學生的分項結(jié)論如下:
(3) 學生對新題型中翻譯部分(段落漢譯英) 的總體印象
從上面可以看出,學生中有72人認為此題型難度一般,占總?cè)藬?shù)的36%;69人認為有點難,占34.5%;43人認為非常難,占總?cè)藬?shù)的21.5%,此三項合計占總?cè)藬?shù)的92%;只有1人認為非常容易,占0.5%。因此,總體來說,學生認為此題型偏難。
漢族和少數(shù)民族學生的分項結(jié)論如下:
不同籍貫學生的分項結(jié)論如下:
不同性別學生的分項結(jié)論如下:
四、結(jié)語
2013年的新題型的調(diào)整,整體難度較大,對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考查要求較以前有所提高。新調(diào)整的三個題型,集中體現(xiàn)在對學生聽、讀、譯能力的綜合要求。對于不同民族、不同籍貫、不同性別的學生,新題型難易度程度略有差異。其中,漢族學生明顯較少數(shù)民族學生占優(yōu)勢,中部和東部省份學生普遍較西部學生占優(yōu)勢,男生和女生差別不是太明顯,體現(xiàn)了民族院校學生在語言基礎(chǔ)、理解能力、表達能力和文化理念方面存在較明顯的差異。由此,民族院校學生在題型適應和對應語言技能方面還有待提高。
參考文獻:
[1]大學英語四六級題型調(diào)整說明[S].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2013.
[2]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S].教育部辦公廳,2007.
[3]金艷.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思路與未來展望[J].中國大學教育,2005(5):49-53.
[4]楊惠中.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十五年回顧[J].外國語,2003(3):21-29.
[5]謝玉嬌.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回顧與前瞻[J].教育與考試,2008(4):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