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小燕
【摘 要】在信息技術(shù)課堂教學中,針對學生馬虎應對課堂任務,缺失分析能力,容易忘記所學內(nèi)容,課堂效率低下的問題,本人提出了體驗教學應用于課堂中的策略,采用教學教案方式詳細呈現(xiàn),從中總結(jié)出體驗教學實施的效果,并闡明了在體驗教學過程中應注意的幾個方面。
【關(guān)鍵詞】體驗教學;初中信息技術(shù);實效
一、初中信息技術(shù)課堂教學背景分析
目前,信息技術(shù)課堂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著實讓老師頭疼。
(1)學生馬虎應對老師的任務
(2)學生缺失分析能力
(3)學生容易忘記所學內(nèi)容
上述三種情況,究其原因如下:學生之所以馬虎應對老師的任務,是老師的任務不足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且他們把信息技術(shù)知識當成操作步驟的記憶,時間一長,學生缺失了分析問題的能力,而且那么多操作步驟,僅僅靠簡單記憶是不可能的。
因此要改變這三種情況,教師在課堂中要設置學生感興趣的任務,同時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信息敏感度。
二、體驗教學的內(nèi)涵
“體驗”既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也是關(guān)于教學活動的新理念。在計算機教學中,體驗教學應該是這樣的:教師精心設計活動讓學生體驗,學生通過親身參與和互動,對情感、行為、事物和策略的內(nèi)省體察,從而掌握相應的知識與技能、學習方法,形成能力和某些行為習慣,繼而建立某些情感、態(tài)度、觀念的過程。在體驗教學中,首先,學生通過體驗來掌握相應的知識和技能;其次,學生在體驗中,主動地學習,大膽地表現(xiàn)出他們的個性;再次,學生在體驗的過程中,心情是愉悅的;最后,通過體驗,學生學會的不僅僅是本堂課的知識,還有其他更深的東西。
三、體驗教學在初中信息技術(shù)課堂的應用
體驗教學包括以下幾個體驗環(huán)節(jié):
1.情景體驗,以“情”、“趣”激學生
在課堂中,教師設置符合學生心理特征的情景,或以情動人,或以趣激人,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愿意學習本堂課知識。
例如:在第六課 圖層的初步應用 中,我設置了一個這樣的情景,具體如下:(播放故宮被盜案的視頻)今天我們就來想像一下小偷盜寶的場景。
2.探究體驗,讓學生主動學習新知
探究體驗,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科學地使用教學策略,引導學生主動進行新知識探究,不斷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親歷探究中實現(xiàn)自我領(lǐng)悟,形成自已特有的行動策略和方式,從而得到知識與技能,繼而樹立自信心,具體做法如下:
(1)巧設任務,激發(fā)探究欲望
要學生能自主地探究,任務要能吸引學生,給學生的任務必須由淺入深,環(huán)環(huán)相扣,并且難度適當。例如:在第六課“圖層的初步應用”中,我設置這樣幾個任務。
任務1:夜深人靜
在夜深人靜的故宮博物館,展館內(nèi)有紅色的木柱,小老鼠在墻角悠然自得地消磨著時間。(知識點:摳圖小老鼠,引入了圖層的概念)
任務2:登堂入室
一個小賊偷偷摸摸地潛入到展館中,小偷躲到石柱的后面,探出頭向外張望。(知識點:把小偷圖層移到石住后,圖層的次序調(diào)整)
任務3:百密一疏
小賊原以為自己潛伏得比較好,可惜自己的影子曝露了他的藏匿的地點。(知識點:影子的制作,圖層的次序調(diào)整)
以上任務以故事情節(jié)為主線,巧妙地把知識點融合到故事情節(jié)中,并且每個任務難度遞進,學生非常感興趣,學生有了興趣,便會主動去探究。
(2)巧設問,引導學生探究
由于學生所接觸是新知識,沒有老師的引導是無法成功,這樣的話,更是打擊學生,所以老師要結(jié)合學生已掌握的知識,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新東西,讓學生體驗探究的樂趣,在課堂中,我是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問題的提出要有提示作用。
(3)巧觀察,為下一步探究作準備
學生往往達到效果之后,就不會在去理會了,其實這樣不利于學生下一步地的學習,而且會對下一步的探究造成障礙,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操作之后的觀察。例如:本人在在第六課 給照片錦上添花任務一中,把小老鼠摳過來后,要引導學生觀察圖層窗口發(fā)了什么變化。
3.創(chuàng)作體驗,綜合應用新知
我們的學生擁有很強的創(chuàng)新能力,與模仿老師的作品相比,他們更喜歡做自己想做的東西,這個時候老師何不滿足學生的要求,學生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綜合應用了本堂課的知識。
四、體驗教學在計算機基礎課堂中的實施效果
(1)體驗教學,著眼于學生的興趣、情感,有效地吸引了學生
在體驗教學中,設置的情景,布置的任務是來自學生的生活,這樣既豐富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又把學生吸引到了課常中。
(2)體驗教學,著眼于學生的心理特征,有效地保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體驗教學中,讓學生先嘗試,后講解,在嘗試的過程允許學生相互討論,這樣兼顧到基礎好與基礎普通的學生,學生在嘗試的過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悅,從而保待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3)體驗教學,著力于學生的學習品質(zhì),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在體驗教學中,教師通過引導,讓學生自主探究,自主學習,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zhì),提高學生的信息敏感度,這樣學生就不會那么容易忘記前面所講的內(nèi)容。
【參考文獻】
[1]沈建.體驗性:學生主體參與的一個重要維度[J].中國教育學刊,2001
[2]陳佑清.體驗及其生成[J].教育研究與實驗,2002
(作者單位:浙江省寧波市曙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