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亮芳
【關鍵詞】《乘法口訣》 小學數(shù)學 有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5A-
0081-02
在當前的乘法口訣教學中,教師主要關注學生能否把口訣背下來,只要能背下口訣,就算是完成教學任務。此種“填鴨式”教學忽視了學生思維的訓練。教師要致力于改變現(xiàn)狀,以促進學生的思維發(fā)展為目標,根據(jù)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特點,采取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方法,達到有效教學乘法口訣的目標。
一、新舊知識有效連接,引導推理乘法口訣
利用新舊知識的有效連接點,將學生已學過的舊知識合理地過渡到乘法口訣教學中,引導學生推理乘法口訣的來源,讓學生真正理解口訣的意義,提高教學效率。
在具體的教學中,首先教師必須充分把握教材,掌握好乘法口訣的特點,把乘法口訣和已學過的知識有效結合,研究出新舊知識的有效連接點。其次,了解學生對舊知識的掌握程度,根據(jù)學生的知識水平特點,對相關關聯(lián)的舊知識進行回憶和復習,讓學生的思維進入積極活躍的狀態(tài)。最后,再根據(jù)新舊知識的有效連接點,引出新知識,正確引導學生推理出乘法口訣,理解口訣的真正含義。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二年級上冊《2的乘法口訣》時,筆者進行了如下教學。
師:同學們,大家算一算下面兩道式子:
①4+9=□; ②2+2=□。
生A:4+9=13。
生B:2+2=4。
師:正確。你們說說這兩個式子有什么不同呢?
生C:4+9=13這道算式的加數(shù)是不同的,而2+2=4這道算式的加數(shù)是相同的。
師:很好!2+2=4這個式子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D:兩個2相加等于4。
師:太棒了!2+2是2個2相加,那么3個2相加,怎樣列式?4個2呢?
生A:2+2+2=6。
生E:2+2+2+2=8。
……
師:同學們都說得很好,但是,這樣的列式是不是太麻煩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現(xiàn)在我們用2的乘法口訣來求幾個2的和,能使這些很長的算式縮短,即:
2×1=2,2×2=4,2×3=6,2×4=8,2×5=10,2×6=12,2×7=14,2×8=16,2×9=18。
在以上教學中,先對學生進行加法運算的復習,再根據(jù)乘法是加法的簡便運算這一連接點,把加法運算有效過渡到乘法運算中,引導推理出2的乘法口訣,讓學生正確理解2的乘法口訣中每句口訣的含義,提高了教學效率。
二、加強練習鞏固,熟練掌握知識點
由于乘法口訣的內(nèi)容比較多,因此在認知階段之后,需要進行及時的反復練習,鞏固知識點,提高對口訣的掌握程度。
乘法口訣的練習主要包括口算和筆算兩方面,在口算方面,主要鍛煉學生的快和準的能力。根據(jù)小學生年齡段的認知特點,通過多種學生感興趣的形式進行練習,如奪紅旗、看口算卡片等形式的小游戲、小競賽,教師出示式子,讓學生既快速又準確地說出式子的答案,最大限度地開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在筆算方面,通過設置不同梯度的口訣練習,讓學生在熟練掌握基礎題型的基礎上,把實際生活中的問題融入到題目中,使學生能學會運用乘法口訣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更深層次地掌握口訣。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9的乘法口訣》時,筆者進行了如下練習。
口算練習:開展“看誰說得又快又準”的游戲。教師出示“9的乘法口訣”的卡片,學生進行搶答,回答正確且快速的計一分,總分最高的為最終獲勝者,獎勵一本筆記本。
筆算練習:
(1)填空。
( )×9=72 9×( )=27 5×( )=45
7×( )=63 5×( )=35 4×( )=32
(2)列式計算。
①9的4倍是多少?
②7個9是多少?
③兩個因數(shù)都是9,積是多少?
(3)解決問題。
學校的餐桌每張可坐4位小朋友,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正好坐滿9張餐桌,幼兒園大班有多少位小朋友?
在以上教學中,學生們都積極地參與到練習中來,基本能快速、準確地回答出9的乘法口訣的答案,在不同層次的題目中進行逐步的筆算練習,循序漸進地提高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三、采取有效記憶方法,提高記憶效率
乘法口訣的記憶是必要的,但怎樣才能快速、有效地完成這個過程呢?記憶是有法可循的,需要引導學生掌握有效的記憶方法,才能把乘法口訣牢牢記住,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效的記憶方法首先應建立在正確、仔細觀察的基礎上,正確引導學生對乘法口訣表進行縱、橫、斜相結合來觀察,找出口訣的規(guī)律,有效記憶。比如,有的學生觀察出豎著背的規(guī)律:每一豎列的第一個字相同,相同的數(shù)是幾口訣中的積就依次增加幾。其次,對于一些難記憶、易混淆的口訣,采用學生感興趣的兒歌、游戲等形式,巧記口訣。如,開展9的乘法口訣的手指操游戲:把雙手手指伸開,左邊第一個手指為1,第二個手指為2……一直到第十個手指代表10,想要知道幾個9的乘積,只要彎住第幾個手指頭,那么,這個手指左邊的其他手指就給出了乘積的十位數(shù),右邊的幾個手指就是乘積的個位數(shù)。學生們都紛紛嘗試了這個游戲,體驗了過程的有趣性和記憶方法的有效性,對9的乘法口訣有了強化性的記憶。最后,教師要對學生的記憶效果進行不定時地抽查,檢查學生的記憶效率,對于能快速、準確背出口訣的學生,給予適當?shù)墓膭睿瑢τ诜磻€不夠快,甚至還背錯的學生,教師要給予個別輔導,加強背誦,直到能熟練背誦為止。
記憶方法并不是千篇一律的,適合自己的才是最有效的。因此,廣大教師要引導學生去探索、體驗多種記憶方法,結合自身的學習特點,汲取最有效的記憶方法,才能提高記憶效率。
(責編 林 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