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競波
【摘要】什么樣的課堂最吸引學生?什么樣的課堂最有收效?答案應該是一目了然——魅力課堂。有效課堂往往強調的是結果,而魅力課堂強調的是過程。當過程充滿魅力,自然吸引眼球,而結果必然有效。
【關鍵詞】魅力課堂;思考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那么,什么是魅力,最望文生義的理解就是“趣”—情趣、理趣、意趣、諧趣。課堂教學魅力是學校文化之魂,一個有魅力的課堂,就是一個有趣的課堂,一個有鮮明特色的課堂。
湖北省荊門市?;壑袑W主辦的“陽光教育”魅力課堂交流展示會,向我們呈現(xiàn)了一個活色生香、真正 “陽光” 的魅力課堂。我們看到一個不同于以往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新面孔,它打破了一貫的課堂傳統(tǒng),完全是一個開放的、互動的、平等的、自由的課堂模式。
我們常常說,感染了“在座”的學生、激起了“在座”的學生的興趣等等,在傳統(tǒng)的課堂中,學生都是“在座”的。可是今天的展示交流會,卻打破常規(guī),老師與學生都是站著上課。
初入教室的一刻,真叫讓人大跌眼鏡:這是課間活動還是課堂?這是一個班會活動還是一堂正常的教學過程?學生與老師怎么都窩成一團?而前來觀摩老師也都在教室的尾角議論紛紛。細看之下,才見全班的學生聚集在講臺上的黑板前,由最中心的一個學生手拿教鞭,指著黑板上的題目,向余下的同學作講解。老師則站立在一旁,像一個旁聽者,閑情雅趣般地看著自己的學生,享受著自己的課堂。整個課堂分成了八個小小的板塊,每個板塊由一個學生作為主導,引領其他的同學們進行八個問題的提出與解答。八個問題分別寫在前、后、左、右八塊黑板上。這說明,教學課具的利用是非常充分的。孩子們從主黑板上的第一個問題開始,從右往左逐一移動,每個版塊交替進行,分別由八個不同的主導學生手拿教鞭,充當小老師,向余下同學認真講解。黑板上有填空,有問答,有示例……老師則跟在一旁,在同學們產(chǎn)生疑問時,稍作點撥與引導。老師用八個問題引導學生自我探尋,在探尋的過程中,在要害處巧妙點撥。
在這個課堂上,學生的角色非常突出,處于主體地位。而老師的角色非常模糊,卻像一場電影里毫不起眼的旁白演員,但又起到了貫穿全程的作用。教師在此沒有把十八般武藝都用上,而是組織學生,讓學生自練,這就化繁為簡,優(yōu)化了教學環(huán)節(jié)。而這也都基于教師對于學科教學的獨特理解與準確把握。
我們將課堂中的幾個鮮明特點做出以下歸結:
1.自由性。課堂打破常規(guī)模式,自由授教,自由解答,自由組合。課堂氛圍輕松、和諧。
2.主動性。學生完全是主體,受教與授教的主體同是他們。
3.互動性。學生各抒己見,老師穿插其間,在要害處做適當點撥。
4.開放性。課堂向人們充分敞開與展示,觀摩的老師與指導的領導充分融入其間。
5.民主性。學生的意見各種各樣,能夠充分地發(fā)出各種聲音,提出各種解答方式。
6.合作性。由學生充當老師,并分成小組形式,分工合作清晰明了。組與組、組員與組員、師與生、生與生的合作都十分明確。
7.親和性。教師不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老師,而是充分融入學生中來,充當了一個旁聽與評議者的角色。
很顯然,這充滿知識魅力的課堂,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尊重和信任,同時也提高了他們的興趣和自學能力。這就是一個新課堂的模式。
來自創(chuàng)辦“陽光教育”課題的二十五中的文艷老師說:“這種模式非常好,我非常欣賞。在課堂上,學生的互動性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而老師的這種主導性相對減弱,但并不影響教學效果,反而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而又簡化了自己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化繁為簡。”
但是一堂課的好與壞,還要在接下來學生的接受情況也就是教學效果中得到體現(xiàn)。單單一節(jié)預習課,我們還看不到一個本質的收效。課堂中,幾個小小現(xiàn)象,也讓我們對此生出幾點小小的疑問:
1.作為語言類的教學,這種開放的模式非常好。傳統(tǒng)意義上對英語的聽、說、讀、寫、背的過程,我們往往重視了讀、寫、背,而忽視了聽與說的重要性。而這種課堂模式,強調了口語—說的重要性。學生在整個課堂過程中,說的部分占了絕大比重。因為學生只要會說之后,他的思維就會跟著轉動,從而言從口出,下筆有物。以說促思,以思促寫,一舉幾得。
2.互動性的課堂,輕松的氛圍,以及師與生角色的相對模糊,從一定程度上加固了學生學習的注意力,讓注意力相對集中,學習效果事半功倍。
3.同樣是因為模糊的角色分界,只有部分學生充當了主導,而站在后排的學生,是否看得見黑板以及聽得見講解,是否也認真地聽、說、讀、寫,還是個疑問,還有待更好地完善課堂,促成收效。
4.僅僅只是一堂預習課,效果如何或者說是否高效,還有待證實。必須直接跟蹤一個全程,查看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與掌握,才能有一個比較全面的論證。
我們常常說,課堂是老師的,也是學生的,但歸根到底是學生的,而不應該是老師展示自我的舞臺。在課堂上,要有效地渲染氣氛、制造氣氛、激發(fā)學生情感,喚起學生的思想共鳴;要創(chuàng)造一切條件,讓學生展示其長,欣賞其長,發(fā)展其長,真正實現(xiàn)“功在課上,效在課下”新的良性循環(huán)。
所以,教師不僅僅是個教書匠,因為我們的課堂絕不應該只是技術,我們不僅僅傳授的是技藝,更應該是一門藝術——循學生的思想,循學生的軌跡;誘導他們思維,誘導他們創(chuàng)新。這樣,“魅力課堂”才真正生機盎然,魅力無限。
“魅力課堂”是一個永恒的課題,又是一個常新的課題。讓我們共同打造“魅力課堂”,讓師生共同演繹精彩,讓“陽光教育”在校園處處和諧生輝。
(編輯:龍賢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