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鈺
【摘要】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際的作文教學中,有很多教師“只動口,不動手”,理論嚴重脫離實踐。教學實踐中,教師撰寫的“下水作文”對學生的習作有較大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教師;下水作文;作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最頭痛的是寫作文。我經常看到的現(xiàn)象是:作文課上,學生愁眉緊鎖,唉聲嘆氣,搜腸刮肚,作痛苦不堪狀。眾多學生認為沒有內容可寫,言之無物。長期地在水平分數(shù)線上的徘徊,也使得他們不再重視作文能力的提高,進而對作文產生畏難和厭煩的心理。教師因為教學負擔的加重和作文提高成效的緩慢,也往往有意無意間淡化了作文教學,從而將這個在語文高考中占據重要比重的一環(huán)和最能展示學生語言運用水平的環(huán)節(jié),置于了一個尷尬的位置。然而如今學生們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主要問題是怎樣去搜集生活中的素材,怎樣組織材料把生活中的素材寫具體、寫好。教學實踐中,教師撰寫的“下水作文”對學生的習作有較大的促進作用。
一、“下水作文”對作文教學的好處
(一)教師下水作文能增強老師作文教學的信心
增加老師的寫作體驗,在指導、批改、講評作文時,就可能避免“公式化”“雷同化”。而且,下水作文的設計和寫作,能鍛煉和培養(yǎng)老師具有穩(wěn)定的創(chuàng)新品格。最重要的是,學生能夠從中獲得感性啟發(fā),并受到老師的人格鼓舞。另外,這樣的教學過程始終能貫穿民主活躍的氣氛,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思維,開啟學生心智。
(二)教師寫下水作文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
一個題目,一次作文,師生互動,共享寫作樂趣,同時,也可以促進師生同臺平等競爭,相互取長補短。在評講時,也不至于隔靴搔癢,不著痛處。這種親身的體驗與學生作文的交流,既拉近了師生心理距離,又使作文指導有的放矢。
(三)教師的下水作文有利于學生觀察力的培養(yǎng)
教學實踐中,我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并不善于觀察。因此,“下水作文”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作文和創(chuàng)新能力有不可忽視的指導性?!跋滤魑摹笔紫纫蟀磳W生的觀察能力去對事物進行觀察并用適當?shù)恼Z言表達出來。通過對客觀事物的描寫來引導學生去尋找觀察點,幫助學生找到自己平時不注意觀察的地方。比如以“讓座”為題。寫作時他們只注意讓座、坐下、車上人多及語言。而這種題材的文章還要求對被讓座人的外貌、神態(tài)、動作和車內情況及其他乘客的表現(xiàn)進行細致觀察。為此,我寫了《讓座》的下水作文,引導學生去觀察并善于觀察生活細節(jié)。長期訓練,我相信學生洞察力定會獲得很大的提高,為高水平的創(chuàng)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下水作文有利于教師與學生溝通交流
從作文教學過程來看,下水作文是作文教學準備階段的教師活動之一,是特殊的作文備課。教師能對該次作文訓練的重點和難點了然于胸。語文教學行為應是最具有教學個性的行為。作文教學包含更多的對教學精神的理解,包含教師個人對社會生活的理解。下水作文過程是收獲感動、收獲勇氣的過程,是與學生平等對話合作交流的過程??鬃印耙仕猴L”篇讓弟子各言其志的教學方式,使我在作文教學方面很有啟發(fā)。有個有趣的現(xiàn)象:孔子的弟子在聆聽了夫子的教誨后總是會“將”師傅的軍,問夫子的態(tài)度。下水作文實際上就是“夫子的態(tài)度”,在學生面前“言志”,給學生啟發(fā)和教育。這一行為是教育學生的有效載體,勝過信口開河。另外,我在“下水”作文時,有時也把我的往事,我的心路歷程坦陳給學生,他們從我的下水作文中受到了很多教育。我明顯地感覺到他們開始有話要說,有感情要抒發(fā)?!岸紫律碜印焙蛯W生對話,與學生交流,收獲的是理解。
(五)能夠將語文課本中的知識和技巧轉變?yōu)槟芰蛯嵭?/p>
我們在進行下水作文的構思時,由于對教材熟稔的掌握,在選擇材料時,最先想到的就是課本上的人物事跡,而這些常常都是課堂教授的重點內容。當教師將學生們耳熟能詳?shù)闹R轉化為最困擾學生的話題作文材料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講臺下學生的眼睛亮了,這不是他們所不知道的,而只是沒有想到而已,教師下水作文的思路延續(xù),將學生引到了一條高效和能夠達到的道路上來。
二、教師要設計好“下水作文”呈現(xiàn)的時間
心理學認為,刺激能引起個體心理反應,但具有時效性,個體需要的刺激越強烈,其心理反應越強。教師“下水作文”作為刺激物對學生的影響也具有時效性。因此,把握好“下水作文”呈現(xiàn)時間,可以增強“下水作文”的時效性?!跋滤魑摹背尸F(xiàn)有以下幾種時間:第一,在學生寫草稿之前。這一類重點在突破選題,引導學生對事物進行觀察,但要避免學生形成依賴性,不主動積極思考。呈現(xiàn)的“下水作文”要寫得簡略一些,多留些空間給學生。第二,在學生完稿之后。這一類目的是與學生草稿形成對照,重點在指導學生用書面語言描述事物,表達思想。它能針對學生草稿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指導。這一類“下水作文”可詳寫,但要避免學生盲目地跟隨其后。第三,在學生定稿之后。學生一般定稿之后,其作文的需要急劇減弱,此時呈現(xiàn)“下水作文”,學生已無多大興趣。因此,這種情況盡量少用。另外,教師“下水作文”呈現(xiàn)在作文講評之時。這一類一般是針對學生習作中存在的普遍問題,與上述第二種情況有類似之處。以上幾種情況其指導的側重點各不相同,各有特點。所以,教師教學時要酌情交替進行,結合學生實際,選擇不同時間、形式,教師要心中有底。
教師寫下水作文是一個“拋磚”的過程。教師一定要把握好這個度。在作文教學中,老師大膽發(fā)揚研究和探索的精神,不怕困難和失敗,不斷提升自己的語文素質和作文教學藝術,敢于身體力行,就能走進心靈,點燃創(chuàng)新火花。在作文教學中,每一個教師都應該“下水”,還要樂于“下水”,勇于“下水”,和學生一起在作文的海洋中前行,點燃學生的寫作欲望,激發(fā)學生的智慧、思維、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讓他們快樂地暢游。
參考文獻
[1]葉圣陶.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
社,1980.
[2]馬琳.高中作文教學高效性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
學,2012.
(編輯:龍賢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