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
摘 要:改革開放后,我國同世界的經(jīng)濟往來逐漸加強,英語逐漸成為人們?nèi)粘I钪斜容^廣泛應用的一種語言。很多國家都開始將英語教育作為國家基礎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國也是如此。那么,如何在初中將學生的英語學習基礎打好,就成為英語教師思考的重點。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認為任務型教學法是一個很好的英語教學方法,就對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運用任務型教學法進行論述。
關鍵詞:任務型教學法;初中;英語教學;運用
一、任務型教學法概述
簡單來說,任務型教學法的目的就是使語言教學更加真實化,使語言的課堂教學更加社會化。從傳統(tǒng)意義上來看,所謂的任務語言教學法就是在外語教學過程中,將完成交際任務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在進行實際教學的過程中,任務指的是進行有目標的交際活動。利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進行任務學習,讓學生理解這里所說的學習不是利用教材和書本的輔助進行反復的練習,而是身體力行,將語言進行應用。在英語教學當中,任務型教學方法就是使學生的語言能力目標緊緊地同工作能力目標相結合,廣泛接觸外界,通過一系列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對自己的認知潛能進行發(fā)展,進而使他們的交際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所以,任務型教學法的核心就是以人為本和以學生為中心,也就是在教學實踐中,一方面讓學生將老師講授的知識進行掌握,另一方面讓學生學會學習。所以,在初中英語授課的過程中,教師要將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進行改變,營造出一種歡樂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感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調(diào)動起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為了使英語教學富有成效,教師應該對學生的個人特征和個人需求進行深入的了解,使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情感和思想的交流加強,進而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態(tài)度,從而促進全面的素質教育發(fā)展。
二、任務型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在初中英語課堂當中,運用任務型教學法時,可以將教學過程分為任務前、任務中和任務后三個階段。任務前主要以老師為主,教師為學生進行引導,將課程的學習任務分配給學生。任務中以學生為主,通過小組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完成任務,并在完成任務后將本組完成任務的情況向老師和同學進行報告,在進行任務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幫助和指導。任務后,由教師和同學對練習的情況進行分析和評判,并由教師講解重點和難點,加強重點、難點的聯(lián)系。
1.任務前
對于任務法教學來講,任務的設計至關重要,教師應該對以下幾點加以注意。
(1)任務的設計應該同學生的生活相貼近
任務型語言教學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教學內(nèi)容的真實性。在我國,學生進行英語學習的過程當中,最缺乏的當屬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因此,教師在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過程中,一定要對學生所關注的人物和事物進行充分的考慮,根據(jù)他們的興趣愛好選擇話題的內(nèi)容,這樣不僅能夠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還能夠對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進行培養(yǎng),不僅如此,還能夠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2)任務的設計一定要有明確的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的能力是英語教育的總體目標。而語言的綜合運用的基礎是對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的熟練掌握。因此,讓學生積極地參加教學活動,從而將基本的言語知識和技能進行熟練掌握是英語教學的主要目標。那么,教師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就要對學生必須要掌握的語言技能進行明確,然后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適當?shù)难由臁?/p>
(3)任務設計應該注意資料信息的輸入
學生要完成教師所布置的任務,就要利用一定的信息資料。所以,為了保證學生的語言學習活動能夠順利地展開,就一定要保證資料的信息輸入。一是要保證信息輸入量充足,信息量過少,學生就無法根據(jù)資料將任務完成,信息量過多,學生會產(chǎn)生心理負擔。二是要保證輸入的資料信息質量要高,要同學生進行的學習活動相關。
(4)注意任務設計要同學生的認知水平相符合
初中生容易對新鮮的事物產(chǎn)生興趣,所以教師在進行任務設計的過程中,要遵循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進行多樣的教學活動,讓學生的眼、耳、口都能參與到學習活動當中。除此之外,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也是初中生的一個特點。所以開展形式多樣的英語教學活動,能夠對學生的注意力進行吸引。在進行活動設計的過程當中,要注意由易到難,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開始喜歡學習英語。
2.任務中
教師將學生進行分組之后,將任務布置給各小組。這樣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可以讓學生在一個輕松的氛圍內(nèi)進行學習,自由地進行思想的表達,并且和同學進行相互的交流,這樣一個環(huán)境下,學生能夠獲得一定的成就感,從而更加積極地進行學習。同學之間相互幫助、相互學習,不僅能夠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同時也能夠提高他們的交際能力。拿May I go to Bejing?這課為例,請求許可是這堂課的學習目標,因此,教師可以讓同學進行角色扮演,例如,學生請求家長帶自己出去玩,同事請求幫忙等。每個小組進行角色扮演臺詞的編寫,而后在課堂上進行表演,這樣學生就能夠逐漸熟練地掌握請求許可的英文表達方法。
3.任務后
在每一組學生進行表演后,教師可以要求其他小組的成員對本小組的表演進行評價,找出語言運用的閃光點和語言運用的不當之處。在幾個小組都表演結束后,教師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對本堂課的教學重點進行總結,并將他們運用不夠熟練的地方進行重點的講解。
在這樣一個互動性較高的課堂之中,能夠加強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溝通、合作和理解。學生和教師以平等的地位進行相互的溝通、交流,有助于學生交流能力的培養(yǎng),只有學生有了交流的欲望,并擁有交流內(nèi)容,課堂才能夠進行真正的互動,學生也才能進行真正的體驗和創(chuàng)造。
總而言之,教師是任務的設計者,而學生才是任務的完成者。所以教師在進行任務設計的過程中,應該充分把握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生的興趣愛好,將英語同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這樣才能夠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這樣的任務型教學才能夠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成娟.任務型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1(26).
[2]李丹桂.任務型教學小組活動在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程中的應用[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09(01).
(作者單位 重慶市綦江縣南州中學)
?誗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