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師勝
摘 要:課改十年,合作學習使課堂充滿了活力,在促進學生間的情感交流、互幫互學、共同提高學生成績及能力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如何有效進行合作學習呢?選擇合作學習的恰當時機是有效合作的重要保證;充分發(fā)揮教師的組織引導是有效合作的重要途徑;合理組建學習小組是有效合作的重要前提;建立合作討論激勵機制,是保證學生合作學習成功的關鍵。
關鍵詞:數(shù)學教學;合作學習;方法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5-194-01
課改十年,合作學習使課堂充滿了活力,提高了學生成績及能力,尤其在促進學生間的情感交流、互幫互學、共同提高,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方面有重要作用。但由于有些教師對這一新教學方式認識的片面化,也導致了許多負面問題,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及聽評課,談幾點體會。
一、選擇合作學習的恰當時機是有效合作的重要保證
合作學習中部分教師表現(xiàn)為忽視合作學習應建立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因此,要處理好合作學習與獨立思考的關系 。合作的過程,也是交流的過程,合作與交流往往密不可分。但“合作”也罷,“交流”也罷,都必須以獨立思考為前提,以獨立思考為基礎。合作前,學生要有自己的思考;交流前,學生要有自己的想法。沒有獨立思考的合作,只是一種形式上的“合”,合作的效率、合作的效果都要大打折扣;沒有獨立思考的交流,只是單向的信息傳遞,就不能產生碰撞,不會產生共鳴,不能受到啟發(fā)。例如,一年級上冊第4頁“快樂的家園”,教材體現(xiàn)從1個太陽、1棵樹、1個蘿卜、1筐蘿卜等數(shù)量中抽象出數(shù)“1”的過程。老師可讓學生先觀察思考,再合作交流,抽象出數(shù)“1”。 又如,在學習“10以內的加減法”后,教材呈現(xiàn)了這樣一組情境:桌子上有4只杯子,桌旁坐著5個小朋友,如果每人一只杯子,還茶幾只杯子?有4個小朋友,桌子上只有一只杯子,還差幾只杯子?在解決上述問題時,我們應該注重留給學生自己獨立觀察、思考的機會,在初步理解情境圖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或聯(lián)系已有的生活體驗,或結合具體的現(xiàn)實生活情境,或在具體的演示、操作中,通過小組討論、交流、感知、理解、體會減法的實際意義:5-4=1,4-1=3。
二、充分發(fā)揮教師的組織引導是有效合作的重要途徑
合作學習中表現(xiàn)為次數(shù)、時間控制不當。一方面,教師教學方式單一,整堂課都在使用合作學習,次數(shù)頻繁。另一方面,合作時間控制不當。時間過短,會使合作學習流于形式,沒有充分討論的時間,不能充分地交流。時間過長,學生對問題懈怠,還容易討論一些與課堂無關的話題,課堂雜亂無章。因此,課堂的合作學習要留有參與討論的時間。因此教師要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探究、討論、交流的時間,讓每個學生都有發(fā)言的機會和相互補充、更正、辯論的時間,使不同層次學生的智慧都得到發(fā)揮。
教師要轉換角色,指導、參與合作是有效合作的重要途徑。在提供小組討論或調查的問題或任務時,教師充當?shù)氖墙M織者和引導者的作用。在小組開展合作與交流時,教師的角色又變?yōu)橐粋€促進者和合作者,有時也根據(jù)學習任務的難度和學生的實際充當指導者。要使小組合作真正有成效,教師除適時組織外,還必須置身于學習小組中,參與到學生中間去,在內容、時間、學生的情緒等方面,適時進行調控,以達到相互學習、相互提高的目的。
三、合理組建學習小組是有效合作的重要前提
合作學習中,一方面,表現(xiàn)為分工不明確。另一方面,教師誤解了“合作學習以學生為主體”的含義,完全將課堂留給學生,忽略了教師的引導作用。在合作學習中,合作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合作小組的組建。一個合作進取、分工協(xié)作的學習小組,就能很好地開展合作學習、合作交流,更好、更快地完成合作任務,同時使每個成員在合作中都能體驗合作成功的愉悅。一般說來,我們可以將班級學生按學習成績、興趣愛好和交往人群每4–6人分為一組,組內人員有具體分工,設一名組長,負責組織管理工作,另設記錄員、匯報員等。記錄員負責合作過程的記錄工作,匯報員負責寫學習報告,代表小組進行合作成果匯報。為了避免讓一些口才好的同學壟斷課堂,造成“一言堂”,一定時間后,進行角色轉換,或由小組長根據(jù)合作內容的難度,隨時進行調整,讓每個成員都能從不同位置上得到體驗、鍛煉與提高。
四、建立合作討論激勵機制,是保證學生合作學習成功的關鍵
合作學習中部分教師只對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激勵,認為他的表現(xiàn)就是小組的表現(xiàn),而忽視他所在小組的整體表現(xiàn)。只注重對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價,而忽視了對能力、品質等非認知品質的評價。因此,教師的評價對激勵學生參與活動,提高合作學習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學生都有渴望成功的愿望,建立合作討論激勵機制,能讓學生體驗到小組合作學習的快樂,激發(fā)他們小組合作的潛力。教師的評價一定要有鼓勵性、針對性、指導性和全面性。教師要關注每個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的表現(xiàn),尤其是要關注“兩極”學生在合作過程中的表現(xiàn)。對于學優(yōu)生,要指導他們調動每個組員的積極性,學會幫助別人,使每個成員都積極地參與到合作學習中來;對于學困生,則要幫助其建立信心,鼓勵他們參與到合作活動中去,指定一些適合他們完成的任務,使他們也能有所為,不至于被小組同伴冷落、擱置在一邊。
“獨學而無有,則孤陋而寡聞”。讓老師和學生攜起手來,在合作學習的天地,各展所長,互助互學,徜徉知識的海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