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笑飛
摘要:學生管理的目的就是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自由有序的環(huán)境,一方面使他們身體健康,具有良好的品德;另一方面使他們能夠清楚而深刻地思考、熱情地探索、勇敢而果斷地行動。這就要求我們對學生管理要以人為本。
關鍵詞:高校;以人文本;學生管理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學生學習、生活的物質條件不斷得到改善。但高校改革在給高等教育管理帶來廣闊發(fā)展空間的同時,也給學生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以人為本的學生管理將最終取代傳統(tǒng)的學生管理,這是學生管理改革和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一、以人為本的學生管理模式
以人為本管理模式以人為中心,在確立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圍繞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來開展一切管理活動,這種管理模式是高校學生管理模式發(fā)展的必然走向。以人為本的學生管理工作理念,就是要以人為出發(fā)點,充分尊重學生作為人的價值和尊嚴,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個性、利益、需要、知識興趣、愛好,力促學生全面發(fā)展,健康成才,并能可持續(xù)發(fā)展。這意味著要從那種把對人的投資視為“經濟性投資”的立場轉變?yōu)椤叭姘l(fā)展性投資”的立場。
高校學生管理中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就是指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必須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做好學生的工作為根本。具體而言,就是要在高校學生管理過程當中堅持把教育和管理的對象,所有學生作為全心全意為之服務的主體。樹立“以人為本”的高校學生管理理念,營造良好的服務氛圍,對學生能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高校從教學到行政管理,從學生學習到后勤服務,都要不斷深化教育改革,轉變教育觀念,轉變過去那種以學校為主體,以教育者為核心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變管理為服務,樹立一切工作都是為了學生的健康成長的管理理念。
以人為本的高校學生管理就是以學生的發(fā)展為高校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一切為了學生,使大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具體而言就是要理解學生,尊重學生,服務學生,信任學生。
二、實現以人為本的學生管理模式的必然性
高校是培養(yǎng)和輸送人才的重要陣地,始終擔負著為社會培養(yǎng)高素質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在現行的高校學生管理中,管理目標的抽象化和格式化也是高校學生管理的一大弊病。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與學校的其他工作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社會培養(yǎng)人才。人性化管理是以情服人來提高管理效率的,人性化管理風格的實質就在于充分尊重被管理者的自由和創(chuàng)造才能,從而才使得被管理者愿意或者滿意以滿足的心態(tài)或以最佳的精神狀態(tài)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和工作當中去,進而直接提高管理效率。人性的管理是情、理、法并重的管理,而不是放任管理,也就是我們提倡的教育人性化。對高校學生實行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抓住了學生管理中最核心的因素,因為學生管理就是人的管理。人的需求、人的屬性、人的心理、人的情緒、人的信念、人的素質、人的價值等一系列與人有關的問題均成為管理者悉心關注的重要問題。
高校的基本職能之一就是為社會發(fā)展教育和培養(yǎng)人才,大學生已經具有了成為國家棟梁的基本潛質和條件,在教育和培養(yǎng)的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大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三、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管理模式實現學生自我管理
貫徹“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構建人性化的學生管理模式,其中最基本的有兩條:一是確保學生在教育中的主體地位,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與自主權利。二是要對所有學生負責,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供應有的服務。
作為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在管理工作中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和維護學生自主學習的權利,就要保證教育主體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的發(fā)揮,使他們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張揚,學生的潛力和發(fā)展的潛質得到充分的挖掘。積極實踐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約束、自我服務、自我發(fā)展”等,不斷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不僅是改進學生工作,為學生的自主發(fā)展提供更大空間的需要,也是我們這些年來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成功經驗。實際上學生的“自我管理”,就是一種民主的、開放的、人性化的管理,它更加有利于實現學生成才的目標。
四、提高學生管理工作者的素質
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體現出管理的自主性、民主性、靈活性和發(fā)展性等特征,這對學生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謂“教書育人”就是通過“教書”這一手段和過程達到“育人”的目的,高校各門課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師都有育人職責。學校道德教育的成效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師的道德素養(yǎng)所決定的。教師及各類管理人員要從不同的方面對學生的行為產生影響和作用,確立全員育人和全程育人的觀念。要求學生工作者要深刻認識并準確把握經濟社會形勢和發(fā)展趨勢,面對這些變化所帶來的影響,能夠因勢利導做好學生的教育引導工作。
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學生工作隊伍,一方面是高等院校要按照要求認真做好建設規(guī)劃,領導和有關部門要對學生工作者思想上重視、工作上支持、生活上關心、政治上愛護,使學生工作者都能夠隨著形勢的發(fā)展和工作的進行不斷提高素質和水平,以滿足事業(yè)發(fā)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要求學生工作者加強自身修養(yǎng),明確神圣職責,增強責任觀念,樹立服務意識,努力學習,積極實踐,深入思考,大膽創(chuàng)新,不斷探索新形勢下學生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不斷總結適應新形勢、新情況下的學生工作的新經驗、新成果,在全面服務學生成長成才的過程中發(fā)展自己,實現自身的價值。
大學生管理需要人性化,人性化是實現大學生管理的必要條件和有力工具首先法制化是前提,人性化是必須高校學生管理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要主動適應新時期新環(huán)境下學生管理面臨的挑戰(zhàn),要從全面的實施素質教育的角度出發(fā),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體現一人為本理念。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需要人性化,科學公正需要人性化,正確的導向加有效的引導才能得到理想的結果。
其次,加強對學生的法制化教育,要以人性化為條件。大學生由于不知法而犯法的案例屢見不鮮,所以外面要把法制教育和學校教育結合起來,規(guī)范學生的全力與義務,使學生由被動教育變?yōu)橹鲃幼月?。將法制化教育?lián)系學生的個人思想道德和世界觀、人生觀進行,既充分的體現了人性化教育,又可以收到法制教育的良好效果,可謂一舉兩得,相輔相成。
總之,高校要轉變傳統(tǒng)的“管制教育”,樹立以人為本,為學生服務的現代化教育理念,與時俱進,對待學生的日常行為問題,應該以教育主導為主,不斷完善與創(chuàng)新大學生管理規(guī)章制度。
【參考文獻】
[1]彭躍農,構建以人為本的高校學生管理模式[J],長沙大學學報2008(04):134-135
[2]李仕武,高職生的群體特點及其管理對策[J],職業(yè)教育,2001
[3]教育部教育司,高職高專教育改革與建議[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隋松智,堅持以人為本創(chuàng)新高校學生工作[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