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正蘭
摘 要: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和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如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等問題,越來越被廣大教育工作者所重視,而這需要加大教改力度。
關鍵詞:制造懸念;以疑導讀;個別提問
近幾年的實踐嘗試,初步探索出適合學生特點的“問題教學法”,在實際歷史教學中收到了點滴成效?,F將“問題式教學法”介紹如下。
一、“問題教學法”的內涵
“問題教學法”其本質是以“問題”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就是教師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針對問題情境閱讀教材、發(fā)現問題、查找資料、互相討論、歸納總結,使學生思維始終處于積極思考狀態(tài),以此活躍課堂氣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問題教學法”的實施步驟
課堂教學中的提問是問題法的主體,教師依據教材內容、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大綱的要求,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合理趣味的問題情境,并進行巧妙點撥。它一般有如下幾個過程:
1.設疑,即提出問題,制造懸念
提問是提高教學效率的有效手段,但如何提問,則要講究藝術性。教師在了解學生的學情以及在對教學內容總體認識和認真把握的基礎上,創(chuàng)設某種問題情境,但創(chuàng)設的問題必須具有思考性、新穎性和針對性,必須層層深入,環(huán)環(huán)緊扣,脈絡清楚,緊緊抓住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參與并融入課堂的積極性,以此制造教學的興奮點。
2.以疑導讀,自主解答
學生帶著教師創(chuàng)設的問題去看書、思考并尋找答案,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自主解答所創(chuàng)設的問題。
3.個別提問
讓學生回答提出的問題,注意學生被提問的機會要均等,使人人都感覺到自己有可能被提問,因而認真看書,積極動腦筋想問題,不敢懈怠。為了引起學生的重視,要求根據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及答題水平,進行打分且記入平時成績。
4.某些較難、學生難以解答的問題,教師要組織學生自由發(fā)言、組織討論、引導分析、歸納總結
5.教師講評,總結提高
在此階段,以教師講授為主,但應當是精講,是有針對性的點撥式的講解,要簡練、準確、生動。
三、實施“問題教學法”應該注意的問題
1.切實擺正師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地位
“問題教學法”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必須轉變角色,依據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設計探索性和開放性的問題,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使學生在思考、分析歸納和整理的過程中去理解一系列問題?!皢栴}教學法”要教師成為學習中的組織者、主導者,切實需要教師徹底改變傳統(tǒng)的師生觀,設計合理的問題情境,組織學生探究、解決問題,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
2.創(chuàng)設優(yōu)質高效、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問題
學習興趣是學生順利完成學習任務的心理前提。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努力縮小學生與歷史的時代距離,以此達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對知識產生強烈的求知欲。
四、創(chuàng)設有興趣、高效的問題情境,是實施這一教學方式的重要前提
我認為,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應著重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應選取那些能使學生感興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問題
所設的問題應有新意、有趣味、并具有一定針對性,這樣就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活躍的狀態(tài)中。如,在講“動蕩的中東”這一課時,應該設計以下問題:(1)“中東地區(qū)”在哪里?為什么叫“中東”?(2)這一地區(qū)的特點是什么?(3)動蕩不安、戰(zhàn)火頻發(fā)這一明顯的特點表現在哪里?(4)這一地區(qū)為什么動蕩不安、戰(zhàn)火頻發(fā)?(5)動蕩不安、戰(zhàn)火頻發(fā)對當地人民帶來什么影響?(6)如何解決這一地區(qū)的和平等幾個問題,學生帶著以上問題閱讀教材、思考、討論并回答。
2.就學生的認知水平設問
問題的設置不是越難越好,必須從學生的思維水平和知識水平出發(fā),問題太簡單,學生感到乏味,貽誤了學生思維發(fā)展的時機,問題太難超過學生的智能,使學生高不可攀而喪失信心,應該把教學層次和問題設置在學生的認知水平范圍內,要適合學生的知識和智力水平,讓學生“跳起來能摘到果子”。
總之,實施“問題教學”,關鍵是講究問題設計的科學性、藝術性;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教師要善于發(fā)揮主導作用,切實當好引導者、參與者,再也不能是主宰者,當然更不能變?yōu)榕杂^者;整個教學過程以問題的提出為始,問題的解決為終。
(作者單位 甘肅省臨夏州臨夏縣三角中學)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