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廷勇
摘 要:教育是一個國家發(fā)展過程中的必要條件,在我國多年的教育改革過程中,歷史作為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學科,其學科價值越來越受到重視。對話教學模式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體現(xiàn)了“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學理念,本文通過高中歷史教學的現(xiàn)狀、其中所存在的問題和怎樣建立高效有序的高中歷史對話教學進行探討,希冀我國高中歷史教學模式能夠在今后展現(xiàn)新的姿態(tài)。
關鍵詞:歷史教學;對話教學;發(fā)展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3-339-01
歷史是一門探討和人事人類社會發(fā)展過程的科學。在現(xiàn)代的教學中,歷史學科占有重要的地位。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不少問題,使得高中歷史對話教學的發(fā)展受到了阻礙。
一、構建和諧的師生對話
在歷史課堂的教學中,師生平等是雙方對話的前提條件,歷史教師應當肯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做出的努力,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課外活動。如何構建和諧的師生對話呢?
1、善于發(fā)問
巴西教育家保羅認為,對話的有效程度,提問時關鍵。比如商鞅變法一課中,多事老師都會采用“南門立木”的故事引出新課主題,但是有一位老師講完這一故事后學生立馬說出了商鞅的名字,接著老師繼續(xù)問這個故事體現(xiàn)出商鞅的何種精神,學生回答“誠信”,這樣以來,既切合課本的主題,學生的價值觀也在這個故事中得到升華。
2、善于傾聽
老師在課堂上和學生的關系,并不是老師講,學生聽,課堂中難免會出現(xiàn)學生的想法與老師背道而馳,在這時,老師應當作為一個傾聽者,不要輕易打斷學生的思維和回答,對學生理解的表達記性補充或糾正,這樣雙方才能更好地進行平等有效的對話。
二、創(chuàng)造輕松幽默的對話內容
興趣是開展對話教學的保障,在教學之前激起學生對歷史話題的興趣,對高效有序的對話教學來言是一個很好的策略。要想教學的效果更好,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高,就需要在必要的時候設置一些有意義的教學情景環(huán)境。比如,在學習“四人幫”的行為時候,老師可以適當調整語氣,制造出沉重的氣氛,調動起學生的氣憤,然后提出類似“你怎么看待劉少奇冤案?”“你對我國現(xiàn)在的社會主義民主建設有什么建議?”等問題,發(fā)散學生的思維,自己動腦主動思考該課題的歷史意義。這類對話務必要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給學生足夠的空間和時間,才能加深這段歷史在學生心中的印象。
三、注重學生思維方式和成果的優(yōu)化
在對話教學模式下,優(yōu)化學生的思維方式和成果是對話教學模式中的意義所在。對話教學模式課堂下處處閃耀著學生智慧的光輝和獨特的見解,在師生對話當中,常常會透出特別精辟的想法:比如學生的想法過于片面或偏激、學生對歷史的理解不夠成熟、不全面,甚至會有完全錯誤的時候,因此,老師要善于與學生在歷史授課中進行有效的溝通對話,檢測學生對課程的理解,能夠在對話中撲捉學生的反饋信息,運用巧妙的方式方法,引導學生自己完善對課程的理解,使學生能夠由表及內,由淺入深,提升學生的自我完善意識,引導學生自由思維并將自己的思考成果共享、優(yōu)化。
四、加強歷史教學和現(xiàn)實的聯(lián)系,提高學生自助學習的動力
我國的教育要求學生能夠結合課本知識并在課外進行適當?shù)恼n外實踐,能夠將課本知識吸收轉化為能夠指導自己實踐的能力,高中歷史課程教學中的對話模式更是這樣。對于學生而言,學習歷史,理解力是主要依附于自己的知識經驗,這就意味著要加強歷史教學內容和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比如“結合經驗談一談,辛亥革命中孫中山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成功和失敗并不是對立面,許多事情不成功也不能算是失敗,結合這一問題和生活經歷,讓學生自由發(fā)揮,談談自己的想法,或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最終確定討論結果。這一課堂設計,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課堂積極性,集思廣益,共享學習成果,重要的是可以從一個歷史課題,打開學生的思維空間,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歷,探討更多一種生活態(tài)度,完善學生的價值觀。通過這一設計,學生會發(fā)現(xiàn)孫中山對革命事業(yè)有著極大熱情,如果能夠結合當時的形式來調整自己的革命路線方針,歷史就可能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在課堂知識之外,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團結合作的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用發(fā)展的眼光、辯證的角度看待歷史,汲取歷史人物中的智慧,并體會優(yōu)秀革命領導者的人格魅力。
結束語:
經過以上的簡單分析和探討,不難看出,要使學生在當今快速發(fā)展的社會中的到全面的發(fā)展和進步,歷史學科的對話教學模式是教師必須完成的最終任務,在歷史課堂上與學生進行對話教學,一方面可以增加師生之間的感情,建立起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同時也能在課堂對話中將老師的教學重心、理解逐漸滲透給學生,雙方都可以活動更多的知識,擴展各自的能力。我國高中義務教育是屬于我國最重視的教育培養(yǎng)方式之一,是想高等教育過渡的橋梁銜接,這樣更應該盡可能提高高中生在歷史學科中的自我學習能力,提升自身綜合素質,改變學生僅僅為了考試而學習的態(tài)度,構建高效有序的歷史對話教學,推動高中歷史教育的不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齊鵬.高中歷史對話教學法的有效實施[J].教育科研,2013.(134).84.
[2]陸衛(wèi)琴.淺談高中歷史對話的策略[J].關注,2010.52-53.
[3]黃國銳.淺談高中歷史課堂的有效教學對話[J].中小學電教,2008(6).42.
[2]徐永琴.構建高效有序的高中歷史對話教學[J].學科教與學,2012.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