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梅
【摘要】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是學習語文知識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也是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體現(xiàn)。不斷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對于增強語文教學質(zhì)量和教學效果也有顯著作用。本文通過分析高年級學生的學習能力,為提高高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制定了幾個具體措施。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策略探討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在小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分為三階段:低年級、中年級和高年級。進行不同手段的教學,這是由于不同年齡層的學生思維能力不同,且隨著學習時間的增加,學生的知識會逐漸升級。就高年級學生來說,他們的知識基礎就已比較扎實,且具有一定學習能力和學習方法,在開展教學時教師就要改變原本以教為主的模式,多從指導的方向入手,放開手讓學生自己實踐操作,從中得到提升。
一、營造閱讀氛圍,建立閱讀資源庫
開展教育要從環(huán)境做起,因為人都極易受氛圍影響的。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只有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班級閱讀氛圍,并督促學生更自覺參與閱讀活動,才能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在班級營造閱讀氛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班級內(nèi)學生的資源進行拓展,許多小學生家中都有一些書籍,閱讀過后就閑置著或者丟棄一邊。教師可以抓住這一機會,在班級內(nèi)建立一個圖書資源庫。讓同學們將自己家中閑置的或者認為可以拿出來分享的書籍登記后統(tǒng)一放在班級書柜中。第一次收集書籍時,可以是每人兩本,后可每個月進行一次書籍更新,讓想要更新書籍的同學重新登記即可。這些書籍日常由一位學生進行鑰匙管理,在閱讀課上或是課外活動時間,讓學生進行書籍閱讀,并統(tǒng)一回收。有了豐富的圖書資源,同學們能夠讀到自己感興趣的書籍,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之間形成一個良好的閱讀氛圍,這能夠幫助學生將閱讀精神帶到學習中。這種方式較適用于高年級小學生,因為他們具有一定自控能力,并能夠較好保護書籍。當然,我們老師要對學生的閱讀進行一定的指導和檢查,這樣他們不但從優(yōu)秀作品閱讀中獲得能力的提高,更能獲得美的熏陶、善與愛的教育。
二、培養(yǎng)閱讀能力,重視方法指導
在高年級的語文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班級的整體閱讀能力進行閱讀方式設置。在小學高年級的語文教學中,我們要推進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提高,可以利用課文進行批注式閱讀教學。這種閱讀教學方式十分適合高年級小學生,因為他們具備一定閱讀能力,并能夠從課文拓展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
如在《圓夢飛天》這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先讓學生事先進行課文預習,并在課前再次閱讀,在課中教師與學生進行課文結(jié)構(gòu)分析,并讓學生嘗試闡述。接著,讓學生進行課文閱讀,在閱讀的過程中投入個人感情,將自己置身其中,仿佛自己也是飛天的一員。在進行閱讀的過程中,要求學生利用不同的標注方式進行一旁注釋,可以對好詞好句進行標注,還可以對要點和難句進行標識,并在課文空白處加注自己的疑問和思考過程,并且還要對課文中自己認為能夠受感動的語句進行個人聯(lián)想及情感分析,這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利用發(fā)散思維進行閱讀。
學生的閱讀層次不同、閱讀能力各異。因此,他們對課文閱讀深淺不一,我們對此可以展開分層教學,對一些探究性的問題進行討論。如此,學生的閱讀能力不斷提升,并且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重視閱讀分析,提高自我認識
考試的閱讀題目往往會是語文教師頭疼的講評板塊,我卻認為抓住這一板塊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引導是必要的??荚囆问降拈喿x能夠督促學生加快閱讀速度,提高閱讀效果以達到既要完成文章閱讀,還要理解文章大意和主旨,并順利完成題目解答。
因此,在每次考試后,教師都要針對全班學生的整體情況做登記,在課堂上做整體評價和題目評講;每次還要對所有學生進行具體題目得分分析,這項看來數(shù)量龐大的工作可以由教師分發(fā)給學生每人一張單元成績細項登記表,在每次考試后都進行細項分數(shù)登記。首先,對于閱讀分數(shù)整體較低的學生,教師要抓緊對學生進行考試后的個人談話,了解學生對考試閱讀內(nèi)容的理解程度,是閱讀的哪個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閱讀引導。其次,對于某次閱讀成績突然下滑的,教師也要進行該學生的試卷分析,查看學生在哪個方面出現(xiàn)問題,并及時與學生進行交流,一方面是了解學生的近況,也能讓學生感到存在感,另一方面是了解學生是否在閱讀上出現(xiàn)問題,教師可以適當幫助學生提升閱讀成績。
四、深挖教材閱讀,有效對比閱讀
由于語文教學的多個方面教學板塊是相連的,教師可以進行結(jié)合性教學。例如將寫作與閱讀相結(jié)合。在每一單元的“習作”練習教學后,讓學生進行單元文章寫作,并在班級內(nèi)開展習作交換交流閱讀的活動,讓學生在練習寫作后,可以廣泛閱讀不同同學的作文內(nèi)容,并由同學們推薦覺得優(yōu)秀的作品投稿到學校的廣播站或者報刊社,爭取為班級贏得榮譽。另外可以有效開展對比閱讀,學生在不同文本閱讀中訓練學生常規(guī)思維,獲得閱讀的常規(guī)方法和思路。如《林沖棒打洪教頭》中武藝高強、謙虛的林沖與驕傲自大的洪教頭進行對比閱讀,使學生不僅認識到這兩個人物的形象和品質(zhì),能夠提高閱讀中人物描寫的能力。當然,將課文與同質(zhì)閱讀材料對比閱讀,也能多方位、多層面地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和求同、求異的閱讀能力。
總之,小學高年級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需要我們改變教學方法,注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閱讀形式的改變,讓他們在發(fā)揮主動性、自主性中獲得閱讀能力的提高與語文素養(yǎng)的豐厚。
參考文獻
[1]燕志偉.小學四——六年級學生閱讀理解監(jiān)控能力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 2010 .
[2]高娟.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 2010 .
[3]李海燕,臧玲.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策略研究[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3(12).
(編輯:龍賢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