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玉 陳英水
摘 要: 成功的教育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師生情感融洽,教學雙方平等,民主合作,教學就容易取得理想的效果。文章探索了促進學生樂學、好學、善學的一些做法:利用游戲模擬實驗將學生置于自然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中;嚴格要求,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記筆記的習慣;多學科滲透,使學生感受到知識應用的樂趣;利用生物學最新成果與發(fā)展前景,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
關鍵詞: 生物教學 樂學 好學 善學
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成功的教育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的安全的課堂氣氛?!睅熒楦腥谇?,教學雙方平等,民主合作,教學就容易取得理想的效果;反之,學生處在“心理防護”之中,口不敢言,手不敢動,惴惴不安,甚至反抗對立,其學習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1.利用游戲模擬實驗將學生置于自然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中
高中階段,知識深度增加,知識面拓寬,學習有一定的難度,教師若還是一味灌輸,學生學習起來就沒有興趣,有時應適當采用游戲實驗將學生置于自然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中,有助于學生掌握難點知識。例如,基因的自由組合規(guī)律是一難點內容。為了讓學生更直觀地體會等位基因的分離,非同源染色體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我利用人類10對單基因控制的性狀:有耳垂和無耳垂;卷舌和不能卷舌;發(fā)際有美人尖和無美人尖;拇指可向背面彎曲和不能向背面彎曲;食指比無名指長與比無名指短;左右手嵌合時右手拇指在上與左手拇指在上;雙眼皮與單眼皮;有酒窩與無酒窩;正常足與扁平足;色覺正常與色盲;白化病與皮膚正常等進行游戲實驗。
在課堂上采用不同性狀的組合方式,請具有相應性狀的學生站立,否則坐下。如有耳垂者站立,無耳垂者坐下;其中能卷舌者繼續(xù)站立,不能卷舌者坐下;再其中有美人尖者仍然站立,無美人尖者坐下……依此類推。最后,在50人的班級中,往往實驗到第七、八對相對性狀時,站立的只剩下1人,說明這位學生在全班中的唯一性。而采用另一種不同的性狀組合,最后剩下的又是另外一個人,也說明他在全班學生中的唯一性。在整個實驗過程中,學生認識了人類的一些單基因性狀,興致盎然地參與到整個實驗中,氣氛異?;钴S。然后,我適時地和他們一起計算這10對單基因性狀的自由組合方式有多少種?得出210=1024種(假設不連鎖)。學生恍然大悟:為什么采用不同性狀組合后剩下的總是不同的人,從而認識生物多樣性和特異性,進一步理解基因重組是生物變異的主要來源,為知識的靈活應用奠定基礎。這樣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在講到酶的專一性時,不是絕對專一,而是相對專一,就像我們喜歡事物,可能喜歡的是一種或者一類。學生立即聯(lián)想到生活實際而哄堂大笑,也就記住了酶專一性的深層含義。
2.嚴格要求,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記筆記習慣
心記不如墨記,做好生物學筆記是學習生物學的重要方面,是學生學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yǎng)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筆者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不做或不會做筆記,從而影響學習效果。
對于做筆記,學生往往有兩種情況:一是認為書上有,懶得做;二是想做筆記,但由于上課速度及其他因素的影響,跟不上,有些學生半學期過后仍沒做任何筆記,甚至在書本上連記號都沒有,這樣就給學習帶來諸多不便,學業(yè)成績也往往很差。因此,在生物第一節(jié)課上就要介紹生物學筆記的作用、方法、要求,在以后教學中更進一步指導和督促檢查,促使學生養(yǎng)成記筆記的良好習慣。
筆記是一項具一定技巧性的活動。學習記筆記不但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書寫、繪圖能力,而且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學科知識和提煉筆記內容的能力。剛一開始學生可能跟不上,碰到教學重難點時,可適當放慢教學速度,提醒學生記筆記的內容,每節(jié)課可留適量時間讓學生整理補充筆記。尤其要避免學生將筆記記為教師上課的流水賬,不加選擇地全部記下,也要避免將筆記記成教師板書的翻版。上課是緊張的腦力勞動過程。生物課是理科課程,理解思維是上課的關鍵所在,因此要教學生處理好聽課、思考和記筆記的關系。如果思考與記筆記發(fā)生矛盾,要先跟隨老師思路思考,避免因記筆記而使后繼內容無法理解,對于筆記可寫標題留空課后補充。對于新課要安排學生預習,對內容有粗淺、大致的了解后,就可減少上課時聽課的壓力,記筆記時更有針對性。
3.多學科滲透,使學生感受到知識應用的樂趣
如果所學其他學科知識能被用來解決本學科的問題,往往能引起學生對自己能力的肯定,從而提高學習興趣。在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創(chuàng)造機會增加學生的這種情感體驗,將對課堂教學效果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在數(shù)學知識方面,學習遺傳變異部分內容時應用較多。例如計算配子種類,若3對等位基因分別位于3對同源染色體上,如基因型為AaBbCc的個體能產(chǎn)生幾種配子?可用分枝法來做:可直觀地看出有ABC、ABc、AbC、Abc、aBC、aBc、abC、abc8種配子。也可用組合法計算,轉化為數(shù)學組合題:有3個盒子,每個盒子中有2個不同元素,從每個盒子中任取1個元素,有多少種取法?如圖:AaBbCc學生會輕而易舉地算出C■■·C■■·C■■=8種的結果,這很好地與數(shù)學的排列組合知識有機結合起來。在課本第141頁中,為說明DNA分子的多樣性,指出:“若1條多核苷酸鏈中有100個4種不同的堿基,它們的可能排列方式是1個非常巨大的數(shù)字?!睅熒捎门帕蟹ㄓ嬎?,得出:學生從數(shù)字上體會到DNA中蘊藏著巨大的遺傳信息。
在化學知識方面,生物課的第一、二章內容與之有密切的聯(lián)系。學習酶專一性時,為了使學生更明確這種生物催化劑與化學催化劑的區(qū)別,我舉例MnO■作為化學催化劑可催化截然不同的反應:而作為生物催化劑的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質這一類物質分解,不能催化其他物質的分解。
教學糖類時,結合化學中有關知識,說明葡萄糖與果糖的同分異構關系;給出核糖C■H■O■與脫氧核糖C■H■O■的分子式,使學生直觀看出其名稱的區(qū)別;通過多糖、二糖的水解反應探討它們與單糖的關系等,都可使學生不覺得死板。在物理知識方面,與生物學有廣泛的聯(lián)系。學習細胞膜的流動鑲嵌模型時,理解膜上蛋白分子多在ATP驅動下運動,那么磷脂雙分子層的磷脂分子為什么也可在一定范圍內運動呢?這里把握住分子運動論,問題便迎刃而解。學到中耕以促進根的呼吸作用時,不免要涉及中耕保水的問題,這里可以提示:土壤板結必形成土壤毛細管,水分會順毛細管大量散失,而中耕的作用在于切斷了土壤毛細管,避免水分丟失。這時,學生為物理學的一些基本原理能解決生物學問題而欣慰,知識的掌握便自然一些。而在園藝移栽樹木方面,學生會問為什么移栽的樹木要去掉一些葉片而連根帶土的呢?生物學知識給出了很好的答案:減少蒸騰作用,連根帶土是為了保護好植株的根部,可以保證水分的吸收和礦質元素的吸收。在哲學知識方面,生物學中許多原理能用哲學知識幫助理解:非生物與生物界的統(tǒng)一性;遺傳和變異的辯證關系;蛋白質多樣性與DNA多樣性的現(xiàn)象與本質的關系;生物與環(huán)境的辯證關系;同化作用與異化作用的矛盾對立統(tǒng)一的關系以及生物發(fā)展進化原理等。學生在教師引導下能夠準確地應用哲學原理,理解以上思想,同時也掌握終身受益的思維方法。
如在討論遺傳與變異的相對性與絕對性時,類比靜止與運動的關系,學生得出遺傳是相對的,變異是絕對的正確結論。在地理知識方面,課本第7章生態(tài)系統(tǒng)部分與地理課有關內容重疊。介于學生對本部分知識已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學習時可以采用學生試講,教師補充的辦法。其中學習到我國珍稀植物為什么多為裸子植物的問題,可引導學生聯(lián)系第4紀地質大冰川對我國影響較小,使她成為許多地質時期植物的避難所,說明我國有大量殘遺種的原因。在學習化石和地質歷史年代表時,也可與地理知識結合。在講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類型時,讓學生課前分為三個學習小組,各自準備兩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知識,課堂學生來講,教師補充的方法,學生學得不亦樂乎。新型教法的采用使學生感到新穎有趣,能積極參與。
4.利用生物學最新成果與發(fā)展前景,激發(fā)學生求知欲望
教學中,常常搜集一些新的生物學成果介紹給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當英國瘋牛病肆虐的時候,我國采取了嚴密的防護措施以避免該病侵入我國。我適時給學生介紹瘋牛病的最新研究成果:并非異常大腦蛋白引起該病,而是人們未知的病毒等常規(guī)感染因子造成,但不管什么引起瘋牛病,它都會使人得致命腦病。學生就會理解世界各國對此唯恐避之不及的心態(tài)了。選修課本中講到艾滋病時,詳細介紹欽州市最近幾年的艾滋病發(fā)展事態(tài),主要傳播途徑,發(fā)病情況,發(fā)病機理,如何預防,提倡學生潔身自好,懂得如何保護自己和他人,課堂上學生討論氣氛異?;钴S。
通過以上途徑的實施,學生對生物學的學習情有獨鐘,在快樂的情緒之下,好奇多思,好學多問,為生物學素質教育的進一步實施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道俊.教育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大出版社,2012:212-222.
[2]北京師范大學生物教育研究室.生物教學法[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112-113.
[3]吳永建.如何構建興趣課堂 提升教學效率[J].生物學通報,2009(5):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