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真 趙維生
摘 要:無論采用何種教學模式,其目的都是為了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既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能固步自封、閉門造車。應該有自己的思想,并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追求有效教學、高效課堂。
關鍵詞:高效;用心;事半功倍
教學無止境,教研無窮期。自己從教20余個春秋,感受到教改的春風是一股接一股,一浪挨一浪,馬不停蹄地學習和實踐全國各地高效課堂的研究成果。最早學過布魯姆的目標教學法,再就是后來的洋思中學、東廬中學以及現(xiàn)在仍在潛移默化影響著我們的杜朗口教學模式,真是林林總總,俯拾皆是。但我覺得不管學習何方的教學經(jīng)驗,采用何種教學模式,其目的都是為了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尤其是在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越來越注重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yǎng),這意味著不再依賴于師生的加班加點,不再依賴于死記硬背的學習、反復的考試和“以不變應萬變”的教學方式。作為一線教師,既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能固步自封、閉門造車。即使做不到未雨綢繆,但起碼應該與時俱進,應該有自己的思想,并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追求有效教學、高效課堂。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我們亟待解決的一大課題。
我始終覺得制約課堂教學效率的瓶頸就是學生用心學習的習慣。而這個習慣不是與生俱來的,其養(yǎng)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老師用心來慢慢引導的。就拿前天我去開家長會來說,兒子的班主任在分析評價孩子的學習時說,“上課做到了五官并舉,精力相當集中?!保ó斎粌鹤硬皇前鄡茸顑?yōu)秀的)。身為老師,自己也一直是這么培養(yǎng)學生的。如:在上學期剛剛接過初三的這兩個班時,我發(fā)現(xiàn)學生的學習習慣不是很好,可以說是不會學習。針對這種學情,我就通過一個個小細節(jié)適時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記得在第一次月考之后,我用了兩課時來講評試卷,我一直認為借助試卷幫助學生分析失分的原因以及對不同類型的問題如何分析回答,更是提高成績的捷徑,更何況面對的是初三的學生。在第一課時僅僅處理完前面的積累運用,下課時我說:“剩下的內容,下午上課我們接著講評。”可到了下午再上課時,我開始沒有告訴學生這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因為我覺得用心學習,有思想的同學應該想到該干什么),我先在教室內轉了一圈,了解到全班52名學生,僅有12名學生把試卷擺在課桌上,其余的學生雖然都拿著語文課本在看,但我知道他們是在裝模作樣,根本沒用心在學習。于是我捉住這一契機,及時和學生溝通,給予指導:“學習就是用心來學,不是為了應付老師而忙忙碌碌,以致事倍功半?!贝蟛糠謱W生經(jīng)我這切中肯綮的指點豁然開朗了,知道了究竟怎樣才是用心。這樣在今后的課堂上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就為期不遠了。
從唯物辯證法的角度說,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的因素有內因、
外因兩個方面,內因有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態(tài)度、情感、動機、興趣等諸因素,外因有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教育教學藝術、事業(yè)心、責任心、社會環(huán)境等諸因素。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則是變化的根據(jù),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當然,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的因素是綜合的,有機聯(lián)系在一起的。
參考文獻:
李登銀,張重元.提高課堂效率之淺見[J].教育革新,2009(12).
(作者單位 山東省臨朐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