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標
【摘要】目前,職業(yè)教育發(fā)展越來越迅猛,職業(yè)院校也為我國培養(yǎng)大量的技術人才,大大加快了我國的經濟科技的發(fā)展。中職生作為社會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其實現“以人為本”的和諧教學將促進中職生的技能發(fā)展。實現語文和諧教學將是職業(yè)教育發(fā)展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以人為本 中職語文 和諧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5962(2013)06(a)-0040-01
1 背景
新課程標準正在如火如荼實施的過程中,并且掀起了一場關于轉變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革命。“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的核心理念已輻射至中職語文教學中,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實踐“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也勢在必行。主要原因是:
1.1當前中職教育發(fā)展的需要
2005年11月、2006年9月和2007年1月分別召開了全國職教工作會議、省職教工作會議和市職教工作會議。這些會議的召開預示著中國職業(yè)教育的另一個春天的到來。借著職教改革的東鳳,職教自身學科改革、建設也必將呈現出一種良好的態(tài)勢。社會對中職畢業(yè)生的人文素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主要由語文學科承擔。
1.2學校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需要
在新的職教形勢下,學校提出了“專業(yè)教育為學生勞動就業(yè)服務,學科教學為學生職業(yè)能力服務”的辦學理念和“學好文化、學精技能、學會做人、服務社會”的辦學宗旨。學校的專業(yè)建設、教學質量等綜合實力增強,“使教育目標達到個性化發(fā)展階段”等目標的實現都有賴于轉變教師觀念。突出“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努力培養(yǎng)符合崗位需要的職業(yè)就業(yè)能力,只有持之以恒地朝著既定目標努力,才能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學校品位。
1.3學生個體發(fā)展的需要
職校學生語文學習的現狀堪憂。一是語文基礎偏差,聽說讀寫能力較弱;二是學習興趣不高,不重視語文學科的學習,三是絕大部分學生通過兩年半至三年左右的學習后,要走上工作崗位,對語文教學實用性的要求比較高。近年來,由于片面強調應試教育、強調升學率,一些初中學校放松了對成績一般的學生和后進生的教育,導致了職校學生的整體素質滑坡較快。在這種形勢下,如何樹立語文學科的全新教學理念,制訂新的教學措施,選擇新的教材等問題的重要性就凸現出來了。為了體現新課標“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應創(chuàng)設氣氛,掌握課程走向,放手讓學生思考、交流,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探索并實踐中職語文教學的新路子,為職校的語文教學重新定位并正名,充分發(fā)揮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點,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和文化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
2 教學實踐
2.1教學實踐中,實施“以學生活動為主體,以發(fā)展能力為重點”的開放式課堂教學模式
(1)重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情趣充分調動起來。要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就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的作用。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意志、興趣、動機和性格等。情感能直接轉化為學習動機,成為激勵學習的內在動力;意志是支撐學習知識的強大力量。重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首先應重視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激發(fā)他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在語文課上實踐“情境教學法”,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精心設計,營造主動學習的良好氛圍。要在課前準備上花較多的時間,并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常記教學札記,記錄課堂內外有關學生的點點滴滴,從而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此外,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常規(guī)教學手段或現代聲像工具等,有效地為他們營造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氛圍。
(3)開展積極的“雙向互動”,誘導學生主動投入。教師精心設計互動式課堂教學,使學生在引導下主動、積極地回應,并逐漸養(yǎng)成主動學習、探究的習慣,使語文課堂上能時時進射出智慧的火花。
2.2整合力量,構建選修課、活動課和潛在課程,以及加以結合的語文課延伸體系
新課標實施之后,語文教學的另一個重點就是重視語文的實踐性環(huán)節(jié),要求教師做好課內外溝通,真正實踐“大語文”的理念。強調語文課堂教學的生活化、現實化和實踐化。在實踐過程中,可結合課文內容精心安排“知識拓展”的內容,引領學生練習鞏固和自覺實踐,培養(yǎng)他們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課堂教學結束階段掀起的另一高潮,使學生鞏固知識,加深印象,并使思維能力升華到一個新的層面。選修課的主要開設科目可以是影視文學、普通話、演講與:口才、文學欣賞、書法、綜合文科、職業(yè)禮儀等。
2.3建立全方位考察語文課程的考核評價制度。
傳統的語文課程考核的評價制度往往不能全面地反映一個學生語文的綜合素質。在筆試的指揮棒下,死記硬背的成分還是占得不少,如果僅僅用筆試來衡量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成績,會打消他們剛剛由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培養(yǎng)起來的積極性和興趣。因此,在語文考核中可降低筆試的分值,期中、期末語文考試成績僅占總分的40%,技能測試、特長才藝表演、榮譽加分等項目可列入考核的補充范圍。
3 結語
時代發(fā)展不同,教學模式也要隨之改變,以順應時代發(fā)展。改革教學模式首先老師必須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與學生要做好亦師亦友,老師既要起到教授知識的傳授者,又要做到學習發(fā)展的引導者,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自身的素質和文化修養(yǎng),更要傳授學生過硬的技術知識,為國家發(fā)展培養(yǎng)更多、更有實力的技術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