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高良
摘要:在初中科學課堂教學中有新授課和復習課兩種課型,而復習課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何上好復習課,這是一個教師要深入思考的問題,也是大多數(shù)一線教師不斷探索和研究的主題.大多數(shù)學生往往覺得復習課枯燥乏味,因此教師應該想辦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復習課的課堂吸收率.由此提出了復習課的趣味教學方法.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以游戲競賽的形式鞏固知識;充分聯(lián)系生活實際,以日常生活中的科學為研究對象鞏固知識;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變換教師和學生的角色.
關鍵詞:初中科學;復習課;學習興趣;積極性;實踐;生活
一、游戲激趣
初中生對于游戲有著極高的興趣以及熱情,因此作為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調(diào)動他們對復習課的興趣.
課堂上可以采取游戲法,使學生在娛樂中復習知識,掌握知識,鞏固知識.比如,物質(zhì)分類對于學生來說是比較困難的,可以說還不如英語單詞好記.在開始復習時我采用化學接龍游戲的方式,而不是采用讓學生反復書寫的方式,學生就比較容易接受,而且效果很好:即給出游戲規(guī)則(1)任意寫出一種符合規(guī)定類別的化學式;(2)要求所填化學式至少含有前一種物質(zhì)中的某種元素.示例:
然后在投影片上寫出很多組別,讓學生任選一種開始游戲.當然游戲方法很多,例如剛開始學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采取擊鼓傳紙片寫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的方法,隨著時快、時慢的鼓聲,學生手中的紙片依次相傳,鼓聲驟停,接到紙片的學生打開紙片迅速閱讀,在兩分鐘之內(nèi)把所寫的內(nèi)容書寫在黑板上全對為勝;寫錯了,表演一個與科學有關的小節(jié)目.初中學生對比賽游戲很感興趣,課下積極準備,學生間互相提問,通過游戲,絕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掌握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方法,效果明顯,達成率高.
二、互助實踐
實驗是科學學科的最大特點,然而因為種種原因,學生的實踐機會很少,比如實驗室的使用,實驗器材的使用,這些都對學生的探究活動產(chǎn)生了負面影響.那么在復習課中我們就可以運用實踐操作、驗證的方式來鞏固知識,讓學生按一定的要求去實際操作,既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復習了知識,一舉兩得.
比如,我們在復習化學這一節(jié)課的時候,遇到這個題目:
(1)A處反應的方程式為 .
(2)B處現(xiàn)象為,化學方程式為 .
(3)C處現(xiàn)象為,化學方程式為 .
(4)D處黑色粉末a為(填名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5)E處黑色粉末b為(填化學式),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6)F處的作用是,G處作用是.
學生以問題情景導入為主,先讓其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來討論這些儀器的結構特點,如錐形瓶、試管、酒精燈的作用及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氣體的方法等,在組內(nèi)討論好這些前置知識的前提下,來個小組互動,聽聽別人是怎么述說的,當然最好在別人的講解中插入自己的觀點.有時候甚至讓他來做一下小教師,這樣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課堂活起來了,學生動起來了,他也體會到了其中的樂趣.
從最基本的實踐操作活動入手,要求學生通過自己的動手實踐活動,在復習中獲取新知,這是杜威 “做中學”原則的典型體現(xiàn).我們可以看出以上活動過程中的兩大特點:一是學生易參與,整個實踐活動操作要求低,每個學生都可以完成;二是學生樂參與,帶有游戲活動的性質(zhì),又有一定的對抗性.整個活動始終把學生主體性放在了第一位,又能充分考慮到每一個學生的實際水平和動手能力,可操作性強,重點強調(diào)的是學生活動過程中每一步的實驗體驗,從中達到對所學的知識進行一次升華的目的.
三、聯(lián)系實際
科學與生活密切相關,更與生活中的食品密切相關.通過以食品中的科學為研究對象鞏固學生所學知識,不僅僅能使學生更好的掌握科學知識,重要的是能將科學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體現(xiàn)了新課改的理念.
比如,在復習有機物這一內(nèi)容時,可以聯(lián)系我們社會中的白色污染,再貼近學生的生活,可以從方便面等學生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在食用的一些食物的外包裝,從中分析其成分,還可以讓學生了解日常生活中不經(jīng)意間食入的食品中含有的化學物質(zhì).再如,我們學習
“電”這塊內(nèi)容時,課后的鞏固題完全可以是回家看一下你家的電費單,計算一下每天的用電量.這樣不僅讓學生復習了知識,還能讓學生關注家庭的日常用電,甚至一部分學生還改掉了浪費水電的壞習慣.
蘇霍姆林斯基說世界上沒有才能的人是沒有的,問題在于教育者要去發(fā)現(xiàn)每一位學生的稟賦、興趣、愛好和特長,為他們的表現(xiàn)和發(fā)展提供充分的條件和正確引導.每一堂復習課,都是學生表現(xiàn)和展示的舞臺.學生的發(fā)言,實驗活動,小組對抗,做小教師都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樂趣,達到學生易學、樂學、善學的目的.同時也能發(fā)揮復習課最大的效能,充分體現(xiàn)復習課的意義,切實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和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 趙祥麟.杜威的教育名篇.王承緒編譯. 教育科學出版社.
[2] 焦繼紅.初中科學課程標準.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
[3]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教育科學出版社.
[4] 安奈特·布魯肖,托德·威特克爾改善學生課堂表現(xiàn)的50個方法:小技巧獲得大改變》 ,中國青年出版社,2010.7.
[5] 蘇霍姆林斯基,蔡汀.20世紀蘇聯(lián)教育經(jīng)典譯叢·怎樣培養(yǎng)真正的人.教育科學出版社,19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