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紅武
[摘要]“案例”是案例教學法的核心,案例的質(zhì)量直接關系到教學的效果?!鞍咐钡那‘斶B用和精心設計是成功實施案例教學法的基礎和前提之路。筆者根據(jù)多年一線的教學實踐積累,就如何選編教學案例提出了案例選編的五個注意點。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 教學案例 選編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5962(2013)03(a)-0046-01
案例教學法因其高度的實踐性、鮮明的開放性和充分的自主性,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被廣泛運用,成為課改中一道亮麗的風景。而實施這~教學法的基礎和前提則是“案例”的選用和設計。只有采用了恰當?shù)慕虒W案例,才能綱舉目張,從而順利地開展有效教學。
思想政治課教學案例的選編,取決于教學內(nèi)容的需要,但也要注意案例選編的針對性、典型性、近距性、時效性、正面性等問題。
1.有的放矢——加強案例選編的針對性
教師對案例的選編應建立在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深入了解的基礎上,包括掌握學生的興趣愛好、認知水平、心理特點、思想動態(tài)和存在問題等,做到有的放矢,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促進學生的能力提高。
例如,在講授《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源泉和動力》這一框題時,我選編了曹植的《七步詩》導入:“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當時曾有人稱贊:天下的才共有十斗,曹植一人就占了七斗。為什么要給曹植如此高的評價?這首詩到底好在哪里?這個問題一下子就引發(fā)了學生的興致,課堂學習氛圍也就非常濃郁了。隨著課堂討論的深入,“迷津”自然被點破: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正是因為“同根生”,因此才會“相煎急”,曹植此詩勝在富含哲學寓意。
2.去粗取精——體現(xiàn)案例選編的典型性
運用案例的目的是為了使抽象理論具體化、書本知識生活化、分析問題本質(zhì)化,從而有利于學生理解接受、活學活用。但不加選擇地大量羅列案例,會讓學生依賴于感性認知,疏于對案例進行理性思考和深層分析,沖淡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理解和運用。因此,教學案例不在多,貴在精。
例如,在學習《色彩斑斕的文化生活》這一內(nèi)容時,我沒有編制大量的圖片、視頻等資料以展現(xiàn)文化市場的斑斕色彩、紛繁復雜,而是選擇了《非誠勿擾》來編制案例。這個收視率頗高的相親節(jié)目,可以說正是眼下色彩斑斕的文化生活的一個典型代表。你怎么看待這幾位嘉賓的觀點?營造高收視率對于大眾傳媒來說是不是第一位的?你認為這類電視節(jié)目對社會的影響是怎樣的?面對這種文化現(xiàn)象,你認為政府、大眾傳媒、公民個人各應采取什么態(tài)度?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就在對這個節(jié)目的討論中塵埃落定。
3.舍遠求近——實現(xiàn)案例選編的近距性
在案例教學中,我們要盡量縮小教與學之間空間距離、心理距離和情感距離,選擇使用來自學生身邊的真實生活的案例,使用學生熟悉的、現(xiàn)實的、直觀生動的感性材料,才能讓學生“有感可發(fā)、有話可講”,增強主動探究的意愿。
例如,《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平等、團結、共同繁榮》中有這樣一個重要的知識點:鞏固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我們該做什么、能做什么?生活在江蘇的我們,與少數(shù)民族之間沒有什么親密的接觸,鞏固民族關系這個問題就顯得離我們很遠,而也正因為此,拉近空間距離、心理距離和情感距離就顯得尤為必要??紤]到這一點,我就借助“旅游”這一學生既熟悉又熱愛的話題來牽線搭橋:先展示了神秘圣潔的西藏風光,再組織學生討論起了“有機會去西藏玩的話,要準備些什么?”的問題。在七嘴八舌中,大家相互提醒著要帶這要帶那,而在防曬霜、常用藥甚至氧氣瓶之后,了解藏民的生活習俗、民族禁忌這些深層的東西也就自然地被提將出來。在此基礎上,一經(jīng)總結和引申,“鞏固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我們該做什么、能做什么?”這一看似不關己的事情,也就成為我們同學要考慮的問題了。
4.辭舊迎新——抓住案例選編的時效性
把握時代特征,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感是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之一,它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要“緊密聯(lián)系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實際,與時俱進地充實和調(diào)整教學內(nèi)容,體現(xiàn)當今世界和我國發(fā)展的時代特征”。案例的時效性制約著教學的實效性,案例選編應緊跟形勢,及時更新。新近發(fā)生的,具有重大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價值的重要社會事例是首選。
例如,在學習《民主決策:作出最佳選擇》這一內(nèi)容時,正值全國“兩會”,有一些民生問題在網(wǎng)上討論非?;鸨?,我編制了“網(wǎng)民問政”這一案例:“你怎么看以家庭為單位征稅”、“俺不想當‘房奴”、“改革就是漲價?”等。在看了網(wǎng)友的種種觀點表述后,學生們意識到:政府的重大決策事關老百姓的利益和生活,作為中學生確實要“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5.扶正祛邪——堅持案例選編的正面性
高中階段學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維特點是逆反心理較強、思維有一定的獨立性,但思辨性不夠,易沖動、易偏激。這就需要我們在案例選擇時把握正確方向,唱響主旋律,多弘揚正氣、謳歌正義,用積極的案例去激勵學生。
例如,在進行《政府的權利:依法行使》教學時,我認為用《行政許可法》的頒布、“上海允許小攤販設攤擺賣”的新規(guī)定等正面案例要比使用北京“小販殺死城管”等反面案例好。因為如果經(jīng)常使用一些反映社會陰暗面、丑惡面的案例,容易使學生把個別丑惡現(xiàn)象當成是社會普遍現(xiàn)象,分不清主次,這樣,不但不能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反而會引起學生思想上的混亂,不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也違背了我們使用這些案例的初衷。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边x編教學案例有如大浪淘沙,必須在紛繁復雜、多姿多彩的社會生活中仔細甄別、精心篩選,才能尋找到真正適用的教學珠璣,為案例教學法成功地實施開啟一扇寬敞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