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禮
摘要:在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中,學生經常是"身順心違"的被動學練,有礙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不利于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的發(fā)揮。新課程理念突出強調落實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變傳統(tǒng)的"要我學、練"為"我要學、練"。使學生能夠在體育課上真正體會到:"我參與、我學習、我鍛煉、我快樂、我健康、我成功"。 本文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和對《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學習理解,將體育課必須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理念引入新的體育課堂,希望能對廣大體育同行盡快轉變自己的"角色"和教學方式,對適應新課標下的體育教學工作有所幫助。
關鍵詞:新課改;體育教學;思品教育;實踐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6-5962(2013)05-0306-01
1 傳統(tǒng)體育教學模式
我國幾十年的體育教學已形成了一種固有的模式,即準備部分教師或學生帶做徒手操;基本部分由教師講解示范,學生跟著模仿練習;結束部分一般由集體放松組合而成。這種教學模式是應試教育中"大鍋飯"、"填鴨式"教學的典型,恪守的是"齊步走"、"一刀切"的遵守和服從,學生被動的學習,被動的掌握知識和技能。對學生體育學習的主體性和個體差異認識不足,影響了學生學習、鍛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種教師"一言堂"的課堂教學和管理已不適應時代發(fā)展的要求。今天,在"以人為本、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導下,隨著素質教育的落實和新課標、新理念、新教學的推進,體育課堂的管理和師生教、學練的方式也將會發(fā)生很大的變化。
《學校體育工作條例》規(guī)定學校體育工作的基本任務是"增進學生身心健康,增強學生體質;使學生掌握體育基本知識,培養(yǎng)學生體育運動能力和習慣;提高學生運動技術水平,為國家培養(yǎng)體育后備人材;對學生進 行思想品德教育,增強組織紀律性,培養(yǎng)學生的勇敢、頑強、進取精神。"在上述三項基本任務中,一般體育 教師在增強學生體質;掌握基本知識、提高運動技術水平方面,想方設法,創(chuàng)造條件去完成。但在進行思想品 德教育方面,則不夠理想,認為是"軟任務"又不考核。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應使學生在學到體育基礎知識、 基本技術和基本技能的同時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做到寓思想品德教育于愉快地體育教學與活動之中。那么,怎樣才能取得體育、德育"雙豐收"呢?
2 精心設計
我們應該設計多種方法,采用多種手段來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開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在編寫教案時,要根據 本課內容、任務、目的精心設計,要有針對性、啟發(fā)性、趣味性。教學方法和練習手段要多變,提高學生的興 趣,推遲疲勞的出現(xiàn)。如做隊列練習時,是比較枯燥乏味,可采用"我是一個兵"的標準要求自己,努力做出 "立正"、"向右看齊"等正確動作,以實際動作向解放軍學習,鍛煉學生的毅力和耐力。再如壘球投擲課時 ,如果單一的投擲,學生興趣不濃,思想教育也跟不上。如果設計成"投彈炸鬼子"游戲(在投擲區(qū)前畫一條 及格線,遠處放一個或多個標志物,上畫日本鬼子兵的頭像,看誰能炸死鬼子兵,如不到及格線者算炸傷自己 ,罰做俯臥撐,促其加強臂力練習)學生們興趣盎然,都能奮力向敵人投擲。這既是效果好的體育課,又是生 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在綜合訓練課上,創(chuàng)編了一套組合游戲--《長征路上》,在游戲中設置了"雪山"、 "草地"、"鐵索橋"等情境,讓學生通過跑、跳、翻滾攀爬及投擲等活動,全身心都得到鍛煉,這是一節(jié)"軍事課",又是革命傳統(tǒng)教育課。
3 寓教于樂
要做到"寓教于樂",就應在體育教學中采用"游戲教學法",特別是初級中學低年級的學生好動愛新鮮,注意 力不集中很適合游戲教學。游戲教學是從個人的發(fā)展需要出發(fā),把獲得運動的快樂感和培養(yǎng)自我鍛煉能力作為目標的教學思想。它重視每一項不同運動所獨具的樂趣,并強調愉快地、自主地從事體育學習。游戲教學在形 式上是以快樂從事體育學習為目標,但真正的目的是為青少年在學校階段認識體育,真正獲得快樂體驗,從而持之以恒,直至終身進行體育鍛煉。游戲教學要依據大綱、教材的要求和實際可能,又要考慮到學生的需要和時代特點,從實際出發(fā)。使教學內容生動活潑,學有所獲。如跳單雙圈時,有些學生因圖快或不認真,常常踩出圈,如果設計成"貓捉老鼠"游戲,誰要是踩出圈,就算被小貓捉住,這樣再跳時學生就會很認真,又很有趣。又如"送盲人回家"游戲,讓"盲人"戴上娃娃頭,"共青團員"推著"盲人"繞"土堆""過小橋", 看誰先送到"家",學生們看著憨態(tài)可掬的"盲人"樂不可支,都爭著去送盲人,達到鍛煉和教育的目的。
4 心有德育場地寬
當前,一般的學校場地都比較小,器材也比較缺乏,有時幾個班同時上課,特別是上活動課,場地、器材就更為緊張。在這種情況下,就要充分利用場地,巧用器材,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簡單、有限的器材用活了,學生也會感到新鮮,激發(fā)學生興趣。如短繩:除各種手搖跳外,還可做繩操,"踩老鼠尾巴"等游戲:幾條接起來做"四角拔河"比賽;也可放在地上做蛇形跑;"過獨木橋"等等。再如實心球:除面向、背向投擲外,也可做頭上、胯下傳球比賽;還可做"趕豬"、打"保齡球"游戲等。在練習各種姿勢的走步時,可利用 藍球場的邊線,讓學生踩線走,踩到線外判為掉入河中,把枯燥的行走課變得很有趣。如果操場邊有樹,可用拔河繩系在兩棵樹上,讓學生手足并用爬橫繩,如果途中脫手或腳踩地均判掉入"深淵",這種游戲能鍛煉學生攀爬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毅力品質。
在體育教學中,做好思想品德教育,要求老師,除必須具有敬業(yè)精神外,還要有一顆愛心,做學生的知心朋友,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教學語言要兒童化、形象化。多表揚、少批評。對后進學生千萬不 可諷刺挖苦,打擊他們的積極性,傷害他們的自尊心,要耐心地輔導,手把手地教,也可安排與先進學生結" 對子",對后進學生的微小進步都要及時地給予表揚、鼓勵。多少年以后,你在他們心目中,始終會是很崇高的,這就是思想品德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