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立坤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每個孩子都有自己感興趣的事物,而對于感興趣的東西總是非常熱衷,眼睛里流露出的都是無盡的渴望與驚奇。心理學研究也表明,一個人在認識某一事物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智力的優(yōu)劣,在智商相同的情況下,主要取決于這個人對于這一事物興奮程度。基于此,利用學生的興趣抓好語文自學教學,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尤為必要。
一、激發(fā)學生自學的熱情
“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學習的無意性和情緒化,決定了教師情感教學的必要。親密無間的師生關系能給學生春雨潤物般的熏陶,能保持學生積極的情感和樂于接受新知的心境。所以,教師要將愛的甘露毫不吝嗇地播灑到每個學生的心田。
每接一個新班,我都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了解每個學生的情況。通過與學生談心、家訪、召開家長會等形式,與學生和家長交流,掌握學生所處的環(huán)境,了解每位學生的個性,積極溝通與學生之間的感情,使他們以更大的熱情自學語文。如班上的“尖子學生”,有一些存在心理障礙(耐挫力差、自傲或自卑、焦慮或孤獨等),鑒于此,我積極與他們溝通,注意對其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們正視自己,找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激發(fā)他們良好的情感投入到語文學習中來。對學習有障礙的學生,我堅持尊重與熱愛的原則,保護他們學習語文的熱情,在自學要求中,為他們確立恰當?shù)淖詫W目標,降低作業(yè)難度,減少作業(yè)數(shù)量,對他們出色的表現(xiàn),及時給予表揚鼓勵,讓他們體驗到自學的樂趣。
二、教給正確的自學方法
正確的自學方法是小學生語文自學能力的基礎,因此,教師教給學生自學的方法非常關鍵。
1.指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具體做法如下:首先,在上新課之前以書面作業(yè)的形式進行自學,朗誦課文二至三遍,數(shù)一數(shù)有幾個自然段;把本課中不認識的字詞摘抄下來,利用工具書給生字注音,給生詞釋義;課文各段落是按什么順序串聯(lián)起來的,即課文的寫作順序是什么;課文主要告訴了我們什么及作者的寫作目的是什么;在學習中沒弄懂的問題是什么,寫下來次日與同學交流;關于這篇課文你最想問的問題是什么。其次,上課時教師要用一節(jié)課的時間對學生的預習作業(yè)進行點評,并對典型問題進行討論、交流。最后,教師對預習作業(yè)進行總結(jié),表揚預習認真的同學。
2.訓練學生掌握自學步驟。對于課文的自學可以采用“四步閱讀法”進行:第一步,初讀課文,整體感知。一方面讀通讀順,劃出生字生詞,另一方面弄清記敘文的“六要素”。第二步,再讀課文,復述大意。理解課文的組織方式,了解個段落間的關系。第三步,品讀深入,重點領悟。找出課文的重點部分反復品讀,理解作者的寫作方法。第四步,設問答疑,拓展延伸。逐步解開閱讀過程中產(chǎn)生的疑問,進一步了解思想主旨。這是由整體到局部,再到整體的總分總式的閱讀模式,它教會學生由淺入深逐層深入地閱讀和理解課文,不僅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也會對其學習方式的轉(zhuǎn)變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
3.要求學生做到讀思結(jié)合。小學生在閱讀時往往是讀歸讀,寫歸寫,想歸想,讀書不拿筆現(xiàn)象十分普遍,沒有養(yǎng)成邊讀邊想的良好習慣。因此,語文教師要督促學生做到不動筆不讀書,養(yǎng)成讀思結(jié)合的好習慣。如《尊嚴》一文的教學,可以設計多種練習,讓學生邊讀邊想邊做練習:通過外貌“看”特點,理解語言“知”特點,分析動作“抓”特點,體會心理“明”特點,對比之中“想”特點。在此基礎上,及時引導學生學會通過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等,分析人物的特點。
三、增強語文自學興趣的深度
興趣的深度是指對象需要認識和獲得的深刻程度。有些學生對事物的表象發(fā)生興趣,如何使學生的興趣達到更高層次,需要教師在“結(jié)”的最后一個小環(huán)節(jié)——質(zhì)疑、解疑方面下功夫。如《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教學中,在對后兩句詩“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中“夜歸人”的理解上,是把“夜歸人”理解為借宿的人(即作者),把“歸”理解為賓至如歸;還是把“夜歸人”的“人”理解為主人自己,把“歸”理解為回家,即旅人已經(jīng)就宿在主人家,夜里聽到狗叫,知道主人冒著風雪回來了,讓學生談自己的理解,并設身處地加以體會,如果你是作者,在風雪之夜,有何感覺?你認為哪種理解更為合理?并表白自己的觀點,列出充分的理由,使學生通過質(zhì)疑,拓展其思路,增強自學興趣的深度。
四、樹立自學的信心
要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就必須想方設法讓學生擺脫“教師講學生聽”的思想束縛,安排充足的課堂時間讓學生自學,既要保證學生有查字典,解決字、詞、句、篇的時間,又要保證學生有閱讀課外書的時間,還要讓他們有分析課文、理解課文、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時間。在課堂上,對學生通過自學不能解決的問題,教師要適當加以引導,協(xié)助其解決,要讓每個學生都有均等的學習機會,人人動手、動口、動腦。對在學習上有進步的學生,及時加以肯定、表揚,讓他們把成功的喜悅變成自學的動力,牢固地確立起自學的信心。
語文是學習和工作的基礎工具,是學習各門學科的基礎,因此,對學生進行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至關重要。而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是主要方面,教師的一切活動都要圍繞學生展開。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適應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需要的新世紀人才。
(責任編輯 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