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欽
摘要:后進生問題是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但在中職教育中尤其突出,他們的水平很多只有小學水平.個案研究過程分為自然觀察,初步了解;訪談調查,深入了解;個別輔導,深入了解和放手學習,繼續(xù)觀察4個階段。對一個數學后進生的跟蹤研究發(fā)現,該生數學學習困難在智力因素方面的原因主要包括:注意的選擇性有誤,注意不穩(wěn)定,注意力不能及時轉移;數學思維能力差,數學記憶能力欠缺等。而該生數學學習困難在非智力因素方面的主要原因則是,學習動機的缺乏和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
關鍵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數學思維;學習動機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6-5962(2013)05-0072-01
1 問題的提出
后進生問題是世界上實施教育制度的國家普遍存在的問題。后進生是不被同齡孩子歡迎,甚至被老師、家長揪心、擔憂的這樣一個群體,他們孤獨、自卑、焦慮,而且常常封閉自己的心靈。后進生的成因有智力、素質、人格、環(huán)境、生理因素等方面,它們復雜地交織在一起。本研究試圖充分、具體地揭示一個個體各方面的情況和特征,以更好地認識后進生群體。本研究中的學生A是我校05機電(2)的一個學生,每次考試倒數幾名。我深入他的學習、生活,進行歷時一年的跟蹤研究,詳細記錄了該生所暴露出來的種種問題,并從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兩方面分析,歸結了該生數學學習困難的原因。
2 研究方法和研究過程
2.1 學生背景資料。他是獨生子,家庭經濟條件較優(yōu)越,父母對其學習寄予厚望。從初中一年級開始請家教幫助學習數學。但因成績不好,中考只有361分,于10年9月份來到我校10機電(2)班讀書。
2.2 個案研究的四個階段及方法。第一階段:平時觀察,初步了解(10學年第一學期的上半學期)。觀察的方法貫穿個案研究始終。本人努力觀察一批后進生,體驗、研究他們的思想、感情和行為。本階段觀察有2個目的:第一,選一個有上進心、學得比較努力但又沒有起色的學生;第二,想看一看后進生是否會受到好的學習環(huán)境、氛圍的影響,主動改進學習方法和態(tài)度。一個月后,我確定了人選為學生A——一個內向的男孩。
第二階段:調查交流,深入了解(10學年第一學期的下半學期)。 首先進行家訪,實地觀察,從該生父母處了解基本情況。然后,我除了平時重點觀察他課堂反應、作業(yè)情況等,還采用當面交流的方式,了解他的具體困難以便有針對性地進行學法指導。在本階段,師生間距離不可能很快消除,并且他對自己從不進行深層的思考,我無法深入了解他的內心世界,所以只能進行一些簡單的引導,從學法角度提出一般性建議。故這一階段學習沒有起色,03學年第一學期數學期終考試僅得3分(班平均47分),僅僅對了一個選擇題。
第三階段:重點輔導,了解發(fā)現(10學年第二學期的上半學期)。 本階段筆者每周利用2個下午幫他從頭開始復習上學期的知識,使其學會概念理解,提高能力。隨著接觸增多,師生間的距離逐漸縮短。他在筆者面前不再拘束,甚至將一些不愿告訴父母的心里話講給筆者聽。這使筆者能夠真正走進他的內心世界,深入了解造成他數學學習困難的原因。通過輔導,有3個最為明顯的效果:(1)學習積極性有了較大的提高。(2)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提高。(3)自信心也略有提高。一次做錯了題,他保證說:"這是最后一次錯了,以后絕不會再錯。"這話以前從沒聽他講過,只會沮喪泄氣。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進步。 但是他的運算能力沒有提高,主要是未克服對運算的厭繁心理,而且他錯誤地認為只有分析問題的能力是重要的。
第四階段:放手學習,繼續(xù)觀察(10學年第二學期的下半學期)。本階段是檢驗他運用數學學習方法進行新的學習的效果。在前一階段的基礎上,他很想看看在沒有老師輔導下學好數學的能力。這一階段筆者不主動輔導,而是讓他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主動找筆者。由于他的學習自覺性和學習能力都不足以支持他獨立學習,所以老師放手讓他自己學習的結果就是放松學習。
2.3 數學學習困難的原因分析。該生數學學習困難的原因主要有智力因素(如注意、數學思維等)和非智力因素(如學習動機和學習態(tài)度等)。
2.4 研究結論。根據學生非認知因素的診斷性評價內容:導致學生學習困難和產生心理障礙有多種因素,既包括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又包括興趣、動機、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既有與學習直接有關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學習精力的因素,也有與學習間接有關的家庭、社會和學校的大環(huán)境的影響。該生性格內向,接受力、理解力差,反應慢。他在學習上缺乏努力意識,長期沒有高要求,導致思維能力薄弱。但隨著接觸的加深,越來越發(fā)現他數學學習困難的根源主要還是非智力因素。該生的性格缺陷和學習動機的缺乏是阻礙成績提高的主要內部原因。
他缺乏勤奮的品質。即使對某件事有興趣,一旦需要動腦筋鉆研,他也會放棄。因"怕繁", 不善數學記憶;他運算能力薄弱,使得并不復雜繁瑣的運算也要占據他較大的工作記憶資源,影響了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情緒。消化知識的意識缺乏,導致知識結構零亂殘缺或錯誤,又影響了新知識的獲得,產生惡性循環(huán)。
他也較為固執(zhí),具有偏執(zhí)型的性格缺陷。出現學習錯誤時,他習慣于找借口,不去尋找自身原因,而是說:"數學就是繁,一定要刻意去考慮得很周全。"并認為"思維嚴密的人是那種做人很有心機、城府很深的人"。面對作業(yè)本上的一個個"大叉"熟視無睹;他甚至一個晚上陷在一道題中不能自拔,導致學習效率低下。以上兩大性格缺陷是導致他學習困難的最直接原因。它揭示了為什么當后進生有了上進心和學習積極性仍不能很好完成學業(yè)的原因。該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并不是由于內部動機的改變,而是教師的愛心和熱心激勵。由于不是出于對所學內容真正感興趣的深層型學習動機,所以這種積極性的高漲或低落很容易受到教師關注程度和給予壓力大小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劉宏武.主動參與教學模式.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4.98
[2] 林振海,陳傳鋒.中學心理學.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87
[3] 廣州市教育局教學研究室。發(fā)展性教學評價的原理與方法。200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