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丁
【摘要】思維是學生學習知識時重要的心理過程,通過感知事物的外在,人們可以通過思維來認識事物的本質(zhì)。筆者結合多年的物理教學經(jīng)驗,分析了逆向思維的一些特點和思考方法,并就如何在物理教學中加強逆向思維的培養(yǎng)給出了自己的見解,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物理教學 逆向思維 能力 培養(yǎng)
思維是學生學習知識時重要的心理過程,通過感知事物的外在,人們可以通過思維來認識事物的本質(zhì)。由于實際中遇到的問題各不相同,所以思維方式也不盡相同。為了實現(xiàn)創(chuàng)造過程的某些指標,以不遵循常規(guī)現(xiàn)象或方法為前提,利用變換問題、逆向思考,或置換已知條件、概念、公式等部分要素,或更換順序,將問題倒過來思考,這就是逆向思維。它充分體現(xiàn)了人類思維的發(fā)散性、靈活性和創(chuàng)造性。筆者結合多年的物理教學經(jīng)驗,分析了逆向思維的一些特點和思考方法,并就如何在物理教學中加強逆向思維的培養(yǎng)給出了自己的見解,供大家參考。
一、逆向思維的特點分析
逆向思維的特點是發(fā)散性、多向性,它為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供了廣闊的想象空間,對于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型思維,克服理解簡單僵化、方法刻板和思維方式單一等缺點,開闊學生的思路,有著積極的作用。
如在講解物理中力與力的合成時有這樣的問題:方向相同且作用在同一條直線的兩個力4N和6N的合力是多大?按照正常思維方式很容易得出結論為10N。但如果改變提問的方式:合力為10N時在同一直線同一方向上的兩個分力為多大?學生會回答出許多大案,如2N和8N、3N和7N、4N和6N等等,這樣學生的思維就大大開拓了。教師可以進一步提問:如果作用方向相反時又如何?如果分力方向不在同一條直線時又如何?由此可以得出結論,只要分力符合平行四邊形法則,以10N為對角線的任意兩個分力都可以,從而讓學生明白合力和分力的本質(zhì)關系。
二、逆向思維的方法分析
1.反向思考法。反向思考就是顛倒事物的因果關系來分析問題,轉(zhuǎn)變事物和現(xiàn)象的動靜觀念,有時可以大大簡化物理問題的分析過程,有效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如求垂直上拋物體在到達最高點前一秒內(nèi)的速度變化規(guī)律,如果按照原過程垂直上拋去理解,分析過程很復雜,若研究它的反過程,即從最高點自由下落時一秒內(nèi)的速度變化規(guī)律,問題就大大簡化了。
2.轉(zhuǎn)換思考法。轉(zhuǎn)換思考法就是研究背逆原問題的路徑,將問題轉(zhuǎn)移到其他方面來求解,從而打開一條新的思路。如一橋面長為L,重量為W,一輛重量為G的汽車以速度V通過橋面,求解隨時間變化橋墩受橋面壓力的規(guī)律。如果直接將橋墩作為研究對象,題目無法求解,我們可以轉(zhuǎn)換研究對象,把橋面作為研究對象,橋墩受到的橋面壓力和橋面受橋墩的支撐力是一對作用力和作用反力,這樣就不難解決了。
三、物理教學中逆向思維的培養(yǎng)
在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逆向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充分發(fā)掘?qū)W生自身的潛在智力,開拓多種不同的思維方式。這是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和學生學業(yè)成績的關鍵所在。
1.在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的教學中注重逆向思維的培養(yǎng)。物理科目有著自身的特點,物理參數(shù)多、概念多、規(guī)律多,許多學生對這方面的記憶只會死記硬背,對其本質(zhì)含義不甚了解,不會靈活運用。如果能引導學生運用逆向思維方式,不但可以加深學生對物理概念本質(zhì)的理解,又可避免死記硬背。如在講解力矩平衡時,可以設計一道這樣的逆向思維習題:已知平衡力矩中兩力的方向和作用點,要求準確畫出力的作用方向和力的大小比值。這就大大加深了學生對力、力臂、力矩平衡的理解。
2.在物理解題中加強逆向思維訓練。在面對一些物理背景、物理現(xiàn)象比較復雜的問題時,學生由于受慣性思維的影響,往往不能簡單地、靈活地解決問題,此時,加強逆向思維的訓練、拓寬解題思路顯得非常重要。如在講解圓周運動時,求解物體在光滑軌道面做圓周運動的物理參數(shù),用逆向思維可以更有效地解題。假設物體在頂點不下落,需要滿足何種條件?分析保持這種狀態(tài)的力和力的方向,然后繼續(xù)思考達到這些條件的機械能又是從何而來?它們之間是如何轉(zhuǎn)換的?再把斜面高處的重力勢能結合起來,從而求解答案。
3.在物理實驗中注重逆向思維的培養(yǎng)。物理實驗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加深物理概念的理解,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實驗教學中加強對學生逆向思維的培養(yǎng),對促進學生的智力發(fā)展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單擺周期”這一課中,可以設計這一個重力加速度的驗證實驗:當已知重力加速度時,根據(jù)單擺的運動周期規(guī)律,需要計算什么值,利用什么工具來驗證?可以先由學生來思考解答,然后設計好實驗步驟和方案,并由學生來測量,記錄實驗過程,最后分析出現(xiàn)偏差的原因。
總而言之,逆向思維是一種較高層次的思維活動,它可以促使學生跳出常規(guī)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對學生逆向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大量的逆向思維訓練,激發(fā)學生勇于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這是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有效手段。
參考文獻:
[1]謝啟兵.運用新課標指導初中物理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2012 (05).
[2]史永紅.淺談如何加強學生物理逆向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新課程(教研).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