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艷
摘要:廣東的學生從小受方言影響較深,造成學生普通話的口語表達能力普遍偏低。培養(yǎng)學生的說話能力既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又能促進讀寫能力的提高和發(fā)展。
關鍵詞:口語能力 層次 語文素養(yǎng)
教育家葉圣陶指出,語文教學要使學生“養(yǎng)成語言這個至關重要的生活技能?!毙抡n改的今天,更是將口語交際放到了重要的位置。從現(xiàn)在的社會需要來看,“能說會道”也將成為人才必備的基本要素之一。然而“能說會道”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加上我們的學生從小受廣東方言影響較深,其說話的語序、發(fā)音都與普通話有一定的差別,語言習慣一時難以改變,造成學生普通話的口語表達能力普遍偏低。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我自始至終貫穿于口語能力的培養(yǎng)上,我把口語能力的培養(yǎng)確定為三個層次:即奠基層次,上升層次,高端層次。
一、清晰、洪亮—奠基層次
古人云“人之所以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為人。”此話雖說有點絕對,但從中可見說話即“能言”的重要性。
我們經常會遇到學生不愿主動回答問題,或是老師點名回答也是聲音“細若了了”的情況,為什么會這樣呢?究其原因是學生怕說。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該是良好氛圍的策劃者和組織者,讓學生敢于表達,掃除學生的膽怯心理,使大膽的越說越會說,使木訥的走進說話的領地里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要達到這一目標層次,我從以下兩方面進行:
1.將目標與壓力并舉。具體目標是:說話儀態(tài)自然大方,聲音清晰洪亮,基本能控制語音的高低和語速的快慢,基本能順利地表達想要表達的意思。具體壓力是:指定專人把每天說話沒達到上述目標的同學的名字登記下來,每周集中時間讓被登記三次以上的同學上講臺朗誦課文。我教的一個學生平時說話吞吞吐吐,讓其發(fā)表見解常欲言又止,思維比較遲鈍,后經集中訓練朗誦課文,卻表現(xiàn)得口齒清晰,聲音洪亮,從而樹立了自信意識,增強了說話欲望。以后即使上課思考不全面的問題也答得清晰、洪亮。
2.以教學為實施陣地。充分利用語文課堂、教材,進行口語訓練,對提高學生的說話水平具有深遠的意義。在教學中讓學生解釋課文中重點詞句的含義與表達作用;用課文中的主要詞語或關聯(lián)詞語說一段話;朗讀課文的精彩語段等。?此外,還可以設計成復述課文這樣的問題形式。這種訓練不僅是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更重要的是使學生把課文中的語言變成自己的語言。教學中可以因文而異讓學生有重點地進行復述訓練。如記敘文,可要求學生敘述故事情節(jié);說明文,可要求學生概括出說明對象的特點;議論文,可要求學生清理作者的論證思路;散文,可要求學生歸納出整篇的主旨,并能明白作者運用了哪些材料來表情達意的等等。這樣在具體的目標下,在不大的壓力下就容易完成任務。鍛煉的時間一長,學生在這樣寬松的環(huán)境中,自然就容易邁出“清晰、洪亮”這一步。
二、流利、通暢—上升層次
打通了“清晰洪亮”這一關節(jié),就為說得通暢、說得流利奠定了基礎。“流利、通暢”這一層次的核心,是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技巧,盡量使口語表達保持準確、順暢。目標上,要求說話內容中心明確,思路清晰,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用語基本上達到簡明、連貫、得體,能在一定程度上通過節(jié)奏、重音、語調的變化,合理地表達自己的感情。要達到這一目標層次,我們也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
1.創(chuàng)造氛圍,提倡辯論。杰出者的故事能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熏陶,孔子、孟子、梁啟超、林肯等古今中外的名人,他們都是以“語言”為武器,最終獲得巨大成功的典型。平時,教師可以多利用電教手段,組織學生觀看他們的演講、辯論,使學生從感受中模仿、從模仿中學習。教學時,教師備課時把課文要講授的內容要點,設計成各種樣式的思考題,讓學生預習、質疑、討論并進行辯論。每位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愛好,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鼓勵學生相互爭論辯駁,這對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提高思維密度大有好處。使那些說話清晰、記憶力強、擅長描述、有概括能力的各個學生的不同優(yōu)點,在辯駁中互相學習,在爭辯中發(fā)展了思維,鍛煉了口才。
2.創(chuàng)造機遇,展示口才??谡Z能力的培養(yǎng)重在課堂,應多給學生創(chuàng)造說話的機會。教學時可根據(jù)需要,采用問答法、討論法,以激發(fā)學生積極地思考問題,從而大膽的闡述自己的觀點。另外,設置形形色色的鍛煉口才的機會:①課前三分鐘自定內容演講:可講述一個故事;亦可當記者播報新聞;還可是自己的閱讀或是見聞感受等等。形式不拘一格,只要抓住中心,流利通暢就及時肯定、鼓勵。這樣做既不加重學生的負擔,又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其揚起“想說”的風帆。②評價、欣賞文章。學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就發(fā)現(xiàn)的美點進行自由賞析,這在培養(yǎng)學生欣賞能力的同時有很好的進行了說話訓練。教學中多進行評價欣賞詩詞、文章的活動,就等于拿了一把打開學生“金口”的鑰匙。
三、優(yōu)美、靈動—高端層次
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一句話能把人說笑,也能把人說哭。口語能力是一種極其重要的生活和工作的技能,更高層次的實在可以成為一種享受生活的技能。
“優(yōu)美、靈動”是口語表達高端層次的培養(yǎng)目標。這一層次要求達到:語言運用方面能文采飛揚;聲音運用方面能善用發(fā)音技巧表達情感;情態(tài)運用方面能妙用表情、體態(tài)來感染聽眾。這一層次顯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練就的,而是要經過持之以恒地積累和實踐,要經過踏踏實實地訓練和指導。下面試舉幾種可以讓口語表達優(yōu)美、靈動的簡便之法:
1.引用詩文熟語,使語言雅起來。這種方法如同建筑需要裝璜。巧妙地引用詩文,能使文章的語言靈動鮮活,具有感染人的力量,這將遠遠勝過自己的瑣言碎語。
2.借用廣告用語,使語言新起來。優(yōu)秀的廣告語往往能起畫龍點睛或錦上添花的作用,它已經形成人類的一座文化寶庫,許多精彩的廣告語往往富有哲理、含蓄,像陳年老酒,經久流傳,口味悠長,令人難忘。
3.善用修辭,使語言活起來。可以說修辭是語言最好的包裝,是語言的一種潤滑劑。善用修辭會使語言活潑生動,富有感染力。
4.多用富有哲理的語言,使語言深起來。語言貴在平中見奇,深刻的道理用淺顯的話得以表達,那是最上等的語言。
總之,口語能力的訓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又是一個綜合性的訓練過程。只有通過每一個學生積極地實踐,像蜜蜂采蜜那樣勤奮地采集,才能釀出鮮活而甜蜜的語言,其口語能力才能日趨完善,流暢、優(yōu)美的話語也才能如黃河之水從他們的口中奔涌而出。讓口語能力成為學生打開語文學習大門的金鑰匙吧!
參考文獻:
[1]演講與口才·學生版[M].演講與口才雜志社.
[2]“無憂無慮中學語文網”相關論文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