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蘭芬
摘 要:對于小學中高年級的語文教師來說,作文教學是比較煩人的。教師怕教作文,學生也怕寫作文。針對學生作文中出現的“假”“大”“空”,語文教師應該結合教學實踐,聯系生活實際,引導學生積累好詞好句,教給學生寫作的方法,指導學生從模仿開始,合理想象續(xù)寫,從文本出發(fā),合理利用文本中的有效資源,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才情,激活學生的精神追求。扎扎實實進行習作指導訓練,從而讓學生有物可寫,有方可循。
關鍵詞:文本資源;生活積累;仿寫;續(xù)寫
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十余年,最讓我感覺困惑的是作文教學。在語文教學中,作文是衡量學生語文學習是否過關的重要標志,是學生認知水平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綜合體現。《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激發(fā)和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在眾多語文能力的形成過程中,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是最為艱難的。
作文難寫,這是個普遍的問題。現在的小學生一見到寫作文就頭痛,覺得無話可說,無話可寫,無頭緒可理清,無章可循??v然是絞盡腦汁,挖空心思寫出來的文章也是空話、大話、套話連篇成堆,都像是從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作文也難教。教師常犯愁:學生的作文內容總是那么千篇一律,遣詞造句老套無新意,水平難提高??傊畬W生“怕”作文,教師“煩”作文。面對如此多的做假、造假,空話、套話、大話的作文,不得不引起語文教師的反思。語文教學哪一環(huán)節(jié)上出了問題,必須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教師應該冷靜思量,課堂教學的三要素:教師、學生、教學介質,三者之間誰是決定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誰能影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帶著這種客觀辯證的思考來審視我們的課堂教學,我發(fā)現:在課堂教學中,我們的一些教師,似乎還沒有認識到,課堂教學是一項創(chuàng)造性工作,他們僅僅把它當作量化的任務去完成,他們更沒有注意到課堂上的學生,是活生生的不同個體,需要教師采用不同言語、不同的方式和手段,機智地去激發(fā)他們。很多時候我們的教師只會采用單一簡化的程式化教學,結局當然與我們所期望的目標甚遠,不盡如人意。
一名好教師應該是“藝術創(chuàng)作者“,在課堂教學中,不應該平庸地創(chuàng)作,而應富有激情地投入到每一節(jié)課堂中去,塑造自己,塑造學生,將教師自己的才情盡情展示,不斷迸濺課堂教學靈感,以此來感染學生,帶動學生,達到激活學生的精神追求。
如何才能有效地進行作文教學呢?基于對小學作文教學現狀的觀察和思考,在長期的語文教學實踐中,我嘗試了以下一些方法。
一、摘錄、拓展積累優(yōu)美的語句
作文也像語文基礎知識、閱讀一樣需要積累,比如好詞、佳句、精彩片段等。我常跟學生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再高明的廚師如果沒有材料也做不出好菜。學習是一個遷移運用的過程,從閱讀、消化、模仿到創(chuàng)造需要較長一段時間的過渡。因此,對于小學生進行閱讀積累是非常必要的,這一個儲存的過程是點點滴滴、細水長流的過程。平時除了要求學生背誦一些課文中優(yōu)雅的詞語、句子、段落外,還應該強調學生多閱讀課外書,用本子摘抄一些好詞佳句,包括名言警句等,隨時為以后作文時積累材料。例如,在學習有關春天內容的文章時,可以積累有關描寫春景的成語、古詩,對于一些學有余力的學生要求他們由此拓展學習描寫其它三季的成語和古詩或一些優(yōu)美的現代文段落。而學習了《莫泊桑拜師》《孔子游春》《理想的風箏》等課文后,就可以積累不少古今中外贊頌老師的詞語、成語、名言。中年級段開始,隨著學生閱讀面的擴大、理解能力的提高,描寫山川景物、人物思想情操、各類情景的成語和名言警句可以抄錄滿滿一大本。這些東西反反復復地出現在各冊教材中,長期的誦讀、提示,深深地扎根在學生的心中,最后轉化為學生自己的東西,這就是學生積累到的語言材料。有了這些材料,輔以一定的寫作技巧、方法,那么學生動筆就可以信手拈來了。
二、合理想象,續(xù)寫作文
什么是寫作?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述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而這個過程的實施需要語言材料積累到一定的程度才能進行。我們的語文教學就是學生進行語言積累的一種方式。我們的教材很多都是語言材料的經典之作。因此,作為語文教師應認真研讀每一篇課文,挖掘課文中的寫作訓練點。
閱讀之后,合理想象,續(xù)寫作文。不少課文的結尾言雖盡,但意未窮,教師在閱讀教學之后,可以及時順著作者的思路讓學生進行想象練筆,續(xù)寫作文。如,在學完《林沖棒打洪教頭》一課后,讓學生想象洪教頭走后,柴進莊上會是怎樣的情景,林沖會怎么說,怎么做。洪教頭接下來又會怎樣。又如,在學習《特殊的葬禮》之后,文章僅說巴西總統(tǒng)為賽特凱達斯瀑布主持了葬禮,這時可以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以總統(tǒng)的身份給瀑布寫寫悼詞。由于這種續(xù)寫是閱讀之后及時進行的想象練筆,練筆內容適時遷移,學生易于接受,有話可寫,也樂于寫。這樣的練筆不僅深化了課文內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靈活運用語言能力的訓練。
教材中有許多課文,特別是古詩詞,都配有直觀形象、生動活潑、情趣俱佳的精美插圖,這是進行想象力培養(yǎng)的極好媒體。如,教完張志和的《漁歌子》后,讓學生仔細觀察文中的插圖,并引導學生認真思考,啟發(fā)想象:插圖上的山、白鷺、桃花、流水、鱖魚等景色是怎樣的?漁夫的外貌、衣著、表情怎樣?在干什么?這樣優(yōu)美的景色,漁夫內心是怎樣的?讓學生圍繞提示認真思考,展開豐富的想象,并進行口頭敘述。然后以《春日垂釣》為題,讓學生寫一篇情景短文。
三、結合練習,仿寫語段
與閱讀教學結合起來練習,也就是在學習課文時有意識地練習。語文課文里有很多形式不同的優(yōu)美句子和段落。仿照這些語句的形式讓學生練說、練寫,既是寫作技巧的訓練,又是對已有知識進行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如,《第一枝杏花》中有一段描寫春天景色的文字:“春風吹皺了河水,吹綠了柳枝,吹鼓了杏樹的花苞?!边@看似簡單的句子,既是擬人又是排比,非常形象生動。如果單單和學生講解什么修辭手法,比較空洞枯燥,學生往往難以下筆,更談不上寫出精彩的語句。但是提示學生搜尋生活情景,運用積累的語言,在課文的基礎上進行仿寫就比較容易?!按猴L吹醒了青蛙,吹回了燕子,吹青了小草,吹紅了桃花……”一組組生動的句子如清泉汩汩流出。當學生的語言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可以在仿寫句子的基礎上進行段落的仿寫。就文中提示,接著聯想,模仿文章的特色進行練習。如,在學習《我們愛您啊,中國》這首現代詩歌時,按照課文的構段結構進行仿寫,祖國壯麗的山河遠不止文中提到的,順著文章思路,結合自己親身體驗過的,或電視、書本上看過、讀過的,學生自然而然地寫出了這樣的句子:“我們愛您——故宮的富麗堂皇、長城的蜿蜒起伏、秦兵馬俑的惟妙惟肖、黃果樹瀑布的壯觀氣勢、蘇州園林的小巧玲瓏。我們愛您——新疆羊肉串的香飄四溢、無錫水蜜桃的甜美多汁、蘇州鹵汁豆腐干的回味無窮、四川火鍋的麻辣爽口……”高年級的很多文章段落優(yōu)美生動,常常以省略號作結,讀來意猶未盡。這又是一個很好的進行寫作訓練的切入點?!犊鬃佑未骸返诙匀欢沃袑Υ笞匀幻谰暗拿鑼懣芍^栩栩如生,擬人、比喻、排比,一連串的優(yōu)美語句的組合讀來朗朗上口。這里省略號的作用不可忽略,引導學生感受大自然的山川河流,感受大自然的風霜雨雪,感受大自然的花草樹木……模仿文中的句子,學生寫出了一連串優(yōu)美的句子:“巍峨的山峰是她挺直的胸膛,奔騰不息的江河是她激情的血脈,綿綿的春雨是她甘甜的乳汁,青綠的草地是她華美的衣裳,蔚藍的天空是她慈祥的臉龐,彎彎的月牙是她修長的眉毛……”學生的寫作熱情空前高漲,所寫句子一點都不比課文中的遜色?!侗R俑》中描寫了神態(tài)各異的兵馬俑形象、《黃山奇松》描寫了千姿百態(tài)的松樹,都可以讓學生用“有的……有的……”的句式把文中的省略號補充完整。抓住省略號進行寫作訓練,水到渠成地讓學生掌握了寫作的方法,拓展了思路,學生的寫作水平不知不覺中得到了提升。
閱讀教學中除了進行段落中句子的仿寫拓展,從形式上進行整段的仿寫也是習作訓練的一個著眼點。特別是對于剛進入中年級處于作文起步階段的學生,根據例文仿寫段落能讓學生作文有的放矢。三年級上冊《石榴》一課的第四自然段對石榴果實的形狀、味道的描寫,語言文字簡潔明了又不乏生動形象。學完之后,讓學生自帶一種水果,剝開來好好觀察,細細品嘗,說一說,寫一寫。一堂水果描寫的習作課輕松的完成了。學生邊吃邊寫,有人寫:“這時,你摘下一串葡萄,紫瑪瑙般的葡萄粒一個個緊挨在一起,像一座紫色的寶塔。剝開紫色的外皮,只見里面的果肉綠瑩瑩、亮晶晶的,可以清楚地看見里面的子兒。放入嘴里一咬,頓時一股汁水涌入口中,酸溜溜、甜津津的,讓人忍不住再想吃一顆?!币灿腥藢懀骸斑@時,你摘下一個桔子,剝開橙色的外皮,只見月牙般的桔瓣一片片緊挨在一起,像十個要好的胖娃娃,頭挨著頭,手牽著手。掰一片放入口中嚼嚼,一股酸溜溜、甜津津的果汁流入口中,真讓人神清氣爽?!边€有學生寫品嘗香蕉、蘋果、水梨的……歡聲笑語中,水果嘗完了,作文也完成了。
小學課文里有些課文要求背誦,有些課文則要求復述。學完課文,讓學生把學過的課文根據提綱,融入自己的理解動筆復述出來,也是作文訓練的一大契機?!逗教祜w機》是一篇擬人化的科普文章,學生很喜歡讀。學完后讓學生用第一人稱的方式把航天飛機的特點、作用動筆寫出來,又是一篇充滿趣味的小作文。
語文教材中,可供利用的作文資源隨處可見?!爸匾曃谋尽笔切抡n標的要求,如果教師能充分挖掘課文中的習作資源,以培養(yǎng)學生把作文寫具體的能力,那么習作訓練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課文學習中教師應該從文本出發(fā),聯系廣闊的生活資源,精心設計教學,豐富作文訓練形式,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對作文產生興趣,腳踏實地,孜孜以求,作文的難和煩就迎刃而解了。
總之,做一名好教師,首先要找準自己的人生價值取向,有一雙善于發(fā)現生活中智慧和美麗的眼睛,而后才能去努力適應當今的教育改革,能自覺地通過教學創(chuàng)新來促成學生的更快發(fā)展。追隨理想的風箏,看到學生的點滴進步,作文教師的幸福指數也就不知不覺地提高了。發(fā)展了學生,成就了自己。這樣的我們是辛苦的,但也是快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