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樂敏
摘 要:導入式教學不僅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認知沖突和學習興趣,同時還有利于課程的順利展開。不僅如此,導入式教學還是展示教師教學藝術的“窗口”,對于體現教師對教學課程的整體掌握以及系統(tǒng)設計起著重要作用。因此,在進行信息技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從課程整體出發(fā),把握知識的銜接,對課程導入進行系統(tǒng)設計,以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
關鍵詞:課堂導入;基本方法;注意的問題
在進行課程教學中,熟練地運用導入式教學的方法,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對課程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幫助學生迅速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確保每一堂課都能保持學生對課程的學習興趣,是不容易實現的。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學生,他們對各種新生事物充滿了好奇心,有極強的探究欲望。作為信息技術教師要抓住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設計出讓學生積極參與的課程。要想實現優(yōu)化導入,必須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一、信息技術課堂導入應遵守以下幾個原則
1. 導入目標要明確
在進行信息技術課程備課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在明確課程要求和課程目標的基礎上,對課程導入的內容和形式進行系統(tǒng)而完整的設計,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自然地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從而順利實現本堂課的教學目標。
2. 導入形式要多樣化
如果課程導入方式過于單一,學生很快就會覺得課程枯燥,從而失去對課程的學習興趣,導致課程目標和課程要求難以實現。為此,在進行導入式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利用多種方式進行課程導入,這樣既能活躍課堂氣氛,同時還能為保持學生對課程的求知欲做好準備,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主動參與學習,為整堂課的學習做好鋪墊。
3. 導入過程要簡潔化
導入是一節(jié)課的開始,是整堂課學習的一個鋪墊,而不是重點教學。因此,教師在導入時不能占用大量時間,應在短時間內使學生注意力迅速集中,激發(fā)學習興趣,全身心地投入學習,為教學課程的順利展開奠定基礎。
4. 導入內容要生活化
生活化的教學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教師進行課程導入時,適當地融入生活實際,把教材內容與“數學現實”有機結合起來,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可以消除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陌生感,同時能增強數學的應用意識,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信息技術課堂導入的基本方法
1. 直接導入
這種直奔主題的方法能使學生快速地集中注意力,讓學生的思維迅速定位,很快進入對新知的探索。
2. 復習導入
這種導入法注重了新知和舊知之間的聯(lián)系,同時對于學生醞釀其學習情緒也比較側重,因而在進行教學導入的過程中,有利于構建信息技術整體知識結構和體系,同時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
3. 情境導入
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故事和身邊的生活事例等手段,在教學中創(chuàng)造圍繞課程的學習氛圍,幫助學生培養(yǎng)情緒,讓學生在該種氛圍中去感受、領悟課程,追隨老師的導入進入新課程的學習中來,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實現教學目標。
4. 問題導入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問題的導入。教師要結合教學目標、教學要求及課程內容,有意識地設計懸念和問題,以促進學生認知沖突的產生,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課程導入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5. 趣味導入
教師用猜謎、講故事,玩游戲等方式進行新課程的導入,更容易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興趣,同時還有利于學生跟著老師的教學步伐展開思考,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信息技術課課堂導入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 課堂導入應有目的性和針對性,切忌過深、過難
課程導入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的知識水平及對知識的接受能力進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同時還要過根據自己掌握的情況來進行課程導入的設計,通過這樣有針對性和目的性的設計來實現課程導入的目標。此外,進行課程導入設計時還要避免將超出學生能力范圍的課程內容涉及到課程當中,這樣才能保證課程導入的順利進行。
2. 課堂導入應生動有趣,以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教師在進行課程導入的設計和實際應用過程中,要將學生對課程的參與度進行充分考慮,避免在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出現“冷場”的情況。因此,設計課程導入的方法應多樣化,對學生要富有吸引力。
3. 課堂導入應簡要概括,注重實用,切忌過長、過多
教師在導入時要掌握好時間,力求簡潔明了,對學生有所啟發(fā)。同時,導入要避免過長、過多,以免影響整節(jié)課的效率。
4. 課堂導入運用的材料應準確無誤,否則會誤導學生
無論是何種學科,教師對于課程內容的正確把握都是最重要的,利用導入式教學方式時也是如此。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正確、科學、合理的教學觀點和教學方法進行課程的導入,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對課程進行全面掌握,對課程內容形成正確的認知。
綜上所述,教師利用導入式教學的方式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以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fā)學生認知沖突與學習興趣為目標,以保證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中來,從而保證教學的順利展開,為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航英.信息技術課堂導入設計原則例談[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2(4).
[2]齊群,殷曰海.淺談信息技術應用于課堂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電化教育研究,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