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青
摘 要:在新課標的指導下,初中體育正在向著素質教育的深度進發(fā)。體育新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一條重要內容就是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總體來講,學校體育課程的開展就是促進學生體格體能、身體素質的完善和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的興趣。
關鍵詞:體育課堂;體育游戲;應用
如何實現體育課程的教學目標,一條非常重要的途徑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讓學生樂于進行體育的學習,從而實現在愉快中進行體育鍛煉和掌握體育技能的目的。下面本人將結合自己多年初中體育教學的體會,圍繞“初中體育課中采用游戲教學的必要性、重要性及使用方法”談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初中體育課中運用豐富多彩的體育游戲的必要性
1.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需要
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說:“天才,就是強烈的興趣和頑強的入迷。”學習興趣是學生掌握學習知識和技能最有用的“陽光”。游戲是學生非常喜歡的一樣體育活動,它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多數游戲帶有故事情節(jié)或競賽因素,并將跑、跳、投等各種活動融為一體,很適合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利用游戲進行教學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課程更加生動活潑,簡約易懂。
2.初中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的需要
初中學生的心血管機能尚不發(fā)達,表現為心率快,并且胸廓狹窄,呼吸機能很弱,呼吸表淺,肺活量小,耐力較差,生長發(fā)育很快,體型成豆芽形。初中學生的心理特點,也具有青春期的特征,注意力集中時間很短,學習和活動都靠興趣,情緒用事。喜歡變化,不喜歡一成不變,豐富多彩的事情和事物最容易激發(fā)他們的興趣。針對這樣的身心發(fā)育特點,大強度的鍛煉反而可能增加學生緊張、焦慮等消極情緒。而體育游戲活動過程是一個依據各種信息反饋進行不斷調整的控制過程,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情緒、動作、活動秩序等入微的觀察,分析和判斷學生的生理負荷,及時采取措施調整體育游戲活動的運動負荷,而適宜的運動負荷量則能調節(jié)中學生的情緒狀態(tài),如焦慮、抑郁、緊張和疲勞等,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初中體育課中運用豐富多彩的體育游戲的重要性
1.游戲可以激發(fā)興趣
學生喜歡游戲是天性,所以體育教學中,利用游戲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有意注意時間延長,從而提高體育的學習效率。利用游戲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是體育游戲的一項重要功能。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高效學習的保證,沒有興趣就沒有體育學習的動力。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激發(fā)興趣,提高體育教學的效率,勢在必行。體育活動都比較單一和枯燥,如果能把這些枯燥的體育項目轉化為生動活潑的體育游戲,那么學習效果會大大提高。
例如,在進行100米賽跑的時候,如果不進行游戲式的教學,一味地單純練習,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致馬上就減弱,教學效果不會好。因此在這項內容的教學時,老師要利用和發(fā)揮游戲的重要作用,把教學內容設計成競賽的形式。把學生分成幾組,開展接力跑,在跑道上擺放接力棒跨步跑,競賽跑的形式,這樣一來,學生興趣盎然,學習的興趣高漲。枯燥的體育運動變成了情趣盎然的體育游戲,吸引了學生的體育興趣,也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如果單純讓學生練習各種技能和技巧,會顯得很枯燥,如果把技能訓練和游戲結合起來,讓學生在競賽中學習,那樣的教學效果不言而喻。
2.游戲可以發(fā)揮出誘導作用
在體育課中有些基本部分的內容動作難度較大,學生學起來較吃力或容易產生畏懼心理。為了加強學生掌握技術動作,可以在學習這些內容時先穿插與課的基本內容接近或難度較低而又通過比賽形式的游戲,能使大腦皮質的相應中樞先有粗糙的分化過程;對學生基本部分的動作十分有益,起到誘導練習的作用。
例如在“立定跳遠”的教學中,這個內容看似簡單,但是由于枯燥,學生往往不愿意學習和訓練。怎么辦?如果依然用傳統(tǒng)的方式進行沙坑式的訓練,學生排隊訓練,既枯燥又沒趣,學生往往是應付了事,根本不能發(fā)揮出教學的真正意義。教師可以設計游戲形式,在整個教學中,都貫穿游戲,讓學生深深地被游戲所吸引。老師設計讓學生說說青蛙是怎么跳的,然后模仿青蛙跳的形式,看誰學得像。同時老師進行標準的示范,加上鼓勵性的語言,學生學習起來很愉快。之后告訴學生,這個體育動作叫立定跳遠。
再如,在上體操的“跳馬”這一內容時,先做一個“跳人馬比賽”的游戲。因為跳“人馬”和跳“馬”比較相像但難度小,且活動的氣氛好,學生情緒高漲,很容易就完成了這一動作。通過這一游戲,學生對“跳馬”這一概念有了一個粗糙的輪廓,且躍躍欲試,此時教師因勢利導,學生很快就能進入角色,這就起到誘導練習的作用,便于掌握技術動作。
3.游戲可以緩解學生的不良情緒
中樞神經最佳喚醒水平理論認為: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感到愉快舒服的中樞神經最佳喚醒水平,體育活動有助于達到這一水平,從而使個體感到愉快。在游戲過程中學生在與對手抗爭中斗智斗勇,在與同伴的默契配合中互幫互助,在戰(zhàn)勝困難、戰(zhàn)勝自我的同時,體驗到愉快和歡樂。例如,笑是一種特殊的全身運動,它具有緩解和消除疲勞的作用,使人心情愉快,在一節(jié)課的放松部分設計一些能夠引起學生發(fā)笑,運動量又小一點的游戲,笑聲使學生全身肌肉放松,消除了精神和神經的緊張,同時也會使學生產生一種余興未盡的感覺,有利于下一次體育課的開展。
4.游戲可以增加學生的自信心和榮譽感
體育游戲教學法以其競爭性增強學生自信心、集體榮譽感,降低焦慮水平參與競爭、接受挑戰(zhàn)是青少年的心理特點,他們很多積極情緒也是在競爭與挑戰(zhàn)中得到發(fā)展和完善的。學校體育的諸多方面,蘊含著競爭因素,體育游戲的教學比賽和對抗練習,課余時間班級和校際之間各種形式的對抗賽、邀請賽、達標賽、選拔賽,全校性的運動會,都為學生投入競爭提供了參與機會。一方面,體育游戲比賽反映了青少年學生樂于參與競爭的心理需求,是他們參加體育游戲活動最喜聞樂見、容易接受的一種形式;另一方面,體育游戲比賽的效應,在于以運動競爭為媒介,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游戲的興趣,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推動群眾性體育游戲活動的廣泛開展,而且必將在學生(包括參賽學生和觀賽學生)中產生一種凝聚力和向心力,激發(fā)他們對所代表群體(班級和學校)的集體感,從而起到體育比賽部分學生直接參加,多數或全體學生間接參與,共同受教育,激發(fā)集體情感的作用??傊?,體育游戲作為一種活動形式,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趣味性強,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fā)揮其功能,對于全面發(fā)展學生身體和促進其個性發(fā)展和智力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既然游戲具有如此多的作用,那么作為中學體育教師就應該充分利用學校的場地和器材,根據自己的目的選擇一些具有實效性和教育性的游戲。在游戲教學時,始終堅持針對性原則,把基本內容中需要掌握的技術先寓于游戲中,最終通過游戲達到教學目的。
三、初中體育課中運用豐富多彩的體育游戲的注意點
1.游戲設計要有針對性
教學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這是我國教學改革中大力提倡的教學理念。體育教育也是如此,對于體育教學來說,老師應該根據不同的教學目的來選擇游戲的內容和形式。在游戲的設計中,身體素質練習的負荷大,消耗大,動作難度小,但是缺乏趣味性,因此要用游戲來教學。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設計恰當的體育游戲,為教學做好基礎性工作和輔助性工作。一定要把游戲設計的趣味十足,讓學生欣然參與,愉快學習,有趣活動,高效體育。
比如,蛙跳接力,雙人蹲跳等,都是鍛煉學生腿部力量的活動,將這些內容盡量設計出趣味性來,最適合采用競賽的形式,分組進行,計分勝出的方式,學生會提高訓練的興致。對于鍛煉學生的靈活性方面,老師更應該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設計游戲。
比如推小車、推人出圈等,都是很好的游戲形式,對于學生上肢力量的鍛煉有很大的益處。還可以采用打龍尾、擲沙包方式,進行靈敏度的訓練。
在這樣的游戲中,學生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身心愉快,實現最大化的教學效果。因此在游戲的選擇上,一定要針對性強,因材施教。再比如,不同性別和年齡的學生具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狀態(tài),因而其認知才能、思想才能也不盡相同。選擇或編撰體育游戲時就要特別留意這一點,做到量體裁衣、因材施教。通常來講,男生喜歡活動強度較大,具有對抗性的游戲,而女生則喜歡活動強度較小,具有藝術性的游戲。
2.游戲選擇要有興趣性和思想性
游戲的選擇要合適初中生的心理、生理特性以及認知能力。中學生的思想具有單純、可塑性強的特性。因而,在編創(chuàng)或選擇體育游戲時,一定要做到內容要安全而健康,這樣才會有助于培育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意志質量。其次,中學生獵奇心強,對身邊或四周的新穎事物特別感興趣。依據中學生的這些心理特性,體育游戲的選擇要生動有趣且有利于培育和鍛煉學生的團隊認識和協(xié)作認識。
3.游戲編創(chuàng)要配合教材
體育游戲的目的是效勞于體育教學,因而在體育課上選擇或編創(chuàng)在體育游戲時應以教材為根據,思索教材與游戲的互相關系,選擇能配合教材相關游戲施行教學。因而,作為輔助練習的游戲,選擇一定要科學。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擅長引導學生,經過積極引導來激起學生對體育運動的好感和興趣。所以,體育游戲的選擇必須要依據體育課的任務來決定,防止隨意性。
總之,豐富多彩的體育游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可以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體育課的興趣,打造新穎活潑的體育課堂。當然,如何更好地促進我國學校體育的開展和學生體質的全面提高,有待于我們全體體育教師不斷的探索和創(chuàng)新。
(作者單位 浙江省紹興縣孫端鎮(zhèn)中學)
編輯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