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智云
摘要:在《英語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要求學生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并且能夠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和交流,初步學會文明的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fā)展合作精神。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提高學生口語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就此問題進行了策略研究。
關鍵詞:初中生;英語口語能力;提高
英語口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學會運用口語表達思想感情,提高日常生活中的交際能力,培養(yǎng)學生適應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能力和素質。那么,在口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哪些方面呢?本人就課堂教學經驗,談一下個人的觀點。
一、鼓勵策略
1.鼓勵學生多“聽”
“聽說、聽說”,先有“聽”,后有“說”。任何一個人的語言學習過程都是從“聽”開始的,如果一個生命從最開始就失去“聽”的能力,那么注定他無法擁有“說”的本領。因此,“聽”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占據著重要地位。作為教師,要讓學生明白,聽是良好的語言輸入方式,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多接觸各種類型、各種題材的聽力材料,如英語錄音、英文對白的電影以及英文歌曲,同時要注意模仿其中的發(fā)音、節(jié)奏、重音、連讀、語氣和語調等,這樣反復聽,反復練習,不僅可以提高聽力水平,還可鍛煉口語,令口齒變得更加靈活,逐漸適應英文發(fā)音習慣。
2.鼓勵學生多“說”
學習英語口語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提高學生“說”的能力,而學習英語的本質就是用于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所以,教師要經常鼓勵學生開口說英語,不能再走應試教育“啞巴式英語”的老路。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決定了學習策略,學習策略最終影響學習結果。在教學中,我們會遇到這樣一些問題:有些學生性格比較內向,不善于表達;有些學生語言交際能力較弱,害怕出錯;還有一些學生是因為基礎知識掌握得差,根本不會“說”。針對在學生中間出現的這些情況,教師要注重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從心理方面打消學生對于口語的恐懼,從思想上糾正學生對于口語學習的認識,加強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能力,不斷鼓勵學生通過大膽敘述、大膽表達提高口語水平,對于積極進行口語表達的學生及時給予肯定和贊揚,即使學生用英語表述的語句顛三倒四,甚至不成體統(tǒng),教師也要看到學生進步的一方面,鼓勵他以后繼續(xù)努力,深層次挖掘學生的潛力,并從心理上增加學生的勇氣,提高學生的自信。
二、創(chuàng)造情境策略
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語言知識,更要教授學生語言技能。因此,我們要多給學生創(chuàng)造開口說英語的機會,積極創(chuàng)造情境,設計大量的、高密度的口語訓練。此外,還要大力開展英語口語活動,包括英語角、英語節(jié)、英語話劇、英語競猜等,讓學生在活動中對英語口語產生興趣,在實踐中培養(yǎng)口語才能,提高英語口語水平。有位外國專家曾經說過:“成功的外語課堂教學應在課內創(chuàng)造更多的情境,讓學生有機會使用自己所學到的語言材料?!币驗槲覈闹袑W生所生活的非英語環(huán)境決定了他們口語能力的薄弱,所以,教師要在課堂上想方設法營造口語環(huán)境,創(chuàng)立和諧氛圍,便于學生從心理上克服自卑感,消除緊張情緒,勇敢自信地展示自我,從而提高英語口語交際的能力。
三、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加深學生的實踐體驗
要想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就必須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口語實踐活動,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針對部分學生,特別是口語基礎相對較差的學生,針對課上不愿開口說英語等特點,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與學生興趣、生活等方面密切相關的主題活動,從而激發(fā)起學生聽、說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引導他們積極參與,幫助他們體驗學習英語的快樂,重獲學習英語的自信和希望,從而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加深學生的實踐體驗,最終提高初中生的口語能力。
為了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教師要積極地通過多種渠道對學生進行口語訓練,提高課堂時間的利用率,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實踐能力,為學生進一步學習更深層次的英語知識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田東.任務型教學法在初中英語口語課堂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0(3).
[2]張瑞玲.提高初中英語口語的有效方法研究[J].考試周刊,2010(39).
[3]周軍.初中英語口語課堂“分層教學”的設計與實施[J].教師,2010(4).
(作者單位 江蘇省南通市新橋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