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剛
摘要:在新課程標準下,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方法和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是當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本文提出了提高化學教學有效性的幾種方法,意在使學生由過去盲目、被動地聽課,變?yōu)橛心康摹⒅鲃拥貐⑴c課堂教學。
關鍵詞:學習方法;興趣;思維培養(yǎng)
面對新課程標準要求,面對當前教育改革,面對當前學生學習狀況,如何才能提高初中化學教學的有效性呢?我從以下四個方面談談自己的實踐與思考。
一、指導學習方法,給學生學習的“鑰匙”,是提高有效性的前提
通過轉變預習觀念,可以喚醒教師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方法的意識,由“搶占學生時間”轉向“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真正落實預習,要先留給學生足夠的預習時間和思考的空間,上課時再針對重難點分析,有的放矢。這樣,能使學生感到學習像呼吸新鮮空氣一樣,學起來輕松、愉快。具體做法如下:
1.鼓勵學生提前預習
培養(yǎng)學生在教師講課前提前預習課本的習慣,這對學生來說非常重要。在預習的過程中,讓學生自己去尋找問題,并將問題記錄下來,在上課時帶著問題聽課,學習就會有很強的針對性。在理解新知識的時候,學生要做的就是把新知識與過去學過的知識點融會貫通,這樣理解起來自然很輕松。另外,教師要深入到學生的預習活動中去,了解學生已會什么,還不會什么,加強指導,利用課堂時間,直攻疑點,增加學生自學、思考和訓練的時間,使預習由學生單方活動轉向師生雙邊的共同活動。
2.及時地幫助學生建立知識網絡
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所學的知識越來越多。教師應及時地通過對比、整理、歸納,把分段學習的內容納入合理的、科學的知識網絡中。網絡化的知識便于長久記憶,也便于提取應用。
二、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是提高有效性的動力
在影響學習效果的許許多多的變量中,學習動機是起著關鍵作用的一個,它是學習活動的催化劑,并且具有一定的情感因素。在實際教學中,我常常向學生介紹化學發(fā)展史、化學家故事、趣味化學等,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
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我經常用的方法還有:①將貼近學生生活的實例引入新知;②提出問題,設置懸念;③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及時肯定。堅持做到這些,可以逐步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從而調動學生的主體意識。
三、準確把握課堂教法,是提高有效性的關鍵
1.應用多媒體教學,幫助學生加深理解和記憶
初中化學的概念、理論涉及微觀粒子的結構、組成、運動和變化,它與宏觀現(xiàn)象或事實有著質的區(qū)別,是比較抽象和難以理解的。所以在教學中,我們應適時地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把一些抽象的概念、理論形象化、具體化。通過展示動態(tài)的變化過程,能幫助學生加深理解,提高記憶效率。
2.堅持啟發(fā)式教學,為開發(fā)學生思維創(chuàng)造條件
在化學教學中,我對學生提出的新方法、巧思妙解及時褒獎、推廣,以激發(fā)他們不斷進取、努力鉆研的熱情,培養(yǎng)學生思維,讓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
(1)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啟迪和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同時采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猜想、歸納等思想方法,主動地發(fā)現(xiàn)問題和提出問題。
(2)引導學生重視發(fā)散思維,鼓勵學生標新立異、大膽探索。平時我在教學中,對每一道化學題目,尤其是推斷題,總是強調發(fā)散思維,訓練學生們從多角度看問題,想解題突破口,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且讓他們自己試一試,能不能編出一道合理的試題。
3.突出實驗教學,通過有形的實驗設計,激活學生的思維
中國科學院院士朱兆良說過:“如果人云亦云,就永遠不會超越,只有形成自己的思路、思想,多方面看問題,才能超出前人?!弊詮淖x過朱院士的話后,我就更加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尤其是通過設計實驗這一突破口——在每一節(jié)教材安排的實驗演示完后,我都讓學生課后自己設計一套實驗裝置去做該實驗。學生自制的實驗裝置,不管符合還是不符合實驗需求,我都認真分析其原因,并在班上給予表揚、鼓勵。通過實驗設計這一突破口,逐漸培養(yǎng)學生善于思考、勤于動手、敢于創(chuàng)新的能力。
四、加強教師素質提高,是提高有效性的源泉
教師應該不斷地提升本專業(yè)知識,更多地了解其他學科常識,不斷地欣賞優(yōu)秀課的教學法,反思自己的教學,不斷地品味專家的教學經驗,撰寫自己的教學體會。
總之,教師的教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無定法。
(作者單位:江蘇省東??h溫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