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璐
英國是世界上最早進入工業(yè)化的大國,經濟的飛速發(fā)展,使其在1870年便開始推行國家義務教育,義務教育的時間為7年,年齡規(guī)定在5~12歲。1880年教育法將實施義務教育的年齡定為5~10歲,1893年規(guī)定凡11歲以下的兒童必須入學,等等。1891年英國教育部門正式規(guī)定初等教育免費就讀,1899年教育法又將義務教育的年齡提高到12歲,并在同年設教育署的基礎上建立新的教育體制——一種既有中央統(tǒng)一領導又有地方分權的國民教育領導體制。1944年實施5~15歲的義務教育,同時地方教育當局還向義務教育超齡者提供全日制教育和業(yè)余教育。1988年出臺的《1988年教育改革法》設立了全國統(tǒng)一課程,規(guī)定5~16歲的義務教育階段開設3類課程,即心理課程、基礎課程和附加課程。還把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學習分為4段,并建立與課程相聯(lián)系的考試制度,規(guī)定在每一學習階段結束或臨近結束時,要對學生每門科目實行評定,即學生要在7歲、11歲、14歲、16歲時參加4次全國性考試,考試成績是衡量學校質量的重要依據。
美國的義務教育是在其獨立后發(fā)展起來的。1824年以后,美國這個后起的資本主義國家的工商業(yè)以驚人的速度發(fā)展。一方面,工商業(yè)資產階級勢力雄厚起來,他們極力開展資產階級的民主主義運動;另一方面,工人階級的政治力量日益壯大,為爭取教育權而積極斗爭。美國政府于1825年頒布了第一部義務教育法。1834年美國就出現(xiàn)了第一所公立小學,美國公立小學的建立不僅奠定了美國資本主義教育制度的基礎,也成為美國普及義務教育運動的開端。1852年,馬薩諸塞州第一個頒布義務教育法,規(guī)定8~12歲適齡兒童每年須入學12周,紐約州緊跟其后。到19世紀末,美國三分之二的州頒布了義務教育法令。1919年,阿拉巴馬州最后頒布義務教育法。到20世紀初,強制入學年齡與入學時間逐步延長,結業(yè)年齡已要求為16歲,全年入學,強制入學執(zhí)行情況也逐步嚴格起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美國義務教育得到長足發(fā)展,開始實行12年義務教育制,其中1~6年級為初等教育階段,7~12年級為中等教育階段。
普法戰(zhàn)爭結束后,法國共和黨人、律師費里于1879年2月執(zhí)掌教育部大印,通過頒布實施《費里法案》,義務教育的實施得以具體化:6~13歲為法定義務教育年齡;接受家庭教育的兒童須從第三年起,每年到學校接受一次考試檢查;對不送兒童入學的家長進行罰款;免除公立幼兒園及初等學校的學雜費;免除師范學校的學費與膳食、住宿費用;廢除《法盧法案》中教會監(jiān)督學校及牧師擔任教師的特權;取消公立學校的宗教課,改設道德與公民教育課。法國從1882年起實施7年免費義務教育。1959年頒布的《教育改革法》規(guī)定義務教育年限為10年,即6~16歲,分為3階段:6~11歲為五年基礎教育,即初等教育;11~13歲為中學的最初兩年,分別接受不同的中等教育;13~16歲為義務教育的“完結期”。經過1975年和1984年兩次重大改革后,法國確定了現(xiàn)行比較適應政治和經濟發(fā)展需要,具有自己特點的、多樣化的教育體制。小學教育是義務教育的初級階段,是強制性免費教育。小學教育學制5年,分2個階段:基礎學習階段和深入學習階段。初中教育仍為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完成小學階段學業(yè)的學生均可進入初中階段學習,但入學年齡不得超過12歲,學制4年。
日本明治維新以來非常重視振興初等教育,文部省更是把大力發(fā)展小學定為實施《學制令》的首要任務?!秾W制令》廢止寺子屋和鄉(xiāng)學,規(guī)定開辦8年制的小學,分為初級和高級2段,各4年,兒童6歲入學,接受8年義務教育。由于在實施過程中遇到困難與阻力,1879年普及初等教育的年限被縮短為4年。日本近代普及教育的速度是非常快的,據有關統(tǒng)計,1873年,其初等義務教育的入學率只有28%,而1891年達到了50.3%。19世紀末20世紀初,日本在發(fā)動甲午戰(zhàn)爭后,依靠索取賠款、掠奪財富充實了國力,開始實施免費的義務教育。到1907年,義務教育入學率提高到97.3%,基本實現(xiàn)了普及4年制初等義務教育目標。同年,決定將義務教育年限延長為6年。1910年義務教育普及率幾乎達到100%,并持續(xù)到1947年公布新的教育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日本改革了原有教育制度中妨礙發(fā)展的成分,于1947年公布《學校教育法》,開始實行嶄新的教育制度。其中,延長了義務教育年限,實行包括初中3年在內的9年制義務教育。
義務教育年限逐漸延長已經成為世界基礎教育的普遍事實。1998年的《世界教育報告》顯示:在有數(shù)據可查的171個國家中,義務教育的平均年限為8年;非洲的平均年限已達7.2年;北美、歐洲主要發(fā)達國家的平均年限為10~12年。 由于失業(yè)危機的加劇的影響,那些不具有充分教育準備的青年難以順利就業(yè),因此規(guī)定16歲完成義務教育的國家越來越傾向于將學生繼續(xù)留在學校,希望他們完成高中教育,即離校年齡逐步趨于17歲或18歲。
參考文獻:
[1] 郭新力.國外政府實施義務教育的模式及其啟示[J].學習與實踐,2006(4).
[2] 李慶豐.西方義務教育改革新動向[J].教師博覽,2002(2).
(作者單位: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