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院校新生入學教育是學校對學生開展正式教育管理工作的開始,是高職學生接受高等職業(yè)教育的第一課,具有重要的意義。面對高職學生不同的心理狀態(tài)與需求,入學教育內容繁多、涉及面廣,高職院校應精心策劃、組織。文章結合工作實踐經驗,建立了高職院校新生入學教育的“院校、系部、班級”三級組織體系,將有關工作內容合理地分工,提出了切實有效的實施方案。
關鍵詞:高職院校;新生入學教育;法規(guī)校紀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145(2009)27-0172-02
新生入學教育有利于緩解新生的環(huán)境不適應、生活不適應、心理不適應和學習不適應等諸多壓力,是新生成長的必要階段[1],具有積極深遠的意義。但是,在高職院校的新生中,有為能接受高等教育而興奮的,也有高考發(fā)揮失常無奈選擇高職而失落的;有來自職高、中專、技校的,也有來自普通高中的;有安心學習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的;也有抱著“專套本”、“專升本”的目標而來的??梢?僅靠全校統(tǒng)一的入學教育難以達到全面深入的引導。為提供每名學生有普通意義和獨特性的幫助,我們在實踐中,摸索出高職新生入學教育“院校、系部、班級”三級組織與實施體系,取得較好效果。
一、院校對入學教育進行的組織與實施
在院校領導的直接指導下,由學院相關職能部門組織進行院校統(tǒng)一的入學教育工作。主要有學生工作部(處)、團委、教務處、保衛(wèi)處等部門參與,主要的工作任務是負責制定院校整體的入學教育內容及日程安排,協(xié)調入學教育有關部門及相關工作,如場地的布置、設備的管理、人員的組織等等。
院校一級的入學教育因涉及全體新生,人數達二三千人甚至更多,常采取講座、報告、影視片播放的形式進行。如果無足夠大的場地,可以分為若干場次進行。有攝錄、直播條件的院校,可以采取主會場(報告廳、禮堂)現(xiàn)場報告與分會場(各班教室)收看實況直播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需要指出的是,不論哪種方式,學生處、系、輔導員(班主任)都應緊密配合,共同組織新生在指定場所按時參加學習,并應加強講座、報告過程中的組織和管理,嚴格考勤、及時處理學生的缺勤與早退,我們的工作過程正是學生實際感受校風、學風的過程。組織管理工作也就成了入學教育的第二課堂,組織嚴密、管理嚴格、作風嚴謹將與講座、報告相得益彰,起到更強的感染作用。
院校統(tǒng)一組織的入學教育內容一般有:
1.開展理想信念教育青年大學生擁有崇高的理想和科學的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和人生力量的源泉[2]。當前,高職新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中既有積極合理的因素,也有消極不好的因素。入學教育中,院校應邀請思想政治教育專家結合國際國內形勢,簡要介紹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江澤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提高新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2.高職教育的內涵及校史校風教育。很多學生進入了高職院校,但仍對高職教育的內涵不清,對自己的成長目標不明,這就需要在入學教育中理清說明。另外,通過開學典禮、專題講座、參觀校史展覽館等形式,向新生介紹學校光榮的歷史和輝煌的歷程,通過專題片介紹學校知名專家學者、優(yōu)秀畢業(yè)生和杰出校友們,以他們的突出事跡為榜樣,給新生展現(xiàn)高職畢業(yè)生廣大的發(fā)展前景和良好的成功機遇,激勵新生選擇高職、奮發(fā)圖強的信心和決心。
3.學習方法及學籍管理教育。學習力是一個人學習態(tài)度、學習能力與終身學習的總和,被稱為最可貴的生命力、最活躍的創(chuàng)造力、最本質的競爭力[3]。進行學習方法的教育,就是幫助高職新生明確職業(yè)技術教育學習的目的和定位,并介紹高職教育的有效學習方法,如基于問題的學習學習、基于實踐的學習、苦于探究的學習等等。在實施學分制的高職院校,有必要將院校的學籍管理辦法介紹給新生,以新生更好地安排自己的課程選擇和修讀學分。
4.身心健康教育。很多新生是第一次遠離家庭,面臨陌生的環(huán)境和全新的學習要求,學習壓力、經濟壓力、交往壓力接踵而至,易導致心理上的失衡,甚至出現(xiàn)嚴重的心理問題。因此,在新生入學教育中,應以專家講座等形式面向全體新生講解身心健康的基本常識和注意事項,以保證新生具備基本的調控知識和能力。
5.法規(guī)校紀教育。高職新生處于青春躁動期,生理成熟大于心理成熟,少數學生在面對矛盾和沖突時,易沖動不計后果,常發(fā)生違法違紀行為,事后追悔莫及。在入學教育中,可用本校實際發(fā)生的違法違紀典型事件作“反面教材”來詳細解讀法規(guī)校紀。也可在不公布當事學生姓名的前提下,宣講以往違紀事件的處理和違紀學生的處分,以提高學生對違紀后果的直觀認識。
二、系部對入學教育的組織與實施
系部主要在院校的統(tǒng)一部署下,組建系部開展入學教育的隊伍,黨政主要負責人牽頭負責指揮,以黨團的基層組織和各教研室為單位,開展黨團知識教育、專業(yè)思想教育和專業(yè)實驗實訓場所介紹。
1.黨團知識教育。通過系部組織的黨、團課,使新生進一步提高對黨、團的思想認識,幫助新生確立遠大的人生目標,引導他們認識黨、熱愛黨、靠攏黨[4],增強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為新生的政治進步和個人成才提供幫助和條件。
2.專業(yè)思想教育及教學特色介紹。系部應充分調動專業(yè)教師特別是資深專家教授的積極性,加強對新生的專業(yè)思想教育和教學特色介紹。幫助學生充分了解自己所學專業(yè)背景、專業(yè)特色、地位作用、教學計劃、課程設置、師資狀況、培養(yǎng)方式、就業(yè)前景等,幫助學生理智地判斷對專業(yè)學習的適宜度,鞏固他們選擇專業(yè)的決心和信心。為更好地解釋和介紹各專業(yè)的特點,系部宜以教研室為單位對不同專業(yè)分別進行。
3.專業(yè)實驗實訓室參觀與介紹。高等職業(yè)技術教育非常強調學生的實踐能力,要求高職學生具備充足的專業(yè)知識和扎實的專業(yè)技能。在入學之初,組織新生參觀實驗實訓室,能強化學生的動手意識和緊迫感,為他們提供了看得見的資源和可行的渠道,有助于高職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xiàn)。
三、以班級為單位進行的入學教育內容
在新生入學教育中,有些內容宜以班級為單位開展,如生活指導、團隊精神教育、安全防范教育等。這些內容由輔導員(班主任)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可以取得更大成效。
1.學習、生活指導當代高職新生多為獨生子女,大多又是首次出遠門獨立生活,有些同學適應社會及獨立生活能力較差,加上繁重的學習任務、繁雜的物質誘惑,他們的學習和生活需要輔導員(班主任)提供多方面的指導。在學生處的協(xié)調下,可聯(lián)合學生公寓管理教師對學生寢室的內務進行指導。部分高職學生在中學時期養(yǎng)成了不良的生活、學習習慣,更需要進行糾正與指導。此外,對家庭經濟特別困難的學生,應告知國家、省市區(qū)及本校的資助政策,解讀獎、助、貸、勤、減、免、補資助體系的具體申請條件、申請途徑和申請程序,幫助他們樹立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靠自己的努力創(chuàng)造學習條件和打拼未來。
2.集體主義與團隊精神教育輔導員(班主任)可通過學生檔案等材料對教育對象充分了解,并多到教室和寢室,及時了解學生思想、學習、生活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集體主義和團隊精神教育,幫助學生克服“自我中心”傾向,建設團結互助、共同進步的班集體。在開學初期,可舉行全班學生都能參與的活動,如自我介紹演講賽、籃球賽等活動,盡量讓全體學生參與、融入進來,在集體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意識和拼搏精神,增強同學們的集體榮譽感和歸屬感。
3.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其他內容。面對大學新生常見的思想心理特征[5],應建立新生身心健康檔案,對有心理疾患和心理障礙的學生,以及來自經濟困難、父母離異、單親家庭的學生予以特別的關注,給予足夠的幫助與關愛。針對學生對社會的復雜性認識不夠,辨別是非能力不足,常出現(xiàn)參與傳銷、易上當受騙、輕信推銷、財物被盜等問題,給予提醒和預防,及時開展安全教育。
參考文獻
[1]楊菁,邵建防.大學新生入學教育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3(4).
[2]李志宏,等.中國高職高專學生必讀[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2.
[3]盧婷婷,黨民科,等.我的大學——大學生讀本[M].中國人事出版社,2007.
[4]柯建華.淺談新時期新生入學教育[J].福建醫(y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7(3).
[5]高建勛.大學新生的思想心理特征及入學教育對策探討[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3(10).
作者簡介:粟俊江(1975- ),男,四川開江人,重慶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生工作部(處)部(處)長,講師,工程師,研究方向:學生教育管理、巖土工程地質災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