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娟
[摘要]在閱讀教學中,應樹立“拓展”性閱讀教學觀,營造讀書氛圍,開辟活動天地,指導閱讀方法,要以課本為中心,向課外輻射,提升閱讀水平,開闊學生視野、豐富語言積累。
[關鍵詞]閱讀教學 營造氛圍 指導方法 提升水平 豐富語言積累
中圖分類號:G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7597(2009)0310157-01
《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目標中既提出了要擴大閱讀面的要求,又具體規(guī)定了課外閱讀量。這些都表明,在“大語文”教育觀念下閱讀教學要立足于課文,但不能禁錮于課本,所以,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樹立“拓展”性閱讀教學觀,要以課本為中心,向課外輻射,從而達到以一篇帶多篇,以課內帶課外,以精讀帶博讀,不斷開闊學生視野、豐富語言積累。這樣才能迅速有效地擴大學生的閱讀量,使學生的人文底蘊加厚加寬。
如何使孩子們會閱讀愛閱讀呢?努力做到在學生的閱讀實踐中培養(yǎng)識字能力、閱讀能力,實踐性是語文教育的重要特點;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在認真讀書和合作學習、討論交流中解決問題,本次課程改革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種新型的學習方式特別強調問題在學生學習活動中的重要作用。從本質上講,問題是產生學習的根本原因。問題是學習的動力、起點并貫穿于學習的始終,學生通過問題來學習;同時學習過程也是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學生通過學習來生成問題。這里,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學習不僅僅是主動的語文學習,更是在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沒有強烈的問題意識,就不可能激發(fā)學生求知的沖動性和思維的活躍性,更不可能激發(fā)學生勇于探索和追求真理的創(chuàng)新精神,以及求異思維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創(chuàng)新實踐。我們課題組經過實驗,做了以下嘗試,已初見成效。
一、營造讀書氛圍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人們的向導?!笨梢?,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至關重要。首先,通過引導收集關于讀書的名言名句,營造讀書氛圍,學生收集名言名句,組織他們交流,并選擇有代表性的名言請字寫得好的學生寫出來,張貼在教室里。其次,動員、引導學生從家里帶來自己喜愛的書充實班級圖書柜,在班級中創(chuàng)設一種濃厚的“書香”氛圍和“書林”境界,讓學生產生一種追求讀書的神圣感。再次,利用家長會的機會,由學生向家長匯報課外閱讀的收獲,請家長介紹自己引導孩子進行課外閱讀的方法和經驗,實實在在的人和事,打動了廣大家長,他們自覺地為孩子創(chuàng)造閱讀環(huán)境。如:讓孩子擁有自己獨立的房間,自己的小書架等。父母帶頭讀書、讀報,做孩子閱讀的榜樣,主動與孩子討論書中的問題。此外,安排學生定期去圖書館借書,并每周安排2-3節(jié)課時間去閱覽室看書。
二、課內嚴格訓練,指導閱讀方法
“得法于課內,得益乃至成長于課外?!闭f的便是課內要嚴格訓練,上好課外閱讀指導課,逐步使學生達到能運用精讀、速讀、選讀、批注等多種方法,開展課外閱讀活動。葉圣陶也曾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著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因此,我們把閱讀方法的指導,賦予課堂閱讀教學之中,以教材為依托變“教”材為“學”材。
1.精讀法,即逐字逐句精研細讀的方法。它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幫助學生牢固掌握知識,提高思維能力和認識水平,增強語言修養(yǎng),提高語文能力。
2.略讀法,就是大略地讀,能在較短的時間里,閱讀較多的書籍。略讀的目的就是把握全篇的大意,得其要領。因此在閱讀中,對某些難點,只要不影響對整體的把握,可采取“以繞為進,以避為進”的方法,不在一處多耗時間,遇到難詞、生字,只要不影響對大意的理解,可以跳過去。然而,略讀不是走馬觀花,漫不經心,而是集中注意力,有目的地讀。
3.選讀法,就是有所舍棄,選其所需而讀。根據需要或針對問題,學會有目的地選讀有關文章或選讀文章中的有關部分,達到迅速捕捉有用信息的能力,提高閱讀效率。
4.速讀法,即用最快的速度閱讀,用盡量少的時間,獲取盡可能多的信息,并能正確理解文章的閱讀方法。
5.批注閱讀法,就是閱讀過程中邊讀邊批注,引導學生對重點,疑難邊閱讀邊圈點勾畫,或寫上幾句心得,既動腦又動手,旨在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
此外,我們還針對不同體裁的文章特點,注意給規(guī)律、教學法,教給兒童用不同方法閱讀不同體裁的文章。
三、重視檢查閱讀效果
“好表現”是學生的天性。給他們表現的機會,讓他們有一種成就感,則更能激發(fā)學生主動閱讀的動力?;谶@種認識,我的做法是:(1)在班會上開展讀書比賽,定期在課外閱讀欄上公布每個學生的閱讀篇目、筆記篇數、摘抄的條目數。(2)抽取一些讀書筆記,定期舉辦讀書筆記展覽。(3)組織讀書經驗介紹。(4)召開讀書心得交流會。(5)發(fā)現優(yōu)秀習作,積極組織向刊物投稿。通過檢查,讓學生互相學習,看到自己的不足,從而使愛讀書的氛圍更濃,閱讀效果就會更好。
四、開辟活動天地,提升閱讀水平
1.課前精彩三分鐘。在每節(jié)語文課開始,我們都讓一位學生到講臺上講演,把課外閱讀收集的小故事、名人名言、諺語、謎語、歇后語或新人新事與全班同學交流。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發(fā)言膽量,提高了口頭表達的能力,又促使學生更好地去讀課外書刊。
2.定期開展“綜合性學習”成果匯報活動。此項活動由學生代表設計和組織,教師參與其中,在課內完成?;顒觾热葜饕前言谡n外語文實踐活動中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以及收集整理的學習成果,向大家展示交流。主持人盡量為全體同學創(chuàng)造表現自己的機會,使每位同學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這項活動的開展,既拓寬了語文學習的內容、形式和渠道,實現了師與生、生與生之間的積極交往互動,又達到了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共同發(fā)展的目的。真正使他們在廣闊的空間學語文、用語文,豐富知識,砥礪能力。
五、課外廣泛閱讀,拓展生活空間
語文教學不僅要讓學生從課內得法,還應指導學生及時把課內所得之法,應用于課外閱讀之中,讓學生在廣泛的課外閱讀中拓寬知識面,拓寬生活空間,以“課外促課內”使之相得益彰。
1.結合課文學習,實施拓展性閱讀。以課文為中心,向課外材料輻射,須找準課內材料與課外材料聯結點、切入點,這也是有效實施拓展性閱讀教學的關鍵。
2.利用圖書資源,廣泛開展閱讀。魯迅先生說過:“只看一個人的著作,結果是不太好的。”??次膶W書也不好。要博覽群書,要涉及名家名著,現代當代文學作品、科普讀物、天文地理、歷史等方面的書籍。目前學校擁有大規(guī)模的圖書室,圖書種類繁多,科目齊全,我們要利用圖書資源,要求每周每生借閱不少于1次,教師有選擇地給學生推薦,達到資源共享。我們首先為孩子選擇的是《小小百花園》叢書,在這套讀物中,有愛的教育,美的熏陶,還有科學知識的趣聞……。
3.介紹優(yōu)秀報刊,做好閱讀指導。隨著現代家庭對子女“智力投資”的不斷升溫,訂閱兒童報刊的學生越來越多,學生們的理解更深了,情感體驗也更深了。如《小朋友》、《中國兒童》、《小學生學習報》、《少年智力開發(fā)報》、《東方少年》等。我們利用每周的課外閱讀指導課,教給孩子們閱讀報刊的方法,讓他們在課下自由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