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5期
刊物介紹
《文山學院學報》是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云南省教育廳主管、文山學院主辦的綜合性學術期刊。雙月刊,大16 開本,每期120 頁,雙月底出版,國內外公開發(fā)行。該刊嚴格遵循辦刊宗旨,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刊發(fā)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各學科的學術論文。同時,以“深耕本土鍥而不舍”為辦刊理念,突出學術性、師范性、地方性和民族性,積極為學校教學科研服務,為地方社會經濟文化發(fā)展服務?!段纳綄W院學報》現(xiàn)為“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萬方全文數據庫”“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CSTJD)”“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期刊網全文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CAJCED)”“中文電子期刊服務資料庫(CEPS)”等數據庫收錄期刊,擁有數字機構用戶4506 個,分布在18 個國家和地區(qū),個人讀者分布在13 個國家和地區(qū)。 該刊主要欄目:地方•民族文化研究(2009 年獲云南省優(yōu)秀期刊“優(yōu)秀欄目獎”)、壯劇研究、邊疆史地研究、文學•語言研究、理論研究、高等教育研究、基礎教育研究、區(qū)域經濟研究、生物資源開發(fā)研究(2012 年獲云南省優(yōu)秀期刊“優(yōu)秀欄目獎”)、數學研究、物理學研究、計算機信息與電子科學、體育研究等。
文山學院學報
- 淺議〔樂西戲調〕的藝術個性——云南壯劇音樂初探(之十一)
- 云南壯劇的傳承困境與遺產地教育傳承保護模式的對策構想——邊疆少數民族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傳承研究(之一)
- 試論云南民族原始宗教信仰的社會控制功能
- 苗族“花山節(jié)”的起源及其研究價值
- 少數民族文化變遷的調查研究——以金平縣聯(lián)防村黃苦聰人的習俗文化為例
- 旅游視角下的納西族“打跳”
- 20世紀30年代中國邊疆研究的內容與特點——以《邊事研究》為中心
- 論華企云的邊疆研究
- 1980年以來唐繼堯研究綜述
- 近十年西南歷史地理研究進展
- 浣女、漂母之渺無其人——從清代宣統(tǒng)元年四川優(yōu)拔考試請發(fā)賓興說起
- 從《詩經·鄭風》看構建和諧鄭國的四個要素
- “物我交融”與“物我相隔”——陶淵明與華茲華斯自然詩的觀物方式比較
- 文學審美價值的生成——條件、過程與形態(tài)
- 標點符號產生的認知理據
- 論教育問題與人的本質要求
- 地方高校學報辦刊理念的凝煉與思考——以《文山學院學報》為例
- 數字化條件下期刊學術不端的新特點及應對措施
- 對高校黨政辦公室秘書工作的幾點認識
- 高校貧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綜述
- 1979年以來中國少數民族高等教育研究述評
- 論新形勢下民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實踐與探索——以云南工商學院為例
- 高職院校文學課程有效教學研究
- 高中專題史課時教學目標初探
- 國內幼兒英語教學微觀維度的深層研究
- 我校劉常福教授獲2012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立項
- 龍紀峰教授
- 文山學院美術系第三屆雙年展教師作品選登(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