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壓
- 變荷載下考慮起始水力坡降與連續(xù)排水邊界的固結解
)的基礎上,根據孔壓疊加原理進一步得到了隨時間變化的外荷載下的邊界條件,文獻[22]中對變荷載下的連續(xù)排水邊界已有一定研究,其連續(xù)排水邊界處的邊界條件為式中:b為界面系數(shù),與界面材料性質有關,可通過實測孔壓反演得到;u為超靜孔隙水壓力;t為時間;e為 常 數(shù);τ為 積 分 變 量;P”(τ)為 變 荷 載 的 一 階 導數(shù);P(0)為變荷載的初始值。超靜孔壓的初始值為u(z,0)=P(0)。由于起始水力坡降的存在,滲流過程中存在著移動邊界問題,在滲流移動邊
土木與環(huán)境工程學報 2023年1期2023-02-24
- 黃土邊坡開挖卸荷力學響應研究分析
300kPa時的孔壓-應變關系圖。孔壓與應變呈正相關關系。隨應變的增大,孔壓逐漸增大。常規(guī)三軸試驗的孔壓整體大于卸載三軸試驗的孔壓。常規(guī)三軸試驗達到孔壓最大值的應變值小于卸載三軸試驗。且常規(guī)三軸試驗達到孔壓最大值后,其孔壓增長趨勢穩(wěn)定,而卸載三軸試驗孔壓仍繼續(xù)增大。根據相關力學理論可得,卸載三軸試驗的土體穩(wěn)定性較差,容易發(fā)生破壞。圖4 孔壓-應變關系圖圖5為孔壓比-應變關系曲線。由圖可知,當應變小于4%時,常規(guī)三軸試驗孔壓比大于卸載三軸試驗。當應變大于4%
安徽建筑 2023年1期2023-02-09
- 白蟻巢對土石壩滲流影響分析
,土石壩內部滲流孔壓及滲流速度的變化情況,對比分析不同蟻道類型對土石壩內部滲流孔壓及滲流速度的影響。1 土石壩有限元模型本研究通過有限元軟件,對土石壩進行有限元建模,分析其滲流情況。土石壩有限元相關參數(shù)如表1所示。表1 土石壩相關參數(shù)由于白蟻巢會使土石壩內部產生腔巢,當水位線上漲時,水會隨著白蟻巢進入土石壩內部,在其內部形成滲流通道,從而影響土石壩的滲流情況。不同型式的白蟻巢在土石壩內部的結構型式不同,對土石壩的滲流情況的影響程度也不同,本研究將白蟻巢分為
水利科學與寒區(qū)工程 2022年12期2023-01-17
- 考慮邊界排水時間效應的軟土一維非線性固結近似解答
隨時間變化的邊界孔壓,驗證了連續(xù)排水邊界的合理性,并通過擬合實測的邊界孔壓,得到相應的邊界參數(shù)取值。連續(xù)排水邊界形式簡單,能反映孔壓隨時間的變化,并且可以退化為完全排水和完全不排水邊界,因此也得到了眾多學者[24?29]的進一步發(fā)展和應用。其中,宗夢繁等[26]基于Davis 的假設條件,在解析過程中令Cc/Ck=1,得到連續(xù)排水邊界條件下考慮非線性的土體一維解析解,但仍未考慮固結系數(shù)在實際工程中的變化。之后,又利用有限差分法研究此問題,采用Crank-N
工程力學 2023年1期2023-01-04
- 孔壓靜力觸探在樁基工程中的應用分析
,當圓錐探頭為測孔壓探頭時,即為孔壓靜力觸探。目前,利用原位測試結果對樁基的承載能力進行預測評估,一直都是巖土工程中的一項重大課題。楊石飛[1]等通過對原位測試的結果進行分析,提出了以原位測試成果代替室內試驗所確定的壓縮模量來計算樁基沉降,并通過120項實際樁基工程的實測沉降值與預測結果進行驗證,得到了一種準確率較高,計算簡單的計算樁基沉降的方法。孫波[2]通過現(xiàn)場試驗與室內模型試驗進行對比,對有無堆載下的單樁受力變形規(guī)律進行了分析,提出了荷載傳遞法依舊適
安徽建筑 2022年11期2022-11-21
- 時間平方根法評價隔離墻t50及固結系數(shù)
100)0 引言孔壓靜力觸探技術(CPTU)是在探頭中加入孔壓傳感器以達到測試地下孔隙水壓力的目的,具有傳統(tǒng)靜力觸探測試錐尖阻力及側壁摩阻力的功能,又能測試孔隙水壓力及其消散過程[1-2]。由于操作簡便,測試范圍廣,測試數(shù)據準確等因素,CPTU 技術自問世來已在國內外工程及科研中得到廣泛應用[3-5]。孔壓靜力觸探技術有助于評價粘性土的物理力學特性及固結滲透特性等[6]。TORSTENSSON[7]在分析孔壓消散過程中,將初始孔壓ui與靜水壓力u0的差值定
廣東土木與建筑 2022年9期2022-10-15
- 飽和鈣質砂孔壓發(fā)展特性試驗研究
對密實度對鈣質砂孔壓、應變的發(fā)展過程展開了研究,結果表明鈣質砂的動強度隨著相對密實度的增加而增長,且鈣質砂在單次循環(huán)荷載過程中的孔壓變化量較大。上述研究從多個角度對循環(huán)荷載作用下的飽和鈣質砂進行分析研究,但對于鈣質砂的孔壓發(fā)展過程的研究仍然較為薄弱。而土體液化過程離不開由于孔壓上升而導致的土體強度降低,因此對鈣質砂液化過程中孔壓增長模式的研究非常重要。而現(xiàn)有的孔壓模型大多都針對陸源砂,鈣質砂相關的孔壓模型仍然較少,且現(xiàn)有鈣質砂孔壓模型都需要多個參數(shù)進行擬合
人民長江 2022年6期2022-07-01
- 動荷載下不同細粒含量粉土孔壓發(fā)展模式研究
作用時,內部出現(xiàn)孔壓累積現(xiàn)象,會造成土體強度衰減,嚴重時甚至會出現(xiàn)“液化”.目前粉土孔壓累積規(guī)律受眾多參數(shù)的影響,如荷載頻率、幅值等,但從微觀角度來看,顆粒級配才是粉土力學性質發(fā)生改變的本質原因.傳統(tǒng)分析法中研究細粒含量對于粉土動力特性影響,主要是通過動三軸試驗,由此分析黏粒含量與粉粒含量對動孔壓的影響[1-4].曾長女[5]通過試驗提出,當細粒含量不同時,其動剪切應力變化較大,但是黏粒和粉粒含量造成影響不同.呂莜[6]認為當粉粒含量Fs在40%~70%區(qū)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交通科學與工程版) 2022年2期2022-05-12
- 超高土石壩心墻孔壓不均勻分布特征及其機理研究
孔隙水壓力(簡稱孔壓)。例如,小浪底斜心墻壩(壩高154 m)竣工時最大孔壓為1.37 MPa[1];糯扎渡心墻壩(壩高261.5 m)滿蓄時最大孔壓為2.30 MPa[2]。這些監(jiān)測成果為發(fā)展和驗證高心墻壩安全評價方法、推動科學認識大壩工作性態(tài)提供了寶貴支撐,但已有工程普遍存在有效滲壓計數(shù)目相對較少的問題。在建的高295 m兩河口心墻壩建立了完備的監(jiān)測系統(tǒng),獲得了豐富的孔壓監(jiān)測資料,目前最大監(jiān)測孔壓已達3.74 MPa[3],同時發(fā)現(xiàn)孔壓呈顯著不均勻分布
水利學報 2022年12期2022-02-15
- 振動沉管碎石樁在堤防軟土地基中的應用
所示。2.2.2孔壓監(jiān)測結果碎石樁段:從孔壓的變化看,加載過程中,孔壓增加;恒載后,孔壓逐漸減小較明顯,如圖5所示。堤身自重壓載段:從孔壓的變化看,加載過程中,孔壓增加;恒載后,孔壓逐漸減小,如圖6所示。2.3 結果分析試驗段總長100m,分為碎石樁段和填土段,長各為50m??紤]邊界效應和施工干擾,取沉降P5、P10測點為碎石樁段代表測點,P17、P22測點為填土段代表測點;取孔壓S6、S12測點為碎石樁段代表測點,S18、S21測點為填土段代表測點。關于
水利規(guī)劃與設計 2022年1期2022-01-26
- 考慮波致孔壓累積與應力耦合效應的埋置管線周圍海床響應特征與機制分析*
當某一深度的累積孔壓超過其上覆有效應力時,即引起該深度位置海床土的液化,進而威脅管線的安全。目前波浪作用下海床累積響應的計算方法主要有兩種,第1種方法是直接利用彈塑性本構模型來模擬循環(huán)荷載下孔壓的累積過程(Dunn et al.,2006;Ye et al.,2015; 王小雯等, 2018),該種方法相對較為復雜,本構模型的描述需要大量不易測試的參數(shù),因而其應用受到一定限制; 另一種方法是將循環(huán)剪切試驗得到的半經驗孔壓累積源項表達式與滲流連續(xù)方程相結合以
工程地質學報 2021年6期2022-01-22
- 高應力條件下循環(huán)球-偏應力耦合作用對飽和尾粉砂動力特性影響分析
和軟黏土的最大動孔壓與最小動孔壓表現(xiàn)出不同的發(fā)展規(guī)律,并提出了計算在恒定圍壓和變圍壓動三軸試驗的殘余孔壓的方法。谷川等[10]通過對溫州地區(qū)軟黏土進行了一系列的循環(huán)圍壓動三軸試驗發(fā)現(xiàn),循環(huán)球-偏應力的耦合會影響動應變的發(fā)展速度,這種影響跟相位差與循環(huán)應力比有關,并從總應力與有效應力的角度解釋了循環(huán)球應力與循環(huán)偏應力作用對土體動應變的發(fā)展影響。陳存禮等[11-12]分別研究了單純球應力和單純偏應力往返作用下的福建標準砂的應力應變發(fā)展規(guī)律,發(fā)現(xiàn)單純球應力和偏應
水利學報 2021年11期2022-01-03
- 考慮擾動效應的透水管樁地基土固結效果有限元分析
,樁周土中的超靜孔壓逐漸消散,樁土接觸邊界的有效應力逐漸增加,預制管樁的承載力亦隨之增長[3-4]。而緩慢消散的超靜孔壓直接影響樁的承載力時效性,從而導致施工進度緩慢和對相鄰建筑物產生不利影響[5-9]。針對沉樁產生超靜孔隙水壓力造成的不良影響,目前工程中,常采用的應對措施有:防滲防擠壁[5]、合理安排沉樁順序[10]、先開挖基坑后沉樁[11]等方法,以減小擠土效應帶來的影響。然而,上述方法均屬于施加額外的施工條件和施工步驟來控制超靜孔隙水壓力,從而影響工
長江科學院院報 2021年12期2021-12-16
- 波浪作用下海床孔壓累積過程離散元數(shù)值模擬
用,造成海床土體孔壓累積,并發(fā)生一定程度的液化,進而誘發(fā)海床表層出現(xiàn)滑坡、塌陷凹坑等災害,直接威脅到海上工程如石油平臺、海底管線等構筑物的安全穩(wěn)定,最終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1]。黃河口海床沉積物孔壓累積問題已成為國內外海洋工程及地質工程領域研究的熱點問題。已有大量學者對波浪作用下海床孔壓響應機制進行了研究,Anderson等[2]基于波浪水槽實驗對沖浪帶沙洲上波浪引起的孔壓梯度和床位響應進行了觀測研究;Niu等[3]在寬波浪水槽中進行了一系列實驗,研究了隨
海洋學報 2021年11期2021-12-13
- 排水管樁沉樁后樁周土體固結解析解
沉樁后樁周土體的孔壓分布情況以及消散規(guī)律,Randolph等[7,8]基于圓孔擴張理論,先后應用理想彈塑性模型和修正劍橋模型推導出沉樁后樁周土體內的初始孔壓分布情況,并根據徑向固結理論求解得出超孔壓的消散解答.之后,通過考慮不同的土體特性以及樁周土體的擾動特性等因素,許多學者[9-14]針對沉樁后樁周土的固結特性展開了大量研究.隨著樁基礎使用的日益頻繁,加快沉樁后樁周土體內由于擠土效應引起的超孔壓的消散成為該領域一個重要問題.針對此問題,工程中常采用剛性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1年5期2021-11-23
- 不排水樁準飽和復合地基的固結特性
力,us為土體的孔壓,Es為原狀土的壓縮模量,Ep為樁體的壓縮模量。令rp和re分別為樁體半徑和影響半徑,根據受力平衡方程有(2)令井徑比n=re/rp,Ec=[(n2-1)Es+Ep]/n2,Ec為復合地基的等效壓縮模量,根據式(1)~(2)得εz=(1/Ec)σz(t)-[(1-1/n2)/Ec]us(3)令Sr為飽和度,Sa=1-Sr為含氣率,F(xiàn)redlund 等[19]提出含氣水體積模量計算公式為1/Kf=(Sa/Kg)+(1-Sa)/Kw(4)式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 2021年10期2021-09-26
- 降雨條件下的尾礦庫壩滲流特性數(shù)值模擬研究
.1 尾礦壩表層孔壓變化為監(jiān)測尾礦壩的表層孔壓變化,設置典型監(jiān)測點(圖2)——上部監(jiān)測點A與下部監(jiān)測點B進行監(jiān)測,其孔壓變化規(guī)律見圖4。圖4 不同表層孔壓監(jiān)測點孔壓變化Fig.4 Changes of pore pressure at different surface pore pressure monitoring points由圖4可知,對于主降雨過程中,孔壓有個突然升高的過程,這是因為主降雨的降雨強度較大,屬于“短歷時,強降雨”過程,這時孔壓達到計
水利科技與經濟 2021年6期2021-06-29
- 不同結構強度軟粘土的動孔壓特性試驗研究
產生孔隙水壓力,孔壓過高易引起土體強度降低和軟化變形[1-2]。巖土工程施工過程中,土體往往受到擾動,其孔壓發(fā)展規(guī)律將發(fā)生改變[3];另一方面,為了提高土體的動強度,工程上常采用注漿的方法來改良地基,地基土注漿后的動孔壓累積特性是否發(fā)生明顯變化,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前人對軟粘土的動孔壓問題進行了諸多研究[4-11],但極少涉及上述三種土樣的動孔壓特性比較比較分析。為此,本文筆者利用浙江杭州某原狀與重塑粘土試樣?以及摻了水泥的粘土重塑樣在不同固結壓力下進
齊齊哈爾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1年2期2021-03-19
- 三峽庫區(qū)蔡積邊坡復雜工況耦合作用的邊坡滲流穩(wěn)定性分析
邊坡內部不同點的孔壓變化規(guī)律。圖1 計算模型圖圖2 計算模型圖網格剖分2 邊界條件及計算參數(shù)模型的初始條件設置如圖1所示,以ae為185 m定水位邊界,cd為175 m定水位邊界計算所得的滲流場作為其他各個庫水位聯(lián)合降雨工況下的初始滲流場。計算參數(shù)根據室內試驗的實測數(shù)據取值,材料力學參數(shù)及滲流參數(shù)如表1所示。表1 材料物理力學參數(shù)3 工況設置以往研究多將降雨與庫水位作用分開,或者僅僅將降雨施加在庫水位驟降結束時刻進行相應的分析,然而事實上,庫水位驟降過程較
安慶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0年4期2020-12-05
- 低圍壓下埕北海域重塑粉土振動孔壓模型試驗研究
了多個模型進行動孔壓模型擬合,比較常用的有應力[2-5]、應變[6-7]、內時[8]、能量[9-10]、有效應力路徑[11]及瞬態(tài)[12]等模型。其中應力模型是將孔壓和施加的應力聯(lián)系起來,將孔壓表示為應力和振動次數(shù)的函數(shù),最早由Seed等[2]針對飽和砂土提出,現(xiàn)運用最為廣泛。但上述模型多是針對砂土和黏土提出的,較少應用于粉土。因此,許多學者開始致力于粉土孔壓發(fā)展模型的研究。于鐮洪和王波[13]將孔壓與循環(huán)振次聯(lián)系起來提出了孔壓擬合公式:式中,μ為累積孔隙
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 2020年4期2020-08-26
- 施工荷載下理想砂井地基彈黏塑性固結分析
處的有效應力和超孔壓分別為σ′(r,z,t)和u(r,z,t),并引入Barron[1]的自由應變假定,即固結過程中,豎向應變可以自由發(fā)展。由于砂井地基徑向變形較小,一般可忽略不計,因此土體變形主要是豎向的[1-13]。引入考慮時間效應的UH模型[21-23]描述土體的豎向變形,即(2)(3)(4)(5)式中:Cs為回彈指數(shù);Cc為壓縮指數(shù);Cα為次固結系數(shù);ta為老化時間;t0為單位時間;Mf為潛在破壞應力比;M為臨界狀態(tài)應力比。M,Mf表達式如下M=6
建筑科學與工程學報 2020年3期2020-06-10
- 飽和砂礫土的孔壓發(fā)展模式試驗研究
土等無黏性土振動孔壓的增長對其抗液化強度、變形特性等具有明顯影響。近年來國內外相關學者對砂土振動孔壓的發(fā)展特性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相關研究成果對砂礫土振動孔壓增長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然而,由于土界條件和地震波特性的影響,若直接套用砂土振動孔壓模型對砂礫土振動孔壓的發(fā)展進行模擬預測,很可能產生較大的誤差。振動孔隙壓力增長方式的選擇,將對砂礫土基礎工程地震計算結果的可靠性和準確性產生明顯的影響。因此,開展砂礫土振動孔壓發(fā)展模式的研究,以滿足不同土性
巖土工程技術 2020年1期2020-04-15
- 黏土中寬淺式筒型基礎與地基的地震響應
水壓力(以下簡稱孔壓)響應規(guī)律,探討不同強度和類型的地震荷載作用下黏土地基的動力響應特性,為寬淺式筒型基礎的抗震設計提供參考.1 試驗條件和試驗方案1.1 試驗儀器和比尺試驗所涉及主要儀器包括500g·t土工離心機、離心機振動臺和不銹鋼矩形層狀剪切箱.離心機容量為500g·t,最大離心加速度為150g.離心機振動臺為伺服液壓驅動式,可實現(xiàn)豎向和水平施振,有效頻率為 10~300Hz.不銹鋼矩形層狀剪切箱內部尺寸為800mm×350mm×500mm(長×寬×
天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版) 2020年4期2020-04-09
- 在庫水位驟降及降雨條件下各向異性土坡孔壓與安全系數(shù)的變化
自然對數(shù),Φ是負孔壓,a、m、n是擬合參數(shù)。a、m、n的計算公式如下:a=φi[10],(3)(4)(5)式(3)至(5)中,Φi是拐點基質吸力,s是拐點斜率。滲透系數(shù)函數(shù)如下:(6)式(6)中,kw是滲透系數(shù),ks是飽和滲透系數(shù),y是虛變量,i是數(shù)值間距,j是最小負孔壓,N是最大負孔水壓,Ψ是第j步的負壓,θ0是初始值。非飽和抗剪強度理論采用Fredlund雙應力變量公式計算:s=c′+σntanφ′+(uauw)tanφb[10],(7)式(7)中,c
石河子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0年1期2020-03-14
- 土-水特征參數(shù)對邊坡穩(wěn)定性影響分析
內部不同監(jiān)測點的孔壓i變化規(guī)律及安全系數(shù)分布,研究結果為正確認識不同土-水特征參數(shù)下的邊坡滲透穩(wěn)定性規(guī)律提供了思路。1 計算理論1.1 非飽和降雨滲流理論降雨入滲下,邊坡土體的滲流遵循以下方程:(1)1.2 邊坡安全系數(shù)公式非飽和土的抗剪強度理論采用Fredlund & Xing[11- 15]提出的抗剪強度公式:s=c′+σntanφ′+ua-uw)tanφb(2)式中,s—非飽和土的抗剪強度;c′—有效粘聚力;φ’—有效內摩擦角;φb—材料屬性;ua—
水利技術監(jiān)督 2020年1期2020-02-13
- 不同土-水特征參數(shù)對邊坡穩(wěn)定性影響分析
內部不同監(jiān)測點的孔壓i變化規(guī)律及安全系數(shù)分布,研究結果為正確認識不同土-水特征參數(shù)下的邊坡滲透穩(wěn)定性規(guī)律提供了思路。1 計算理論1.1 非飽和降雨滲流理論降雨入滲下,邊坡土體的滲流遵循以下方程:(1)1.2 邊坡安全系數(shù)公式非飽和土的抗剪強度理論采用 Fredlund & Xing[11- 15]提出的抗剪強度公式:s=c′+σntanφ′+(ua-uw)tanφb(2)式中,s—非飽和土的抗剪強度;σn—正應力;c′—有效粘聚力;φ’—有效內摩擦角;φb
水利技術監(jiān)督 2019年5期2019-11-09
- 粘土心墻壩庫水位驟降偶遇不同類型降雨上下游壩坡滲流與穩(wěn)定數(shù)值模擬
況14.1.1 孔壓變化規(guī)律不同監(jiān)測點的孔壓變化如圖5所示.由圖5可見,隨著庫水位的下降,不同監(jiān)測點的孔壓先減小后穩(wěn)定,最終庫水位(0.5,1,2 m/d)下降速率的孔壓幾乎一樣.同時,不同監(jiān)測點在庫水位驟降下的孔壓變幅不同,不同監(jiān)測點的孔壓變幅分別為275、260、70、25 kPa,可見上游的孔壓降幅整體上要大于下游.4.1.2 安全系數(shù)變化規(guī)律不同庫水位下降速率下的安全系數(shù)變化規(guī)律如圖6所示.由圖6可見,上游壩坡與下游壩坡的安全系數(shù)的變化規(guī)律也不同,
三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9年5期2019-10-17
- 淮河干流香浮段疏浚泥固結度室內試驗研究
測量試樣底部超靜孔壓的改進型固結儀,對淮河干流香浮段吹填堆場的細顆粒區(qū)疏浚泥進行一維固結試驗,測試試樣底部超靜孔壓和土體變形隨固結時間的變化,研究孔壓固結度與變形固結度的差異程度,為淮河干流疏浚泥吹填堆場的排水固結處理技術提供參考。1 試樣與試驗方案試驗土樣取自安徽省蚌埠市五河縣的淮河干流蚌埠—浮山段行洪區(qū)調整工程香廟—浮山段疏浚施工現(xiàn)場,在距堆場退水口不同距離的兩個地點進行取樣,分別稱為吹填土A和B,土樣的基本物理性質如表1所示,其中,液限用碟式液限儀測
土木與環(huán)境工程學報 2019年3期2019-06-21
- 降雨和庫水聯(lián)合作用下邊坡穩(wěn)定性變化規(guī)律
邊坡體內不同部位孔壓變化規(guī)律,取如圖所示三個監(jiān)測點,圖1所示的上部監(jiān)測點,中部監(jiān)測點以及下部監(jiān)測點,監(jiān)測點距邊坡面2 m。圖1 邊坡典型剖面圖Fig.1 Typical section of landslide圖2 模型網格剖分圖Fig.2 Mesh generation diagram of model3 材料參數(shù)及邊界條件3.1 材料參數(shù)滑體與滑床的土體參數(shù)根據文獻[10]確定(表1)。表1 材料物理力學參數(shù)Table 1 Physical and m
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 2019年2期2019-06-01
- 真空-堆載聯(lián)合預壓條件下復合地基固結解析解
作用,推導出初始孔壓均布條件下真空-堆載聯(lián)合預壓復合地基固結解析解和平均固結度計算式;通過算例計算,分析探討了真空-堆載聯(lián)合預壓條件下復合地基的孔壓變化規(guī)律和固結特點。圖1 計算簡圖Fig.1 Sketch of simplified calculation model2 計算模型2.1 計算簡圖與基本假定圖1為考慮荷載瞬時施加和初始孔壓沿深度均勻分布的真空-堆載聯(lián)合預壓復合地基固結計算簡圖。其中,H為軟黏土層厚度;kh,ks分別為地基土體未擾動區(qū)和擾動區(qū)
長江科學院院報 2019年5期2019-05-15
- 地鐵行車荷載作用下粉質黏土累積孔壓特性研究
程度越高的土體,孔壓發(fā)展越慢。葛世平[9]通過監(jiān)測發(fā)現(xiàn):隨著深度的增加,孔隙水壓力先增加后減小,在拱腰周圍產生的孔隙水壓力最大。黃強[10]基于有限元軟件,對上海地鐵某區(qū)間隧道下臥層超孔隙水壓力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隨著離隧道中心距離的增加,水平斷面上超孔隙水壓力不斷衰減,越接近隧道斷面,衰減越快,縱斷面隧道正下方產生的超孔隙水壓力隨深度增加而減小。謝兵樂[11]采用動態(tài)空心圓柱測試系統(tǒng),對天津濱海地區(qū)飽和軟黏土的孔隙水壓力發(fā)展規(guī)律進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隨著圍
水利與建筑工程學報 2019年2期2019-05-13
- 竹節(jié)樁復合地基沉樁施工超孔隙水壓力研究
土體位移和初始超孔壓的空間分布情況進行了研究。廖幼孫等[7]基于室內模型試驗,對無孔管樁群樁和3種布孔方式的有孔管樁群樁沉樁時引起的超孔隙水壓力進行了監(jiān)測,分析了沉樁順序、布孔方式等因素對超孔隙水壓力時空消散的影響。唐世棟等[8-9]通過對樁基施工過程中實測資料的分析,探討了沉樁時單樁、群樁周圍土中產生的超孔隙水壓力的大小、分布及影響范圍,與理論解進行了對比,并對超孔隙水壓力的產生、分布和變化趨勢進行了探討。張忠苗等[10]通過對杭州蕭山某工地的沉樁擠土效
水文地質工程地質 2019年1期2019-02-18
- 基于能量法推導控制飽和多孔介質變形的孔壓系數(shù)*
(2)式中,η為孔壓系數(shù).Terzaghi公式中孔壓系數(shù)η恒等于1,是廣義公式中的一個特例.然而對于廣義公式中的孔壓系數(shù),各個研究給出的公式都不相同[2],很可能各個公式是在不同的隱含假定下得出的.為考察η=1是在何種基本假定下得出的,本文基于能量原理重新推導了控制多孔介質變形的有效應力公式.盡管有效應力公式最初是在飽和顆粒介質中提出,有效應力公式的推導卻與固體骨架的形態(tài)無關.這一推導對顆粒介質和具有連通孔隙的固體骨架都是適用的.從應用上來看,有效應力公式
湘潭大學自然科學學報 2018年5期2019-01-24
- 飽和高嶺土的部分排水剪切應力-應變特性
處于完全排水(即孔壓為0)狀態(tài),這與工程實踐中土體在受到剪應力的同時也在排水固結即部分排水剪切的狀態(tài)并不吻合。開展部分排水剪切條件下的三軸試驗,對于認識體變和孔壓共同作用下土體的力學特性,并應用于解決諸如土堤施工穩(wěn)定性[1-2]、地基液化控制[3-4]等問題有著重要的學術意義和工程應用價值。砂性土在部分排水剪切條件下的應力-應變特性已有不少的研究成果[3-7]。然而,對于黏性土,相關的研究成果卻并不多見,現(xiàn)有的試驗研究主要是針對三軸試樣中應力和應變場的不均
長江科學院院報 2018年11期2018-11-19
- 天津濱海新區(qū)軟黏土吸附力預測方法
礎底部常常出現(xiàn)負孔壓,阻礙結構物拔出[4-5]。預測吸附力的方法具有重要工程意義[6-7]。吸附力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即拉拔過程中發(fā)展的基底吸力、土與結構物間的粘附力以及結構物側壁與土體間的側摩阻力[8-10]。目前對于上拔阻力的預測常采用地基極限承載力反向破壞的方法計算[11-15],難以體現(xiàn)吸附力產生和作用機理。通過一系列沉箱模型上拔試驗,研究上拔阻力與基底孔壓的發(fā)展變化規(guī)律,為潛坐式結構物吸附力預測提供依據。1 試驗概況以平底方形沉箱模型試驗為例,測定
水利與建筑工程學報 2018年5期2018-11-06
- 降雨類型對土質邊坡滲透穩(wěn)定性影響分析
雨類型A-A斷面孔壓變化如圖5所示。圖5 A-A斷面孔壓變化圖由圖5可知,不同降雨類型在a=10 kPa時影響了8 m范圍以內的孔壓分布規(guī)律,平均型降雨情況下,表層孔壓迅速增大,而后向深部發(fā)展,在第10天表面達到最大值為-5.15 kPa,停雨后逐漸減小,第20天達到最小為-16.14 kPa;前鋒型降雨模式下,表層孔壓第4天達到最大為-5.86 kPa,而后隨著降雨強度的減小表層孔壓逐漸降低,第20天降到最小為-17.39 kPa;中鋒型降雨表層孔壓較前
水利科學與寒區(qū)工程 2018年9期2018-10-12
- 基于現(xiàn)場液化試驗的砂土孔壓與剪應變關系研究
控制砂土液化時的孔壓上,應變比應力的作用更顯著,而且孔壓和剪應變的關系相對簡潔,離散性小。另外,基于應變的液化判別法日益得到重視和發(fā)展。因此,深入研究飽和砂土液化過程中的孔壓和剪應變的關系,對進一步揭示砂土液化機理、發(fā)展液化分析方法和探討土動力學的基本理論具有重要意義。目前,有關飽和砂土的孔壓與應變(含體積應變和軸向應變)的研究成果并不多[3-10],且對描述應變的指標,又以軸應變或廣義剪應變居多,而非剪應變。近些年來,也有一些特殊類砂土的孔壓與應變的關系
振動與沖擊 2018年18期2018-09-28
- 尾礦粉砂動孔隙水壓力特性試驗研究*
]提出適合砂土的孔壓模型并以孔壓值作為砂土液化的標準;Finn等[3]提出內時理論將孔壓曲線表示為單一的破損函數(shù);謝定義等[4]提出了孔壓的瞬態(tài)模型,將孔壓按其原因分為應力孔壓、結構孔壓和傳遞孔壓3種類型,由瞬態(tài)確定的孔壓為三者之和;孟上九等[5]通過對砂土進行動三軸試驗,提出了一個在不規(guī)則荷載下的孔壓模型;王艷麗等[6]對飽和砂進行動三軸液化試驗,提出了適合飽和砂的動孔壓應變模型;劉叔灼等[7]基于能量法利用動三軸不排水循環(huán)剪切試驗,通過非線性回歸分析建
采礦技術 2018年2期2018-05-23
- 循環(huán)荷載下重塑飽和粉黏土的動—靜強度弱化規(guī)律研究
樣產生的動應變或孔壓值較小,給定的應力水平比周期荷載水平至大時,黏土的不排水剪切強度值會保持不變或是稍有所增加[6]。二:Andersen[7]通過大量試驗認為周期荷載會降低黏土的不排水強度,而降低的程度取決于動荷載下土體的動應變與動孔壓的水平。曹勇等[8]、王淑云等[9-10]認為土體靜不排水抗剪強度取決于周期荷載產生的動應變與超孔壓,并通過一系列試驗進行無量綱化處理得到了土體的動靜強度與超固結比的關系。黃茂松等[11]、魏星等[12]通過大量的室內三軸
水資源與水工程學報 2018年2期2018-05-22
- 連續(xù)排水邊界下一維均質地基的固結性狀分析
時刻邊界z=0的孔壓,Pa;p為荷載,Pa;b為反映邊界排水性能的參數(shù),d-1,并且b>0,b越大,邊界的排水性能越好。該邊界條件能夠很好地和初始條件統(tǒng)一,使其更接近實際的排水情況。2 固結方程及其解答2.1 連續(xù)排水邊界下的解答地基邊界的排水條件取為連續(xù)排水邊界,分為單面連續(xù)排水邊界和雙面連續(xù)排水邊界,其余假設和Terzaghi一維固結理論相同。飽和軟土層的厚度取H,滲透系數(shù)為k,土的體積壓縮系數(shù)為mv,水的容重為γw。本文按照單面排水計算,雙面排水只需
現(xiàn)代礦業(yè) 2018年4期2018-05-09
- 天津黏土地基動載模式下的孔壓發(fā)展規(guī)律
交通荷載作用下,孔壓的累積和消散使土顆粒間有效應力發(fā)生變化,導致土體變形和強度變化。因此,有必要探究出動孔壓的發(fā)展規(guī)律,為科學設計施工、合理預測路基沉降提供支持。土體在動力條件下的孔壓發(fā)展規(guī)律要比在靜力條件下復雜得多。在動載方面影響因素主要有振動頻率、動載幅值、振動次數(shù)、加載波形等,在土體自身性質方面影響因素主要有應力歷史、結構性、顆粒級配以及物理性質等,在試驗條件方面有排水條件、固結度、固結應力比、靜偏應力等因素影響。鄭剛等[2]研究發(fā)現(xiàn),振動頻率對原狀
中國港灣建設 2018年2期2018-03-05
- 基于初始孔壓非均布條件的軟黏土地基固結特性分析
063)基于初始孔壓非均布條件的軟黏土地基固結特性分析李之達,邵玉(武漢理工大學 交通學院,湖北 武漢 430063)將初始孔壓非均布條件用統(tǒng)一表達式表示,采用Merchant模型推導了初始孔壓非均布條件下的豎井地基黏彈性解。通過與初始孔壓均勻分布條件下的黏彈性解對比,驗證了本文解的正確性。并編制計算程序分別分析黏彈性參數(shù)、初始孔壓參數(shù)對于豎井地基固結特性的影響。研究表明:k及η值的增大均使固結速率降低,使同等深度的平均孔壓增大,且對豎井地基平均孔壓的影響
重慶交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7年10期2017-11-02
- 波浪作用下飽和砂土孔壓發(fā)展規(guī)律試驗研究
浪作用下飽和砂土孔壓發(fā)展規(guī)律試驗研究鄧海峰1,2,劉振紋1,2,祁 磊1,2,許 浩1,2,田 偉1,2,李 春1,2(1.中國石油集團工程技術研究院, 天津 300451;2.中國石油集團海洋工程重點實驗室, 天津 300451)利用空心圓柱扭剪儀和動單剪試驗儀分別對飽和砂土進行了循環(huán)耦合剪切和動單剪試驗,研究比較兩種不同方法下,飽和砂土內部孔隙水壓力發(fā)展規(guī)律及其差異。結果表明,兩種孔壓發(fā)展規(guī)律具有顯著差異,且分別可以采用傳統(tǒng)孔壓增長模型和冪函數(shù)關系加以
水利與建筑工程學報 2017年3期2017-07-03
- 偏壓固結軟黏土循環(huán)特性試驗研究
偏應力固結后累積孔壓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循環(huán)強度的弱化規(guī)律。根據孔壓數(shù)據擬合出軟黏土的孔壓模型,再利用等效超固結比理論將孔壓模型與強度弱化規(guī)律相結合,得到了適用于偏壓固結之后整個動態(tài)循環(huán)過程的強度變化公式。偏壓固結;循環(huán)荷載;孔壓模型;強度特性近年來軟黏土循環(huán)強度弱化問題越來越得到工程設計者的關注,在設計和施工過程中往往也會采用打塑料排水板、堆載預壓等軟基處理手段。因此,研究偏壓固結對土體循環(huán)強度弱化的影響是非常必要的。在累積孔壓發(fā)展的相關研究中,Li L L等[
水道港口 2017年2期2017-05-15
- 波致Gibson粉土質海床累積孔壓響應的簡化分析*
n粉土質海床累積孔壓響應的簡化分析*張 琪, 徐繼尚**(中國海洋大學海洋地球科學學院,海底科學與探測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山東 青島 266100)基于累積孔隙水壓的控制方程,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了波浪作用下Gibson粉土質海床的累積孔隙水壓。首先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了均勻及雙層海床的累積孔隙水壓,通過與解析解對比,驗證了該方法的準確性。其次針對Gibson粉土質海床累積孔壓計算量大的缺點,提出了利用等效替代法獲取簡化土體性質參數(shù)的思路,并設計算例予以驗證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7年4期2017-01-12
- 飽和黏土中靜壓樁樁周土體強度時效性分析
樁周土體應力及超孔壓的解答,并根據軸對稱固結理論推導了靜壓樁樁周孔壓消散的理論解答.在此基礎上,考慮樁周土體在固結過程中的松弛效應,對沉樁結束后樁周土體強度的時變效應進行了解析,并通過離心機模型試驗驗證了該解答的合理性.結果表明,該解答能夠較為合理地預測沉樁結束后樁周土體強度與超孔壓的變化規(guī)律,而土體超固結比、靜止側壓力系數(shù)和土體有效內摩擦角等因素對樁周土體強度變化存在一定的影響.飽和黏土中靜壓樁的承載力具有時效性,靜壓樁周土體強度時變規(guī)律的解答能夠為靜壓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 2016年12期2016-12-22
- 粘粒含量對砂土靜動力液化影響的試驗
%時,粘粒會促進孔壓的發(fā)展;當粘粒含量大于10%時,粘粒會抑制孔壓的發(fā)展。不同含量的粘粒在砂土顆粒間分別起到潤滑與粘結砂粒的作用。關鍵詞:粘粒含量;抗液化;液化試驗;抗剪強度;孔壓1978年美國巖土工程學會將液化定義為“任何物質轉化為液體的過程”[1]。根據土體承受荷載的不同,液化又可細分為靜態(tài)液化與動力液化。關于靜態(tài)液化,戴福初等[2]指出在飽和砂土的不排水三軸剪切試驗中,砂土的抗剪強度迅速達到峰值,此時發(fā)生的應變很小(本文先通過靜力三軸試驗,從影響砂土
哈爾濱工程大學學報 2016年3期2016-04-26
- 考慮孔壓積累-消散耦合的等效有限元方法
環(huán)累積塑性應變和孔壓發(fā)展規(guī)律的模型。顯式模型一般與分層總和法結合,但分層總和法無法滿足路基沉降的位移協(xié)調問題。馬霄等[5]提出了等效有限元法,克服了上述缺陷,但他采用的瞬時積累逐步消散的孔壓模型與實際中孔壓積累與消散同時進行并不相符。針對以上不足的改進是本文所做的工作。2 經驗顯式模型與等效有限元2.1 循環(huán)累積塑性應變及孔壓顯式模型黃茂松等[4]在上海地區(qū)第④層飽和軟黏土等向、偏壓固結不排水循環(huán)加載試驗基礎上建立了同時反映等向、偏壓固結情況下軸向循環(huán)累積
巖土力學 2015年1期2015-02-17
- 不同固結系數(shù)計算方法之間的比較
度的變化或是超靜孔壓消散過程,都需要給出固結系數(shù).傳統(tǒng)的計算固結系數(shù)的方法是通過對太沙基一維固結理論的固結度計算公式進行簡化,根據一維固結壓縮試驗所確定的時間-變形關系曲線,推導出固結系數(shù)的近似計算公式,從而獲得土體固結系數(shù),例如時間對數(shù)法、平方根法等.這些方法都是圖解法和經驗配合法,根據壓縮曲線判斷主固結起始點d0及固結點d90、d100,在繪圖過程中易受人為因素干擾,因此具有一定的誤差.除了依據時間-變形關系曲線計算固結系數(shù),也有一些學者應用孔壓測量裝
三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年1期2014-03-07
- 初始孔壓非均布雙層地基一維固結性狀分析
10004)初始孔壓非均布雙層地基一維固結性狀分析江唯偉1,張軍輝2(1.廣東省公路勘察規(guī)劃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廣州 510030;2.長沙理工大學公路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長沙 410004)根據雙層地基固結理論,推導出瞬時加載、單面排水、初始孔壓非均布的一維固結解答。給出了雙層地基不同工況對應的簡化初始孔壓分布圖,以便實際運用。通過編制的計算程序,分析了不同初始孔壓分布對雙層地基一維固結性狀的影響。結合硬殼層地基固結的計算實例,分析了硬殼層應力擴散效應
長江科學院院報 2013年9期2013-08-09
- 決定飽和巖土材料變形的有效應力及孔壓系數(shù)
量(比如總應力和孔壓等)之間的關系,取決于是變形等效還是強度等效[1,5-8]。圖1 有效應力原理示意圖 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principle of effective stress 對于飽和巖土材料,雷國輝等[1]已從強度等效的角度,運用摩擦學中的黏著摩擦理論,分析了其有效應力的表達式。本文則從變形等效的角度,分析飽和巖土材料的有效應力表達式,同時,也分析了Skempton[9]的孔壓系數(shù)B 的表達式。2 既有
巖土力學 2012年12期2012-12-31
- 一維小變形主、次固結耦合理論模型分析
有關,既包含超靜孔壓消散逐漸轉換為有效應力帶來的影響,也包含有效應力與應變關系的不惟一而與時間有關所產生的影響,前者稱為主固結效應,后者稱為次固結效應[1]。土體的主、次固結效應一直是土力學研究中的一個重要問題。經典 Terzaghi固結理論假定土體的應力-應變關系是線性、彈性和與時間無關的,這與土體實際上的應力-應變時間相關性相矛盾。為了克服Terzaghi理論的這一局限性,歷史上曾提出了不少改進方法。Ladd等[2]將這些改進的固結理論概括為假說A和假
巖土力學 2012年7期2012-11-05
- 孔壓靜探試驗技術應用探討
監(jiān)測站)1.引言孔壓靜探測試(CPTU)是在測定錐尖阻力qc和側壁摩阻力f s的同時,能測量探頭貫入時土層中的孔隙水壓力u,測量超孔隙水壓力△u隨時間消散的過程。既可以用超孔壓的靈敏性來對土體進行準確分層,還能通過超孔壓估算土層的不排水抗剪強度、固結系數(shù)和滲透系數(shù)等。2.測試概況超孔壓消散試驗采用的探頭截面積為15cm2的三橋電測探頭,可同時測量端阻、側摩阻以及由于觸探引起的孔壓和探頭傾斜。在探頭肩部裝備了水壓測量計,測量由于觸探引起的孔壓,采用真空抽氣飽
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 2012年8期2012-06-25
- 散裝鐵礦粉室內模型試驗研究①
層內不同深度埋設孔壓計,通過YE6230T01高速動態(tài)數(shù)據采集儀和YEC~DASP數(shù)據采集與分析系統(tǒng)進行數(shù)據采集和分析,獲取在振動荷載作用下不同深度的孔壓上升和消散的宏觀物理機制.1.1 振動臺設計原理與制作振動臺是水平單向振動的,并且根據需要可以調節(jié)運動的頻率和振幅.圖1中:R為曲柄長度;L為連桿長度;X為曲柄軸中心到滑動軸中心的距離;α為R與水平方向的逆時針夾角;β為R與水平方向的逆時針夾角;ω為轉動的角速度;由幾何關系可得到滑塊端的速度與加速度表達式
佳木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2年5期2012-06-20
- 線彈性含水層井水位、孔壓對引潮位響應的研究及其應用
性含水層井水位、孔壓對引潮位響應的研究及其應用劉春平 唐彥東 廖 欣 萬 飛 石 云(防災科技學院,三河 065200)應用線彈性介質力均衡方程,研究不排水條件下飽水巖體在潮汐力作用下的體應變,提出了承壓含水層孔壓對引潮高的線性響應方程,并給出了該方程響應系數(shù)(E)的物理意義。結合Hsieh等(1987)提出的井水位對孔壓響應的振幅比(A)和位相差(α1)公式,進一步推導出了井水位-引潮高振幅比M=EA和位相差α=α1+α2公式。M和α是基于實測井水位和理
地震地質 2011年1期2011-12-06
- 初始孔壓非均布條件下散體材料樁復合地基固結理論研究
論均是建立在初始孔壓均布的基礎之上[1-15],而在實際工程中,外部荷載并不是連續(xù)的均布荷載,其在地基中產生的附加應力是沿深度變化的。因此,開展初始孔壓非均布條件下散體材料樁復合地基固結理論的研究,既有理論意義更有實際價值。2 數(shù)學模型2.1 計算簡圖與基本假定圖1為考慮初始孔壓非均布的散體材料樁復合地基固結計算簡圖。H為軟黏土層的厚度,、分別為地基土體水平向及豎向滲透系數(shù);為樁體周圍擾動區(qū)水平向滲透系數(shù),為樁體內豎向滲流時樁體滲透系數(shù),、分別為土體和樁體
巖土力學 2011年9期2011-09-20
- 黃河口不同強度粉土液化特性的試驗研究
動三軸試驗建立了孔壓增長模型[2-3]、液化臨界孔壓比[3]、動剪切模量、阻尼比和動強度[4-5]特性等,文獻[3]比較了黃河口粉土、粉質黏土和粉砂3種土體的抗液化性能,文獻[6-7]基于現(xiàn)場振動試驗得到黃河口粉土在循環(huán)荷載下強度喪失和孔壓增長情況。黃河口土體的強度在空間上存在著較強的非均勻性[8],欠固結、正常固結和超固結土體均存在,不同固結程度和不同強度的土體,其液化性能差異也較大。先前研究均是基于少量試樣進行的測試,并未與土的強度結合起來。因此,本文
巖土力學 2011年9期2011-09-20
- 基于孔壓靜力觸探試驗估算樁周土孔隙水壓力
就變得非常重要.孔壓靜力觸探試驗是一種重要的原位試驗手段,它的突出功能之一就是能夠記錄探頭貫入過程中錐尖或錐肩處產生的孔隙水壓力,而孔壓靜力觸探試驗的工作機制又和樁非常相似,國內外學者也對兩者的聯(lián)系展開過研究[14-15],但多從試驗角度對比分析.本文針對軟黏土中樁、錐的貫入特點,采用小孔擴張理論進行模擬,推導出樁、錐貫入過程中不同部位產生的孔壓理論解,以此為基礎,分析貫入過程中樁、錐相應部位產生的孔隙水壓力大小之間的理論關系,結合實際工程分析軟化系數(shù)和孔
河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1年3期2011-03-14
- 飽和黃土液化標準的試驗研究
的黏土成份延緩了孔壓的發(fā)展過程,在所有的試驗中,10%的軸應變多發(fā)生于“初始液化”前。Ishihara (1990)[3]針對由1989年塔吉克5.5級地震觸發(fā)的黃土滑坡現(xiàn)象,指出半干旱地區(qū)的風成黃土層也會液化,深達15m的農業(yè)灌溉造成土層的不穩(wěn)定。高含水量黃土的塑性降低,黃土的殘余強度降低到2-15kPa是這種現(xiàn)象發(fā)生的兩個根本原因。國內也對飽和黃土的液化現(xiàn)象進行了眾多研究[4-8]。前人在飽和黃土振動液化的研究中,對孔隙水壓力的上升給予了較大興趣,建立
地震工程學報 2011年1期2011-01-25
- 初始剪應力對軟黏土峰值孔壓影響試驗研究
力及圍壓對軟黏土孔壓特性的影響,得到軟黏土的孔壓特性指標。并在試驗的基礎上結合理論分析建立考慮初始剪應力影響的軟黏土不排水孔壓表達式。1 試驗內容試驗中所取土樣為位于地下5.5 m左右的原狀軟黏土。土樣均取自同一層土上,并在取土后立即放置在恒溫恒濕箱貯存,保證了土樣性質的一致性及原狀性。試驗中的軟黏土主要物理參數(shù)見表1。試驗中按《GDS動靜三軸儀》儀器使用手冊對試驗參數(shù)進行調整,試樣的裝備及制樣步驟與注意事項見《土工試驗規(guī)程》。本次試驗中靜三軸試驗加載速率
鐵道建筑 2010年10期201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