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絡
- 基于“水郁折之”探討通法治療腎性水腫*
能郁滯,或玄府-腎絡結構之郁,均會導致痰濁、水飲、瘀血等病理產物積聚,溺毒留滯,發(fā)為腎性水腫。1.1 腎陰陽氣血功能之郁是重要因素腎主水藏精,司開闔,為封藏之本,內寄腎陰腎陽。《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云:“陽化氣,陰成形”。陰精濡養(yǎng)腎體,腎陽蒸騰氣化,全身水液在腎陽的氣化下清者上輸,發(fā)揮滋養(yǎng)四肢百骸的作用,濁者下泄化為小便而出。水液排泄依賴腎之開闔,腎陽主開,開則尿液生成而排出;腎陰主闔,闔則尿液暫存[8],精微重新吸收。唯腎陰陽平衡貫通、氣化如常,機體水液
中醫(yī)學報 2023年11期2023-12-21
- 糖尿病腎病“精損絡痹”病機的生物學內涵*
為瘀,痰瘀互結于腎絡,影響腎臟代謝功能,臨床表現為水腫,代謝產物堆積,血肌酐升高,腎小球濾過率下降。腎精虧虛,封藏失司,精微物質下泄,出現蛋白尿。由此可見,腎精虧虛是DN發(fā)生發(fā)展的始動因素。蛋白是人體的精微物質,是各種機能的物質基礎,由脾胃化生,腎臟封藏,宜藏不宜泄。DN病程中長期大量的蛋白尿,精微物質丟失,勢必會引起腎精的虧虛;而DN又是由DM進展而來,長期高血糖狀態(tài),血中陰陽失衡,陽盛化熱,熱灼營血,導致營血不足。精血互相滋生,血能生精,如《諸病源候論
中醫(yī)學報 2023年9期2023-10-19
- 基于“絡病理論”探討藤類藥在糖尿病腎病中的應用
腑組織的不同又有腎絡、腦絡、肺絡等之別;運行經氣者為氣絡,與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相關,運行血液者為血絡,相當于微循環(huán)系統(tǒng)[4]。絡脈縱橫交錯,遍布于周身,構成層次多變、循環(huán)交替的網絡系統(tǒng),發(fā)揮滲灌血氣、互滲津血、貫通營衛(wèi)、環(huán)流經氣等功能[5]。絡脈病變是由于絡脈氣血虧虛,邪入絡脈,某種病理因素或產物造成絡中營衛(wèi)氣血津液運行、輸布失常,致絡脈瘀滯不通的疾病[6]。絡脈是營衛(wèi)氣血津液輸布的樞紐,也是病邪侵入的通路。絡脈具有逐層細分、狹窄細小、如網如曲的結構特
中國醫(yī)藥導報 2023年23期2023-10-03
- 柳紅芳應用熟地黃-黃芪藥對治療慢性腎臟病經驗*
理特點[3]。后腎絡微型癥瘕學說逐漸演變?yōu)槁阅I臟病的共通病機[4],并由此衍生出“伏熱致癥”“腎絡伏風致癥”“腎絡癥積”等病機學說理論[5-7]。微型癥瘕的相關學說理論現已廣泛應用于慢性腎病的臨床治療。柳紅芳教授認為“腎精虧虛”是CKD關鍵的病理環(huán)節(jié),“絡虛致癥”是其發(fā)生發(fā)展的基本病機。其深受張景岳之真陰精氣理論影響,認為腎中所藏之精乃一身之本,腎氣、腎陰、腎陽皆以其為根;腎精為體,腎氣為用,腎陰、腎陽乃腎氣之陰陽屬性[8]。精虧腎虛則周身氣機失調,可致
中醫(yī)藥導報 2023年6期2023-08-21
- 基于毒伏腎絡病機探討糖尿病腎臟病的防治
征教授提出的毒損腎絡理論的基礎上,逐漸發(fā)展為毒伏腎絡。以下基于毒伏腎絡病機探討糖尿病腎臟病的防治。1 糖尿病腎臟病與毒損腎絡糖尿病腎臟病是在消渴病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其病機與消渴病的氣陰兩虛、燥熱內生的病機特點相比,具有連續(xù)性,又具有特殊性。消渴病耗氣傷津傷液,日久而致氣陰兩虛,氣虛不運、陰液虧虛均可致血行不暢,從而導致氣滯血瘀水停,形成郁、瘀、痰、濕、濁等病理產物,進一步陰損及陽,臟腑虧損,則留邪更難祛除。病邪蘊久成毒,伏藏于絡脈,致絡脈痹阻而受損。毒既是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23年7期2023-08-08
- 基于“絡病”理論治療膜性腎病的學術思想探析
布局特點相類似;腎絡即在腎臟區(qū)域分布的小血管、微血管,尤其是腎小球毛細血管袢。1.2 腎臟生理與絡脈功能相一致《靈樞·癰疽》謂:“血和則孫脈先滿溢,乃注于絡脈,皆盈,乃注于經脈[9],腎臟作為代謝器官,其腎小球的選擇性濾過代謝產物的功能、腎小管的轉運功能(重吸收營養(yǎng)物質)與絡脈“滲灌氣血、津血互換”的功能相近。1.3 MN 致病因素與絡病病因相一致MN 其病理改變以腎小球基底膜上皮細胞下免疫復合物沉積伴基底膜增厚為主要特點,為微觀“血瘀”[10];MN 在
中國現代醫(yī)生 2023年6期2023-04-16
- 辛潤通絡法論治糖尿病腎病初探
1.2 “瘀”在腎絡,“腎絡瘀阻”為DKD病機關鍵 “絡脈”由經脈主干別出,逐漸細化為孫絡,成為遍布身體的“網絡”結構,具有滲灌氣血、調整陰陽、濡養(yǎng)全身的作用。絡脈形態(tài)細小,又是匯聚及運行氣血之處,若久病遷延傷正,氣血運行不利,凝結化瘀,則最易客于絡脈,正如葉天士所言“久病氣血推行不利,血絡中必有瘀凝”?!?span id="jvvjj53" class="hl">腎絡”作為絡脈的一部分,在腎臟中逐層細化、細窄遷延,既能滲化氣血津液、濡養(yǎng)腎臟,又能代謝“廢物”,泌別清濁。消渴日久,腎體虧虛,腎絡氣血不足,代謝失司,
上海中醫(yī)藥雜志 2023年2期2023-04-05
- 陳揚榮運用蟲類藥從“絡”論治慢性腎衰竭?
因絡虛邪襲、瘀阻腎絡而致。經絡[2]分為經脈和絡脈,絡脈為經絡的組成部分,正如《醫(yī)學入門》說:“經者, 徑也;經之支脈旁出者為絡。[3]”絡脈是人體的重要組織之一,是客觀存在,是氣脈系統(tǒng)和血脈系統(tǒng)的分支部分,也是氣血運載、循行、感傳的主要通道[4]。絡脈深延于里,與臟腑密切相關,縱橫交錯,內養(yǎng)臟腑,外濡腠理,遍布全身運行氣血精微,濡養(yǎng)周身,如同人體的微循環(huán)系統(tǒng),構成了“上下相會,經絡之相貫,如環(huán)無端”的絡脈系統(tǒng)。生理狀態(tài)下,腎氣充沛,攝納正常,腎絡通暢,開
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 2022年5期2022-12-28
- 糖尿病腎病中醫(yī)病因病機研究進展?
”病機學說,包括腎絡瘀阻、毒損腎絡、伏風擾腎等。3.1 氣陰兩虛說消渴腎病是消渴病久病不愈基礎上衍生、以腎臟損害為主的新疾病,此種腎臟病繼發(fā)于消渴病兼顧消渴病與腎臟病的特點,亦受其氣陰兩虛特殊病機的影響。不同之處在于消渴腎病是消渴病陰虛燥熱,日久陰傷及氣,久病及腎出現因虛致實、虛實相兼、氣陰兩虛、腎絡虧虛,終致濁毒內蘊腎絡的病理轉變。雖辨氣陰兩虛但臨床根據疾病的動態(tài)變化進程及病人體質陰虛、氣虛的主次偏差,把這種復合證候偏氣虛者辨證為脾腎氣虛,偏陰虛者辨證為
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 2022年8期2022-12-28
- 基于“絡病理論”探討通絡除痹法在糖尿病腎病中的應用
據臟腑而言,又有腎絡、脾絡、胃絡等“臟下之絡”。絡脈由經脈支橫別出,縱橫交貫,遍布全身,是氣血流通匯聚之處,具有滲灌氣血、津血互換、營養(yǎng)代謝等生理功能[3-4]。因絡脈迂曲細窄以絡周身,氣血行緩以助濡養(yǎng),是機體內外溝通的橋梁。絡脈容易受外邪侵襲,外邪留滯絡脈,或因久病絡脈空虛,氣、血、陰、陽不足,均可引起絡脈氣血運行失調,致使?jié)?、濁、瘀等邪內生,阻滯絡脈,此為絡病形成的關鍵。2 腎絡痹阻——DKD的絡病病機2.1 探索絡病病機——DKD腎絡痹阻的理論分析中
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22年10期2022-12-25
- 程錦國基于腎絡學說論治局灶節(jié)段性腎小球硬化
文總結程老師基于腎絡學說對FSGS 疾病發(fā)生機制、發(fā)展轉歸、辨病辨治經驗的認識。1 絡病學說理論淵源腎絡學說起源于絡脈學說,是對十二經脈框架的進一步延伸和認識,將人體承接、延續(xù)、貫通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靈樞·癰疽第八十一》云:“血和則孫脈先滿,乃注于絡脈,……行有經紀,周有道理,與天合同,不得休止。”說明絡脈有灌溉滲布氣血,以運行全身、環(huán)流經氣、貫通整體,將經脈的作用范圍從單純的線形轉化為一個“三維立體網絡系統(tǒng)”[2]。葉天士認為,絡以通為用,更創(chuàng)辛香通絡
浙江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22年10期2022-12-11
- 運用絡病理論辨治糖尿病腎病臨床體會*
概念,故又稱為“腎絡”。鑒于此,糖尿病腎病所表現出的高灌注、高壓力、高濾過狀態(tài),以及局灶性、節(jié)段性、彌漫性增殖病理組織改變均可運用腎臟絡病理論來辨識。2 DN的病癥特點及治療原則從絡病理論角度思辨DN,我們將其分為早、中、晚三期,其病機分別為絡虛致脹、絡實致痹以及絡息致積。2.1 病癥特點:分述如下。2.1.1 早期-絡虛致脹的病癥特點:多數醫(yī)家認為,糖尿病腎病早期,主要病機以陰虛為主,燥熱為標。運用絡病理論辨析,腎絡陰虛為本,腎絡燥熱為實,二者合而致脹為
浙江中醫(yī)雜志 2022年9期2022-12-06
- 安海燕教授巧用“辛潤通絡法”治療糖尿病腎病經驗總結
展結局。并強調“腎絡瘀阻”為該病核心病機,貫穿疾病始終。王耀獻、趙玉庸、曹式麗等國醫(yī)大家亦強調“腎絡瘀阻”為糖尿病腎病之病機核心,貫徹始終[11-13]。葉天士言:“久發(fā)頻發(fā)之恙,必傷及絡,絡乃聚血之所,久病必瘀閉?!卑步淌谥赋?,消渴病日久發(fā)為該病,人體氣血陰陽皆已受損,而腎絡是氣血運行的通道,氣血運行不暢將形成瘀阻。加之腎絡細窄、迂曲復雜的結構特點,故導致病邪易入難出,邪實易滯易瘀[14]。瘀血更與濕熱、痰濁、水飲等諸邪互相凝結,膠著纏繞,加重瘀阻。研究
中國醫(yī)藥導報 2022年20期2022-12-06
- 基于“絡病”理論的慢性腎臟病中醫(yī)病機、治法探究*
的毛細血管袢,與腎絡的結構特點相似[9-10]。張景岳在《類經》中言:“以絡脈為言,則又有大絡、孫絡,在內、在外之別,深而在內者,是為陰絡……淺而在外者,是為陽絡?!比~天士《臨證指南醫(yī)案》謂“陰絡即臟腑隸下之絡”,由此來看,腎絡屬于陰絡,布散于腎臟周身,為腎臟結構和功能的有機組成部分。2 絡脈與腎臟的生理病理相關性2.1 絡脈與腎臟的生理相關性 絡脈從經脈支橫別出,外聯腠理,內絡臟腑,遍及全身,其相互交織,縱橫交錯,是人體重要的組成部分,經脈逐層細化,形成
中醫(yī)藥臨床雜志 2022年9期2022-11-25
- 任繼學從“毒損腎絡”論治IgA腎病
任老還提出“毒損腎絡”病機理論,并指導IgAN分期辨證論治。我們團隊秉承國醫(yī)大師任繼學教授學術思想辨治IgAN,現和同道們分享如下。1 “腎風”病名的提出任老在八十年代即提出從風論治腎炎,他首創(chuàng)“腎風”中醫(yī)病名,對該類疾病的診治具有獨到的見解。任老在其著作《懸壺漫錄》中,以喉腎相關為著眼點,對急慢性腎風的辨證論治進行了詳細闡述[8]。明確了急性腎小球腎炎和慢性腎小球腎炎,歸屬于中醫(yī)學“急性腎風”和“慢性腎風”范疇。IgAN為原發(fā)性腎小球腎炎,故IgAN不同
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22年8期2022-11-21
- 王世榮從“絡”論治IgA腎病經驗
該病的病機主要為腎絡失調,根據葉天士“絡脈以通為用”,治療上以調暢腎絡為法。絡病學的理論基礎絡病學始于《黃帝內經》,內經首次提出絡脈學之概念,并闡述了絡脈循行和分布的規(guī)律,已經認識到絡脈具有滲灌氣血津液的生理作用,同時對于絡脈的病理變化進行了初步闡述,如《靈樞·百病始生》言:“陽絡傷則血外溢,陰絡傷則血內溢”。并總結出血絡,盛絡,結絡,橫絡及虛絡等病理性絡脈[3]。在絡病的證治中提出“望絡”及“捫絡診絡”之法。提出“絡病調氣血”及“以通見之”的治療原則[4
中醫(yī)藥臨床雜志 2022年5期2022-11-15
- “咸味藥”在慢性腎臟病治療中的應用*
性腎臟病學說中“腎絡微型癥瘕”理論是由呂仁和教授所提出的糖尿病腎病“腎絡微型癥瘕”理論發(fā)展推進而成。腎絡癥瘕理論根據絡病理論及癥瘕聚散理論,腎纖維化作為導致慢性腎病終末期腎衰竭的常見途徑及病理生理變化,也是腎絡微型癥瘕形成的過程。“腎絡微型癥瘕”認為“炎癥介質及多種細胞因子”是中醫(yī)病機理論中,損害腎臟的“毒邪”中的組成部分,“毒邪”不斷刺激腎臟,充而引起腎纖維化和腎臟功能破壞?!凹毎饣|過度堆積”則為中醫(yī)病機理論中的“痰瘀阻結”,痰瘀阻于腎絡,膠結日久,
中醫(yī)藥臨床雜志 2022年6期2022-11-15
- 探究“久病入絡”理論對糖尿病腎臟病診治的影響*
同,可分為心絡、腎絡、腦絡等;在所發(fā)揮的功能上,絡脈可以將身體所需的氣血散布全身,起到溝通全身,調節(jié)氣血陰陽的作用[13]。在別絡、孫絡以及浮絡等絡脈受到邪體的入侵時,脈絡中的氣血運輸會出現絡失通暢等狀況,最終造成絡病的出現[14]。經臟久病,絡脈會受到其中邪氣的影響,從而使得絡中之血也產生病癥。結合現代醫(yī)學的解剖知識,可以認為中醫(yī)的絡脈與微小血管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脈絡在腎臟中是非常豐富的,這些毛細血管較為細長,血流的阻力是非常大的,很容易造成痰濕瘀血等病
河北中醫(yī)藥學報 2022年5期2022-10-27
- 論糖尿病腎病“絡脈-玄府”病機及辛味藥的應用
-玄府”層面闡述腎絡、腎玄府的結構與功能,提出糖尿病腎病的中醫(yī)“絡脈-玄府”病機,探討以辛味藥“開玄通絡”論治糖尿病腎病,以期為中醫(yī)藥治療糖尿病腎病提供思路。1 糖尿病腎病的中醫(yī)“絡脈-玄府”病機的理論基礎1.1 腎絡結構與功能《黃帝內經》首提“絡”的概念。《靈樞·脈度》曰:“經脈為里,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絡脈是經脈的分支,遍布于全身,具有滲灌血氣、互滲津血、貫通營衛(wèi)等功能。腎絡是腎經在腎臟的分支,為全身絡脈的一部分?,F代解剖學認為,腎小球由數以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21年4期2021-12-05
- 曹式麗教授應用辛通暢絡法論治慢性腎臟病概述*
,概述如下。1 腎絡病變是多種慢性腎臟病共同的病理基礎根據中醫(yī)絡病理論,腎臟的精氣封藏和輸布是在腎絡中完成的,因此,腎絡是氣血運行的通道,也是病邪傳變的途徑,絡病是多種疑難疾病的共同發(fā)展環(huán)節(jié)。曹式麗教授指出,腎絡病證是絡中營衛(wèi)氣血津液運行、輸布失常,出現氣血虛損,或郁滯痹阻的狀態(tài)。臨床研究發(fā)現腎絡病證與貫穿于多種慢性腎臟病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的共性規(guī)律,具有高度相關性,因腎絡細小致密的結構基礎,使其具有易瘀、易滯、易結的病理特點,而慢性腎臟病往往病程綿長,“久病
天津中醫(yī)藥 2021年6期2021-12-02
- 基于絡病理論的慢性腎臟病病機及治療探析
毒蘊結阻絡。2 腎絡與慢性腎臟病腎絡即在腎臟區(qū)域分布的小血管、微循環(huán),尤其是腎小球毛細血管袢[18]?,F代醫(yī)學認為,腎血管分支中形成了腎小球毛細血管網和腎小管周圍毛細血管網,與絡脈網狀結構、逐層分化、迂曲纖細的特點相似,且腎臟中血液和組織之間物質交換功能是在其微循環(huán)部分實現,包括微動脈、微靜脈、毛細血管,這在結構與功能上與脈絡之絡具有同一性。腎絡作為腎臟結構和功能的有機組成部分,其既涵蓋了現代醫(yī)學中腎臟排泄代謝產物、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內分泌、調節(jié)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
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 2021年2期2021-12-02
- 曹式麗“從陰引陽”防治腎臟纖維化臨床思維探討?
具體病位乃在少陰腎絡;然“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慢性腎臟病病勢纏綿,實乃本虛標實之屬[6]。在臟腑精血素虧、“精無俾”的前提下,復感不同病邪膠痼于腎絡,誘發(fā)甚至加速腎臟纖維化。基于病因,曹式麗將溫病“毒”之概念予以學術延展,引入CKD中醫(yī)藥防治領域,將CKD導致臟腑功能紊亂、實質損害、氣血津液運行失常的外源邪氣和內生代謝產物均定義為毒邪,其中尤以風、濕、瘀毒為主[7]:風為百病之長,多夾熱邪侵襲人體,風毒上壅,曹式麗以足少陰腎經從肺上循喉嚨,風性善行,達于
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 2021年9期2021-03-29
- 李建民教授治療IgA 腎病經驗
出慢性腎臟病的“腎絡瘀痹”理論[7],并在此基礎上結合臨證體會及名家經驗擬定“通絡保腎復方”,應用于慢性腎臟病的治療,臨床效果顯著。一項納入56 例的臨床療效觀察顯示,以“通絡保腎復方”為主的治療組總有效率為71.4%,在綜合療效、降低蛋白尿、中醫(yī)證候積分變化等方面均優(yōu)于對照組[8]。筆者有幸隨李教授侍診學習,受益頗豐?,F將李教授對IgA 腎病的辨證及治療思路要點進行總結,以饗同道。1 核心“腎絡瘀痹”,辨識病因病機IgA 腎病在中醫(yī)古籍中無與之相對應的名
中國醫(yī)藥導報 2021年24期2021-03-27
- 陳銳治療糖尿病腎病
命。1.4 瘀阻腎絡為病理改變本病病程較長,又有臟氣損傷、濁毒內蘊,氣不運血,血行澀緩,存在血瘀、瘀毒內生的病機特點。王清任曾言“久病入絡為瘀”,絡病學說在本病的認知較為成熟[12],腎為五臟之本,通過經絡聯系五臟六腑,機體生殖、泌尿等系統(tǒng)功能活動均與足少陰腎的經絡氣血運行密切相關?,F代醫(yī)學亦認為,人體肌酐、尿素等代謝產物通過腎小球濾過膜進行排泄,本病主要與腎小球結構改變、系膜基質增加等因素阻礙其濾過功能有關[13]。受以上中西醫(yī)有關腎臟的生理結構和氣血運
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21年6期2021-03-25
- 慢性腎臟病“腎絡瘀阻”理論探討及機制研究*
提出慢性腎臟病“腎絡瘀阻”病機學說,認為痰濁瘀血阻于腎絡造成脈絡瘀阻是CKD 病變核心,疏通“腎絡”為治療關鍵,因此創(chuàng)立以蟲類藥物為主的“腎絡通”,用于臨床治療,取得很好的療效?,F從理論探討、方藥確立、臨床應用及機制研究四個方面進行闡述。1 腎絡瘀阻的理論基礎1.1 絡病理論的形成與發(fā)展“久病入絡”的學術思想起源于《黃帝內經》?!端貑枴ふ{經論》有“先客于皮膚,傳之于孫脈,孫脈滿則傳于絡脈”的記載,最早提出絡脈的概念。《靈樞·脈象》曰:“病在血,調之絡”,論
世界科學技術-中醫(yī)藥現代化 2021年2期2021-01-08
- 葉傳蕙教授以化瘀通絡法治療腎病綜合征經驗拾珍*
毒之邪凝滯于腎,腎絡不通,敗血成瘀。葉傳蕙教授認為病之初起,病邪尚在,邪氣盛實,應以祛邪為先。感受風邪,上先受之,肺失宣降,水道失于通調,溢于肌膚,發(fā)為水腫。治以祛風、宣肺、解毒為主,常用銀花、連翹、桔梗、荊芥、防風、大青葉、板藍根、魚腥草等。無論濕邪外感或內生,濕聚成水,外溢則發(fā)水腫,故常用藿香、佩蘭、蒼術、薏苡仁、黃芩、黃連、車前草等,以除濕邪。對于難治性腎病綜合征,先驅邪尤為重要。研究結果證實,用清熱解毒活血湯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征效果較為理想[2]。
實用中西醫(yī)結合臨床 2021年2期2021-01-06
- 劉寶厚教授運用風藥治療腎病經驗
絡可見溺血,擾動腎絡則腎不藏精,精微下陷可見小便渾濁[2]。風邪與濕相合日久化熱形成濕熱之邪黏滯腎絡,與現代醫(yī)學中亞急性感染相同,成為慢性腎炎反跳、加重的重要因素。上述表現常見于急性腎炎初期與慢性腎小球腎炎復發(fā)階段。慢性腎炎后期由于代謝毒素的積聚導致腎絡瘀滯,屬于“久病入絡”。風邪走竄入腎絡痹阻氣血,腰府失養(yǎng)可見腰痛,瘀血阻滯氣血運行,故見面色黧黑、舌質紫暗??梢婏L邪貫穿于腎小球疾病始終,歷年來,祛風藥被廣泛應用治療風證,現代普遍將風藥歸類入祛風解表藥,在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 2021年18期2021-01-06
- 基于“腎虛絡瘀”病機認識分期辨治糖尿病腎病
日久,瘀血阻滯,腎絡損傷,精微外邪,發(fā)為尿濁;血運不暢,又氣不攝血,血溢脈外,可發(fā)為尿血。此外,燥熱、痰濕、濁毒均可致瘀血內生,瘀血又進一步加重病情??梢姴±硪蛩刂幸责鲅獮橄誓I病發(fā)生發(fā)展的核心因素。仝小林等[5]指出虛為消渴腎病的基本條件,瘀是其核心病機。胡筱娟等[6]研究發(fā)現,腎絡瘀阻程度越嚴重,糖尿病腎病的血液流變、脂質代謝以及內皮素、腎功等的異常程度也越嚴重,提出瘀血是糖尿病腎病發(fā)生發(fā)展的重要因素,腎絡瘀阻是糖尿病腎病的核心病機。1.2 DN瘀在“
環(huán)球中醫(yī)藥 2021年3期2021-01-05
- 采用開玄祛風法治療糖尿病腎病驗案1則
之通路。以“毒損腎絡”及風藥為理論基礎,治療上標本兼顧,在扶正固本同時,重在祛風通絡解毒,加用開玄祛風法,即佐用少量辛味開玄府之風藥,給邪以其他出路,可以有效提高風藥治療效果,亦較傳統(tǒng)益氣養(yǎng)陰、活血化瘀法效果更為顯著。2 典型案例患者趙某某,男,65歲,2019年11月3日初診,主訴:間斷口干渴12年,伴間斷雙下肢腫1年?,F病史:12年前于當地醫(yī)院確診“2型糖尿病”,予二甲雙胍后改為“諾和靈50R”皮下注射,近2年胰島素劑量改為早晚各16 u餐前30分鐘皮
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電子版) 2020年22期2020-12-09
- 脂蛋白腎病1例報道及文獻復習
虛;濕濁;瘀血;腎絡[中圖分類號] R256.5? ? ? ? ? [文獻標識碼] C? ? ? ? ? [文章編號] 1673-9701(2020)25-0150-05A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 of lipoprotein nephropathyWANG Zhiyu1,2? ?LEI Lei2? ?LIU Chengxuan2? ?ZHANG Pengcheng1? ?XIONG Weijian21.Huna
中國現代醫(yī)生 2020年25期2020-11-16
- 基于腎絡理論淺析慢性腎臟病的辨證施治
期腎病。而從中醫(yī)腎絡理論出發(fā),腎絡網絡分布于腎臟,是腎之氣血津液運行輸布的重要通道,由于六淫外邪、瘀血、痰飲、濁毒等致病因素侵襲腎絡,久病入絡,致使絡道氣機郁滯、血行不暢,臟腑功能紊亂,從而引起尿濁、尿血、水腫、癃閉等諸多病變?!?span id="nlbvxhf" class="hl">腎絡瘀阻”是腎絡病發(fā)生的核心病機,久之腎絡漸損,即可進一步進展為“溺毒”“關格”等腎功能衰竭的病理階段?;?span id="7355rbj" class="hl">腎絡理論,運用中醫(yī)藥療法對慢性腎臟病辨證施治,可有效減輕腎絡病癥,改善腎功能,從而控制疾病進展。[關鍵詞] 慢性腎臟病;腎
中國現代醫(yī)生 2020年36期2020-02-22
- 基于“毒-絡”理論探析蟲類藥在腎小球腎炎蛋白尿治療中的應用
位在腎中絡脈——腎絡,此為溝通腎臟內外的通道,是氣血聚集之地[3],其發(fā)病之本在腎絡虧虛,腎絡失于濡養(yǎng),久病由虛至瘀,瘀更致虛,最終導致腎絡瘀滯,腎臟功能失司,蟄守不固,精微外泄而致蛋白尿,虛瘀互結貫穿疾病始終。1.2 “腎毒”理論與腎性蛋白尿“毒邪”之說由漢代醫(yī)家華佗首次提出,屈靜、鄒憶懷等指出“毒”既是致病因素,同時又是病理產物[4]。余立敏[5]認為在慢性腎炎中,“毒”主要為熱、濕、瘀三毒。馬教授認為“至虛之處,便是留邪之地”,一方面先天不足導致腎精
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 2020年9期2020-02-16
- 從“血不利則為水”論治腎病水腫*
動力,若瘀血阻于腎絡則腎之氣化失常,津血輸布互換障礙,水失運化、泛溢肌膚發(fā)為水腫,此與“血不利則為水”理論不謀而和。瘀血不去則新血不生,瘀血日久,氣血虧虛,腎失濡養(yǎng),加速腎病水腫的發(fā)生發(fā)展。古云:“血主濡之”,血液具有濡養(yǎng)臟腑組織的功能,臟腑組織功能的發(fā)揮以正常的血液循行為物質基礎,腎主水生理作用的發(fā)揮同樣需要血液的濡養(yǎng)。血行不暢,瘀血內阻,瘀血失去血液的濡養(yǎng)功能,導致腎臟不得血之灌注、濡養(yǎng),則“必隨所在而各見其偏廢之病”。腎主水失司則“腎虛水無所主而妄行
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 2020年10期2020-01-15
- 曹式麗從絡論治膜性腎病經驗?
的病理改變,因此腎絡調暢是機體氣血調暢的生理基礎,而腎絡失和是腎失于藏精和利水的病理基礎。并認為腎作為藏精、利水之臟,其“封藏”和“泄利”的功能與腎小球基底膜的“選擇濾過性”功能具有相似性,而且膜性腎病以腎小球基底膜病變?yōu)橹饕±硖卣?,其與腎絡失和的病機規(guī)律亦具相似性。有鑒于二者的共性特征,提出膜性腎病的病位在腎絡,病機關鍵是腎絡失和或腎絡郁滯或腎絡虛損,進而腎失藏精和利水之功,終致精微外泄、水毒內蘊??梢?span id="dvf55px" class="hl">腎絡病變是膜性腎病發(fā)生發(fā)展的病理基礎,此病機特點為
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 2020年8期2020-01-13
- 南征運用消渴腎安湯治療糖尿病腎病經驗?
病,創(chuàng)立了“毒損腎絡”的病機理論,確立了益腎解毒通絡導邪的治療法則。其創(chuàng)立的治療糖尿病腎病的經驗方“消渴腎安湯”,在臨床中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筆者有幸?guī)煆哪险鹘淌冢F將其運用消渴腎安湯治療糖尿病腎病的經驗總結如下,以供同道參考。1 “毒損腎絡”與糖尿病腎病1.1 “毒邪”與“腎絡”中醫(yī)學中毒邪含義十分廣泛,除“熱盛化火成毒”的傳統(tǒng)中醫(yī)學毒邪含義之外,凡是對機體生理功能有不良影響的物質均可稱之為“毒”。毒邪不僅僅指一種單一、具體的致病因素,更代表著一種病勢膠著
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 2020年6期2020-01-13
- 楊辰華主任醫(yī)師基于“腎絡-玄府”理論治療糖尿病腎病經驗
析總結,提出以“腎絡-玄府”新視角探討糖尿病腎病的中醫(yī)治則治法,以“開玄通絡”為基本治則,創(chuàng)制了糖腎寧湯方,臨床療效顯著。筆者有幸隨師侍診,受益匪淺?,F將楊師基于“腎絡-玄府”理論治療糖尿病腎病經驗介紹如下。1 腎 絡1.1 有形質的實體“絡脈”一詞首見于《黃帝內經》。絡脈是經脈的分支,而經脈是運行全身氣血、溝通上下內外、聯系臟腑形體、感應傳導信息的通路。葉天士在《臨證指南醫(yī)案》中明確提出“腎絡”概念,認為消渴病勢纏綿,日久損傷腎絡,腎臟虧虛失用,故而氣化
中醫(yī)研究 2020年8期2020-01-10
- 基于絡病理論的腎間質纖維化病機及治療初探?
部的絡脈稱之為“腎絡”[5],是氣血津液交匯之處,是運載腎臟所需營養(yǎng)物質并與其他臟腑經脈溝通聯系的紐帶,屬于“陰絡”范疇。此外依據功能劃分,絡脈還有經絡之絡和脈絡之絡之別,前者主行經氣,后者主行血液,協同維持“氣主煦之,血主濡之”的生理功能。絡脈在人體的廣泛分布使得經脈中線性運行的氣血面性彌散到全身,成為貫通營衛(wèi)、環(huán)流經氣、滲灌氣血、互滲津血的網絡結構,從而彌補了經脈線性分布之不足。從現代解剖學角度來看,由腎小體和腎小管構成的腎單位是腎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 2019年11期2019-12-18
- 糖尿病腎病中醫(yī)證型與腎絡瘀阻的相關性分析
病腎病中醫(yī)證型與腎絡瘀阻的臨床相關性,現將研究結果作如下報道。1.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本研究選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治療糖尿病腎病的患者300例,針對此300例患者均經過病史調查、癥狀體征分析以及各項輔助性檢查,都完全符合糖尿病腎病的相關診斷標準[2]。30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39例,女性患者有161例,年齡處于17歲~6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1.9±7.8歲,患者的患病周期處于1個月至8年半,平均病程為1.7±6.7年。1.
醫(yī)藥前沿 2019年7期2019-04-25
- 孫萬森教授從風論治腎病思路與經驗
涵,形成“腎病之腎絡伏風論”。孫教授認為在腎病臨床治療中,抓住“風”這個主因主機,圍繞風立法制方用藥,臨床療效甚佳。筆者有幸?guī)煆膶O萬森教授,獲益匪淺,現將其臨床辨證論治腎病經驗總結如下。1 腎病風之因“風為百病之長”是《素問·風論》提出的一個關于風邪致病的論斷,孫萬森教授認為此論指出了風邪致病的廣泛性。同時《素問·風論》又言:“風之傷人也,或為寒熱,或為熱中,或為寒中,或為癘風,或為偏枯,或為風也……風者善行而數變。”孫教授認為 “風者善行”指出了風邪致病
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 2019年8期2019-02-26
- 辛通暢絡法對系膜增生性腎炎大鼠血清和腎組織IL-1、IL-6的影響*
絡立法的中藥復方腎絡寧對血清、腎組織IL-1和IL-6表達的調節(jié)作用,以及對腎小球細胞外基質的影響。1 實驗材料1.1 實驗動物:健康雄性日本大耳白兔4只,體重1250±250g,普通級;遠交系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10周齡/體重150±10g),幼齡SD大鼠10只(4周齡),SPF/VAF級。以上實驗動物均由中國醫(yī)學科學院放射醫(yī)學研究所動物中心提供(合格證號:SCXK津2005-0001)。1.2 實驗試劑:完全福氏佐劑與不完全福氏佐劑(Sigma公司
浙江中醫(yī)雜志 2019年2期2019-02-23
- 辛通暢絡法對膜性腎病小鼠腎功能指標和基質金屬蛋白酶-9的影響*
辛通暢絡中藥復方腎絡寧的療效,并探討其作用機理。1 實驗材料1.1 實驗動物:遠交系健康雄性Balb/c小鼠(8周齡),SPF級,由軍事醫(yī)學科學院實驗動物中心提供(許可證號:SCXK京2016-0002),其中MMP-9基因敲除小鼠由上海吉凱基因公司制備。1.2 實驗試劑:陽離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hondrex公司);弗氏不完全佐劑(Sigma公司);MMP-9(武漢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尿蛋白試劑盒(Bio-Rad公司);總蛋白、白蛋白試劑盒(德賽診
浙江中醫(yī)雜志 2019年1期2019-01-23
- 張君從“絡”論治過敏性紫癜?
。1 陽絡陰絡與腎絡“絡病學說”肇始于《黃帝內經》?!鹅`樞·經脈》與《靈樞·脈度》對于絡脈的生理病理功能進行了明確的描述,并在《素問·調經論篇》指出:“病在脈,調之血;病在血,調之絡”的治療方法對于后世影響深遠。清·葉天士繼承并發(fā)揚前人理論,并在《臨證指南醫(yī)案》中進一步完善了絡脈的生理病理,同時提出“久病入絡”“久痛入絡”之說,并將其發(fā)展成中醫(yī)學重要的病及理論。吳以嶺[1]教授指出,絡病的病理變化是一個動態(tài)的演變過程,“絡氣郁滯,絡脈瘀阻,絡脈絀急,絡脈瘀
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 2019年4期2019-01-09
- 解毒化濁,搜風通絡法治療糖尿病腎?。怅巸商搾娥龆咀C)早中期驗案
醫(yī)南征教授“毒損腎絡”思想與絡病學基礎理論,運用解毒化濁,搜風通絡法治療DN(氣陰兩虛挾瘀毒證)早中期1例,療效滿意,現報告如下。1 案 例患者徐某某,女,70歲,2017年2月28日初診,主訴:間斷口干渴,乏力25余年,加重伴眼瞼及雙下肢浮腫3年?,F病史:患者緣于25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口干渴、乏力,遂于當地醫(yī)院查血糖空腹10.5 mmol/L,診斷為“糖尿病”,予中成藥口服治療(具體用藥用量不詳)?;颊?年前無明顯誘因加重伴開始出現眼瞼及雙下肢浮腫,曾于
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電子版) 2019年3期2019-01-03
- 辛通暢絡法對膜性腎病*小鼠基質金屬蛋白酶-9及腫瘤壞死因子-α的影響
.3 實驗藥物 腎絡寧:由柴胡、黃芩、生黃芪、當歸、女貞子、澤蘭、水蛭、細辛等組成,方藥經煎煮濃縮成100mL汁液(含生藥1.05g/mL)。藥物購自天津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中藥房,加工由天津中醫(yī)藥大學藥廠協助完成。2 方法2.1 動物分組 實驗小鼠共40只適應性飼養(yǎng)1周后,按體重分層隨機分為MMP-9基因敲除組、腎絡寧組、模型組各10只,各組均制備膜性腎病模型,余下10只作為空白對照組。實驗全程給予普通飼料喂養(yǎng),自由進水。2.2 模型復制 參考有關文獻
江西中醫(yī)藥 2018年12期2018-12-08
- 黃芪葛根湯治療糖尿病腎病氣陰兩虛兼瘀阻腎絡證的效果分析
本虛,其中,瘀阻腎絡為標證,而氣陰兩虛為本證,臨床治療時,需堅持化瘀通絡的原則[1]。本研究將100例患者分為兩組,分別給予西醫(yī)與黃芪葛根湯治療,比較臨床療效,探討黃芪葛根湯治療糖尿病腎病氣陰兩虛兼瘀阻腎絡證的臨床療效,現總結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將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間收治的100例糖尿病腎病氣陰兩虛兼瘀阻腎絡證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各50例。兩組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腎病診斷、辨證分型及療效評定標準》與《中藥新藥臨床
智慧健康 2018年12期2018-07-18
- 基于 “毒損腎絡”探討解毒通絡保腎法防治糖尿病腎病
諸多學者得出毒損腎絡是該病的重要致病機理。1 毒損腎絡的理論依據毒邪在傳統(tǒng)醫(yī)學中多有體現,具體可分為內生之毒和外感之毒[3],且毒邪致病具有傳染性、遷延性等特點。關于內毒致病,《靈樞·論痛》說:“黃帝曰:人之勝毒,何以知之?少俞曰:胃厚色黑……皆不勝毒?!敝赋觥罢龤獯鎯?,邪不可干”的機理同時也說明了毒邪能引起體內的病變,原因之一在于人自身正氣的衰退,這與糖尿病腎病時期,元陰元陽大衰,導致毒邪致病的觀點相一致。至于外感邪毒致病,在明清時期,瘟疫學說大興,以吳
吉林中醫(yī)藥 2018年2期2018-02-12
- IgA腎病中醫(yī)病因病機理論研究述評?
,下擾于腎,灼傷腎絡出現血尿,病情進展迅速與風“善行數變”特性相符;風邪與重濁黏滯的濕邪相合,易于化熱,熱邪易去但風濕余邪難以盡除,繼而乘虛內擾于腎,風濕之邪干擾腎的封藏職能,導致或加重精微下泄出現蛋白尿、泡沫尿,且風濕相合往往使患者的病程呈慢性兼進展性[2]。故風邪擾腎是發(fā)病的首要環(huán)節(jié),急性期見上呼吸道感染或扁桃體炎兼見血尿者多為風熱襲咽;患者多有過敏體質,見泡沫尿、蛋白尿兼血尿多為風濕擾腎[3]。1.2 外感伏邪與內生伏邪共同為患伏邪是指感受病邪后伏藏
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 2018年7期2018-01-23
- 慢性腎衰竭鈣磷代謝紊亂病機構建與治則探討?
與實踐,構建以“腎絡瘀阻,脾虛風動”為主的慢性腎衰竭鈣磷代謝紊亂的基本病機。故認為慢性腎衰鈣磷代謝紊亂以脾腎衰敗為本,因“久病入絡”“久病多瘀”形成“腎絡瘀滯”證,而風邪是導致慢性腎衰鈣磷代謝紊亂進展的重要因素。脾氣虛弱,外風乘襲,潛伏于腎,鼓動腎絡;脾腎衰虧,陰血乏源,陰不斂陽,陽亢化風成為病機關鍵。臨床應重視調整脾胃之氣、補腎健脾、益氣扶正,建立“和絡泄?jié)?,培土寧風”為主的治療原則,為中醫(yī)辨治拓展新思路。慢性腎衰鈣磷代謝紊亂;脾虛風動;培土寧風慢性腎衰
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 2017年11期2017-01-18
- 黃芪葛根湯治療糖尿病腎病氣陰兩虛兼瘀阻腎絡證的臨床分析
病氣陰兩虛兼瘀阻腎絡證的臨床分析王劍峰 綏化市安達市濟仁醫(yī)院,黑龍江綏化151400目的分析黃芪葛根湯治療糖尿病腎病氣陰兩虛兼瘀阻腎絡證臨床療效。方法選取50例糖尿病腎病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治療組,各25例,對照組采取西醫(yī)治療,治療組加用黃芪葛根湯治療,對比兩組臨床療效。結果治療組24 hUP、CHOL、TG、LDL-C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2.00%,對照組為68.00%,治療組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糖尿病腎病氣陰兩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13期2016-08-17
- 基于腎絡瘀阻病機與糖尿病腎病相關性臨床研究*
瘀”研究的深入,腎絡瘀阻是DN核心病機成為了該病研究的熱點[2]。本文就DN與腎絡瘀阻的相關性進行探討,現報道如下。臨床資料 收集本院內分泌科住院DN患者300例,符合糖尿病腎病診斷標準,均未應用調脂、抗血小板聚集類等影響血流變指標的藥物。男性165例,女性135例,年齡在18~6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1.7±8.8歲,DN病程在1個月~10年之間,平均病程為1.7±6.96年。其中,糖尿病腎?、笃?68例,Ⅳ期132例;根據腎絡瘀阻積分,分為輕度(4~8
陜西中醫(yī) 2015年12期2015-04-25
- 基于“久病入絡”理論探討難治性腎病綜合征中醫(yī)病機※
腎臟血液循環(huán)與腎絡結構層次的一致性現代醫(yī)學之腎臟血液循環(huán)表現為:腎動脈由腹主動脈分出后,經葉間動脈、弓形動脈、小葉間動脈、入球小動脈進入腎小球,組成第1個毛細血管網,即腎小球毛細血管網,其決定腎小球的濾過功能。腎小球毛細血管網再匯集成出球小動脈,離開腎小球后分支形成第2個毛細血管網,即腎小管周毛細血管網,其包繞于不同區(qū)域的腎小管,影響其重吸收功能。腎小管周毛細血管網匯合成靜脈,經小葉間靜脈、弓形靜脈、葉間靜脈、腎靜脈進入體循環(huán)[7]。腎小球毛細血管叢實際
河北中醫(yī) 2015年7期2015-03-21
- 趙玉庸教授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的經驗
發(fā)生以脾腎虧虛、腎絡瘀阻為根本病機,治療上以健脾益腎、化瘀通絡為本,并結合患者個體情況具體靈活辯證施治。研發(fā)出“腎絡通”組方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重用蟲類藥,臨床上取得很好的療效。腎絡瘀阻;慢性腎小球腎炎;名醫(yī)經驗;趙玉庸;水腫;尿濁慢性腎小球腎炎簡稱慢性腎炎,是一種屬于免疫損傷的呈慢性進行性發(fā)展的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以血尿、蛋白尿、水腫、高血壓為基本臨床表現,但根據患者病期及病理類型的不同,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疾病表現呈多元化,病情遷延,病變緩慢進展,逐漸出現貧
中國中醫(y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15年16期2015-01-31
- 從“毒損腎絡”理論研究糖尿病腎病的發(fā)病機制
000)從“毒損腎絡”理論研究糖尿病腎病的發(fā)病機制姜元吉 仉曉露 孫曉紅(吉林省延吉市中醫(yī)醫(yī)院腎病科,延吉133000)糖尿病腎病是由于糖尿病遷延不愈,燥熱化毒,毒損腎絡而成。其發(fā)生和發(fā)展是由于持續(xù)高血糖引起體內多種蛋白質非酶糖基化及由此形成的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而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間接或直接損傷腎臟微血管,最終導致糖尿病腎病,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與糖尿病腎病密切相關。依據毒損腎絡理論,治療以益腎通絡解毒為法,解毒通絡,扶正固本。毒損腎絡;糖尿病腎病;晚期糖
中國中醫(y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15年16期2015-01-31
- 淺談毒損腎絡與糖尿病腎病的關系※
范棟晨淺談毒損腎絡與糖尿病腎病的關系※張鵬凱 范棟晨(河南中醫(yī)學院第二臨床醫(yī)學院,鄭州450002)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的嚴重并發(fā)癥之一,中醫(yī)藥對治療本病有較大優(yōu)勢。本文重在剖析中醫(yī)之“毒損腎絡”與糖尿病腎病的關系,說明基本病機在腎虛毒損腎絡,益腎解毒通絡為基本治則,為治療糖尿病腎病提供理論依據。糖尿病腎??;毒損腎絡糖尿病腎?。―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見的微血管并發(fā)癥,是導致糖尿病患者腎功能衰竭及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據統(tǒng)計
中國中醫(y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14年4期2014-02-05
- 腎性蛋白尿從絡病論治的理論與運用
“絡病學說”與腎絡病變“絡病學說”是中醫(yī)理論體系中用于研究絡病發(fā)病、病理改變、臨床表現、治則治法的理論,其內涵主要為不同致病因素傷及絡脈,導致絡脈自身的功能障礙或結構損傷,同時包括絡脈自身病變引起的繼發(fā)性臟腑組織病理改變[3]。絡病廣泛存在于內傷雜病及外感重癥中[2]?!敖j”有網絡的含義,為側行的分支。絡脈從經脈中分出側行,系經絡的細小部分,是人體經絡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絡脈從經脈分出后,逐層細分、縱橫交錯、通上達下、遍布全身,將人體內外、臟腑、肢節(jié)聯系
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 2014年3期2014-01-26
- 從中醫(yī)“毒損腎絡”理論探討乙肝病毒相關性膜性腎炎機制假說
礎上,提出“毒損腎絡”是HBV-MN的病機關鍵假說,并驗之臨床,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以下試作理論闡述。1 “毒損腎絡”病機假說理論依據1.1 現代醫(yī)學認識 HBV與腎小球腎炎在發(fā)病機制上的聯系尚未完全明確,是HBV感染后一種主要肝外病變,是宿主感染HBV后,刺激機體產生抗體,抗原抗體相互結合形成可溶性免疫復合物,沉積在腎小球引起免疫性相關炎癥?,F已有的研究提示可能有以下幾種致病方式:①HBV抗原-抗體復合物沉積于腎小球引起免疫損傷;②病毒直接感染腎臟細胞;
中醫(yī)藥通報 2012年3期2012-01-23
- 從絡論治腎臟病
綜述如下。1 通腎絡法1.1 蟲類搜剔通腎絡法 注重應用蟲類藥。初病者,多屬氣機失調,尚可以草木類藥加以調理,而病久則血傷入絡,陽動之氣無以旋運,必須用蟲類藥物治療。蟲類藥為血肉之質,又具有動躍攻沖之象,能入絡驅痼結之瘀痰,旋轉陽動之氣。耿廣信[1]以蟲類入絡藥為主配合中藥補腎排毒之劑及灌腸治療慢性腎衰28例,可使患者尿素氮、血肌酐明顯下降,部分改善臨床癥狀。1.2 泄?jié)峤舛臼?span id="fjbdnzh" class="hl">腎絡法 邵國強等[2]認為慢性腎衰竭在病變過程中始終存在濕濁邪毒瘀阻,主張泄?jié)峤?/div>
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11年3期2011-03-31
- 南征教授治療消渴腎病經驗
名,并提出“毒損腎絡”病機學說,認為毒邪從氣銜處侵入腎絡,久而損傷腎間動氣發(fā)為消渴腎病。痰、瘀、濕、熱膠阻絡脈,是毒邪產生的病理基礎;元陰元陽受損,五臟六腑失其溫煦、滋養(yǎng),臟腑失衡,臟腑氣機失暢,是毒邪形成的關鍵。糖尿病腎病發(fā)生是因為消渴病日久,纏綿不愈,毒邪(糖毒、脂毒等)內生,或由機體衰老,毒自內生,或由稟賦不足,胎毒為患,循絡而行,傷陰耗氣,陰損及陽,致陰陽氣血失調,臟腑虧損,病變波及三焦,臟腑經絡,尤以毒損腎絡為病機核心。南師認為,“絡脈循環(huán)血液。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11年6期2011-03-31
- 和腎絡顆粒芍藥苷含量測定研究
266033)和腎絡顆粒是我院中藥自制制劑,由赤芍、白術、制大黃等八味中藥組成,具有和絡泄?jié)峁π?用于早、中期慢性腎功能衰竭等病癥,療效確切。本文對該制劑主要功效成分芍藥苷含量進行含量測定方法研究,為制備工藝和質量標準制定提供依據。1 主要儀器、試劑與藥材Agilent 1100型高效液相色譜儀,芍藥苷對照品(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批號:110736-200320),色譜純乙腈(美國天地試劑公司),乙醇為藥用,水為重蒸餾水,其余試劑均為分析純。和腎絡顆中外醫(yī)療 2011年3期2011-02-21
- 李顯筑教授治療糖尿病腎病經驗
日久,久病入絡,腎絡損傷,腎陰陽俱損,導致臟腑功能失調,陰陽氣血俱虛的病變過程,符合中醫(yī)“久病及腎”“久病入絡”[1]的病變規(guī)律。DN具備“久病入絡”的全部虛實內容。就虛而言,DN以腎虛為本,腎虛貫穿始終,所謂“最虛之處,便是容邪之處”,腎絡失疏,腎絡空虛,故易受邪氣侵襲;就實而言,糖尿病由初期的燥熱之邪,中期的痰濕水飲,后期的瘀血濁毒,一路損傷正氣,深入臟絡腑絡,糾集成痰、濁、瘀、毒,深入腎絡,損傷腎絡,而致腎所藏后天之精微外泄;就病程而言,DN具有漫長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09年1期2009-04-05
- 南征教授治療消渴腎病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