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文是閱讀教學中考點少、難度小的現(xiàn)代文閱讀文體,教學設計大多遵循從知識到技能、由淺入深的順序。閱讀說明文不僅能讓學生獲得知識,更能提升學生思維能力。在說明文課堂教學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至關重要。
說明文教學,文體知識要先行
要講解好說明文,首先要介紹說明文的文體知識。
說明文的文體知識,不能夠脫離文章單獨講解,一定要結合典型的例子帶給學生直接的感受。如:釋義的解釋要遵循釋義必須是單句、釋義內容必須是本質屬性、釋義語序必須相對合理三個原則。如果單獨給學生講這些,學生會覺得沒有意思。我給學生舉了這樣的例子一一柏拉圖給人下了這樣的定義:“人是無羽毛的兩腿直立動物。\"第二天,他的學生就帶了一只被拔光了羽毛的公雞來到課堂上,讓柏拉圖看自己定義的“人”。很顯然,這個定義是錯誤的,沒有抓住人的本質屬性。最后,我對學生說出人的定義。這樣,學生就理解了下定義的說明方法。
說明文教學環(huán)節(jié)探微
在日常教學中,我看過魏書生老師的教學視頻,也向其他教師學過一些教學方法,從中吸收了不少經驗。關于說明文的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我總結了以下經驗。
第一,做好預習,鋪墊課堂。通過對說明文相關文體的學習,學生已經了解了說明文要重點解決哪些問題,進而有目的地進行預習。預習時,教師要做好指導。也就是說,預習任務最好能夠在課堂上完成,且要求學生脫離輔導資料這根拐杖。
第二,設計導語,激發(fā)興趣。說明文教學最好用導語,且導語的設置要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教師要精心導入,以愉悅、積極的情緒,把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使之帶著好奇走進去。比如,我在教學《故宮博物院》時,設計了這樣的導語:“故宮是不是人人都知道?它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宮殿,有‘三九'一一九千多間房屋,九十多萬件藏品,九百多萬件檔案材料?!蔽抑v到這里,學生面露驚訝之色,發(fā)出驚嘆聲。我接著補充:“如果要寫一篇介紹故宮的文章,我們可能會有無從下手的感覺,但是這篇課文說得十分清楚,文字簡短。我們一起去看看吧!”導語可以增強課文對學生的感染力,讓學生帶著美好的期待走進課文。對于導語的設置,教師可以采用較有趣的方式,如聯(lián)想、圖解、猜題、套話等,調動學生對說明文的學習熱情。
第三,朗讀課文,鍛煉思維。條理清晰、結構嚴謹,是說明文的基本特征。朗讀記敘文、散文時需要投入充足的情感,而說明文朗讀語調更加平實,可以在語速、停頓等方面以敘述的口吻來讀,理解文章所介紹事物的特征,從而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此環(huán)節(jié)的重點是在訓練學生朗讀能力的同時,讓學生感知文章內容,在目標引導下讀好說明文。在讀這個方面,教師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可以采用多種方式進行,如個別朗讀、小組合作朗讀、男生齊讀、女生齊讀、班級共讀等。
第四,以圖入文,形象直觀。此環(huán)節(jié)主要是讓學生看一看、畫一畫說明對象,對其有更直觀的了解。教師可以使用現(xiàn)成的圖片,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畫。如教學《中國石拱橋》,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文中的描述,動手畫出趙州橋,盡量符合真實情況。
第五,合作交流,適當引導。這個環(huán)節(jié)主要是讓學生討論交流,探討說明對象及特征,作者是怎樣說明的,用了哪些方法,語言怎樣,等等。通過討論,學生能夠初步掌握知識點。在討論過程中,教師要做好引導,可以適當?shù)靥岢鰡栴}讓學生回答。此外,教師應要求學生回答問題時注意語言的規(guī)范。
說明文教學在初中階段占有重要地位。抓住了說明文的特點,說明文的課堂也會像記敘文那樣生動有趣。在具體的課堂教學實踐中,我們只要多鉆研,就可以走出一條說明文教學的特色之路。
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小學語文跨學科教學實踐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