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項目式學習強調(diào)學生的主動性和自主性,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項目式學習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研究探討了項目式學習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的應用,通過確定主題、制定任務、指導閱讀、組織活動和評價反饋等策略,促進學生達成整本書的高效閱讀和有效學習;通過分析教學案例,展示項目式學習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的有效應用,以期為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 小學語文;項目式學習;整本書閱讀;教學探究
一、求源:探討項目式學習的理論基礎
項目式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方法,它將學生置于現(xiàn)實世界的復雜問題中,通過探究、合作和解決問題等方式,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整本書閱讀教學則是一種以閱讀長篇文本為中心的教育方法,它強調(diào)學生對整本書的深度閱讀和理解,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能力和閱讀素養(yǎng)。項目式學習與整本書閱讀教學在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方面具有共同的目標,二者在教學方法、教學內(nèi)容、教學評價等方面存在相互借鑒和相互促進的關系。
項目式學習強調(diào)將閱讀融入具體的任務中,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行閱讀,從而產(chǎn)生對閱讀的興趣。在整本書閱讀項目式學習中,學生需要對整本書的內(nèi)容進行深入理解和分析,提出自己的觀點和解決方案,從而鍛煉多方面能力,培養(yǎng)綜合素養(yǎng)。
二、求解:明晰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實施策略
(一)明確教材中的整本書閱讀內(nèi)容
整本書閱讀教學旨在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深入思考的能力。對整本書閱讀教學進行優(yōu)化探索,已經(jīng)成為我國語文教學改革的熱點話題。在實際教學中,如何將整本書閱讀落細、落實,需要廣大一線教師認真研討。
就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而言,第三學段教材在選編上注重經(jīng)典性與時代性,既有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也有現(xiàn)代意識的滲透。不僅如此,教材還提供了豐富的閱讀策略指導,如預測、提問、速讀、掃讀等。為此,教師可以通過明確教材中整本書閱讀內(nèi)容,將整本書閱讀教學與學生的閱讀基礎、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有機銜接,以期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閱讀能力和思維品質(zhì)。
(二)設計基于項目式學習的整本書閱讀教學方案
設計基于項目式學習的整本書閱讀教學方案,可以遵循以下步驟和原則,以確保教學活動高效進行。
1.確定項目主題:教師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選擇合適的主題,如“《西游記》中的孫悟空形象分析”“《窗邊的小豆豆》中的友情觀探討”等,引導學生圍繞主題開展整本書的閱讀。
2.制訂項目計劃:教師與學生共同制訂項目計劃,明確閱讀目標、時間安排、閱讀任務等,確保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整本書的閱讀。
3.指導閱讀方法:教師結(jié)合教材中的閱讀策略,教授學生如何進行整本書的閱讀,如閱讀前的預測、閱讀中的標注疑問、閱讀后的回顧總結(jié)等,使學生逐步掌握整本書閱讀的技巧。
4.組織項目活動:教師組織各種形式的項目活動,如讀書分享、角色扮演、小組討論等,讓學生在實踐中提高閱讀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
5.開展項目評價:教師對學生的閱讀過程和結(jié)果進行評價,給予及時的反饋。評價方式可以多樣,如書面報告、課堂展示、閱讀筆記等,旨在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動力,鞏固整本書閱讀效果。
(三)實施項目式學習的整本書閱讀教學
項目式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它鼓勵學生通過探究、合作和解決問題的方式,主動地學習知識和技能。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以“走近中國古典名著”為主題,編排了四篇課文《草船借箭》《景陽岡》《猴王出世》和《紅樓春趣》,本單元教學目標就是通過對四大名著中這四個精彩片段的學習,了解我國四大古典名著,并學會閱讀名著。本單元教學看似簡單,實則是本冊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之所在。為此,教師可以實施如下的教學策略。
1.確定項目主題:教師可以根據(jù)《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導思想,選擇名著閱讀中的某一主題,作為項目式學習的核心主題。例如,教師可以選擇“人物形象分析”作為項目主題,讓學生對名著中的人物形象進行深入探究。
2.制訂項目計劃:在確定項目主題后,教師要制訂詳細的項目計劃,包括項目的實施步驟、時間安排、評價標準和成果展示等。例如,教師可以設計“閱讀原著”“撰寫人物形象分析報告”“制作人物形象海報”等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完成項目任務。
3.指導學生閱讀:在項目式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深入文本中進行閱讀,讓學生理解名著的內(nèi)容、結(jié)構、人物形象和主題思想。教師可以采用問題驅(qū)動的方式,引導學生對名著中的重點內(nèi)容進行深入探討。例如,教師可以設計“林黛玉的形象特點是什么”“孫悟空有哪些過人的本領”等驅(qū)動性問題。驅(qū)動性問題在項目式學習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能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主動尋找答案,促進深度學習和思考。
4.組織項目活動:在項目式學習過程中,教師要組織學生開展合作與交流,讓學生與其他同學分享自己的閱讀成果,進而互相學習和借鑒。教師可以設計小組討論、成果分享等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合作與交流中提高表達能力。
5.開展項目評價:在項目式學習結(jié)束后,教師需要對學生的成果進行評價,給予學生及時的反饋和指導。教師可以根據(jù)項目計劃中的評價標準,對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人物形象分析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成果展示能力進行綜合評價。
總之,在整本書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進行項目式學習,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人物形象分析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三、求實:開展項目式學習視域下的整本書閱讀教學實踐
下面,以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課文《景陽岡》為例,探討項目式學習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毒瓣枌肥恰端疂G傳》中最精彩的選段之一,講述了武松在陽谷縣的一家酒館內(nèi)開懷暢飲后,趁著酒興上了景陽岡,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
(一)項目式學習的設計與實施
項目式學習因其以學生為中心、具有開放性和自主性的特征,適用于《景陽岡》一文的教學。對此,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帶領學生開展項目式學習。
1.確定項目主題:項目式學習的首要步驟是確定一個具有吸引力和挑戰(zhàn)性的項目主題。在本課教學中,教師將項目主題確定為“探索《景陽岡》中武松打虎的傳奇故事”,以此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
2.制訂項目計劃:在確定項目主題后,教師要與學生共同制訂項目計劃,明確本課項目式學習的目標、任務、時間表和評價標準。
3.指導學生閱讀:在項目活動階段,學生根據(jù)先前制訂的計劃開展一系列的閱讀、討論、研究和實踐活動。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問題驅(qū)動的方式,引導學生對名著中的重點內(nèi)容進行深入探討。
4.組織項目活動:相較“生聽師說”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項目活動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實踐探究和深度閱讀的教學方式。通過開展基于《景陽岡》一文的項目活動,學生將閱讀成果當堂進行展示;通過開展角色扮演、故事續(xù)寫、頭腦風暴等多樣化項目活動,學生主動展示自己對本文的理解,與同學和老師一起分享閱讀的感悟。
5.開展項目評價:項目式學習的最后一步是評價與反思。教師和學生可以根據(jù)項目計劃和評價標準,對項目的實施過程和成果進行評價。在反思環(huán)節(jié),學生可以總結(jié)自己在項目中的優(yōu)點和不足,為今后的整本書閱讀做好鋪墊。
可見,通過將項目式學習應用于整本書閱讀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景陽岡》這篇課文。在此基礎上,項目式學習的開展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二)項目式學習的評價
對學生學習效果進行評價是開展項目式學習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下面是課文《景陽岡》的項目式學習評價的幾個方面。
1.項目式學習評價旨在提高學生的整本書閱讀能力。在項目式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通過深入閱讀課文《景陽岡》,清晰地闡述故事情節(jié)、人物形象和作品主題等。通過教師的引導和小組開展的合作,學生不僅能夠更好地把握整本書的閱讀內(nèi)容,還能夠培養(yǎng)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項目式學習過程中,學生積累更多的詞匯和語言表達以此夯實自身語言基礎。同時,學生需要撰寫閱讀報告、制作幻燈片等,這有助于他們將所學的詞匯和表達應用到實際中,提高自己的語言運用能力,更好地促進整本書閱讀。
2.項目式學習評價旨在加深學生對人物形象的理解。在課文《景陽岡》的項目式學習中,學生需要分析武松的性格特點,如英勇、智勇雙全等。通過討論和角色扮演,學生能更加生動地展現(xiàn)人物形象,并從中體會到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用意。在此基礎上,學生嘗試撰寫閱讀報告和心得體會,將自己的想法訴諸紙上,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3.項目式學習評價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充實學生的文化底蘊。在《景陽岡》項目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探討作品的主題,如英勇精神、智慧勇氣等。學生在討論和分享中,能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主題,領略作品的藝術魅力,提升自己的審美素養(yǎng)。同時,通過探討作品中的文化內(nèi)涵,學生能夠更好地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充實自身的文化底蘊。
綜上所述,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項目式學習有助于提高學生閱讀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綜合素質(zhì),鍛煉批判性思維能力、自主學習能力。通過項目式學習,學生能夠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深入閱讀和理解整本書的內(nèi)容,從而提高整本書閱讀能力。因此,項目式學習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作為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其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溝通協(xié)商、創(chuàng)新思維等能力,讓學生在完成具體任務的過程中進行實踐探究和深度閱讀,切實激發(fā)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從而落實語文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龔麗敏.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實踐探究[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19(06):118-119.
[2]張英飛.項目式學習在名著閱讀教學中的一次成功嘗試——評“《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展廳策劃討論會”教學[J].教學月刊·中學版(語文教學),2019(Z2):91-93.
[3]戴曉慧.借助項目式閱讀學習單推進整本書閱讀[J].中小學班主任,2021(24):7-9.
[4]孫玉萍.整本書閱讀項目化教學策略[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1(06):104-105.
[5]徐幸良.整本書閱讀的項目化教學實踐路徑[J].語文教學與研究,2023(06):65-69.
[6]陳嫻.項目化教學視域下的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探索[J].教師,2024(09):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