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聚焦·備考研究·英語高考復習專題】
【摘 要】當前邏輯問題成為制約學生應用文寫作的瓶頸,主要表現(xiàn)為論述要點排列順序缺乏邏輯和銜接過渡,要點闡釋缺乏有力的細節(jié)支撐。為打破這些寫作困境,文章從語篇結構、文體特征、語篇銜接性和連貫性等邏輯方面初步生成表現(xiàn)性評價量表。在此基礎上,學生圍繞寫作主題又對量表進行細化,并利用成長檔案袋養(yǎng)成評價習慣,鞏固和內(nèi)化書面表達技能,提升英語寫作的邏輯性。
【關鍵詞】寫作邏輯;表現(xiàn)性評價;評價量表;以評促學;書面表達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課標》)對于完成高中學段英語課程后學生的書面表達應達到的學業(yè)成就表現(xiàn)明確提出,學生應能運用語篇的銜接手段,體現(xiàn)意義的邏輯關聯(lián)性。[1]48-49為促進學生有效運用英語進行有邏輯地表達,形成靈活應變的能力,在寫作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加強對語篇銜接與意義連貫等相關微技能的培養(yǎng)。然而,筆者在高考備考后期的教學中發(fā)現(xiàn),學生通過背誦積累各種話題語料及功能句型,雖然能夠基本避免或自行修正寫作中明顯的語法錯誤,但寫作邏輯方面仍存在較多問題。這也成為學生應用文寫作的瓶頸[2]8。寫作邏輯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論述要點的排列順序缺乏邏輯、要點間缺乏自然的銜接過渡、要點的闡釋缺乏有力的細節(jié)支撐。
二、寫作邏輯的具體表現(xiàn)及其評價量表
“邏輯”源于希臘語logos,意為“言語、思想、概念、理性等”。邏輯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創(chuàng)造性思維共同構成學生在語言學習中必備的思維品質,是英語學科重點發(fā)展的核心素養(yǎng)之一。在書面表達中,寫作邏輯通過語篇各部分、各段落以及論據(jù)與論點之間的關聯(lián)體現(xiàn)出來,即敘述前后是否關聯(lián),是否矛盾,段落之間是否順序得當、條理清楚,所用論據(jù)是否能有效支撐論點,所得結論是否順理成章等[3]。這與語篇的宏觀結構和微觀結構具有緊密聯(lián)系,也就是說,寫作的邏輯性與語篇的連貫性密切相關,這也體現(xiàn)在牛津詞典對語篇連貫(coherent)的定義“l(fā)ogical and well organized”中。
由此可見,教師可借鑒語篇銜接與連貫理論提升學生寫作的邏輯性,促進高階思維能力的發(fā)展[4]。語篇銜接與連貫理論不僅包括語法銜接和詞匯銜接兩類謀篇機制[5],還包括隱性銜接機制的使用[6]。在實踐層面,教師在指導學生系統(tǒng)學習語篇銜接與連貫的知識的基礎上,對寫作樣本進行文本分析[7]與評價,從而提升寫作的邏輯性。具體來說,教師可利用表現(xiàn)性評價量表這一工具,將寫作邏輯這一抽象概念轉化為可視、可控、可評的具體評價標準,從而客觀考查學生知識與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邏輯性和批判性思考等復雜能力的發(fā)展狀況[8]。
為了保證評價量表的有效性,評價維度不能僅關注淺層細節(jié)問題(如語法錯誤),更要指向語篇宏觀和微觀結構的銜接與連貫方面;評價維度和形式不能過于單一[9],而是要根據(jù)寫作要求的具體內(nèi)容細化評價維度,有針對性地進行多維評價。此外,教師還要給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進行自評反思或互評賞析[10]。通過二次寫作的跟進與評價,學生能夠發(fā)展自主評價能力,樹立寫作語篇連貫意識,主動運用多種銜接手段提高寫作的邏輯連貫性。這樣的評價量表不僅能為學生提供思維框架,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語篇銜接與連貫的基本要求及參考標準[11],還能充分發(fā)揮學生作為評價主體的作用,增強互動性,提升自我能效感,降低焦慮度[12],對寫作產(chǎn)生直接、積極且持續(xù)的促進作用[13][14]。
三、借助表現(xiàn)性評價量表提升英語寫作邏輯的實踐策略
為了提升高三學生英語寫作的邏輯性,筆者借助表現(xiàn)性評價量表,開展了為期一年的應用文寫作實踐研究。師生對作品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歸類與分析,共建寫作邏輯評價標準,明確語篇邏輯的內(nèi)涵,進而圍繞寫作任務主題細化表現(xiàn)性評價量表,通過自評反思個性化問題,通過互評獲得有效反饋。
(一)基于問題歸類,師生共建寫作邏輯要點自查清單
明確的評價內(nèi)容和維度是量表效度的主要來源。在開展評價活動前,教師應進行必要的前期干預,如引導學生共同制訂評價規(guī)則和維度,列出全面、通俗易懂的評價清單[9]。為了保證評價量表的條目措辭清晰明確,教師要認真分析學生的作品,總結提煉出書面表達存在的邏輯性問題。
例如,教師在對2018年高考英語北京卷書面表達題進行改編的基礎上,組織學生寫作;并以學生A的作品為示范,歸納并闡釋其作文存在的典型的邏輯性問題。
【2018北京·書面表達改編題】假設你是紅星中學高三學生李華,你的英國朋友Jim在給你的郵件中提到他對中國文化感興趣,計劃明年來北京上大學。他向你咨詢相關信息。請你給他回郵件,內(nèi)容包括:1.推薦他上哪所大學及理由;2.建議他做哪些準備工作。
【學生A作品】First,I recommend you to study at Peking University because it’s the best university in China. I believe they have qualified teachers and you can get your academic grades improved a lot. What’s more,the atmosphere of the campus is really attractive. The scene is beautiful and the classmates are friendly.
學生A推薦英國朋友選擇北京大學,并羅列了師資好、校園美、同學友好三條理由作為論述要點,但未能給出細致的論據(jù),且推薦的理由并不能滿足Jim對中國文化感興趣的前提條件。簡而言之,寫作缺乏針對性,存在“要點的闡釋缺乏有力的細節(jié)支撐”這一典型問題。對此,教師先將其問題轉化為正向的評價描述語“段落內(nèi)容細節(jié)均圍繞主題句或主題詞展開,起到支撐作用”;接著引導學生閱讀自己的作品,通過小組討論提煉其他類型的邏輯性問題;然后師生共同將問題轉化為正向的評價描述語,生成自查清單初稿;最后,教研組一起審閱,從量表結構、級別劃定、內(nèi)容措辭等方面進一步優(yōu)化,共同建構寫作邏輯要點自查清單量表(見表1)。
量表第一個維度關注段內(nèi)邏輯,即要點段表達體現(xiàn)的邏輯,既結合了語篇銜接理論中照應、替代等語法銜接手段,以及重復、同義、上下文等詞匯銜接手段,又綜合了學生所提要點歸納出四條評價細則。量表第二個維度關注段間邏輯,即要點段之間的過渡銜接,提示學生使用邏輯連接詞(顯性連接),關注要點內(nèi)容層面的過渡(隱性連接)。量表第三個維度關注語言風格邏輯,提醒學生不盲目套用功能句,關注行文用詞風格與作文要求之間的匹配度。自查清單量表提供了段內(nèi)邏輯、段間邏輯、語言風格三個維度的自評思維路徑,包括寫作語篇宏觀和微觀結構的銜接與連貫,為學生明確寫作邏輯的內(nèi)涵提供了有效支架。
(二)圍繞任務主題細化評價量表,深化邏輯思考能力
《課標》指出,學生應成為評價自己學習的主體;教師要善于啟發(fā)并與學生共同總結和提煉有效的評價標準或原則,指導學生學會運用這些標準和原則進行自我評價[1]69。寫作邏輯要點自查清單量表設計完成后,教師還要指導學生根據(jù)具體寫作題目的主題內(nèi)容、語篇結構、語言知識等要求,對量表中的條目進行更為細致的轉化。通過不斷細化評價量表,學生更熟悉寫作對邏輯層面的要求,能夠更好地提升高階思維能力。
仍以2018年高考英語北京卷書面表達改編題為例,學生根據(jù)題目要求對自查清單量表中的條目進行更為具體的轉化(見表2)。根據(jù)題目的第1個要點——推薦一所大學,學生將量表1中段內(nèi)邏輯的第1條“使用topic sentence 或 topic word 來總領本段的主要內(nèi)容”細化為“要點1出現(xiàn)recommend a university或近義詞作為核心表達”;根據(jù)第2個要點——申請大學的準備工作,學生將量表又細化為“要點2出現(xiàn)things to prepare或近義詞作為核心表達”。
(三)基于評價量表完成自評修改,提高寫作的邏輯性
學生拿到初始的量表后,需要教師不斷地指導才能最終獨立進行量表的細化工作。具體來說,教師要合理安排課堂時間,先對一條或多條項目進行具體轉化的示范,然后組織學生小組合作,根據(jù)作文題目要求展開充分討論,共同生成第一份轉化后的清單。當學生對個別項目有疑問時,教師應引導示范或請有想法的學生分享評價量表細化的思考過程,避免因學生不會使用量表而對評價造成困難。通過2—3次的練習,大部分學生能夠獨立完成評價量表的細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同步深度自省寫作邏輯,準確獲取具體的診斷性評價,從而更好地完成二稿,真正做到以評促學。
以學生A根據(jù)評價量表自評后完成的修改稿(二稿)“First,I recommend you should study at Peking University since it’s the best college in China with excellent teachers specializing in Chinese culture,who can definitely deepen your understanding of China. What’s more,established in 1901,Peking University is famous for its traditional buildings in the campus,making you feel the culture in everyday aspect.”為例,從修改稿可以看到,學生A根據(jù)細化后的評價量表要求“要點1圍繞1—2個推薦理由進行展開,滿足外國朋友對中國文化的興趣”,刪除了“同學友好”這一理由要點,著重說明北京大學中文教育師資雄厚,校園環(huán)境具有歷史感及傳統(tǒng)文化之美,加強與外國朋友對中國文化感興趣之間的邏輯關聯(lián)。這樣的推薦對于外國朋友而言,顯然更有吸引力。
(四)文件夾記錄評價過程,持續(xù)提升學生寫作邏輯思維
檔案袋(portfolio)能夠展示學生動態(tài)學習過程,集中體現(xiàn)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做的努力、取得的進步和獲得的學習成果[1]88。學生通過寫作檔案袋的收集與整理,不僅能獲得成就感,還能不斷復習和鞏固寫作中對語篇邏輯的要求,有效內(nèi)化評價標準,從而遷移應用到新的寫作任務中,在潛移默化的反思評價中提升自己寫作的邏輯。
在研究過程中,教師鼓勵學生使用寫作檔案袋記錄寫作評價與修改的全過程,關注學生的改進以及思維發(fā)展情況,不斷更新對學生寫作存在邏輯問題的個性化反饋。例如,學生A將根據(jù)評價量表完成的兩份修改稿放入在自己的成長檔案袋。教師在批閱該檔案袋時,用紅筆圈畫出添加的精彩細節(jié),并對學生及時進行正向的激勵評價,持續(xù)強化該生通過使用評價量表提升寫作邏輯的學習策略,增強學生的寫作自信心。為實現(xiàn)要點間的銜接,學生A在兩次寫作中均使用了first這一不恰當?shù)倪壿嬤B接詞,讓讀者不免預測本文除了推薦北京大學,是否還繼續(xù)推薦其他大學?對此,教師在批閱寫作檔案袋時應在評價量表“要點間連接”這一欄進行圈畫,提示學生思考如何更好地進行要點間邏輯的銜接,建議該生對這一部分進行修改。
每月,教師組織學生對寫作檔案袋進行復習與反思,并在教室中展示優(yōu)秀作品以供其他學生借鑒參考。使用寫作邏輯要點自查量表和檔案袋三個月后,學生在寫作中能主動調用邏輯要點自查量表中的評價標準,在設計提綱時選擇更具有邏輯性的內(nèi)容要點展開描寫。以2021年高考北京卷書面表達題為例:“假設你是紅星中學高三學生李華。你和英國好友Jim原定本周末一起外出,你因故不能赴約。請你用英文給他寫一封電子郵件,內(nèi)容包括:1.表達歉意并說明原因;2.提出建議并給出理由。”通過分析作品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在審題時能夠考慮段間銜接,注意要點間寫作內(nèi)容的勾連。學生在訪談中也表示:寫作檔案袋對提升書面表達能力的幫助很大,考前會把檔案袋當成“寶典”反復查看,當看到自己在寫作邏輯方面取得的進步時會有很大的成就感;時時回看之前經(jīng)過多次修改的文章,有利于自己在未來寫作尤其是同話題寫作的審題構思上更具有邏輯性。
四、反思與啟示
基于學生寫作中存在的邏輯銜接與連貫問題,教師在實踐中應先組織學生初步梳理問題,生成問題清單,并將其轉化為表現(xiàn)性評價量表,再從學生視角進行試用及細化。在學生熟練使用量表之前,教師應充分發(fā)揮支架作用,指導學生根據(jù)題目要求對量表進行遷移應用,以實現(xiàn)學生對評價規(guī)則的內(nèi)化。通過實踐與學生訪談可以看到,學生借助評價量表,實現(xiàn)了以評促學,有效提升了寫作的邏輯性。
在學生的寫作學習過程中,邏輯性問題的解決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學生不斷反思與修改。因此在學生完成評價修改后,教師還需將學生作品收集起來,篩選出修改有偏差的作品并及時予以指導。遇到偏差較大的作品,教師應及時了解學生心理及其他學習情況;對于出色的作品,教師要及時給予大力表揚和宣傳,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評價習慣,形成正向的學習循環(huán)。高三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相對較高,因此教師在此階段要格外注重指導學生使用評價量表進行分析與評價,及時、有效地調控自己的學習進程,最終獲得寫作自信心與成就感。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王海蘭. 邏輯性問題是制約應用文寫作的瓶頸[J].應用寫作,2006(6):8-9.
[3]陳則航,王薔,錢小芳. 論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中的思維品質及其發(fā)展途徑[J]. 課程·教材·教法,2019(1):91-98.
[4]程曉堂. 基于語篇連貫理論的二語寫作教學途徑[J]. 中國外語,2009(1):65-68,110.
[5]HALLIDAY M A K,HASAN RUQAIYA. Cohesion in English[M]. London:Longman,1976.
[6]張德祿. 論語篇連貫[J]. 外語教學與研究,2000(2):103-109.
[7]劉道義. 談英語學科素養(yǎng):思維品質[J]. 課程·教材·教法,2018(8):80-85.
[8]教育部基礎教育司. 新課程與學生評價改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9]林詩培. 高中英語寫作同伴互評中書面反饋特點及其對修稿質量影響的研究[J]. 英語教師,2023(1):45-54.
[10]李淵. 聚焦思維品質培養(yǎng)的高中英語寫作教學實踐[J]. 英語教師,2019(23):68-71.
[11]范勁松. Rasch模型下自我評估量表的效度探析[J]. 當代外語研究,2017(2):34-40,57.
[12]BACHMAN L F,PALMER A S. Language testing in practice[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13]PAJARES F. Self-efficacy beliefs,motivation,and achievement in writing: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Reading and writing quarterly,2003(2):139-158.
[14]林盛山. 高中英語表現(xiàn)性評價體系的構建[J]. 英語學習(教師版),2016(1):45-48.
(責任編輯:周彩珍)
【作者簡介】譚波洋,一級教師,北京市海淀區(qū)骨干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學英語教學;李慧芳(通訊作者),副教授,北京教育學院人文與外語教育學院外語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學英語教育與教師教育。
【基金項目】北京教育學院“十四五”學科創(chuàng)新平臺“英語學科育人研究”(XKCXPT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