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收集兩輪學生對醫(yī)學檢驗技術專業(yè)核心課程應用雨課堂聯合TBL教學方法的評價,并結合教學改革實施前后共3屆學生的成績,對雨課堂聯合TBL教學的效果進行了總結和分析。調查結果表明,多數學生對該教學方式表示認可,且專業(yè)課平均成績有所提高。盡管該方法有效提高了醫(yī)學檢驗技術專業(yè)學生的綜合素質,但鑒于學生在問卷中提出的意見,課程實施方案還可以進一步優(yōu)化,從而更好地在專業(yè)課教學中大范圍推廣。
[關鍵詞] 雨課堂;TBL教學;醫(yī)學檢驗技術;專業(yè)核心課程
[基金項目] 2022年度甘肅省教育廳甘肅省教學成果培育項目“基于雨課堂的TBL教學方法在醫(yī)學檢驗技術核心專業(yè)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甘教高函〔2022〕11號);2022年度甘肅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領導小組甘肅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guī)劃課題“基于‘以賽促學、賽教融合’理念推進高校醫(yī)學檢驗技術專業(yè)課程教學的改革探索”(GS 〔2022〕GHB1754)
[作者簡介] 王 晶(1982—),女,甘肅天水人,博士,甘肅中醫(yī)藥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副教授,臨床檢驗診斷學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醫(yī)學檢驗技術本科及成人教育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4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9324(2024)28-0161-04 [收稿日期] 2023-06-24
引言
醫(yī)學檢驗技術專業(yè)是臨床醫(y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門多技術、多學科交叉的應用型專業(yè)。“臨床血液學檢驗”“臨床檢驗基礎”“臨床生化檢驗”“臨床微生物檢驗”以及“臨床免疫學檢驗”都是醫(yī)學檢驗技術專業(yè)的核心專業(yè)課程。檢驗作為一類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學習內容在不斷更新。在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發(fā)現,學生在專業(yè)課學習時,習慣于被動地接受知識,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因此,學生普遍反映核心專業(yè)課程課時短、記憶點多、知識理解難度大、學習內容不易掌握、在實習前的學習壓力較大等。如何通過改進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是醫(yī)學檢驗技術專業(yè)核心專業(yè)課程教學改革面臨的重要問題。
近年來,各醫(yī)學院校以深化專業(yè)課程改革為切入點,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探索智慧教育,不斷提升醫(yī)學檢驗專業(yè)的課程內涵[1]。從2019年開始,甘肅中醫(yī)藥大學開始普遍應用雨課堂進行授課。雨課堂科學地覆蓋了“課前—課上—課后”的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2],可以實現學生的實時學習,以及教師從課前到課后完整的教學評價和反饋[3]。本團隊從2015年至今一直在醫(yī)學檢驗專業(yè)課程中使用TBL(team-based learning, TBL)教學方法[4-5],TBL教學法是由Oklahoma大學的Larry Michaelsen等人在2002年正式提出的基于團隊學習的新型教學模式,是在PBL基礎上改革創(chuàng)新的一種有助于促進學習者團隊協(xié)作精神,注重人的創(chuàng)造性、靈活性與實踐特點的新型成人教學模式,強調以學生為本、團隊學習、教師精講為一體[6]。
鑒于此,為更好地適應新時代醫(yī)學檢驗技術核心專業(yè)課教學,甘肅中醫(yī)藥大學在已建立的TBL教學方法中引入雨課堂,以智慧課堂為導向,從學生學習能力和教師素質雙向提高出發(fā),進行了醫(yī)學檢驗專業(yè)課程的新一輪改革,以實現醫(yī)學檢驗專業(yè)核心課程教學質量的快速提升,加快醫(yī)學檢驗技術專業(yè)一流課程的建設進度。
一、研究對象和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甘肅中醫(yī)藥大學2017級醫(yī)學檢驗技術本科專業(yè)71人,2018級醫(yī)學檢驗技術本科專業(yè)67人,2019級醫(yī)學檢驗技術本科專業(yè)69人為研究對象。2017級學生的專業(yè)課采用傳統(tǒng)的TBL進行教學,2018級和2019級學生的專業(yè)課采用雨課堂聯合TBL的方法進行教學,所有研究對象均為大學三年級在校本科生,且對核心專業(yè)課的了解程度在學習前基本一致。所有研究對象對本研究內容均已知情同意。
(二)基于雨課堂的TBL教學實施
1.小組構建及課程準備。將每個班分為10個組,每組6~8人,并設1名組長,負責組織小組自學及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教師制作課件,錄制視頻,設計案例及課前、課后測的試題。
2.課程實施。課前,教師將教學任務、學習目標、教學課件PPT、課堂練習等提前一周通過平臺推送至雨課堂班級,再用平臺發(fā)公告,通知各小組組長組織小組成員做好預習工作并完成相應練習,各小組可通過平臺向教師提問。教師通過教師端收到雨課堂后臺發(fā)送的測試總結,回答學生問題,評價各小組自主學習的情況,設計課堂授課內容,針對重點或難點內容布置各組討論的案例和問題。學生在小組討論后,制作簡單的PPT或視頻準備課堂匯報討論。課中,開始時教師開啟雨課堂點名,要求所有學生通過掃描二維碼進入班級,以便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出勤情況;接下來,教師重點講解本次授課內容,課件同步推送在雨課堂班級上,學生在授課期間可利用彈幕、投稿等功能實時反饋教師的提問或自己對知識點的理解;最后,教師以案例和問題討論的方式總結本節(jié)內容,每組派代表展示各組的討論結果,其他組可以通過彈幕發(fā)表意見,教師對討論進行評價和總結。課后,教師通過雨課堂平臺了解學生課堂學習的基本情況,包括上課人數、課件瀏覽數據、發(fā)表留言數量等,由此布置相關練習題和思考題,并要求學生在線完成作業(yè);教師對各組提交的作業(yè)進行總體評分,針對各組每名學生的表現進行留言評價。
(三)學生對雨課堂聯合TBL教學的評價調查
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在每一輪課程結束后,調查學生對雨課堂聯合TBL教學的評價,主要內容包括學生對課程的總體評價、對課程設置的評價、教改方法對課程學習作用的評價、教學改革具體實施過程的反饋等幾個方面。問卷調查以學生匿名的形式完成,所以能基本客觀反映學生對教改方法的評價和意見。
(四)實施雨課堂聯合TBL教學前后的成績分析
通過學校本科教務系統(tǒng),提取2017級(采用傳統(tǒng)TBL教學)、2018級(采用雨課堂聯合TBL教學)、2019級(采用雨課堂聯合TBL教學)的醫(yī)學檢驗技術專業(yè)學生5門核心專業(yè)課的成績,進行分數段區(qū)間統(tǒng)計分析和比較。
二、對雨課堂聯合TBL教學實施結果的評價
2018級、2019級兩輪學生上課人數分別為69人和67人,兩輪問卷完成和回收均為66份,合計132份,回收率為97%。對問卷調查的情況進行了統(tǒng)計和分析,結果如下。
(一)學生對雨課堂聯合TBL教學方法的評價
綜合兩屆135名學生的問卷調查情況來看,大多數學生認為該教學方法有助于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80.9%);超過80%的學生認為該教學方法有助于增強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約70%的學生認為該教學方法幫助他們提高了文獻檢索的能力,多數學生認為自己對資料整理的能力也有所提高(72%)。而且,第一輪(2018級)實施該教學方法時,超過半數的學生認為該教學方法提高了自己與教師之間的溝通交流能力,使自己更善于傾聽他人意見;在第二輪(2019級)實施時,76.1%的學生認為該教學方法有利于培訓團隊協(xié)作和語言表達。在學習習慣培養(yǎng)方面,過半數的學生覺得該方法可以讓自己更好地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學習效率有所提高;約70%的學生能夠完成課前預習任務,通過該教學方法監(jiān)督自己的學習進度,調整學習計劃。
(二)學生對雨課堂聯合TBL教學方法和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比較及建議
從學生角度,將該教學方法與傳統(tǒng)方法進行比較,70%以上的學生認為該教學方法能讓自己清楚了解每節(jié)學習的不足與改進之處,80%以上的學生認為以該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學習氛圍更好,過半數的學生更愿意接受該教學方法。學生反饋該教學方法須改進和完善的方面有:一些學生提出,如果課前小組討論的案例和問題設計與本節(jié)內容不是很契合,或者只是課堂內容的簡單重復,則不能激起學生更主動的思考,課前小組討論和課堂小組展示則會形式化,這反而加重了學習負擔。還有學生建議課上小組進行案例分析展示的時間須要控制在固定時間內,最好不超過總課時的30%;部分學生認為課上的在線彈幕互動,會分散自己的注意力,甚至干擾教師授課,建議對此也在課上做時間限定。
(三)實施翻轉課堂前后的成績對比
該教學的實施對提升學生的專業(yè)課成績有一定的推動作用。通過比較5門核心專業(yè)課的卷面平均成績發(fā)現,在雨課堂聯合TBL教學之前,“臨床檢驗基礎”“臨床血液學檢驗”“臨床微生物學檢驗”“臨床生物化學檢驗”“臨床免疫學檢驗”課程的期末成績平均分數分別為63.49,64.5,61.70,75.96,75.88(2017級,n=69);實施新教改方法之后的兩屆學生,專業(yè)課程的期末成績平均分數分別為75.43,75.38,70.32,78.99,76.49(2018級,n=69)和83.61,73.46,70.38,81.28,73.67(2019級,n=67)。而且,實施新教改之后,有4門專業(yè)課(“臨床檢驗基礎”“臨床血液學檢驗”“臨床微生物學檢驗”“臨床生物化學檢驗”)80分以上的學生人數有所提高,有3門課(“臨床檢驗基礎”“臨床微生物學檢驗”“臨床生物化學檢驗”)低分段(70分以下)學生人數有所降低,而且2019級有3門專業(yè)課(“臨床檢驗基礎”“臨床血液學檢驗”“臨床生物化學檢驗”)沒有學生不及格。
三、討論
通過對醫(yī)學檢驗技術專業(yè)核心課程應用雨課堂聯合TBL教學方法的初探,發(fā)現該方法較傳統(tǒng)TBL教學更能夠促進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能夠在本專業(yè)其他專業(yè)課程教學中大范圍推廣。但為了更好地將此教學改革應用于醫(yī)學檢驗人才培養(yǎng)中,基于學生角度的問卷分析,本文對進一步優(yōu)化該教學方法提出了幾點思考和建議。
(一)教師須不斷提升自身知識,教學相長
由于雨課堂的特點是能幫助學生實時學習、主動學習,從課前、課中、課后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全程輔導及監(jiān)督,師生都會在課前、課后占用更多時間,所以如果教師能做好課前的預習設計及課后的復習總結,則能很大程度地激勵學生主動學習,更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7]。另外,學生會通過平臺留言板在學習過程中提出問題,也會在教師講授過程中通過彈幕隨時發(fā)問,教師要及時關注并予以解答;在學生進行課中小組匯報討論時,教師須及時做出回應,做出點評;當學生對出現的知識點理解有誤的情況時,教師也要及時更正和引導。雨課堂聯合TBL教學方法的有效實施,既對學生學習有積極的幫助,同時又對教師提升自身知識儲備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做好動態(tài)學習監(jiān)控,調動學生的參與度
問卷調查分析反映,由于學生自身基礎和個人性格等客觀因素,在作業(yè)完成時間和質量上會有所差別。部分學生表現出對課堂教學參與感差、不適應的情況,甚至會渾水摸魚。因此,教師須要利用雨課堂的實時、全程監(jiān)控作用,動態(tài)地了解每名學生的學習和參與狀況,有針對性地給予輔導。通過引導發(fā)言、過程化考核、積分獎勵等多種形式激勵學生的參與[8]。結合TBL團隊化學習的特點,任課教師可根據情況對分組進行不斷的調整,輪換組長,從而保證各組學習進程基本相近,也能給每名學生鍛煉組織協(xié)調能力的機會。鼓勵大家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盡可能地顧及不同學習能力和層次的學生,調動學生的參與度。
(三)把控虛擬環(huán)境,優(yōu)化師生關系
現在我們所面對的大學生,都是新世紀出生的一代,從小接觸網絡和信息化社會,對新概念、新事物的接受程度較高。通過兩輪教學觀察發(fā)現,學生更愿意在虛擬環(huán)境下與教師交流并發(fā)表自己的想法。但也有部分學生反映,這樣的課堂互動干擾了正常的上課秩序,會分散學習的注意力,甚至影響授課質量。以不影響教師的正常授課為前提,建議課堂的線上互動環(huán)節(jié)限制在一定的時間和比重內,并且對學生的發(fā)言內容有規(guī)范要求。教師和學生都須要提升信息化安全意識,在健康和諧的虛擬環(huán)境下,進行及時交流,以活躍學習氣氛。
參考文獻
[1]馬安迪,王林,費嫦,等.基于現代教育平臺的“三結合”醫(yī)學檢驗專業(yè)本科人才培養(yǎng)探索與應用[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21,34(18):3298-3300.
[2]王帥國.雨課堂:移動互聯網與大數據背景下的智慧教學工具[J].現代教育技術,2017,27(5):26-32.
[3]徐顏美,王小中,胡龍華,等.基于雨課堂在臨床生物化學檢驗技術專業(yè)課程教學改革實踐[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21,39(2):486-488.
[4]王晶,陳徹,王勇.在臨床血液學檢驗理論課中引入TBL教學法的初探[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6,34(18):31-33.
[5]王晶,楚慧媛,吳萍民,等.翻轉課堂結合TBL教學模式在臨床血液學檢驗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7,35(3):82-83.
[6]BURGESS A, DIGGELE C V, ROBERTS C, et al. Team-based learning: design, facilitation and participation[J].BMC medical education,2020(20):461.
[7]韋良家,宗子傲,陸群鳳,等.雨課堂聯合TBL教學模式在“衛(wèi)生檢疫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22,8(8):122-124.
[8]李芳,謝學娟,王艷波,等.基于雨課堂和微信群的探究式學習在外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醫(yī)教育,2022,41(5):81-84.
The Application of Rain Classroom Combined with TBL in the Core Curriculum of Medical
Laboratory Technology
WANG Jing, YANG Ya-li, TIAN Yi-hong, CHEN Che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Gans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Lanzhou Gansu 730000, China)
Abstract: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s, two rounds of students’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 of applying the Rain Classroom combined with TBL teaching method in the core courses of Medical Laboratory Technology were collected and the results of a total of three classes of students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eaching reform were combined to summarize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Rain Classroom combined with TBL teaching. The findings showed that most students approved of the teaching method. Moreover, the average grades in their major courses had been improved. This method improved the overall quality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n this specialism.However, the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could be further optimized according to the student questionnaire. Then, it can be better promoted on a large scale in the teaching of specialism courses.
Key words: rain classroom; TBL teaching; medical laboratory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core curricul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