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和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是當前幼兒園教育活動的重要任務。為了探索有效的幼兒教育方式,文章探究繪本閱讀教育在幼兒思與行培養(yǎng)中的應用價值與對策,以期為幼兒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夯實基礎。
【關鍵詞】繪本閱讀;幼兒教育;思與行
作者簡介: 周杼(1992—),女, 江蘇省南通市崇川區(qū)幸福新城幼兒園。
3至6歲是幼兒認知發(fā)展最為迅速的階段。繪本作為一種視覺和語言相結合的媒介,能夠幫助幼兒理解信息和組織信息,促進幼兒的認知發(fā)展。繪本中的內容涵蓋幼兒園各個領域的基礎知識和認知技能,如語言、科學、藝術、健康、社會等。通過閱讀繪本,幼兒可以學習到新的知識和新的技能,為今后的學習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繪本閱讀在幼兒思與行培養(yǎng)中的應用價值
繪本中的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往往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可以引導幼兒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幼兒可以通過觀察繪本中的人物,如繪本中的人物是如何面對困難、解決問題以及與他人相處的,學會合作共享、遵守規(guī)則以及尊重他人。因此,教師通過深入研究繪本閱讀對幼兒的影響,可以為幼兒的教育提供科學的理論指導和實踐操作方法,從而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1]。
在幼兒教育中,思代表幼兒的思維能力,包括觀察、分析、推理、創(chuàng)造等方面。教師培養(yǎng)幼兒的思維能力,可以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問題和解決問題。行則代表幼兒的行為習慣,包括禮貌、自律、合作、堅持等方面。教師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可以幫助幼兒養(yǎng)成積極向上、樂觀開朗的生活態(tài)度,提高幼兒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
(一)繪本閱讀在幼兒思維能力培養(yǎng)中的應用價值
1.多元化教學形式,提高幼兒的自主性
教師可以繪本為基礎,開展涵蓋幼兒園科學、藝術、社會、語言、健康等領域的繪本教學活動,讓多元化融合的理念貫穿繪本教學活動的始終。此外,教師還可為幼兒營造溫馨而有趣的繪本閱讀環(huán)境,并為幼兒提供自主選擇繪本的機會,以滿足不同幼兒的學習需求和興趣愛好,促進幼兒主動地探索和學習[2]。
2.個性化課堂提問,提高幼兒的思維能力
提問是繪本教學活動中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繪本中的故事情節(jié)、角色形象和思想情感等要素可以為課堂的個性化提問提供豐富的素材。教師基于繪本閱讀進行個性化提問,不僅能夠引導幼兒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還能夠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想象力,提高幼兒的思維能力。因此,教師要在課前充分準備,了解不同幼兒的特點,設計不同層次又符合整體教學目標的問題,根據不同幼兒的興趣、經驗和能力進行個性化提問,以滿足不同幼兒的個體需求。
(二)繪本閱讀在幼兒行為習慣培養(yǎng)中的應用價值
1.提高幼兒的社交能力
繪本閱讀能夠提高幼兒的社交能力。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社交能力的發(fā)展是至關重要的一環(huán)。幼兒可以通過閱讀生動有趣的繪本,理解繪本中的情節(jié)和角色,觀察角色不同的社交行為,從而學會如何與他人相處。此外,繪本中的故事往往還蘊含深刻的社交道理,可以幫助幼兒理解并掌握社交規(guī)則。幼兒通過與同伴共同閱讀繪本,能夠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良好的合作意識和社交能力[3]。
2.培養(yǎng)幼兒的生活習慣
繪本通過角色的塑造,可以向幼兒示范正確的生活習慣。例如,通過閱讀繪本中的故事情節(jié),幼兒可以學習愛清潔、講衛(wèi)生、規(guī)律作息等良好的行為習慣。
三、在繪本閱讀中培養(yǎng)幼兒思與行的策略
(一)在繪本閱讀中培養(yǎng)幼兒思維能力的策略
1.結合繪本進行提問,拓寬幼兒的思路
深入開放的問題能夠有效拓寬幼兒的思路,讓幼兒從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教師在繪本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選擇符合幼兒年齡階段的內容,并有針對性地設計問題,讓幼兒能夠根據問題進行思考,從而加深幼兒對繪本內容的理解和認識。
以《母雞蘿絲去散步》的繪本閱讀教學為例。繪本講述母雞蘿絲出門散步,被狐貍鬼鬼祟祟地跟在后面,但蘿絲經過田野、池塘、稻草堆,完全沒有察覺到狐貍的跟蹤,最后毫發(fā)無傷地回到家里吃晚餐的故事。首先,筆者向幼兒提出問題:“請小朋友們觀察繪本的封面,猜測繪本可能講述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其次,筆者向幼兒提出問題:“繪本以母雞蘿絲為主人公,請你猜猜在蘿絲身上會發(fā)生什么樣有趣的故事呢?它又會遇到哪些小動物呢?”在開放性問題的驅動下,幼兒能夠發(fā)揮想象力,并帶著問題閱讀繪本,驗證自己的猜測,從而提高閱讀的有效性。最后,在幼兒完成閱讀以后,筆者向幼兒提出問題:“如果母雞蘿絲在散步的時候,沒有狐貍跟蹤,也沒有蜜蜂追趕,那么又有可能會發(fā)生什么樣的事情呢?”在問題的驅動下,幼兒可以結合母雞蘿絲的形象進行思考,這樣可以有效拓寬幼兒的思路,培養(yǎng)他們的發(fā)散思維能力。
2.鼓勵幼兒大膽提問,鍛煉幼兒的提問能力
在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引導幼兒進行提問是重要的一環(huán)。教師要鼓勵幼兒大膽地對繪本內容提出問題并大膽猜測答案,從而鍛煉幼兒的提問能力。
以《逃家小兔》的繪本閱讀教學為例。該繪本講述有一只小兔子想要逃跑,但無論它想變成什么逃跑,它的媽媽都會回應它,永遠守護它的故事。繪本通過小兔子與媽媽妙趣橫生的對話,滿足幼兒的好奇心,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引導幼兒了解母愛。有的幼兒提出問題:“為什么小兔子和兔媽媽可以變成小鳥和大樹、小鱒魚和捕魚的人呢?”此時,筆者引導幼兒思考為什么繪本會描述這樣的情節(jié),啟發(fā)幼兒大膽猜測,尋找問題的答案。通過提問、猜測,幼兒能夠更好地理解繪本故事的內容,感受兔媽媽對小兔子深厚的愛。
3.提供交流平臺,促進幼兒的思維碰撞
交流是促進幼兒思維碰撞的重要方法之一。有效的交流能夠促進幼兒發(fā)表不同的意見,讓幼兒學會從更多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因此,在幼兒的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幼兒提供良好的交流互動平臺,從而促進幼兒的思維碰撞[4]。
以《我的畫好不好》的繪本閱讀教學為例。該繪本塑造了一個驕傲的、愛畫畫的小公主形象。筆者為幼兒提供交流平臺,讓兩個幼兒為一組,鼓勵他們在完成閱讀后,相互對小公主的畫進行深入的交流和討論。幼兒的認識不同,他們的想法也有所不同。如一個幼兒覺得小公主畫得好,另一個幼兒覺得小公主畫得不好,那么這兩個幼兒就可以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這樣的教學能夠促進幼兒的思維碰撞,讓他們學會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二)在繪本閱讀中培養(yǎng)幼兒行為習慣的策略
1.培養(yǎng)幼兒的自理習慣
培養(yǎng)幼兒的自理習慣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內容。自理習慣的培養(yǎng)能夠讓幼兒更好地適應在幼兒園的集體生活,提高自理能力。為了能更好地發(fā)揮繪本閱讀教學在培養(yǎng)幼兒自理習慣中的作用,教師可以選擇與幼兒日常生活有關的繪本,指導幼兒進行閱讀,讓幼兒在閱讀中思考,模仿繪本人物良好的行為習慣。
以《媽媽我能行》的繪本閱讀教學為例。繪本中的小熊在愛與鼓勵中學會自己穿襪子、扣紐扣、下樓梯、洗菜,還能夠分擔家務。有一次,小熊照顧生病的媽媽,這種從未有過的體驗,讓小熊產生了責任感和自豪感。
筆者引導幼兒閱讀繪本,讓幼兒學習繪本中的小熊,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幼兒通過繪本,學習小熊的獨立精神,無論是在家里還是在幼兒園中,都能夠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此外,筆者基于繪本的內容,組織幼兒開展“生活技能比拼大賽”,引導幼兒在比賽中學習生活技能,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自理習慣。幼兒比賽穿衣服、扣紐扣、系鞋帶、整理玩具等等自理技能,有助于養(yǎng)成不依賴成人、獨立自主的好習慣。
2.培養(yǎng)幼兒講文明的習慣
文明教育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需要在幼兒園階段開始培養(yǎng)幼兒講文明的習慣,讓幼兒增強講文明、講禮貌的意識,為幼兒未來的學習生活夯實基礎。教師可以指導幼兒閱讀與文明禮儀教育有關的繪本故事,讓幼兒學習能使其終身受益的文明習慣,從而促進幼兒的發(fā)展和進步。
以《我懂禮貌》的繪本閱讀教學為例。該繪本通過生活化情境,引導幼兒認識講文明、懂禮貌在人際交往中的重要性,鼓勵幼兒成為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孩子。筆者在開展繪本閱讀教學時,有意識地引導幼兒學習使用文明用語,并創(chuàng)設情境,讓幼兒學會用文明的語言與同伴對話交談,從而引導幼兒養(yǎng)成講文明、懂禮貌的行為習慣。
以《不要隨便扔垃圾》的繪本閱讀教學為例。繪本的主人公安安是一個調皮的小男孩,他在路上遇到石子總是要踢飛起來。此外,他還有一個壞毛病—隨手扔垃圾。安安的媽媽屢次勸說他都沒有效果,這可愁壞了他的媽媽。有一天晚上,安安家召開“保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的家庭會議,爸爸和安安都發(fā)了言。他們保證: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愛護環(huán)境,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筆者模仿繪本的故事情節(jié),組織幼兒開展繪本閱讀主題活動,如“我是環(huán)保小衛(wèi)士”“對不文明行為說不”“《班級文明公約》宣傳”等。通過這樣一系列的繪本閱讀主題教育活動,幼兒能夠更好地理解講文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這對培養(yǎng)幼兒講文明的習慣有重要的作用。
3.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作息習慣
教師幫助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對于幼兒的健康成長有重要的作用。良好的作息習慣能夠讓幼兒有更加充沛的精神,從而讓幼兒更好地投入生活、學習、游戲。
以《天黑就睡覺》的繪本閱讀教學為例。繪本的主人公丁丁在天黑時想睡覺了,可是他不能睡,因為他要等媽媽回來一起過生日。在等媽媽的過程中,丁丁遇到了瞌睡蟲、螢火蟲……筆者提問幼兒:“小朋友們晚上都是幾點睡覺的呢?有沒有按照幼兒園的作息時間睡覺呢?”隨后,筆者讓幼兒談一談自己閱讀繪本后的感受。有的幼兒說:“天黑后我們快快入睡,第二天早上才能更好地學習?!贝送猓P者還引導幼兒建立科學的作息表,鼓勵幼兒根據這個作息表規(guī)范自己的生活作息,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幼兒可以通過打卡、簽到的方式,記錄自己每天的作息,從而學會管理自己的時間,培養(yǎng)良好的時間觀念。
結語
綜上所述,繪本閱讀對幼兒思與行的培養(yǎng)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通過閱讀繪本,幼兒可以培養(yǎng)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情感認知能力和良好的行為習慣。教師應深入探索繪本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助力幼兒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魏雨辰.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與繪本教學的融合策略[J].校園英語,2023(22):118-120.
[2]游慧瓊.幼兒園中班繪本閱讀審美化教學策略探析[J].教育界,2022(16):107-109.
[3]董雯靜.淺析繪本閱讀助推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1(4):243-244.
[4]方慧.在繪本閱讀中推進幼兒思維發(fā)展的有效路徑[J].福建教育,2017(29):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