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
摘 要 整本書閱讀作為一種深度閱讀教學模式,不同于碎片化閱讀方式,整本書閱讀能使學生對作品有更為全面和深入的理解,能促進學生的獨立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綜合素質。初中語文開展整本書閱讀教學要精心選擇適宜的作品,明確教學目標與導向,設計多樣化的課堂活動,關注個體差異,營造良好的互動氛圍,使整本書閱讀教學更高效。
關鍵詞 初中語文? 整本書閱讀? 教學價值? 教學現(xiàn)狀? 開展策略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tǒng)的片斷式、零散的閱讀方式很難滿足學生全面提高學科素養(yǎng)的需要,很難培養(yǎng)學生對文學作品的深刻理解能力。整本書閱讀強調讓學生深入閱讀整部作品,充分理解作品的內涵,培養(yǎng)獨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維的能力。
一、整本書閱讀在初中語文中的教學價值
整本書閱讀是近年來逐漸引起重視的一種教學方式。與碎片化的閱讀方式不同,整本書閱讀通過對整部作品的深入閱讀,讓學生對文本有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這種教學方式能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思辨能力。在整本書閱讀中,要選取適當難度的文學作品,增強學生的知識儲備與情感體驗。整本書閱讀為跨學科知識的融合提供了機會。文學作品與歷史、社會、科學的結合使學生在閱讀中擴大知識視野,發(fā)展跨學科的思維能力。這種跨學科融合既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又符合現(xiàn)代學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的需要。
整本書閱讀能幫助學生加深對文學作品的認識。在連貫的閱讀中,學生可以對作品情節(jié)、人物性格、主題等方面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這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整本書閱讀能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在閱讀整本書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從作品的語言、結構、人物塑造等方面進行分析,從而培養(yǎng)學生對作品的深刻理解與批判性思維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有利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發(fā)展,而且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整本書閱讀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不同題材、年代及流派的作品使學生能接觸到更多更廣的知識??鐚W科閱讀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拓寬學科視野、提高文學素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
整本書閱讀是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深入的閱讀能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理解能力及寫作技巧。整本書閱讀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增強學生對語言的敏感度,使其能更好地運用語言,能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的教學現(xiàn)狀
在當前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待提高。由于教材選文和教學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部分學生對整本書的學習興趣不高,不能積極參與。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可能會出現(xiàn)被動閱讀、缺乏深度思考等現(xiàn)象,從而影響整體學習效果。
整本書閱讀所選擇的文學作品,在難度上可能會與學生的實際水平不符。有些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會遇到理解上的障礙,從而影響閱讀質量。
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學生個體差異較大,教師對學生的個性化指導不夠。這可能會使部分學生對閱讀產(chǎn)生挫折感,從而影響其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整本書閱讀教學的評價體系不夠完善,不能全面、客觀地反映出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荚嚪绞絾我?,很難全面了解學生對整本書的理解程度以及對作品的個性化看法。評價制度不夠完善,會影響學生閱讀整本書的積極性。
三、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的開展策略
1.精心選擇適宜的作品
選好合適的作品是整本書閱讀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年齡、認知水平、興趣特征和教學目標來選擇作品。以初中為例,以語言簡練、情節(jié)緊湊、題材豐富為宜。也可從學科整合的觀念出發(fā),選取既具有文學價值,又涵蓋歷史和社會等題材與內涵的作品。例如,魯迅的作品《朝花夕拾》勾勒了一幅幅世態(tài)圖和風俗畫,涵蓋了社會和人性等多層面內容。在整本書閱讀中,既可領略魯迅獨特的文學創(chuàng)作特色,又可深入了解中國社會生活風貌,達成語文與歷史的有效融合。
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應以有趣的方式介紹文學作品,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資源,以引人入勝的故事開頭,增強與學生生活經(jīng)歷的聯(lián)系。如閱讀經(jīng)典名著《西游記》,教師可利用影片、動畫或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激發(fā)學生對神話、探險等元素的好奇。教學前,教師可運用多媒體課件播放孫悟空大鬧天宮的片段,激發(fā)學生對故事情節(jié)的好奇心。然后,教師再介紹小說的文學價值、人物塑造、主題等內容,使學生在了解故事情節(jié)的同時,逐步理解并喜愛整部作品。這樣的導入方式能讓學生更快地投入到整本書閱讀中,激發(fā)學生對作品的濃厚興趣。
2.明確教學目標與導向
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有一個明確的教學目標,然后將目標分層次進行分解。以《紅樓夢》為例,教學目標可包括對小說整體結構的把握、對主要人物形象的把握、對主題思想的分析。這些大目標又可進一步細化為階段性小目標,如了解每一回的情節(jié)與人物關系,分析作者的敘述技巧等。在課程設計時,教師應明確各個階段的教學目標,以具體的教學活動和作業(yè)布置等方式指導學生逐步實現(xiàn)這些目標。以小組討論為例,學生可以深入分析某一回的人物關系,提出自己的見解。這種明確的目標和分層分解方式有利于學生對整本書的理解和掌握。
明確教學目標就是要設置引導性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可預先設計一系列具有啟發(fā)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對作品進行深層思考。以《1984》閱讀為例,可以提問:“作者通過描繪集權政權體制,想要傳達給讀者怎樣的思考和警示?”“小說中主人公的命運變化是如何反映社會體制對個體的影響的?”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引導學生深入探究這些問題,促使學生自主思考,發(fā)展他們的批判性思維能力。這樣的問題設置能使學生從被動地接受轉變?yōu)橹鲃拥厮伎寂c探討,提升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深度與廣度。
3.設計多樣化的課堂活動
在整本書閱讀中,小組合作與角色扮演是極具吸引力的策略,能切實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以魯迅《阿 Q正傳》閱讀為例,深入剖析作品能使學生對人物性格和情節(jié)發(fā)展有更深刻的認識。教師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一小組分析一部分情節(jié)。這樣的分組活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讓學生在共同探索的過程中形成對作品的多維理解。每一小組在深入挖掘與探討后,不但能對小說情節(jié)的發(fā)展有更深層次的了解,更能學會從不同角度進行解讀的方法,促使他們形成更全面的閱讀視角。然后讓學生扮演相應的角色,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展示自己的理解,這要求學生既要深入了解人物性格,又要主動進入故事情境,從而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圖。小組合作和角色扮演活動能讓學生更積極地參與閱讀,學生不僅僅是文本的接受者,更是文本的解讀者和創(chuàng)造者。以這種生動有趣的方式進行整本書閱讀教學,能促使學生自主閱讀、獨立思考、合作探究,讓學習更深入。
在整本書閱讀中,教師可安排文學研討與寫作反思等活動。以《三體》閱讀為例,教師可組織一次文學研討活動,讓學生就其中的科幻元素、人物命運等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另外,要鼓勵學生做好筆記,寫下自己對故事情節(jié)、人物、主題等內容的理解與分析,形成反思性寫作。在研討和寫作中,學生可以分享自己的理解,吸收別人的意見,促進不同思想的交流、分享與相互啟發(fā)。寫作反思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閱讀材料的理解與吸收,提高其文學素養(yǎng)。這是一種多元化的課堂活動,可以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深度思考,能在分享交流中形成更加全面的理解。
4.關注個體差異,加強個性化引導
整本書閱讀指導的首要步驟是深入理解和評價學生的個體差異。在教學前,可以通過問卷調查、小組討論、個人訪談等方式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閱讀習慣、閱讀水平。以經(jīng)典名著《紅樓夢》閱讀為例,通過調查了解學生對古典文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對古代社會背景的了解情況,可以幫助教師根據(jù)學生的不同個性與基礎來設計教學方案。通過對學生的全面了解,教師可以對每一位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起點及可能遇到的困難進行更精確的評估,從而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這種評價方式能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個性化的指導與幫助。
在了解學生個體差異的基礎上,設計差異化學習任務與資源配置。以科幻小說《三體》閱讀為例,如果學生對科幻元素有興趣,教師可以提供更多相關的課外讀物,引導學生對科學原理進行更深入的理解。對于閱讀速度慢的學生,可設計更細致的閱讀任務,引導學生逐步加深理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根據(jù)學生的學業(yè)基礎和興趣愛好,為他們提供更加豐富的學科整合資源,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個性化的資源配置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從整本書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路徑,激發(fā)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整本書閱讀,從而提升學習效率。
5.營造良好的互動氛圍
為了營造良好的課堂互動氛圍,教師應采取多種方法,鼓勵學生進行互動。如在討論某一文學作品時,可安排小組討論,讓學生互相交流看法。以《傲慢與偏見》閱讀為例,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一小組就小說中的某個特定情節(jié)或角色進行討論。通過小組討論,學生能夠在深入探究、交流中產(chǎn)生新的觀點,獲得多維思考方法與思維結論,從而加深對整本書的理解。另外,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提問和分享閱讀體驗來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愿望,從而使課堂互動更加活躍。這種互動機制使整個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學生之間形成了更加密切的協(xié)作關系,能提升整本書閱讀的學習效果。
教師可以借助現(xiàn)代科技手段,如電子投影、在線討論平臺等,提高整本書閱讀的互動效果。以《霍亂時期的愛情》閱讀為例,教師可以在課堂上使用電子投影,呈現(xiàn)小說中的插圖、與歷史背景相關的影像資料等,引發(fā)學生的興趣。通過在線討論平臺,學生可以在課后繼續(xù)討論和交流,分享對小說的理解與感悟。運用現(xiàn)代科技手段既可豐富互動形式,又可延伸互動的時間與空間,為學生提供更多思考與溝通的空間。這種互動式的閱讀方式使整本書閱讀更加靈活、自由,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更有自主性、能動性。在這種互動中,學生能互相配合,使整個閱讀氣氛變得更加活躍。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的開展策略是全方位且系統(tǒng)性的,強調學生全面深入理解作品、培養(yǎng)獨立思考的能力。通過精心選擇作品、明確教學目標與導向、設計多樣化的課堂活動、關注個體差異、營造良好的互動氛圍等手段,可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對經(jīng)典名著的興趣和深度思考,為其終身學習奠定基礎。整本書閱讀教學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對經(jīng)典作品的深刻理解能力,更在學科整合、批判性思維、團隊協(xié)作等方面產(chǎn)生積極影響。在整本書閱讀過程中,學生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者,而是主動的參與者和思考者,這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更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者通聯(lián):廣東廣州市西關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