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音樂素養(yǎng)和音樂興趣的重要時期,而音樂合唱教學則是小學音樂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的重要價值在于提高學生音樂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團隊協(xié)作能力和增強學生情感體驗,進一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本文將結(jié)合教學原則和實踐策略,進行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的實踐探討。
【關鍵詞】小學音樂;合唱教學;價值;教學原則;教學方法
小學音樂合唱教學是提升學生音樂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團隊協(xié)作能力、增強學生情感體驗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在教學中,應以學生為中心、以體驗為主導,知識與實踐相結(jié)合,通過引導學生評價音樂作品、培養(yǎng)學生的歌唱表演能力、指導學生學習合唱指揮的基本技巧和通過親身實踐探究音樂的情感素養(yǎng)等策略進行實踐探究。這樣的教學原則和實踐策略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力、合唱能力和情感體驗,進一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一、合唱教學在小學音樂課程中具有重要價值
(一)合唱教學是提升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重要手段
合唱教學對提升小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非常重要,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音樂技能,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自信心,是一項非常有益的音樂教育活動。
通過參與合唱,學生可以培養(yǎng)音樂感知、音樂表達、音樂理解等方面的能力。同時,合唱也能讓學生感受到集體的力量和團結(jié)協(xié)作的重要性,增強學生的團隊精神。在學習合唱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學習合唱技巧、唱法、和聲等知識,提高學生的音樂技能,也可以讓學生了解和接觸不同的音樂風格和文化,拓寬學生的音樂視野。因此,合唱教學是提升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合唱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團隊協(xié)作能力的有效途徑
在合唱過程中,學生需要與其他合唱者合作,協(xié)調(diào)彼此的節(jié)奏、音高和唱法,從而創(chuàng)造出和諧的音響。這需要學生彼此理解、尊重和信任,才能達成一個共同的目標。在合唱過程中,學生會意識到個人的表現(xiàn)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整個團隊的表現(xiàn)。只有當每個人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才能達到最佳的合唱效果。這有助于學生形成團隊合作的意識,學會關注整個團隊利益,而不是只關注個人利益。同時,合唱也需要學生互相幫助和支持。例如,在練習和排練時,可能有些學生無法掌握某些部分,這時其他學生可以主動提供幫助,讓整個團隊的進步更為穩(wěn)健。通過合唱教學,學生不僅可以提高音樂素養(yǎng),還可以學會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提升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和溝通能力,這些能力不僅在音樂領域有用,也能在學習和生活中發(fā)揮作用。
(三)合唱教學是增強學生情感體驗的重要方式
在合唱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理解歌曲的情感內(nèi)涵深化對歌曲意義和價值的理解。合唱曲目涵蓋了多元的情感,學生可以通過演唱表達情感和思想,并感知他人的情感。這種情感共鳴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和欣賞能力,也可以增強他們的同理心和情感認知能力。此外,合唱作為一種情感交流的方式,學生在相互配合和協(xié)作中,不僅能表達情感并理解他人的情感,也可以提升他們的溝通和交往能力。小學音樂合唱不僅是學習音樂的一種方式,更是增強學生情感體驗的重要途徑。
二、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的原則
(一)以學生為中心
小學音樂合唱教學應該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生的需求和興趣,提供多樣化的合唱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和互動,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發(fā)展。合唱教學中教師提供多樣化的合唱活動以滿足學生的興趣和需求,讓學生在音樂的世界里暢游,創(chuàng)作、編曲、表演,樣樣都能嘗試,就像在音樂海洋中自由暢游。而教師就像指引船只的舵手,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勇于互動,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激發(fā)創(chuàng)造性和合作意識。
(二)以體驗為主導
在小學音樂合唱教學中,體驗為主導原則至關重要。學生的感受和經(jīng)驗是他們在合唱過程中獲得的核心元素,也是他們理解和欣賞音樂的基礎。體驗就像一個魔法小盒子,其中滿載著學生在合唱過程中得到的感受和經(jīng)驗。這個盒子應被視為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的重心,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和實踐,才能深入感受和理解音樂,讓音樂的種子在他們的心中生根發(fā)芽。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一些具有情感色彩的教學方法,如情境模擬、情感啟蒙等。這些手段如同開啟音樂寶庫大門的鑰匙,能幫助學生深入體驗音樂傳達的情感與意義。
(三)知識與實踐相結(jié)合
在音樂教學中,教師應同時注重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的結(jié)合,以使學生能在實踐中學習和掌握音樂知識和技能。在合唱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演唱練習引導學生掌握音樂基本要素,如節(jié)奏、旋律、和聲等,同時還要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音樂技能和表演能力。教師通過選擇和編排合唱曲目,針對學生的演唱技巧和表現(xiàn)能力進行指導,使學生的能力水平在實踐中不斷積累和提高。這種方式如同搭積木,讓學生通過合唱的過程逐層實踐和掌握音樂技能和知識。
三、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的實踐策略
(一)引導學生評價音樂作品,提高音樂鑒賞力
小學音樂合唱是一項富有趣味的活動,能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也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力。在合唱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音樂作品的評價和分析顯得尤為重要。例如,歌曲《讓我們蕩起雙槳》的歌詞描述了在湖面上劃船的場景,歌頌了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通過歌詞的描繪,音樂傳達了活潑、愉快和積極的情感。在分析歌詞時,學生可以深入思考歌曲背后的意義,以及這些意義是如何通過音樂語言表現(xiàn)出來的。在授課過程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傾聽歌曲,細心體會其中的音樂元素,如節(jié)奏、旋律及和聲等。在此過程中,應鼓勵學生伴隨歌曲的節(jié)奏進行一些簡單的肢體活動,從而幫助學生更深入地體會音樂的情感與內(nèi)涵。此外,教師還應當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歌曲所傳達的情感及這些情感是如何通過音樂得以表現(xiàn)的。
(二)培養(yǎng)學生歌唱表現(xiàn)能力,提高學生演唱水平
教師可以逐句示范歌曲的基本唱法,包括音高、音準、發(fā)音和情感表達,學生可以跟隨教師的示范,一起進行練習。教師要細致地指導學生如何正確發(fā)音、掌握音調(diào),以及如何在唱歌過程中傳達歌曲的情感。例如,《讓我們蕩起雙槳》第一句是弱拍起唱,要引導學生吸好氣跟隨指揮輕柔而清晰的進入,而不是氣吸太足發(fā)出爆破音破壞了音樂的畫面感。演唱“美麗的白塔”這一句時,“美麗的”三個字要輕巧、清晰有顆粒感,“白塔”要唱得優(yōu)美、柔和。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負責歌曲中的一部分,鼓勵小組成員共同協(xié)作,學習彼此之間的歌唱技巧和經(jīng)驗。而組織全班的學生練習共同演唱整首歌曲時,教師要指導學生注意整體的合唱效果,確保不同聲部之間的和諧,通過不斷地反復練習,讓學生更熟悉歌曲的整體結(jié)構(gòu)和表達方式。進行合唱演出時,教師應該鼓勵學生投入情感,將自己對歌曲的理解和情感表達出來,引導學生注意歌曲中的情感變化,以及如何通過音樂技巧傳達這些情感,同時鼓勵學生根據(jù)歌詞的意義來展現(xiàn)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三)學習合唱指揮基本技巧,準確理解指揮意圖
在小學音樂合唱過程中,引導學生學習合唱指揮的基本技巧非常重要。指揮者可以通過手勢、面部表情和身體語言等手段,引導學生演唱出歌曲中的情感和氣氛,如表達出《讓我們蕩起雙槳》的歌詞中蘊含的歡快、自由和美好;指揮者還需要根據(jù)歌曲的特點和要求,選擇合適的指揮方式和手勢,結(jié)合歌詞進行指揮,讓學生更貼近歌曲的內(nèi)涵。例如,用手指畫出旋律線條的方向、用手掌拍打節(jié)拍、用眼神提示合唱團隊的表現(xiàn)等。在學習歌曲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了解合唱指揮的基本技巧,如手勢、面部表情、身體語言等。這些技巧可以幫助指揮者更好地傳達節(jié)奏、動態(tài)和音調(diào)等要素,使合唱團隊更加整齊、準確地演唱。還可以讓學生分成小組,每個小組輪流扮演指揮者,引導合唱團隊完成指定的歌曲演唱。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將學會運用手勢、面部表情和聲音的變化,有效傳達歌曲的情感和意境,培養(yǎng)他們的領導能力和表達能力。
(四)指導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提高音樂理解能力
小學音樂合唱過程中,指導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是提高學生音樂理解力的重要途徑之一。例如,在教授《唱臉譜》這首歌曲時,教師可以結(jié)合具體的歌詞,讓學生感受音樂形象,進一步提高其演唱表現(xiàn)和音樂鑒賞能力。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一起聆聽這首歌曲,讓學生感受歌曲的整體情感和主題,通過提問,激發(fā)學生對歌曲的興趣,鼓勵他們分享自己對歌曲的理解和感受,這樣的啟發(fā)性討論能為學生提供一個更深入地了解歌曲的機會。其次,可以根據(jù)不同的臉譜劃分出不同的行當,了解與臉譜相對應的人物的性格特征,并引導學生分組進行角色扮演,通過角色扮演表現(xiàn)“藍臉的竇爾敦盜御馬”“紅臉的關公戰(zhàn)長沙”等音樂片段,經(jīng)過各組練習后進行交流展示。角色扮演作為一種學習活動,深受學生的喜愛。這種練習方式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知識的興趣,不僅有效提高了學生的音樂技能,還培養(yǎng)了對音樂作品的深刻理解和感知能力。
四、結(jié)束語
本文對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的價值、原則和實踐策略進行全面的探討。在實踐過程中,教師應始終以小學生為中心,注重他們的學習體驗,將音樂知識與實踐活動緊密結(jié)合,積極引導學生參與音樂作品的評價活動,激發(fā)他們的歌唱表演能力,指導他們掌握基本的合唱指揮技巧,以及通過親身實踐探究音樂的情感素養(yǎng)。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小學音樂教師需要根據(jù)每個學生的具體特點和需求,靈活運用適當?shù)慕虒W策略,營造一個有利于小學生學習音樂知識的環(huán)境和氛圍,從而激發(fā)他們對音樂的濃厚興趣,提高他們的音樂素養(yǎng)。希望本文能對小學音樂合唱教學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并為小學音樂教師提供一定的幫助。
【參考文獻】
[1]王海紅.體驗教學在小學音樂合唱教學中的應用[J].美術教育,2021(12):97-98.
[2]張明.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策略研究[J].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2022,10(3):47-50.
[3]劉婷婷.小學音樂合唱教學中學生主體地位的探討[J].藝術教育研究,2021,40(4):73-76.
[4]趙小紅,李華.體驗式小學音樂合唱教學模式探究[J].小學教育論壇,2020(10):84-86.
[5]張江傳.小學音樂合唱教學有效性提升策略研究[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3(13):38-40.
[6]蔡甜.核心素養(yǎng)下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J].教育藝術,2023(5):56.
(本文系大田縣基礎教育教學研究2022年度立項課題“基于‘藝術課程標準’的中小學音樂作業(yè)設計的實踐研究”研究成果,課題批準號:TKTX-22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