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核心素養(yǎng)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應做好相應的物理教學設計,讓學生可以在學習物理知識的同時,能夠具備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促使核心素養(yǎng)的落地,使得教學能夠有效落實。本文以“摩擦力大小與什么有關”這節(jié)課的教學為例,具體分析了初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進一步梳理了初中物理“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有關”這一課的教學設計路徑。
【關鍵詞】物理;核心素養(yǎng);教學設計
隨著教育領域的發(fā)展,在當前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主要是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當中,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主要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及實踐能力。以“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有關”為例,教師應當在做物理教學設計的過程當中突出核心素養(yǎng)理念,讓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不斷完善和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
一、當前初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原因
(一)學生學習興趣較低
在當前的物理教學中,還存在著學生學習興趣較低的問題。這主要是由于物理教學內(nèi)容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對學生來說存在較大的學習難度。在“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有關”這部分教學中,學生通常難以通過抽象化的語言,認識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另一方面,傳統(tǒng)教學中以教師為主導的實驗教學,學生沒有具體參與,難以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
(二)實驗教學效果不佳
在初中物理教學當中,實驗教學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但目前實驗教學還存在著教學效果不佳的問題。以“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有關”這部分實驗教學為例,造成實驗教學效果不佳的原因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學生的能力不足,無法通過教學實驗認識物理知識;二是教師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沒有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選取的教學實驗內(nèi)容不符合學生需求,并且缺乏對學生的有效引導。
(三)缺乏素質能力培養(yǎng)
在初中物理教學當中,還存在著缺乏素質能力培養(yǎng)的問題。這主要體現(xiàn)在教師通常更加注重對于知識的傳輸,忽略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以“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有關”這部分教學為例,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更加注重學生通過實驗探究來了解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而忽略了在實踐教學過程當中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物理實驗能力、動手操作能力、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等。
二、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物理教學設計的路徑
(一)明確教學目標,注重素質培養(yǎng)
在初中物理課程標準當中指出,物理教學要進一步精選學科內(nèi)容,重視以學科概念為核心,使課程內(nèi)容結構化,以主題為引領,使課程內(nèi)容情境化,來促進物理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落實。對此,初中物理教師在進行“摩擦力大小與什么有關”這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時,首先要能夠明確教學目標,在此基礎上,構建物理教學課堂,促進物理核心素養(yǎng)的落地。
“摩擦力大小與什么有關”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學生能夠通過實驗明確摩擦力的概念及產(chǎn)生條件,探究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及壓力大小的關系。學生在經(jīng)過七年級階段的物理教學,具備一定的實驗探究能力,在經(jīng)過前面“力”“彈力”“重力”“二力平衡”等部分的學習,對力的概念有所認知。對此,教師可以設計以下教學目標,分別為:第一,知識與技能目標,包括“能夠描述摩擦力的概念及其產(chǎn)生的條件”“能夠通過實驗探究了解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能夠簡單解釋生活中增大或減小的摩擦力”;第二,過程與方法目標,包括“通過實驗觀察和討論,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歸納能力”“通過科學探究過程,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第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包括“激發(fā)學生對于物理學科學習的興趣和好奇心”“培養(yǎng)學生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在實驗活動當中形成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團隊合作
精神”。
(二)做好課題引入,提升學生興趣
在物理教學設計中,需要設計課題引入環(huán)節(jié),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負責激發(fā)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能夠更加充分進入物理知識的學習過程當中,從而提升物理教學的成效。同時,在做課題引入中,教師也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以“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有關”這一課教學為例。在進行課題引入時,教師可以利用簡短的物理實驗,讓學生觀察物理現(xiàn)象,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例如,教師可以用木塊和彈簧測力計進行實驗,利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提問學生“這時教師會感受到什么力呢?”,引導學生回答“摩擦力”,緊接著提問學生,“同學們覺得老師這時候做什么動作會使摩擦力變大或者變小?”引導學生結合教師演示情況進行作答,產(chǎn)生對摩擦力變化的思考。緊接著還可以提問“那么,在日常生活當中你覺得什么情況下摩擦力會變大或者變小呢?”讓學生引入自身的生活經(jīng)驗,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進行探索,接著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實驗探究來具體分析摩擦力大小會受哪些因素影響。
(三)設置分層任務,提升教學效果
在初中階段的物理教學中,學生的物理知識能力存在差異,因此,教師在進行物理教學設計時,應當堅持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進行學習任務的分層設計,使得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通過教學獲得進步。以“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有關”這一課為例,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目標,進行學習任務的分配。例如,對于物理基礎知識較為薄弱的學生可以設計“完成物理實驗,推導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學習任務,對于物理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設計“具體分析摩擦力受哪些因素的影響”“利用影響摩擦力因素的物理知識分析生活實例”等等,對于物理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設置學習任務“設計物理模型”“綜合運用摩擦力知識解決問題”等等。
(四)精設實驗教學,提升教學實效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實驗教學本身就是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實驗教學活動的科學組織和規(guī)劃,也關系到學生物理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有利于促進學生物理學科科學態(tài)度、科學思維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形成,也有利于引發(fā)學生對于物理觀念應用的深度思考。在“摩擦力大小與什么有關”這一課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在精心設計實驗教學中,還要注意精選實驗器材、構建實驗模型,以此打好實驗基礎,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實驗、總結實驗內(nèi)容、拓展應用實驗,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物理實踐能力和物理思維能力。
1.精選實驗器材
在進行物理實驗教學設計的過程當中,教師首先能夠選擇相適應的實驗器材,最好是貼合學生生活實際和學生動手能力的,還應符合學生的認知經(jīng)驗和學習經(jīng)驗,讓學生能夠更加積極地利用這些實驗器材開展實驗活動。以“摩擦力大小與什么有關”這節(jié)課為例。在進行實驗教學設計時,教師可以選擇以下幾種器材,如小木塊、砝碼、木板、彈簧測力計、毛巾、砂紙、細繩、滑輪等等,這些器材中有物理學科的常用實驗器材,還有一些學生日常能夠見到的用品。其中砝碼與壓力因素有關,毛巾、木板等與平面粗糙程度因素有關,而彈簧測力計等則可以直觀表示摩擦力數(shù)據(jù),這些器材的應用都有利于學生探索與摩擦力大小相關的因素。
2.組織小組實驗
合作學習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實踐與應用,能為學生開展交流合作、互動研討、獲得認知發(fā)展和能力素養(yǎng)發(fā)展提供平臺,從而為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奠定基礎,達到提升物理實驗教學效能、塑造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目的。
在“摩擦力大小與什么有關”這部分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合作實驗探究。在初中階段的物理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物理知識能力水平也有差異。因此,教師在進行物理教學設計時,應堅持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進行學習任務的分層設計,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通過教學獲得進步。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目標,進行學習任務的分配。例如,對物理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可以設計“完成物理實驗,推導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學習任務,對物理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設計“具體分析摩擦力受哪些因素的影響”“利用影響摩擦力因素的物理知識分析生活實例”等等,對物理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設置學習任務“設計物理模型”“綜合運用摩擦力知識解決問題”等等。
3.總結實驗內(nèi)容
在實驗教學過程當中,對于實驗結果的總結和討論也尤為重要。以“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有關”這一課教學為例。在完成多種物理實驗之后,學生要能夠根據(jù)物理實驗的記錄,進行實驗數(shù)據(jù)的分析和討論,處理實驗當中的誤差問題,從而總結出相應的結論。學生可以進行物理實驗的展示,通過真實的數(shù)據(jù)信息和實驗細節(jié),得出相應的物理結論,推導出滑動摩擦力的影響因素。同時,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對于實驗過程當中的數(shù)據(jù)內(nèi)容進行分析,進一步推導出滑動摩擦力的計算公式。
4.拓展應用實驗
拓展應用實驗主要是指將從實驗當中得到的物理知識,將其重新應用到實踐過程當中,從而對物理實驗的結論,進行進一步驗證,同時增強學生利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有關”這一課教學中,學生可以通過掌握摩擦力的相關因素,進行具體的應用實驗。如,“制作剎車系統(tǒng),通過增大摩擦力進行減速”,讓學生通過改變剎車片材質、增大輪胎粗糙程度等方法,進行相應的實驗,來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五)多元教學評價,促進能力提升
在進行教學設計過程當中,還應構建多元的評價體系,這樣才能夠更加直觀地反饋教學成果和學生的學習成果,以便于做出及時的教學調(diào)整,從而提高物理教學質量。在“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有關”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實驗評測表,讓學生對自己的實驗過程和實驗表現(xiàn)進行評價,還可以設置“實驗改進意見”欄,讓學生提出相應的問題,并對于問題提出具體措施,使其能夠通過自我評價認識到實驗過程當中的不足。同時,教師還要注重過程性評價,在學生學習的過程當中,及時點評學生的學習成果,以鼓勵性的語言引導學生深入學習,以開放性的語言引導學生思維發(fā)展。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yǎng)對初中物理教學而言非常重要,也從根本上決定著學生的個人綜合素質,在當前教育改革背景下,物理學科教學設計過程當中也要加強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教師明確好教學目標,豐富教學手段,設置更加符合學生需求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能在完成學習任務、開展實驗探究的過程當中,更加深入理解物理知識,同時具備相應的物理思維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楊松華,張人和.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的初中物理實驗活動設計[J].江西教育,2022(12):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