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芝
摘 要:新課改背景下,對教師的教學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為主,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而項目式教學模式就是以真實的情境塑造為核心,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素養(yǎng)。為此,在高中化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設計項目式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項目活動中,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等方式,加深對化學知識的認知和掌握,進而形成良好的學科精神,并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化學素養(yǎng)和核心素養(yǎng)。基于此,本文首先闡述了高中化學項目式教學的設計原則;其次,分析了高中化學項目式教學設計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高中化學項目式教學設計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項目式教學;高中化學;教學設計
《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均明確提出了要切實落實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加快推進教育事業(yè)的科學發(fā)展,進而符合新時期背景下社會和科技發(fā)展的需求,為社會提供源源不斷的高素養(yǎng)人才。為此,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應以“立德樹人”的理念為基礎,將項目式教學設計融入化學的課程中,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并培養(yǎng)其形成良好的化學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進而能夠運用化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難題?;诖?,本文就高中化學項目式教學設計對策進行探究,以期為化學教育從業(yè)人員提供一定的幫助和借鑒價值。
一、高中化學項目式教學設計原則
(一)真實性原則
在開展高中化學項目式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教師務必要確保設計的真實性,以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1]。首先,在項目式化學課堂中,教師應結合真實的案例作為課程的導入,以解決現實問題為基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其次,在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的過程中,要確保各項任務、項目目標、項目評價等的真實有效性,符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從而引發(fā)學生的共鳴。
(二)互動性原則
項目式教學的本質,實際上是一種團隊協(xié)作和交流的教學形式[2]。通過學生之間建立的相互信任,在彼此的交流和互動中共同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題,進而實現課堂的高效性[3]。首先,由于高中階段化學知識通常較為抽象化,學生在獨立完成化學項目的過程中難免會無從下手。為此,通過團隊協(xié)作的方式,將化學項目進行細化,把各個項目要素分配給不同的組員,確保每個同學都能夠在組長的帶領下,較好地完成任務,實現化學項目教學的有序進行。
(三)實踐性原則
新課改背景下,在高中化學教學中開展項目式教學模式,教師應以真實的情境進行項目的設置,并結合學生的學情和接受能力,對項目進行調整和改進,增加項目式教學的實踐性,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實際動手操作的能力。首先,在推進化學項目式教學的時候,教師要篩選出難度適宜的項目元素,調動學生學習和探索的欲望,進而提出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加深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其次,在設計項目式教學的過程中,不應單一以分數進行測評,而是要多角度、多層次地對學生進行綜合的評價,使學生了解自身的不足與優(yōu)勢,發(fā)揮出自身的主體作用,對項目開展科學有效地推進,確保項目教學活動具備實踐性,進而實現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有效提升。
二、高中化學項目式教學設計的重要性
(一)提高邏輯思維能力
在高中化學教學的過程中,開展項目式教學模式,能夠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加深對化學知識的思考和研究[4]。首先,基于新課改視角下,項目式教學模式能夠引導學生進行深入學習,避免出現機械化學習的現象。其次,教師在進行項目式化學設計的過程中,結合現實生活中的真實情境進行拓展,能夠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和分析,并通過創(chuàng)新思維解決相應的項目任務,不僅有效落實了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同時也符合新課改的教學理念。
(二)強化學習自覺性
傳統(tǒng)的化學課堂中,教師往往處于主導的位置,為學生進行化學知識和技巧的講解[5]。學生在此過程中,常常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tài),無法發(fā)揮出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限制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6]。新時期背景下,將項目式教學模式引入化學課堂中,不僅可以有效強化學生的自覺性,同時也切實落實了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在化學課堂中發(fā)揮出自身的優(yōu)勢,提高學習的能力和化學素養(yǎng)。此外,在設計項目式化學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不同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制訂針對性的教學計劃,并在此基礎上充分結合信息技術手段,加深學生對化學學習的感知,進而促使學生積極主動投入項目式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實現自身綜合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
(三)培養(yǎng)綜合實踐能力
高中階段的化學學習,不僅是要學生學習化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解決化學問題的能力[7]。為此,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應積極融入項目式教學模式,旨在通過項目的設計和開展,強化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8]。首先,在進行項目式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可以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進行相關任務的學習和討論,不僅鞏固了知識,同時也提高了學生之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其次,學生在進行項目教學的訓練中,通過多角度、多層次的分析,使其具備了創(chuàng)新的思維意識和能力,進而可以有效運用化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實現知識的融會貫通。
三、高中化學項目式教學設計的具體策略
(一)優(yōu)選教學項目
在進行高中化學教學的過程中,設計項目式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務必要在多重的教學項目中,優(yōu)選出合適的教學項目。為避免選擇的過程中出現資源浪費的情況,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溝通,引導學生配合自己進行項目的選擇,進而實現教學的高效性。首先,教師在進行教學項目的篩選過程中,要秉持公正公平、科學合理的原則。在面對復雜項目任務的時候,避免存在過多的擔憂,擔心學生難以勝任和完成,進而直接剔除這類項目。要綜合考慮教學項目的實效性,使學生在遇到困難任務的過程中,能夠勇于面對和解決困難,并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完成任務,以獲得良好的成就感,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感悟?;诖?,教師在進行化學項目選擇的過程中,務必要適當“放權”,不要被條框所限制,使學生能夠實現知識的精進,并在此基礎上,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獲得較為明顯的進步。其次,在化學教學課堂中,教師要充分展現出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對項目進行思考和分析,決定是否能夠勝任該項任務。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強化自身的引導性作用,對項目教學進行合理分析和探討,幫助學生明晰化學項目式教學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并針對項目做出說明和解釋,進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達到良好的教學成效。最后,在開展化學項目式任務的過程中,要將必要的說明和實操注意事項加以說明,確保學生在開展項目實驗過程中的安全性,進而讓學生能夠全身心投入化學學習的氛圍中,實現自身綜合素養(yǎng)的有效提升。
(二)設置項目情境
為進一步推進化學項目式教學設計的順利進行,教師務必要創(chuàng)設出符合生活化場景的教學情境,以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和興趣,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首先,在進行項目式教學設計的時候,要明確項目的主題和整個項目的方向,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需求,創(chuàng)設多元化的情境主題和素材資源,加深學生對化學項目的認知度和感受度,進而激發(fā)出學生的好奇心,能夠積極主動進行學習和探究。其次,在設置項目情境的過程中,將生活情境融入項目式教學中,以實際為切入點,現實為素材,貼合學生的日常,進而促進教學的有序進行。例如:在學習魯科版高中化學必修二第三章《重要的有機化合物》的過程中,首先,教師可以結合信息技術手段,在多媒體設備上為學生播放有機物相關的圖片,展示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有機化合物,加深學生對乙醇、乙烯、甲烷等的認知,了解其存在的基本特點和性質等。其次,創(chuàng)設符合學生生活的情境問題:同學們在觀看視頻之后,有哪些感受?是否能舉例說明生活中常見的有機化合物?這些有機化合物都有哪些結構特點和成分組成?引導學生帶著情境問題進入討論和探索的環(huán)節(jié),并分析出常見的有機化合物的種類、形式、結構等,引導學生寫出對應的分子式。最后,由淺入深進行層層推進,結合生活情境拓展化學要素,并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樹立良好的科學觀念,加深對有機化學和有機物的整體感知,實現項目式教學的高效性。
(三)完成項目解析
高中化學教學中融入項目式設計,要求教師務必要完成各項項目的解析工作,確保實現教學計劃的順利完成。首先,要明確項目教學的整體方向,對各項環(huán)節(jié)進行步驟的分解。其次,深化項目的可行性解析,從而在推進任務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判斷能力,實現項目式教學的有序進行。具體來講,完成項目解析的過程可以分為以下兩方面。第一,分析任務。首先,在進行化學項目解析的過程中,要對項目的各項任務進行分析,明確各項任務的流程和步驟。結合信息技術手段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并采取實驗的模式進行項目的分解。其次,解析項目任務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項目的預想和實驗環(huán)節(jié)的測試,以深化項目的最終目標和方向。最后,在解析任務的時候,引導學生對具體的解析步驟進行整合,并繪制出相應的流程圖,深化對項目的初步解析,并能夠掌握整體的結構要素。第二,決策任務。首先,以化學實驗項目為案例,在進行流程圖的繪制過程中,引導學生對實驗過程進行細化,掌握實驗項目的各項要求和規(guī)范,合理控制學生的決策行為和決策判斷。其次,在決策任務的過程中,按部就班地制訂相應的流程,并對學生實驗的手法和操作行為進行監(jiān)督,以完整地觀看整個項目操作的過程,確保實驗項目的真實性和有效性。最后,對整個決策任務進行總結和反饋,強化學生的分析和解析能力,進而實現項目解析的順利完成。
(四)深化項目形式
在開展高中化學項目式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教師務必要深化項目的形式,為學生提供創(chuàng)新多元的設計模式,以提高化學教學的整體成效。首先,在高中化學項目教學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項目探究的意識和能力,結合化學學科的科學技術與社會發(fā)展、環(huán)境變化等的相互關系,即STSE特征:Science(科學)、Technology(技術)、Society(社會)、Environment(環(huán)境),設計創(chuàng)新化的項目教學形式,并積極融合情境的設置和相關素材的收集,為學生帶來全新的學習觀感,進而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實現創(chuàng)新的項目教學形式。例如:在學習魯科版高中化學選修六主題拓展“從實驗室到工廠——化工過程開發(fā)”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掌握化學項目學習的基本屬性,了解其與人們的生產生活、社會發(fā)展等存在的必然關聯性。因此,在進行深化項目形式的時候,務必要設計對應的調研項目,以了解社會大眾的實際需求。首先,在進行“化工過程開發(fā)”主題拓展項目的設計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手段,為學生展示某化工廠的視頻,了解各類化工材料的屬性和特征,以及其所具備的工業(yè)用途。之后,導出對應的調研要素,并結合呈現出的圖片和視頻素材,加深對化工過程開發(fā)的認知和理解。其次,通過微云服務平臺為學生展示化工過程和化工的各項工藝技術,掌握如何有效利用實驗室成果,應用到工廠的規(guī)?;a中。并在此基礎上,繪制出對應的流程圖,分析在生產中出現的“三廢”現象,制訂出對應的處理措施,進而增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最后,在深化項目形式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云平臺搜集相應的材料,并引導學生通過化學反應原理,加深對化工過程開發(fā)的印象,并將項目教學設計滲透到項目的調研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進而構建出完善的知識體系,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綜合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化學教學的過程中,開展項目式教學模式,應秉持真實性、互動性和實踐性的基本原則,在強化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進而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實踐素養(yǎng)。為此,高中化學教師務必要通過優(yōu)選教學項目、設置項目情境、完成項目解析、深化項目形式等有效舉措,加深學生對項目式化學教學的認知程度,并通過創(chuàng)新多元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化學思維素養(yǎng),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進步和發(fā)展,實現化學教學的高效性。
參考文獻
[1]劉欣欣,占小紅.高中化學微項目教學設計模式研究[J].化學教學,2023(5):30-34.
[2]王嬋嬋,魏夢雪.基于真實情境的高中化學項目式教學:以“設計鐵系脫氧劑說明書”為例[J].化學教與學,2023(1):59-62.
[3]馬長燕,張曉梅,陳輝,等.項目式教學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設計長效緩釋阿司匹林的合成路線”為例[J].中學教學參考,2022(35):65-69.
[4]鄧梅,高恒飛,李一梅.高中化學中“鐵及其化合物”的項目式教學研究:以“為缺鐵性貧血人群制定補鐵策略”為例[J].化學教與學,2022(21):29-34.
[5]伍宗奎,吳東旭,王偉,等.高中化學項目式教學設計與實踐:以“胃藥達喜中有效成分之含量測定”為例[J].化學教與學,2022(17):44-47,34.
[6]楊鳳嬌,王婭,姜紅波,等.高中化學“氫氧化鋁的兩性”項目式教學:胃藥“氫氧化鋁”的工作原理[J].現代鹽化工,2022,49(4):128-131.
[7]黃秀娟,陳迪妹.小組研學居家實踐:高中化學線上項目式教學的設計與實施[J].中學教學參考,2021(14):63-65.
[8]徐曼玲,朱永飛.高中化學“物質的量”項目式教學設計[J].南寧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1,38(1):168-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