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玉蓮
摘要:具身認知又稱涉身認知,意思是通過身體的體驗及其活動方式而形成認識,我們的心智和理性能力是具身的。具身認知論認為認知活動本身是一個生存活動,人不是一個思維的事物,而首先是一個存在的活動者,我們無法獨立于我們在世的活動來認知世界,我們的認知開始于“我能”而不是“我認為”。具身認知理論的體育教學啟示體現(xiàn)在以下三方面:先學后導,體驗中獲取知識;創(chuàng)設情境,全方位調(diào)動多種感官;師生互動,點燃課堂。
關鍵詞:具身認知? 先學后導? 創(chuàng)設情境? 師生互動
認知的具身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理解。第一,身體的物理屬性決定認知的差異。比如人體頭部轉動和身體的運動決定了人的感知能力。第二,身體與世界的互動決定認知的內(nèi)容。我們的身體與世界的互動使我們形成對世界的原始概念,我們身體感知到的冷、熱、溫涼,甚至更抽象的概念,如情感狀態(tài)的高興、低落、興高采烈、死氣沉沉等都與身體的活動有關。低頭、彎腰給人一種垂頭喪氣的感覺;腰背筆直、昂頭挺胸,給人一種斗志昂揚的印象。第三,認知、身體、環(huán)境相互作用。在認知的過程中,我們利用環(huán)境信息如陽光強弱、風力大小、干凈情況來形成認知,通過身體與其他物體的關系活動形成對世界的認識。
具身認知作為新的認知觀念,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情境性、具身性、生成性等概念,與新課程改革理念不謀而合,這些概念在小學體育課中起到促進教學的作用。
一、先學后導,體驗中獲取知識
體育課的基本部分,先引導學生自主體驗,在體驗中對動作技術進行理解和掌握。以理論知識為訓練依據(jù),反復訓練獲得體育技能。學習前滾翻內(nèi)容時,先讓學生在墊子上體驗各種滾動方式,找出滾動的最快方式——圓球滾動,再次學生體驗圓球滾動,與教師動作比較找出異同點,總結動作方法和口訣,根據(jù)動作方法反復訓練,身體反復體驗掌握技術動作。學習足球腳背正面踢球技術時,先讓學生體驗自主“玩”球,激發(fā)對足球的學習興趣,然后體驗腳背正面踢球,總結腳背正面踢球動作技術要領,用要領指導動作再次練習,多次體驗獲得感知,從而掌握技術。
二、創(chuàng)設情境,全方位調(diào)動多種感官
體育教學中,教師應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情境,全方位調(diào)動學生的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種感官,幫助學生快速融入教學中。在學習投擲輕物時,創(chuàng)設軍事演習情境,并貫穿整節(jié)課堂。在課的開始部分,教師告訴學生:今天我們都是小戰(zhàn)士,隨軍一起參加軍事演習,今天的演習任務是炸掉敵人的碉堡。小戰(zhàn)士們一起慢跑穿過叢林進入演習場地。首先運輸炸藥,每人通過游戲比賽獲得炸藥,炸掉第一個堡壘,完成任務后繼續(xù)前行前往第二個戰(zhàn)場。如何才能炸掉距離較遠又堅固的堡壘呢?看老師炸堡壘的動作,兩腳前后開立,蹬地出手,全身協(xié)調(diào)用力。學生多次練習后獲得技術,成功炸掉碉堡。有趣的教學情境既能將學生快速帶入教學內(nèi)容,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愛國情感。
三、師生互動,點燃課堂
教師的一顰一笑、一言一行、一個眼神,都能影響學生的學習。50米快速跑教學訓練中,反復的練習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畏難情緒,課堂上學生興趣不高,訓練時出現(xiàn)了應付、拖沓等行為。田徑跑步類的教學內(nèi)容和訓練確實比較枯燥。那么,如何才能將跑步類的課堂上得有趣,讓學生愿意參加練習、主動參與訓練呢?我想到了學科融合,語文學科中田忌賽馬的故事給我了啟發(fā),別人賽馬,我可以賽人呀。
再次上課時,我改變了上課方式。首先,我站入跑道問:“我是田徑專業(yè)的,跑步特別快,有沒有人敢挑戰(zhàn)我?”幾名跑得較快的學生紛紛站入跑道,學生們的歡呼聲響起。隨著學生們的口令:各就位——預備——跑!我發(fā)揮自己短跑運動員的優(yōu)勢,迅速沖出起跑線,輕而易舉地拿到第一名。學生們的情緒被瞬間點燃,都躍躍欲試。學生推薦的跑得快的四名男生進入跑道,進行五十米跑比賽,其他學生紛紛猜測誰跑得最快,猜對的學生獲得勝利,猜錯的學生要加跑一次五十米。接著學生自告奮勇接受挑戰(zhàn)或者老師隨機挑選幾名學生進行比賽……隨著我喊“50米賽跑現(xiàn)在開始”,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加油的聲音起此彼伏,操場上熱鬧非凡。進入跑道的學生爭先恐后,學生們大聲鼓勵:“加油哦!”“我看好你!”因身上承載著同學的信任和鼓勵,自信心爆棚,每個參賽者都鼓足力氣全力奔跑,爭取當冠軍。幾輪比賽之后,下課鈴聲在歡笑與加油聲中響起,學生們不光不覺得疲憊,還覺得玩得不夠盡興,有些學生自己留在操場繼續(xù)比賽。就這樣,枯燥的教學內(nèi)容變得有趣了,既達到了訓練效果,又娛樂了學生的身心。
人們天生喜好新鮮的事物,學生也是一樣,所以如果我們的課堂能讓學生感覺到新鮮有趣,讓學生對課程充滿期待,讓學生愿意加入其中,何愁學生不積極參與呢?教育應當嘗試將學習過程轉變?yōu)檎嬲饬x上的智能構建與情境適應,透過學生的身體感受,與其生活經(jīng)驗相結合,從而幫助學生從多個方面、多種維度融入學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