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滲透能夠為英語課程注入獨特的韻味和價值,使得學生在學習語言的同時,也能夠了解和體驗中華文化的精髓。無論是課堂中的教材內容,還是課外拓展的文化活動,都能夠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領略到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文章圍繞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滲透意義及策略作了具體分析。
【關鍵詞】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 小學英語 滲透意義 教學策略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英語作為全球通用語言已經成為學生必備的技能。而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和精神財富,也是一種寶貴的教學資源?!读x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中明確指出,英語課程要將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主題教育有機融入課程,增強課程的思想性。為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除了學習英語的語法、詞匯和聽說讀寫技能,教師還應該充分重視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滲透,以豐富英語課程的內涵,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提升他們的文化素養(yǎng)。
一、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滲透意義
(一)有利于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
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中的詩詞、歌曲、故事等元素,無論是在英語教材中,還是在教學活動中都妙用無窮。在英語教學中滲透這些文化元素,不僅能拉近學生與英語課堂的距離,還能夠增進學生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了解。
(二)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
作為一種國際語言,學好英語不僅僅是掌握其語言規(guī)則,更需要了解其文化背景和價值體系。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滲透,不僅能夠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感受到其文化價值,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同時,傳統文化的滲透也能夠激發(fā)學生對其他文化的興趣和好奇心,促使他們進一步了解和尊重其他文化,形成開放包容的思維和態(tài)度。
二、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滲透策略
(一)結合教材語篇,滲透傳統文化
教材是英語教學的重要依托,教師可以從課文內容、任務、主題等方面著手,將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元素融入其中。例如,在教學譯林版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 6 In the kitchen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選擇一些與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相關的食物和飲食習俗作為教學素材。
首先,教師可以介紹中國傳統的飲食文化,如中國人認為飲食是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中國人的飲食習慣和對食物的尊重;同時可以引入一些與飲食文化有關的閱讀材料,如“中國菜”或“中國茶文化”等,讓學生了解中國傳統的烹飪方法和食材選擇。
其次,教師可以選取一些中國傳統的食物作為教學素材,如“餃子”“湯圓”“粽子”等。通過這些素材,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了解這些食物的起源、傳統的制作方法,以及與中國傳統節(jié)日的關系,如在介紹湯圓的時候,可以講述元宵節(jié)的起源和習俗。
最后,教師可以通過教學材料,引導學生了解中國的餐桌禮儀和用餐習慣。如可以選擇一些與餐桌禮儀相關的閱讀材料,教導學生如何正確使用筷子、進餐時要注意的禮儀等。通過這樣的教學,不僅能讓學生學會一些實用的英語表達,還能讓他們了解和尊重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中的習俗。
(二)借助信息技術,展示傳統文化
在當今科技發(fā)達的時代,計算機、互聯網等技術已經成為學生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利用這些技術手段,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網絡資源等方式,將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以直觀、形象的方式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們在課堂上感受到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例如,在教學六年級上冊Unit 8 Chinese New Year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展示一些精美的春節(jié)圖片,讓學生感受中國傳統節(jié)日的喜慶氛圍;還可以通過網絡資源,播放一些與春節(jié)相關的視頻,展示傳統的慶?;顒?、習俗和傳統食物等,讓學生了解中國的傳統節(jié)日。另外,在課堂上,通過使用信息技術,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英語教材中關于春節(jié)的內容。例如,教師可以設計一些互動的小游戲,讓學生通過選擇正確的圖片或填寫相關單詞來回答問題。這樣的互動環(huán)節(jié)不僅能夠增加學生的參與度,還能夠鞏固他們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除了課堂上的教學,借助信息技術還可以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使用電子閱讀器或平板電腦閱讀有關春節(jié)的英語文章。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能夠讓他們領略中國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教師還可以在線上線下作業(yè)設計環(huán)節(jié)中,鼓勵學生用英語寫一些與春節(jié)相關的文章或短文,展示他們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三)注重中西對比,強化文化意識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選取一些與西方文化相關的課文或話題,與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作對比。通過對比分析,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兩種文化的差異,增進跨文化交流的能力。這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還可以提高他們的國際視野。
例如,在教學五年級上冊 Unit 8 At Christmas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了解西方的圣誕節(jié)習俗,然后與中國的傳統節(jié)日進行比較。通過比較,學生可以發(fā)現圣誕節(jié)與中國的春節(jié)存在許多不同之處。他們了解到圣誕節(jié)是西方文化中一個重要的節(jié)日,人們會互相送禮物、穿著節(jié)日服飾等,而春節(jié)則是中國人最重要的傳統節(jié)日,有著獨特的風俗和習慣。
在引導學生對比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向學生介紹一些關于圣誕節(jié)或春節(jié)的有趣的故事和傳說,讓學生通過閱讀和聽故事的方式,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習俗和傳統。通過這些故事,學生不僅可以感受到不同文化中的神話和傳說,增進對兩種文化的理解和興趣,還能提升他們的思辨意識。
通過以上教學方法,學生不僅可以學習到英語知識,而且還可以培養(yǎng)其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他們能夠從小就接觸到不同的文化,有利于拓寬他們的視野,增強對世界各地文化多樣性的認知。同時,通過對比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學生對博大精深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更感興趣。
(四)開展實踐活動,促進文化傳承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開展實踐活動是促進文化傳承的一種重要手段。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學生親身參與各種傳統手工制作和舞蹈表演等活動,讓他們在動手實踐中感受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首先,傳統手工制作是一種能夠鍛煉學生動手能力和培養(yǎng)其創(chuàng)造力的方式。在學習五年級下冊 Unit 7 Chinese festival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與制作各種傳統節(jié)日的手工藝品,如剪紙、燈籠、紅包等。在制作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了解相關的節(jié)日文化背景,還能親手完成作品,感受動手創(chuàng)造的成就感。同時,教師還可以輔以相關詞匯和句型的教學,讓學生在動手制作的同時提高英語表達能力。
其次,舞蹈表演活動也是一種生動有趣的實踐方式。通過學習傳統舞蹈,如舞龍、舞獅、八仙過海等,學生可以感受到音樂和舞蹈的魅力,增強對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分組進行舞蹈編排,通過合作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和領導能力。在表演的過程中,學生除了展示自己的才藝,還可以使用英語與觀眾進行溝通,提升英語口語交際能力。
最后,參觀各種文化場所也是一種拓寬學生視野的好方式。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去博物館、古鎮(zhèn)和歷史文化街區(qū)等地,讓他們親身感受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在參觀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英語課程,引導學生用英語進行交流和詢問,加深他們對文化場所的理解和記憶。同時,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與當地居民進行交流,了解當地的傳統習俗和民俗文化,更好地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具有重要的意義,它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因此,教師應該在教學中重視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滲透,通過結合教材語篇、借助信息技術、注重中西對比,以及開展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多彩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讓他們在掌握語言知識的同時,更好地了解、感受和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為未來的成長和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李義華,李燕燕,劉慧.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與小學英語教學有機融合的策略[J].英語教師,20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