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瑩
摘?要:高校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的前沿陣地,高校黨務干部隊伍的建設和發(fā)展是其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當前,應當正確認識和分析高校黨務干部隊伍激勵機制的存在問題和原因,從三個“進一步”著手,落實于完善和優(yōu)化高校黨務干部隊伍的選人用人機制、教育培訓機制、職業(yè)發(fā)展機制、考核評價機制和容錯機制。
關鍵詞:高校;黨務干部;激勵機制
中圖分類號:F2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5.035
黨的二十大明確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必須有一支政治過硬、適應新時代要求、具備領導現(xiàn)代化建設能力的干部隊伍。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建立崇尚實干、帶動擔當、加油鼓勁的正向激勵體系,樹立體現(xiàn)講擔當、重擔當?shù)孽r明導向。”因此,新時代新形勢下,構建和完善高校黨務干部隊伍激勵機制,對加強和改進高校黨建工作,對加快構建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新時代高校黨務干部隊伍激勵機制的運行現(xiàn)狀
面對改革發(fā)展新形勢新任務,進一步構建和完善高校黨務干部隊伍激勵機制,其主要目的即在于最大限度內調動黨務干部工作積極性,提升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讓高校黨務干部真正成為有擔當、能作為、強思想的高素質群體。就目前各高?,F(xiàn)有的激勵機制而言,總體上框架完備、運行合理,但也存在部分亟待進一步修改完善的方面。
1.1?能力提升機制的針對性有待進一步完善
高校黨務干部隊伍能力提升機制是指通過集中培訓、教育學習、專項指導等方式提升黨務干部的理論水平和業(yè)務能力。集中化、專題式的教育培訓能夠有效地提升黨務干部的能力水平,提升高?;鶎狱h組織的建設水平。但此類集中培訓的缺點也相對明顯,無法個性化的針對每一層級、每一類型、每一個獨立的黨務干部個人進行優(yōu)化提升,由此必然會導致“會的部分一直會,不會的部分一直不會”,長此以往必然會造成黨務干部對培訓參與的熱情度降低,從而降低其實效性。
1.2?職業(yè)發(fā)展機制的精準性有待進一步優(yōu)化
高校黨務干部隊伍職業(yè)發(fā)展機制的運行體現(xiàn)在通過明確的考核、選拔、晉升制度來激發(fā)黨務干部工作的積極性,并有效衡量黨務干部的奮斗精神和擔當精神。然而,在高?;鶎狱h組織中,部分基層黨務干部的晉升主要趨向于職稱晉升而非職務晉升,這必然就會出現(xiàn)一種矛盾,一方面基層黨務干部需要承擔日常黨務工作,另一方面,因職稱晉升的條件需要,黨務干部還需要在教學和科研工作方面投入大量的精力,由此則會造成顧此失彼的情況出現(xiàn),因此,進一步明確化、精準化黨務干部的上升通道則顯得尤為重要。
1.3?獎懲激勵機制的科學性有待進一步提升
高校黨務干部隊伍獎懲激勵機制的設定是為了更好的鼓勵、約束和規(guī)范黨務干部的工作行為、工作作風和工作精神,主要包括正向激勵和反向激勵、強化鼓勵和教育引導。目前,各高校都有完整的、具體的獎懲激勵方案,并能夠合理有效的運行。但此類方案基本都是泛化的面向高校全體教職工,主要涉及的也都是關于教學、科研、學歷提升和職稱晉升的獎懲,而針對黨務干部隊伍的專項獎懲方案相對較少,有的甚至只有處罰方案,正向激勵方案和容錯機制卻無跡可尋。
2?新時代高校黨務干部隊伍激勵機制的減效原因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高度重視黨務干部隊伍的發(fā)展和建設,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fā)了一系列相關的《意見》,各高校嚴格落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部分高?;鶎狱h務干部仍存在作為不足甚至不作為的現(xiàn)象,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激勵機制減效的原因,因此,深入分析問題存在的根本原因對于提升高校黨務工作實績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2.1?培訓模式單一化導致高校黨務干部隊伍能力提升針對性不足
科學、合理、有效的黨務培訓對于高校黨務干部的能力提升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同層級、不同崗位、不同群體的黨務干部,其所需求的知識目標、內容形式、方式方法雖有著明確的共性,但同樣也存在差異。馬克思指出:“一切感覺的因而也是一切主觀生活方式的更深刻的本質,都是以各種狀態(tài)的差異為基礎的?!比欢?,部分高校在組織黨務干部進行培訓的過程中,存在著簡單化、單一化的現(xiàn)象,缺乏針對性和科學性,長此以往則造成黨務干部對于培訓活動的心理抵觸和消極參與,從而降低了能力提升激勵機制的明顯減效。具體表現(xiàn)為:部分黨務培訓僅針對專項任務進行,而對全局性、全域性、趨勢性的培訓相對缺失;部分黨務培訓僅對黨的理論知識進行,而理論與實踐的融合,即如何將意識轉化為現(xiàn)實則相對較少;部分黨務培訓重傳統(tǒng)輕發(fā)展,而對新時代、新變化和新挑戰(zhàn)的應對則相對缺失。因此,充分發(fā)揮能力提升激勵機制的作用,必然要求高校黨務干部隊伍的培訓要與時俱進、統(tǒng)籌全域、因人而異,因崗而異。
2.2?晉升渠道瓶頸化導致高校黨務干部隊伍職業(yè)發(fā)展精準性不高
晉升渠道的多元化和暢通性,對于高校黨務干部對工作的認同感、崗位的歸屬感和職責的榮譽感有著重要的作用。目前,高校黨務干部隊伍的晉升渠道是雙線制,即職務晉升和職稱晉升。高校黨務干部雖可自由選擇,但一方面,職務晉升受崗位編制的限定,無法滿足所有基層黨務干部晉升更高層級的崗位;另一方面,職稱晉升則需要定量的教學成果、科研成果和學生工作經歷,黨務干部在現(xiàn)有的日常黨務工作中再兼職教學、科研和學生工作,必然會任務重、強度高,難以統(tǒng)籌兼顧,導致高校黨務干部隊伍職業(yè)發(fā)展精準性不高。
2.3?考評機制模糊化導致高校黨務干部隊伍獎懲激勵科學性不強
對高校黨務干部隊伍進行定期或專項考核評價,是有效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途徑,對提升黨務干部隊伍精神風貌和工作作風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但部分高校在考評機制方面存在模糊化的情況,導致對高校黨務干部隊伍的獎懲激勵科學性不強。主要表現(xiàn)為:部分高校考評標準體系不清晰,泛化定性的考評標準多,無法完全準確公平考評;部分高校對考評過程把關不嚴,存在一定的漏洞;部分高校常態(tài)化突擊、片面考評,對高校黨務干部隊伍的考評結果無法形成一個全面整體的結果。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在容錯機制的使用方面存在一定變差,無法正確區(qū)分無意失誤和明知故犯,造成少部分黨務干部存在消極怠工的情緒,進而導致獎懲激勵機制減效。
3?新時代高校黨務干部隊伍激勵機制的構建策略
充分認識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內,高校黨務干部隊伍中存在的現(xiàn)實問題,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分析其根本原因,才能有效提出相對應的策略措施,以增強高校黨務干部隊伍激勵機制的實效性。
3.1?完善選人用人機制
高等學校是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建設教育強國、建設人才強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匯聚了來自各個領域的高素質、高水平的優(yōu)秀人才。如何選拔選用適合高校黨務工作的高水平人才,從而更好為黨的教育事業(yè)而奮斗,這是高校黨組織一直在努力解決的問題。鄧小平指出:“在人才的問題上,要特別強調一下,必須打破常規(guī)去發(fā)現(xiàn)、選拔和培養(yǎng)杰出的人才?!鼻锘鶚I(yè),人才為先。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實施人才強國戰(zhàn)略”,并對培養(yǎng)造就德才兼?zhèn)涞母咚刭|人才作出具體部署。新時代,高校黨務干部隊伍人才的選用要符合新形勢的需要,將我們黨關于選人用人、干部監(jiān)督管理的原則、方向、要求貫穿其中。要切實做到讓符合新時代新形勢的“肯作為、愿擔當、能力強”的高素質人才進入高校黨務干部隊伍,讓能夠擔當建設社會主義教育強國、人才強國的黨員干部進入高校黨務干部隊伍,同時,讓能力欠佳、思想疲弱、擔當意識不強的工作者“沒有市場”,真正完善選人用人機制。
3.2?強化教育培訓機制
通過教育培訓提升黨務干部的理論素養(yǎng)和業(yè)務能力,是有效運用能力提升激勵機制的重要抓手,而其中最關鍵的核心就是要統(tǒng)一思想和統(tǒng)一認識。新時代,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高校黨務干部教育培訓也應當在內容、形式和載體上與時俱進,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不斷適應“兩個大局”的時勢需要,并采取分層、分級、分類的培訓方式。具體而言,一是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高校黨務干部將培訓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在不同的崗位充分實踐,有計劃地進行輪崗,讓敢作為、肯作為、愿作為的黨務干部到任務相對更重的崗位進行鍛煉,并作為考核評價的重要參考。二是培養(yǎng)科學的思維和決策方式。不斷提升高校黨務干部的頂層思維邏輯,有計劃、分批次的讓黨務干部從具體的日常事務中脫離一段時間,專項的培養(yǎng)戰(zhàn)略思維能力和頂層設計能力。三是采取現(xiàn)代化的教育培訓模式。集中教育培訓的模式有其不可替代的優(yōu)勢,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互聯(lián)網的高速發(fā)展、移動終端的智能化和大數(shù)據的普遍運用,高校黨務干部培訓教育應當使用更具時代特點的載體和方法??梢酝ㄟ^運用大數(shù)據和云計算的技術,為高校黨務干部在APP或小程序上定時推送其平時知識相對薄弱的內容,以此提高高校黨務干部的整體能力。
3.3?優(yōu)化職業(yè)發(fā)展機制
暢通的晉升渠道對激發(fā)高校黨務干部工作的積極性有著重要影響,同時也是優(yōu)化職業(yè)發(fā)展激勵機制的增效方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選賢任能,始終把選人用人作為關系黨和人民事業(yè)的關鍵性、根本性問題來抓。”秉持公開擇優(yōu)、多元優(yōu)化的原則對黨務干部進行提拔任用,能夠有效地提升高校黨務干部的工作熱情和崗位認同感。具體而言,一是建立高校黨務干部和科教人員在職稱晉升上的差異化方案。高校黨務干部的工作側重于黨建和黨務管理,在教學競賽、科研工作和學生工作方面的要求應在職稱晉升中適當減少,以適用黨務干部的工作實際。二是及時解決基層黨務干部的晉升和提拔問題。對于長期在一線從事黨務工作的黨務干部,應當及時給予培養(yǎng)和選拔,加快提升黨務干部的綜合素養(yǎng)。三是拓展高校黨務干部的晉升渠道。可采取輪崗交流、校外掛職等方式多渠道拓展,讓更多的基層黨務干部有提升發(fā)展的機會和選擇。
3.4?完善考核評價機制
考核評價是檢驗高校黨務干部工作作風、黨性修養(yǎng)、業(yè)務能力的“照明彈”,“照明彈”用好了,不僅能有效地對黨務干部進行“體檢”,而且能調動起黨務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具體而言,一是要優(yōu)化考核指標體系,精準錨定目標價值。當前,面對復雜多變的國情、世情和黨情,面對新一輪的機遇和挑戰(zhàn),一系列亟待解決的“疑難雜癥”接踵而來。實現(xiàn)教育強國的奮斗目標,勢必需要攻堅克難,歷史主動和歷史自覺精神在高校黨務干部隊伍當中尤為重要。因此,精準高校黨務干部的目標導向和價值需求,優(yōu)化考核指標體系,把擔當作為、勇于創(chuàng)新、敢于勝利的精神品質納入考核范圍,切實提升考核實效。二是改進考核方法流程,客觀評價高校黨務干部??己诉^程的公平性、公正性、公開性和客觀性,是考核結果“被認可度”的重要因素。因此,不斷創(chuàng)新、改進和完善考核方式方法,切實增強考核評價的客觀性和科學性,對提升高校黨務干部的責任擔當意識有著重要現(xiàn)實意義。三是強化考核結果運用,切實改善黨務干部精神風貌。多元化、多層級的對考核結果合理運用,能有效提升黨務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3.5?建立容錯機制
黨的二十大強調:堅持嚴管和厚愛相結合,加強對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經常性監(jiān)督,落實“三個區(qū)分開來”,激勵干部敢于擔當、積極作為。因此容錯機制的設置也要科學化,把高校黨務干部在創(chuàng)新方式方法和改進工作效能時,因缺乏相關條件和相應環(huán)境而出現(xiàn)的失誤,同有意為之和故意犯之的錯誤有效區(qū)分;把同黨中央明令禁止后而犯的錯誤,與上級沒有明確規(guī)定后而犯得失誤有效區(qū)分開來。具體而言,一是要厘清容錯范圍。精準、科學、合理的劃定工作過程中的失誤界限,搞清楚錯誤出現(xiàn)的主觀實際、客觀條件、環(huán)境因素等方面。明確容錯清單,多層級的對容錯底線和邊界上限進行列舉,為高校黨務干部敢于實干、勇于擔當、積極進取提供堅實的機制保障。二是健全容錯申辯制度。一方面要確保對高校黨務錯誤失誤或違法違紀行為判定過程的公開和透明,另一方面,設置暢通的申辯渠道,允許當事人客觀的陳述事實和解釋緣由。
4?結論
高校黨務工作干部是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進一步將提升高校內涵式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時代,要不斷地完善和優(yōu)化高校黨務干部隊伍激勵機制,建立合理健全、行之有效的實施方案,以保障我國在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的進程中不斷前行。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中央宣傳部.習近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4]楊順莉.新時代高校黨務干部擔當作為激勵機制的創(chuàng)新探索[J].上海黨史與黨建,2022,(5).
[5]唐海燕.高校黨務干部隊伍激勵機制建設探析[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21,(7).
[6]?新時代呼喚新?lián)?、新時代需要新作為[EB/OL].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8/0528/c117092-30017609.html.